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白毛女

字數:3684   加入書籤

A+A-


    接下來的的行程都是四少自己在忙,劉大少很識趣的留在了船廠食堂,外麵實在是太冷了,他隻等著看完第二出戲《白毛女》後,四少就派船送他回劉家港。四少相信經過這樣強度的革命教育,這位表叔肯定能夠脫胎換骨,日後成為自己革命道路上堅定的追隨者。
    四少在17廠看著已經經過培訓的煉鋼工匠們熟練地操作著,他們從一大清早就開始燒爐蓄熱,不斷把焦炭鐵料石灰石一層層投入火紅的平爐裏,水車通過傳動杆把新鮮空氣通過蓄熱室吹進爐子裏,爐溫迅速升高。四少下午來後,吹進爐子的空氣又轉換了兩次方向,爐子裏的進料大部分都開始液化,爐渣口開啟,工匠們戴著今天剛拿到的遮光眼鏡,冒著熱浪,把浮在鋼水上麵的爐渣清理出來,然後再次加入鐵料和焦炭,熱空氣再次被高速吹入爐子裏。反複幾次後,終於爐內的顏色開始變得黃白,四少大叫道:開爐口!
    一個渾身裹著厚厚棉衣,把自己包的嚴嚴實實,隻露出一副遮光鏡的工匠,用一根長長的鐵鍁捅向爐子底部的鋼水口,一下兩下三下,終於一道刺眼的金光破開了爐口,黃白色的鋼水猶如一條玉帶流了出來,通過鋼水槽流入到早已等在下麵的模槽裏,然後等鋼水冷卻凝固到紅黃色再進行淬火處理。
    這一爐鋼就澆鑄成了東方紅002的兩根龍骨,前後曆時五個時辰,四少算了算,利用現在的蓄熱室還可以增加一個體積更大的平爐,實現雙床冶煉,這樣每天的鋼產量就可以達到20噸,以現在的采購進度勉強能夠保證原料的供應,這樣的鋼產量除了供應現在的造船廠外,還能夠滿足機床製造,和紡織成衣業發展的設備製造需求,軍工製造還要往後拖,這的確有點太慢了。必須把鋼鐵產量翻上去,大規模擴建17廠,新建18廠必須馬上進行,爭取三個月後,鋼產量達到每天50噸,半年後達到100噸。
    四少的晚飯吃得很晚,是在大舅哥的新家裏,嫂子招娣做了滿滿一桌子菜,還生怕不夠這個大胃王妹夫吃。四少很不好意思,堅持著讓嫂子一同上桌,夫妻兩人拗不過他,三個人開開心心地開始動筷,四少拿出自己帶來的瓊漿酒,就要給夫妻兩人都倒上,招娣紅了臉推辭,四少笑道:嫂子是不是懷上了?如果懷上了就不用喝了。
    大舅哥嗬嗬的樂道:是懷上了,都兩個月了,不過還沒顯懷。你家二丫肚子有動靜了嗎?
    四少厚著臉皮道:該有了吧,我回去好好檢查檢查,哈哈。
    夫妻兩人也被逗笑了,飯桌上的氣氛越來越隨意,大舅哥自然就問起了兩個弟弟的情況,四少回道:老三現在可是我們化工學院的山長,帶著上百個徒弟搞化學研發和教學,還是四個廠子的總工程師,忙的很啊!我平時都見不到他一麵,有事都是靠文書信件傳遞,當然我也比較忙,嗬嗬。另外我還要和你們說件事,二丫和我說起好像三弟和二丫房裏的桂香有點那個,對上眼了,想先聽聽你們的意見,我這次去海門是不是要去和父母提這事?
    陳根升夫妻兩人一下子有點僵住了,麵麵相覷了好一陣,陳老大才猶豫道:這事我們不好說,你和二丫怎麽看這事?
    又把皮球踢回了四少。四少早就知道會是這種結果,從二丫和他說這事時的口氣裏他就意識到了這一點。二丫嫁給他後,陳家自然會認為他們家的身份已經變了,成了正經八百的士族階層中一份子,所以放任讓兩個小舅子緊緊追隨在他身邊,雖然這裏麵也有四少有意拉攏的成分,但這種有意無意的攀附是肯定存在的。另一方麵當初四少要求老窯工把眾多的教眾帶出練塘的時候,陳家也是出了大力的。華夏人自古故土難離,陳家作為陳家村土生土長的鄉民,無疑樹起了一個極其有說服力的榜樣。在老窯工最初開始召喚眾多的教眾村民一同搬遷時,他們都是猶豫的,雖然他們的日子並不好,很貧窮,每天勉強能吃飽半稀半幹的兩頓飯。可中國底層民眾的忍耐力是驚人的,他們會為一場遲到的春雨而歡呼,也會為過年的一根紅頭繩而感恩,他們可以夜夜來菩薩麵前祈福,隻為自己的辛苦勞作能換來多三五鬥的收成,讓孩子不再挨餓。但隻要能活下去,讓他們離開故土去另外一個未知的地方,真的很難。也隻有在官府的暴力機器麵前,或者像明末這個末日亂世的時代才有可能。
