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被外邦使者們輕視

字數:4879   加入書籤

A+A-


    萬壽節午宴開始前, 景隆帝先在保和殿,接受了大臣們和外邦使者們祝壽。
    大臣們和外邦使者們都準備了禮物,尤其是外邦使者們。這是景隆帝登基後,第一次過萬壽節,外邦使者們第一次給新帝祝壽,送來的禮物不僅豐厚,還要貴重。
    外邦使者們來京城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給景隆帝賀壽,而是為了一探虛實。
    先帝臨終前,病重了幾年。那幾年並沒有舉辦萬壽節,所以外邦使者們並沒有來京城賀壽。
    這幾年沒來京城賀壽,這些外邦人並不老實,一直在邊境試探。先帝是昏庸,但他心裏有一杆秤,一直緊盯著邊境,絕不讓外邦入侵邊境。
    外邦人一直在試探,一直被打。三年多前,他們得知先帝駕崩,以為機會來了,趁機入侵,結果被打的很慘。
    先帝在世的時候,毫不客氣地找這些外邦國家要錢、要貢品。每次先帝開口,都讓這些外邦國家大出血一次,所以這些外邦國家恨極了先帝。
    當得知先帝駕崩,這些外邦國家最為開心。
    景隆帝登基的這三年多間,這些外邦國家每年都在叫窮,說他們國家有天災,還發生了戰爭,收成不好,裝可憐想讓景隆帝減免一些貢品,但都被拒絕了。
    這些外邦國家的具體情況,景朝了如指掌,不會因為他們賣慘就會心軟。
    先帝定下來的貢品數額,景隆帝身為兒子是不可能隨意更改的,這讓外邦國家們很氣惱。
    他們還想看看現在的皇帝是不是跟先帝一樣難以對付,還要探查一下景朝的國力有沒有衰退之象。
    外邦這些使者想要看到的情形,並沒有看到。相反,他們發現景朝的京城比前幾年更為繁華。
    他們見新帝年輕,原以為能從新帝身上討到一些好處,沒想到新帝比他們想象的還要難對付。不對,準確來說,新帝身邊的大臣不好對付。
    那些大臣不僅難纏,對他們的態度也非常強硬冰冷。如果他們稍微表現出不一樣的心思,等待他們的就是……一想到這些時日跟景朝大臣們打交道的過程,他們就心梗。
    他們發現新帝的大臣比先帝的大臣更加奸詐陰險,尤其是那個叫宋檀生的。一想到宋檀生笑眯眯的模樣,這些外邦使者就頭皮發麻。
    這些時日,這些外邦國家的使臣真的被宋檀生為首的大臣坑了不少。
    這些使者不僅沒有查探到任何有用的消息,還被狠狠地震懾到。他們心裏的那些蠢蠢欲動的消息被嚇沒了不少。
    他們現在隻希望趕快回國,不然不知道後麵還有什麽在等著他們。
    這些外邦使者被宋檀生他們“恐嚇”一番後,給景隆帝祝壽時特別真誠,不敢有一點不好的心思。
    景隆帝對此很滿意。當他正準備得意地笑起來的時候,就看到小蘇太傅一個警告的眼神看過來,嚇得他心中一緊,趕緊壓下嘴角,擺出一副冷冰冰的表情。
    前幾日,小蘇太傅他們再三囑咐景隆帝召見外邦使者們時,一定要麵無表情,不要讓外邦使者們看出他心裏所想。
    這幾日,景隆帝認真地跟宋檀生他們學習,學到了點東西,也知道他身為新帝會被外邦使者們試探,也會被外邦使者們小看。一旦他這個新帝被小看,這些外邦國家的人就會變得不老實,邊境就會出現騷亂,甚至還會發生戰爭。
    見景隆帝恢複一臉冰冷的模樣,小蘇太傅心裏便鬆了一口氣。雖然皇上蠢,但是擺出一副冷冰冰的表情,還是能唬住人的。
    等大臣們和外邦使者們祝完壽,就是午宴。
    午宴是萬壽節的正宴,前朝的大臣們、宗親們、外邦使者們都會出席。後宮的娘娘們和命婦們也會參加。
    母後皇太後和聖母皇太後坐在景隆帝的兩側。皇後和寧貴妃她們坐在下麵,但是皇後坐在後宮妃嬪的首位。
    聖母皇太後第一次以皇太後的身份參加萬壽節,心中自然是非常激動和緊張,但更多的是得意。
    蘇敏清就怕聖母皇太後會在宴席上得意忘形。在午宴前,狠狠地敲打了她一番。如果她在宴席上做出有損身份,或者讓景朝丟顏麵的事情,那她會立馬送她去皇陵給先帝守靈。
    聖母皇太後被蘇敏清嚴肅無情的模樣嚇到,連忙保證她不會做出讓景隆帝或者景朝丟臉的事情。
