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章 合一:母子一樣蠢
字數:6752 加入書籤
坤寧宮裏,皇後正在認真地抄寫佛經。
錢嬤嬤端著養生茶走了進來,“娘娘,喝口茶,休息一會兒吧。”
“稍等。”皇後寫完最後一段佛經,這才擱下手中的筆,從錢嬤嬤接過茶盞,優雅地喝起茶來。
錢嬤嬤小心翼翼地守好皇後用心抄好的佛經,然後裝進一個錦盒裏。
“娘娘,您都抄了好幾卷佛經了,還要抄嗎?”天天看皇後娘娘辛苦地抄寫佛經,錢嬤嬤很是心疼。“母後皇太後並不禮佛,您又何苦抄寫這麽多佛經?”
“嬤嬤,我抄寫佛經並不是為了討好母後,而是為了靜心。”靜養前,她抄寫佛經是為了討好聖母皇太後,沒想到卻被聖母皇太後不屑一顧。靜養期間,她抄寫佛經是為了靜心,讓自己沉下心來,這樣能看明白、想明白很多事情。自此以後,她一有空就會抄寫佛經,讓自己時刻保持清醒。
“娘娘,您可是有什麽煩心事?”錢嬤嬤剛說完,忽然想到皇上很久沒有來坤寧宮,誤以為皇後是在憂心這件事情,“娘娘,您放心,皇上一定會來看望您的。”
皇後聽到錢嬤嬤這番安慰的話,失笑地搖了搖頭說:“我不是在為這事煩心,皇上來不來坤寧宮,我並不在意。”她以前非常在意皇上的想法,想在皇上麵前做好一切事情,這樣皇上就不會廢了她。靜養後,她想明白了所有事情後,完全不在意皇上對她的態度。皇上來不來坤寧宮看她,寵不寵幸她,對她來說無關緊要。因為她受不受寵,皇上都不會廢了她這個皇後。
“您真的不在意嗎?”錢嬤嬤不太相信。在她看來,皇後娘娘因為之前俞氏使用他國秘術一事被皇上遷怒一事而憂心。“俞氏的事情,您明明事先不知情,是無辜的,可皇上怪您,您實在是太委屈了。”
“沒什麽好委屈的。”這些年來受的委屈太多,俞氏這件事情跟之前受的委屈相比,微不足道。再說,她是真的不在意。“皇上他其實跟我一樣無能。”
錢嬤嬤被皇後娘娘這句話嚇到,滿臉驚恐地說道:“娘娘,這話可說不得。”要是讓皇上知道,又要懲罰皇後娘娘了。
看錢嬤嬤一副害怕的模樣,皇後朝她安撫地笑了笑:“放心,這裏就你我二人,我們說的話不會傳到皇上的耳朵裏。”
“娘娘,隔牆有耳啊。”
“就算皇上聽我說他無能,他也不會廢了我這個皇後。”皇後揚起嘴角,露出一抹譏誚的笑容。
錢嬤嬤覺得皇後心裏還是怨恨皇上,不然不會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來。
“娘娘,您不能這麽說皇上。”
“我並沒有說錯,他的確跟我一樣無用。”以前,皇上在她心裏是無所不能的人。靜養的時候,她仔細回想以往的事情,發現皇上跟她一樣沒用。如果不是那幾位皇子奪嫡全都鬥死了,就剩下皇上一個皇子,先帝沒辦法隻好傳位給皇上,不然哪輪得著皇上登基。
“我的娘娘喲……”錢嬤嬤被皇後娘娘這句話嚇得不輕,“您就不要說了。”
“他們母子其實是一樣的。”皇後不顧錢嬤嬤滿臉恐懼,繼續說道,“有其母必有其子。”
“娘娘,皇上跟聖母皇太後還是不一樣的吧。”在錢嬤嬤看來,皇上要比聖母皇太後聰明。
“聖母皇太後總說我出身低微,說我不配做睿王府,後來又說我不配做皇後,這何嚐不是在說她自己。”在嫁入睿王府之前,她從不覺得自己出身低微,並沒有因此自卑怯懦。但做了睿王妃後,所有人都在說她出身低微,配不上睿王,尤其是聖母皇太後每次見到她,都會提她的出身,害得她以低微的出身為恥。
“論出身,聖母皇太後還不如我。”皇後雖出身五品小官之家,但她父親最起碼是京城的五品小官,而聖母皇太後的父親卻隻是一個小縣令。
即使現在的成國公府成為一等公爵府,但也擺脫不了它以前是六品縣令之家。
“聖母皇太後比我更在意自己的出身,你看她做了聖母皇太後做的這些事情。”皇後說著,麵上露出一抹鄙夷的神色,“我現在終於知道皇上為什麽那麽討厭江雪葶和她的孩子。”
錢嬤嬤一臉好奇地問道:“為何?”皇上對江才人的態度太古怪了,讓人看不懂。
“江雪葶進宮後一直不受寵,無法懷有皇嗣,聖母皇太後著急了,於是對皇上下藥,讓皇上寵幸了江雪葶,之後江雪葶懷孕,皇上軟禁了江雪葶。”皇後是真的沒想到聖母皇太後會對景隆帝下藥,“這就是江雪葶懷孕後,皇上不僅沒有半點賞賜,還軟禁她的緣故。”
“這……不可能吧……”錢嬤嬤聽的是滿臉驚愕,“聖母皇太後怎麽可能對皇上下藥?”
