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鄉音
字數:3633 加入書籤
崇明碼頭上三個人正目送著離去的船隻,朱四爺一邊揮手告別,一邊和身邊的四少道:“你小子這次可嚇得他們不輕,會不會適得其反,其他我倒不怎麽擔心,這王家在海外的生意也做得不小啊!”
四少也揮著手,側頭避著迎麵的風回道:“四叔,我可沒嚇他們,等我說的消息一個個都證實了,他們自然會按照我說的話去做,機會可就這一次,王家又不傻!大嫂至今都沒給大哥生個一男半女,他們家隻會更捉急,何況他們的生意都是些茶葉,瓷器和絲綢,盯著的人太多。自從前幾年王老太爺從知府的位子上告了老,生意就一直在走下坡路,這個我早就打探清楚了。”
朱四爺放下了手,理著吹亂了的胡須,笑道:“我是擔心他們王家和我們走的不像其他幾家那麽近,上次的布券聯盟都沒叫他們,這次你突然叫上他們,還雷了這麽重磅的消息,會不會太突然了,嗬嗬!我看他們父子在看戲時臉色可不怎麽好喲!”
四少搖頭道:“不管怎麽說我們也是親戚,我這次把話都這麽挑明了,他們不領情,難道還會去告發我們不成?再說,他們既然對海貿熟,今天這條寶船下水,他們總應該看得懂的了吧!”
朱四爺也搖頭道:“我還是不怎麽放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我們還是要做些準備!其實那大侄媳婦至今沒有懷上反而不是好事,如果生了個男娃,他們家就真不會生什麽心思了!”
四少皺著眉仔細想了想,道:“四叔說的是,是該找個婦科聖手給大哥大嫂把把脈,我明天回朱橋就找趙太醫去。”
旁邊一直默默聽著的徐世威此時插話道:“表弟明天就要離開這崇明島嗎?我這裏的事,你可要給我安排了!”
四少哈哈一笑,指了指朱四爺道:“放心,這訓兵操練的事是四叔管著呢,你明天起跟著四叔就行了。”
朱四爺也笑道:“徐家大侄子你放心,我這會兒就帶你去兵營,你從今晚就算是個新兵了,隻是你這塊頭有點大,現成的軍裝還真不一定有你的尺碼,嗬嗬,找不到就隻能先將就了。”
四少插話道:“沒事,也就兩三天時間,讓製衣廠製鞋廠趕一批大尺碼的,以後肯定也能用上。”
後衛村裏一陣雞飛狗跳,女人們的催促聲混著男人們的咒罵聲此起彼伏。有幾家的女人已經跑出了門,向村口聚攏,杜家嫂子跑回了屋把虎子弄醒了,囑咐他別瞎跑,老實在屋裏待著,自己也換了件破舊的襖子,往村口跑去。很快,有等不及的女人們就結成群出發了,軍戶家的女人們大都是天足,一路上走的風風火火,嘰嘰喳喳,很快後麵又有三三兩兩的跟了上來,大都發髻散亂,還有的衣服都沒穿齊整,但眼裏都充滿的希冀和興奮。
帥帳裏,陳小四和朱葛兩人正研究著一張地圖,朱葛道:“按照昨天黃州過來的消息,八賊已經開始圍攻州府了,有小股流賊也試圖往江邊碼頭處搶掠,還好顧三麻子到的及時,和社裏的人員接上了頭,一邊運人,一邊還打了一仗。流賊見我們船上炮火犀利,不敢靠近江邊,也就退了。這黃州碼頭上原本收攏的近萬人這兩天都會運下來,隻是不知道老顧他們炮彈還夠不夠,萬一八賊打下了州府,全軍攻過來,就憑他手上那點兵,肯定就麻煩了!”
陳小四也點頭道:“我現在這裏近兩萬俘虜,為了看管他們,把我們的火槍連,弓弩手都耗住了,就算加上你這次帶來的這一個火槍連,也隻能說剛剛夠用,實在是調不出人去支援他們了。隻希望那黃州府能多堅持幾天,給我們留出運人的時間來。”
朱葛點了點湖口那裏的位置道:“九江那裏你放了幾條船?”