    蘇敏清對聖母皇太後和景隆帝都不太放心。雖然他們母子倆不是第一次參加萬壽節,但是之前他們母子倆在萬壽節上都是小透明的存在,沒人關注他們。可現在情況不同,他們母子倆是萬壽節的主角之一,會受到全場所有人的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被盯著。他們稍微做出不符合身份的事情就會丟人。
    她在午宴前,再三叮囑聖母皇太後他們母子看她眼色行事。她不讓他們開口說話,他們就老老實實地閉著嘴。
    聖母皇太後對蘇敏清這個要求很不滿,但她不敢反抗。
    景隆帝倒是乖乖聽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午宴的時候,外邦使者們看到坐在景隆帝身邊的蘇敏清時,眼底不覺露出一抹畏懼。
    先帝在世時,蘇敏清身為皇後,陪在先帝身邊,一起出席萬壽節的宴席。
    那個時候,外邦使者都見她年輕,又得知她是繼後,沒少試探她,結果被她狠狠地教訓了一番。自那以後,他們就知道這位繼後不好惹。
    後來,這位皇後還派人去了他們的國家,然後做了一些事情,讓他們更加忌憚她。
    外邦使者們非常恭敬地給蘇敏清行禮,還說了一堆恭維蘇敏清的話。
    蘇敏清客氣地關心地詢問了下外邦使者這些時日在京城住的好不好,吃的好不好。至於其他的話,她沒有多說。
    外邦使者們不敢試探蘇敏清,恭恭敬敬地給她行完禮後,便轉身給聖母皇太後請安。
    對於聖母皇太後的身世背景等具體情況,這些外邦的使者們早在動身前來京城之前便已打聽得一清二楚了。他們知道這位新帝的生母出身甚是低微,而且身為先帝妃嬪時,她不僅不得寵,就連位份也非常低。
    與景朝有所不同的是,這些外邦國家向來對一個人的出身以及血統看得極重。當他們知曉聖母皇太後有著如此卑微的出身之後,自然而然地也就沒將她放在眼裏。再說,她上麵還有一個母後皇太後。
    給聖母皇太後請安的時候,這些外邦使者們的行禮動作挑不出任何差錯來,但那請安的語氣可就遠不如剛才麵對母後皇太後時那般真摯誠懇了。
    聖母皇太後察覺到了這些外邦使者給自己請安時語氣裏流露出的些許敷衍之意,全然不似給母後皇太後請安時那般畢恭畢敬。她就知道自己這個聖母皇太後被這些外邦使者輕視了,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熊熊怒火,刹那間臉色變得陰沉難看起來。就在她忍不住開口訓斥的時候,忽然聽到身旁傳來一陣輕微的咳嗽聲。循聲望去,原來是蘇敏清。
    蘇敏清警告地看了一眼江青如,聖母皇太後心中暗恨,但想起蘇敏清之前對她的警告,把到嘴邊怒斥的話語咽了回去。
    聖母皇太後皮笑肉不笑地讓外邦使者們起身,然後什麽話都沒有說。
    見聖母皇太後這麽好欺負,外邦使者正準備再說些什麽,就聽到母後皇太後開口了。
    方才,蘇敏清打斷聖母皇太後的話,並不是故意讓聖母皇太後被外邦使者們小看,而是她知道江青如定會毫不留情麵地訓斥這些外邦使者。平日裏,她不管江青如怎麽教訓對她不敬的人,但現在在萬壽節的宴席上,江青如毫無顧忌地大聲怒斥外邦使者會顯得不夠莊重,更糟糕的是,這會讓這些來自異國他鄉的使者們輕易看穿皇帝的生母是個毫無心機,衝動魯莽的蠢貨!
    一旦江青如是個蠢貨的真麵目被這些外邦使者察覺。這些心懷叵測的人,絕不會放過任何可趁之機,他們定會把目光放在江青如身上,那麽接下來會有一場針對皇室的陰謀。
    蘇敏清沒有說狠話,而是語氣平和又暗藏玄機地告知這些外邦使者:聖母皇太後是景隆帝的生母,是她的好妹妹。
    這句話說的輕描淡寫,但其中的深意卻是不言而喻。這些外邦使者們都是人精,一聽就知道母後皇太後這番話的警告之意——不能對聖母皇太後有絲毫不敬之意。
    於是,他們一改剛才有些輕慢的態度,滿臉堆笑對聖母皇太後說了一通阿諛奉承之詞。
    聖母皇太後沒想到蘇敏清一句簡簡單單的話,就讓這些外邦使者們對她改變了態度,變得百般恭維了起來,這讓她不僅高興不起來,反而更氣憤難平。
    憑什麽這些外邦使臣對蘇敏清就畢恭畢敬,對她就輕慢?!
    看來,在這些外邦使者們的眼裏,她這個聖母皇太後遠不如母後皇太後。
    還有,蘇敏清那個賤人一定是故意在外邦使者的麵前羞辱她。
    喜歡太後每天都在嫌棄這一屆宮鬥太差請大家收藏:()太後每天都在嫌棄這一屆宮鬥太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