“怎麽不可能?”皇後又道,“你看,江雪葶早產生下孩子,皇上是什麽反應?皇上竟然下旨貶江雪葶為才人,還不承認她生下的孩子是皇子。”因為這件事情,皇後才會想到景隆帝被聖母皇太後下藥算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錢嬤嬤覺得皇後的猜測很對,麵上不覺露出一抹驚駭的神色,“這……聖母皇太後瘋了麽……”別說那是皇上,那可是聖母皇太後的親生兒子啊,她竟然為了讓侄女懷孕,對自己的親生兒子下藥,這……
“這就是皇上對江雪葶的態度古怪的原因。”皇後譏笑一聲道,“聖母皇太後讓江雪葶生下皇子的目的,是想讓含有江家血脈的皇子再次繼承大統,這樣江家就能一直榮華富貴。”
錢嬤嬤聽後,隻覺得聖母皇太後的想法未免太過天真。
“聖母皇太後當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都死了麽。”這三位的皇子的母族可都了不得,都是成國公府比不上的。聖母皇太後哪來的信心,覺得江才人的兒子日後能繼承大統。
“聖母皇太後的確想讓三位皇子死。”
“她有這個本事嗎?”不說莊妃,就說寧貴妃和惠妃兩人都是不好對付的。聖母皇太後想要謀害她們的孩子可沒有那麽簡單。
皇後嘲笑道:“她覺得她有啊。”
錢嬤嬤:“……”聖母皇太後是不是忘記她頭上還有母後皇太後啊。
“聖母皇太後千算萬算沒有算到皇上會因此恨她和江雪葶。”看到聖母皇太後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皇後隻覺得心裏非常痛快,“被自己親娘下藥算計,皇上還真是可憐。”皇後嘴上說著可憐,但語氣裏充滿幸災樂禍。
“皇上下的那道旨意,可是讓前朝後宮看了一場笑話。”皇後咂舌道,“嘖嘖嘖嘖,你說皇上是不是跟聖母皇太後一樣蠢?”
皇後娘娘這個“蠢”字嚇得錢嬤嬤心頭狠狠地抖了下,她麵色驚慌道:“我的娘娘哦,您還是不要說了。”她膽子小,經不起娘娘這麽嚇。
“看到皇上這麽報複聖母皇太後,我這心裏真是暢快,哈哈哈哈……”皇後肆意開心地大笑了起來。
錢嬤嬤被皇後的笑聲嚇的心驚膽顫,她恨不得走上前捂住皇後的嘴巴,讓她不要再笑了。不過,看到皇後娘娘笑的這麽開心,她心裏忍不住也高興了起來。
皇後痛痛快快地大笑了一場後,隻覺得神清氣爽。
“你看母後不用出手,皇上跟聖母皇太後就反目成仇了。”這就是母後皇太後高明的地方。
“娘娘,您不要再說了。”聽皇後提起母後皇太後,錢嬤嬤心裏更加惶恐不安。
“皇上的那道旨意,也讓所有人猜到聖母皇太後對他做的事情,你說丟不丟人?”連她這個不太聰明的人都能猜到這件事情的背後真相,更何況那些人精。“這真是一場好戲。”
永壽宮裏,寧貴妃也猜到了景隆帝那道不正常的旨意的背後真相,心中滿是嫌棄。
她在心裏冷笑道:不愧是母子,一樣的愚蠢。
“娘娘,皇上不認五皇子對我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皇上都不認江雪葶的孩子,哪來的五皇子,嬤嬤你以後不要再說錯了。”寧貴妃原本就非常看不上聖母皇太後和江雪葶,這下更加厭惡了。
田嬤嬤抬手輕輕地打了自己一巴掌,“老奴知錯,老奴謹記。”
“皇上還真是蠢,跟聖母皇太後一樣蠢。”寧貴妃語氣裏充滿嫌棄。
“娘娘慎言!”
