第36章 白蓮
字數:3497 加入書籤
朱二爺沒等四少他們出門,就安排起了事情,讓人把這兩台機子用布蓋嚴實了,裝船運去他的織坊,這事交給了王麻子;接著和朱壽一起去了工坊,韓頭和馬木匠一路上把機器製造的進度講了一下,隻道現在已經有新機子各三台,全力開工可以四天三台的速度造出來。
朱二爺回頭問朱壽:
四少帶回來的那些工匠呢?能不能用?
朱壽道:
都已經安頓下來了,隨時可以幹活了。不過四少爺吩咐過這些人不能離開瀏河灣基地,我也覺得不能放他們出來,否則會有麻煩。
朱二爺點頭道:
小四考慮的周到,是不能讓他們離開,韓頭,你安排幾個人過去,按照小四的方法,把一部分零件拿去瀏河灣那裏做,別重複了就行,也別遺漏了,我這裏先各要三十台這新機子,每天把零件都運到我那裏去安裝。沒問題吧?爭取每天裝三台。
韓頭想了想答道:
沒什麽問題,隻要人手足夠,材料到位,我讓馬師傅和朱師傅各帶上幾個徒弟去瀏河灣那邊,負責他們原來的那部分零件製造和驗收,我這裏原來的那些人除了造一部分零件,還要負責去二爺這裏的安裝,應該不會亂,這樣的話,三天後就應該能達到每天三台的產量。
朱二爺笑道:
行啊,就這麽安排,朱壽你負責居中協調和原料的供給,銀子什麽的去找你那個兄弟,四少剛才都發話了,別摳摳索索的,哈哈!
朱壽嗬嗬的笑道:
爺,多久沒看到您這麽開心了,這幾年您這頭發都愁白了,老漢我心裏一直擔心啊,這下終於放心了。
二爺歎道:
還是這小四有本事啊,父親眼光真是準,這下我們布坊要好好賺他一筆,終於翻身了。
朱壽道:
二爺,不是賺他一筆,你看四少招了這麽多人,這以後的生意我是想都不敢想啊。
這主仆兩人一路上聊的開心,腳步也輕快了許多,奔著他們的光明錢途快步而去。
四少此時正在船艙裏抱著二丫膩歪呢,丫鬟和小廝們都很知趣的躲去了艙外,四少雖然很想現在就把二丫給辦了,但後世五十多年的經曆告訴他還是要再等等,自己現在這具身體還是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屁孩。隻要他不太主動,二丫也沒膽子主動辦了他,所以四少非常享受現在這樣和二丫兩人卿卿我我,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的曖昧情愫。
兩人膩歪一陣後,本著有便宜不占白不占,有免費勞力不用白不用的腹黑心態,四少把自己整理的學校簡體字教材草稿讓二丫謄抄了一遍,他已經計劃好以後在自己的勢力體係中必須推廣使用簡體字,這不但可以提高交流的效率,更可以起到保密安全的作用。二丫開始還不時地會問他一些繁簡轉換的問題,抄到後麵這種問題也越來越少了,他就出艙去找徐大牛和書童聊天,讓他們把這次審查工匠的情況匯報給他,兩個人拿著登記冊逐一敘述工匠的情況,四少靜靜的聽著,時不時提出些疑問,對一些有疑點或遺漏的敦促兩人作出標記,日後進一步調查核實。在這樣一頓忙活下,時間變得飛快,不知不覺中他們被一陣震天的爆竹聲驚到,二丫從船艙裏鑽了出來,見岸上遠遠的接親隊伍,吩咐船隊靠了岸,拉著四少的手就往岸上一座院落跑去,邊跑邊解釋:
那就是招娣的娘家,我哥來接親了。
四少吩咐跟上來的徐大牛,讓他回去跟船繼續去前麵不遠的陳家村。大牛猶豫了一下,回去和船老大說了,自己和書童又跑回來跟在四少身後。
新娘家是一座兩進的院子,青磚青瓦的房子,很齊整很紮眼,和周圍的村落都離的很遠,顯得有點孤單。房子後麵不遠有一大片磚窯,四少知道這是新娘家開的窯廠。
二丫拉著四少進了院子,院子裏也擠滿了人,四少隻看到一個認識的人,是今天新郎的老丈人,二丫拉著四少給老窯工行了禮,就把他留在了院子,自己進了新娘的閨房,老窯工上上下下驚訝地打量了四少一會兒,就拉著他進堂屋裏讓了一把椅子給他坐了,讓人上了碗清茶,又忙去了。四少四下打量起屋裏的陳設,這屋子比普通人家的堂屋大好多,屋子裏已經坐了好些人,除了八張椅子,好些個都席地坐在蒲團上,也有站著的,約有五六十人。堂屋正中奉著一尊彌勒佛像,牆上掛了一幅觀世音畫像,和普通的觀世音站在蓮花座的畫像不同,這觀音菩薩是坐在白蓮座上的,兩邊掛了幅對聯:真人真善悟空保家鄉,無怨無悔長生奉老母。
這時門外也響起了喜樂聲,爆竹劈裏啪啦的響起來,等停了,四少看到自己的大舅哥身穿皂衣,胸前一顆大紅繡球,後麵跟著兩個妻弟,大步走進來,給端坐正中的老窯工夫婦連磕三個頭,道:小婿拜見嶽父嶽母大人,今日黃道吉日,小婿如約前來迎娶令愛,還請嶽父嶽母大人準許。
老窯工笑著把陳家老大扶起來,連連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準了,準了。
門外司儀見狀,高聲道:
新娘上轎。
一群女孩子簇擁著一身大紅嫁衣披著紅蓋頭的新娘,慢慢的由人扶著,從側屋出來,進了堂屋,跪倒給二老磕頭,然後起身由別人扶著坐進轎子。
起轎。
爆竹聲喜樂聲瞬間響起,四個棒小夥子抬起轎子,吆喝著號子,四步一回頭,甩著花步,抬著轎子出了院子,丈母娘此時一聲嚎叫,撲在門框上,嗬嗬哈哈,啊喲喂,我的兒啊,開心的嚎哭了起來。
新娘家和新郎家也就隔著三裏地,接親的隊伍浩浩蕩蕩,吹吹打打,興高采烈地回到了陳家村。
喜樂聲讓整個村子沸騰了起來,陳家裏裏外外擁滿了人,四少和二丫好不容易擠進了陳家,小孩們嘴裏歡叫著:看新娘子咯,看新娘子咯,司儀高高的聲線壓過了所有的喧鬧:落轎,接新娘,跨火盆,進門,過檻,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入洞房,賓客入座,開席。一套程序之後,新郎在兩個弟弟的陪伴下,一桌桌的敬著酒。四少被安排和自己的丈人坐在堂屋裏的主桌,一桌都是組長組老的長輩,村裏的老童生也湊在這桌,不斷地給四少敬酒扯著八竿子打不到的話題。四少一邊應付著一眾老頭,一邊仔細看著牆上的那幅彌勒畫像,在密密麻麻的題字之中,小小的白蓮兩個字顯得格外刺眼。
等這一桌子的菜大部分都進了四少的肚子,見二丫又被母親拉到房間裏說話,還沒等酒席散去,四少就叫上陳家老三老四,帶著自己的兩個貼身隨從出門坐船又去了三裏地外新娘的娘家,弄的幾個人都一頭霧水,不知道這個時候去那裏要幹什麽。
喜歡我去明末救義士請大家收藏:()我去明末救義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