陳小四道:“兩條,那麽開闊的湖口和江麵,兩條都看不過來,再加上還要盯著九江城,我這邊碼頭上兩條則和他們進行輪換。”
朱葛趕緊道:“我這次還帶了兩條東方紅過來,要麽先也壓到黃州去?正好把炮彈也補充上去。”
陳小四皺眉道:“那你這次去贛州怎麽辦?四少可是要我全力支持你的!”
朱葛搖頭道:“沒事,我這小隊都配了火槍,先期應該不需要火炮,等你這裏寬裕了,再派船運給我就行,隻是我要先帶些工程營的人走。”
陳小四搖頭道:“這個沒有問題,你能不能在我這裏多待兩天,等把黃州那裏的解決了再走,我也好勻出人來跟你走,否則我也不放心!”
此時一個團丁前來報告,說是營外來了好多女子要領回自家的男人。
朱葛嗬嗬笑道:“來的還挺快,我去吧,我出的主意,我來處理。你忙你的吧!”
陳小四也笑道:“那我就不客氣了,要給你派人手嗎?”
朱葛邊往帳外走,邊搖著手道:“不用了,我自己的人就夠了!”
朱葛帶來的小隊有十八個人,他們自己笑稱是十八羅漢。等他們來到軍營門口時,營門外已經烏泱泱聚集了三四百個人,後麵還陸陸續續有新的人趕過來。其中大多是女人,也有老人和小孩,她們臉上的表情混合著恐懼和希冀。朱葛沒想到會有這麽多人,他皺了皺眉,招呼著自己的十八羅漢到一邊,用客家話和他們叮囑了起來,強調要他們一定要把移民去海門的政策講解清楚,能分田地,免費上學,還能改戶籍,十八羅漢們都不住地點頭,還不斷插嘴提議,最後決定先逐一登記,把人的情況都摸清楚後,再帶人去尋找他們在俘虜營裏的家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杜家嫂子也擠在軍營門口,她是第一批到的,營門口的兵丁起初讓他們排成一列長隊,等人過來接他們去找自家的男人。可很快就有大批人都聚攏了過來,大家都擁在營門口,於是有人開始為誰先誰後爭吵了起來,兵丁們也懶得再管,就這樣亂哄哄的,直到見有一個矮個子軍官帶著十幾個人向營門走來。人群一下子安靜了下來,眼睛都盯著那群新來的隊員身上,隻見他們並沒有直接到軍營門口來,而是去到一邊商量起了事。
隱隱傳來的聲音讓杜家嫂子突然睜大了眼睛,那可是她家鄉的鄉音啊!她努力辨析這時斷時續的聲音,越來越確定那些人講的是她的家鄉話,這麽多年了,自從她被村裏的族長賣給了人牙子,她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鄉音了。她睜大了眼睛往那群人看去,遠遠那個矮矮的身影總讓她感覺似曾相識。她感覺自己的呼吸變得越來越急促,心跳也越來越快,她想趕緊衝過去能聽個清楚,她情不自禁地用手去推那鐵絲纏繞的營門,引得看門的兵丁大聲嗬斥,她這才清醒過來,拚命壓製著自己激動的心情。
十八羅漢開始分工協作,最後會留兩個人在門口專門進行著登記,其他人則開始每人五個的帶著人去俘虜營找人領人,一路上開始宣傳移民政策,爭取讓這些個軍戶也舉家搬遷去海門。這個過程其實很慢,畢竟兩萬多俘虜分別關押在八十個營地裏,這一個個找過去就要花很長時間,如果人是在前幾個營寨卻還是快的,可如果是在最後那幾個營寨裏,那就要很久了。還有可能那要找的衛所兵已經死了或者逃了,那就更是白找一場。不過,朱葛的目的本就是通過尋親領人的過程把移民政策宣傳下去,畢竟這片可是南直隸的地界,明目張膽的貼布告宣傳移民,那肯定是不行的。即使是在剛被洗劫過的建德縣城內也不行,畢竟那個朝廷任命的縣令還在那裏好好的,他還特意帶著酒肉糧食出城來慰問了幾次,感謝蘇淞水師的救命之恩。常言道: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自是不能光天化日下去挖當地的牆角。
喜歡我去明末救義士請大家收藏:()我去明末救義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