“本宮說錯了嗎?”寧貴妃是一萬個看不上聖母皇太後,一千個看不上景隆帝。當年要不是看睿王即將成為太子,她才不會嫁給睿王。
她之前不願意嫁給睿王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睿王不受寵。第二個原因就是睿王沒本事。
睿王那些年做過的蠢事,她可是聽說了。她沒有見過這麽蠢的皇子。
其實,在先帝的一眾兒子中,有一個出身跟景隆帝一樣低微的皇子,還有一個比景隆帝出身更低的皇子。這兩個皇子雖出身不好,但本事卻不小。在眾皇子奪嫡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景隆帝跟這兩位相比就差太遠了。
“幸好本宮的兩個孩子不像他們這對母子。”要是她的兩個孩子跟皇上他們這對母子一樣愚蠢,她會被氣死。
“娘娘,這話可說不得。”
“一個蠢的給自己的親兒子下藥,一個蠢的下聖旨昭告天下他們母子做的事情,嗬嗬……”說到這裏,寧貴妃毫不客氣地冷笑道,“這對母子生怕全天下人不知道他們愚蠢至極。”一想到聖母皇太後他們這對母子做的蠢事,寧貴妃就一肚子火,真的太丟人了。
“娘娘,皇上也是氣極了才會下那樣的旨意。”田嬤嬤也覺得景隆帝下那道旨意不妥。
“連自己的情緒都控製不了……”寧貴妃沒有再說下去,但輕蔑的眼神已經說明她心裏所想。
“娘娘,皇上他們都不在意,您氣什麽。”
“本宮是嫌丟臉。”從小出身尊貴的寧貴妃,在嫁給景隆帝之前從未丟過人。嫁給景隆帝後,她不知道被他們這對母子連累丟了多少次人了。
“娘娘,真正丟人又不是您,您氣壞自己的身子不值當。”
“算了,不說了,越說越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娘娘,您要是實在氣不過,那就讓那個孽種消失吧。”
“本宮氣的不是那個孽種,讓他消失做什麽。”寧貴妃冷著臉說,“皇上堅持留下那個孽種,為的就是報複聖母皇太後,本宮沒必要破壞皇上的報複。”
“可是,您……”
寧貴妃擺擺手說:“都已經丟人了,讓他們母子倆繼續鬧吧。”皇上跟聖母皇太後作對也好,省得聖母皇太後盯著他們不放,處處找他們的茬。
此時,成國公夫人得知江雪葶被貶為才人,她生的孩子不被皇上承認一事後,在家裏哭喪。一邊哭,一邊大罵聖母皇太後。她不敢罵景隆帝,畢竟之前被崔東山狠狠地教訓過。
成國公心裏也有氣,大罵聖母皇太後這個妹妹出爾反爾。
聖母皇太後之前向他們保證,隻要江雪葶生下皇子,就會讓她做貴妃,可結果呢,貴妃沒有做成,反而被貶為才人,還連生的孩子都不被承認是皇子。
成國公夫婦很想衝進皇宮,質問聖母皇太後是怎麽辦事的。
因為這件事情,他們成國公府又成為京城的笑話,害得他們都不敢出門。成國公因此稱病,不敢去上朝,生怕被大臣們笑話。
蘇家的書房裏,兩位太傅也在討論這件事情。
小蘇太傅長歎一口氣道:“他們這對母子真的比我想象中還要愚蠢。”
老蘇太傅搖搖頭說:“丟人啊。”
“還丟到外邦去了。”
萬壽節前,他們怕皇上在外邦使臣們麵前丟人,再三叮囑他少說話,擺出一副冰冷的樣子,讓外邦使臣看不出他心裏所想。為此,他們還特意教導皇上一番,雖然表現的不盡如意,但勉強能忽悠外邦使臣。
在萬壽節的宴席上,皇上在他們的提醒下,勉勉強強地唬住了那些外邦使臣,沒有丟人,也沒有被發現他是個蠢的。
結果萬壽節剛過,聖母皇太後和皇上就做了蠢事,讓外邦使臣們看了一場笑話。
小蘇太傅在心裏哀歎:伺候這樣愚蠢的君王,真是心累啊。
喜歡太後每天都在嫌棄這一屆宮鬥太差請大家收藏:()太後每天都在嫌棄這一屆宮鬥太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