    而在陳小三求四少寫信給他父親別讓他回去讀什麽勞什子四書五經時,四少就幹脆寫信去勸嶽父大人舉家搬來了崇明。正是陳家的帶頭舉家搬遷,讓那些這幾十年來從外鄉搬遷過來的底層鄉民都別無二話響應了老窯工的呼喚,而十裏八鄉和他們相熟的一些底層佃戶鄉民也馬上跟隨而來,竟使得最終這次搬遷人數陸陸續續前後達到了近兩千人。這也頗驚動了地方上的衙門,所幸這明末本就流民遍地,衙門對轄下人員流動早已經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又有徐家朱家這樣的官宦背景在後麵的運作,也就沒有引起什麽太大的風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四少看夫妻兩人都等著自己的態度,就緩緩說道:這事我還沒問過三弟的想法,如果三弟有這個意思,我可以求老太太認桂香做孫女,入家譜,你們看如何?
    夫妻兩人鬆了口氣,都覺得這樣才沒有辱沒了陳家現在的家門。陳老大於是道:我看這樣可以,要不還是等把這事問清楚了,再和我父親母親說?
    四少點點頭,四少當然在內心更認同眾生平等和婚姻自由,但這個時代的局限是現實存在的。即使在後世,隨著社會貧富差距的拉大,也越來越開始講究門當戶對,人們根本不可能去追求所謂純粹的愛情婚姻。但他還是要努力推動這種平等自由的新觀念的形成。當然他不會去強推,他知道任何新事物新製度都是在舊事物舊製度的內部產生並發育成長的,一切舊勢力都會最終努力培養出自己的掘墓人。
    之後四少又說了些陳小四的情況,當然都是避重就輕的雞毛蒜皮,四少當然不會把他安排陳小四編練水軍陸戰隊這樣秘密的事情和他們講。隻是講他準備籌建一所軍校,正在讓陳小四負責這件事,其實也沒說謊,籌建軍校的確是真的,隻是沒有那麽緊迫而已。
    這頓飯吃到了三更天,到一半的時候招娣就離開了,隻剩下兩個男人自然就談起了公事,特別是王屠夫王團長的情況。
    四少問道:那個王團長怎麽樣?我看今天白天的歡迎隊伍,這平時的軍事訓練應該很不錯,這應該是他的功勞吧?
    陳老大道:的確是這樣,你知道王團長他是自己找過來的,他來見小四那天正好遇到婁塘爆炸,後來他回去就把家都搬了過來,再後來還帶來了十幾戶專門養豬的農戶,在我們這裏搞起了個養豬場,現在已經有幾百頭豬了。
    四少驚訝的看著他,奇怪怎麽明明問人的情況,這大舅哥怎麽說著說著說起豬來了。
    陳老大也看懂了四少的表情,笑道:你別急,聽我說下去。從上個月起,每到星期六的訓練日,這養豬場就能提供十頭豬為大家加油水,據說到明年開春,可以增加到二十頭豬。以前我們也養過豬,一頭豬要養到出欄至少九個月,而他們隻要六個月就能長到三,四百斤出欄了。現在他們還到海門那裏也辦了個養豬場,據說規模要...
    四少打斷道:我知道了,你的意思是說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豬肉,所以這軍事訓練就練得好,看來這王團長不僅在練兵方麵有兩把刷子呀!是不是誰練的不好,中午就沒豬肉吃啊?
    陳老大嗬嗬笑道:的確如此,之前有很多人訓練時懶懶散散的,自從王團長搞了這麽一下,效果馬上出來了,男男女女都練的特認真。
    那不是原來就有加葷菜麽?四少問道:難道你們訓練時沒有加葷菜嗎?
    有呀,不過我們這裏大多是魚蝦之類,難得用豬肉,現在每次又加了肥豬肉,那多帶勁呀!越肥越好。陳老大答道:
    喜歡我去明末救義士請大家收藏:()我去明末救義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