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上午

字數:4167   加入書籤

A+A-


    健身房器械區,我正對著啞鈴架發呆,汗水把灰色速幹衣洇出深色痕跡。穿黑色壓縮衣的健身教練老周擦著器械走過來,他小臂的肌肉線條像水流過岩石,笑起來眼角有幾道練出來的細紋)
    老周:“小吳今天沒跑?我看你跑鞋還在更衣室櫃子上掛著呢。”
    我:“周哥,正想找你。我這33歲的身子骨,最近犯嘀咕了——是天天跑3公裏好,還是隔天跑,中間穿插啞鈴和開合跳之類的好?”
    老周往史密斯架上添了片杠鈴片,金屬碰撞聲在空曠的場館裏蕩開)
    老周:“先問你個事兒,跑完步第二天膝蓋外側疼不疼?下樓的時候有沒有‘哢’一聲的響動?”
    我:“還真有!尤其是上周連續跑了五天,第六天蹲廁所都費勁。但歇一天又沒事了,這算不算正常?”
    老周從器械架上抽了根泡沫軸扔給我,示意我坐在瑜伽墊上)
    老周:“來,把右腿架左腿上,用軸滾髂脛束。33歲不是3歲,關節軟骨的新陳代謝速度已經掉了三分之一,就像車胎紋路慢慢變淺,天天跑等於讓輪胎在碎石路上不停碾。”
    我照著他的樣子滾動泡沫軸,大腿外側傳來酸痛的灼燒感)
    我:“可網上說‘堅持就是勝利’,那些馬拉鬆選手不都是天天跑嗎?”
    老周:“人家那是職業選手,有康複師跟著做筋膜放鬆,每天攝入的蛋白質夠你吃三天的。你昨天朋友圈發的晚餐是麻辣燙吧?辣椒油漂了一層,那點蛋白質還不夠修複肌肉纖維的。”
    我不好意思地撓頭,手機在褲兜裏震動,屏保是上周跑完3公裏拍的打卡照)
    老周:“你看,3公裏對新手來說是好量,但連續跑會讓股四頭肌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就像你總繃緊一根橡皮筋,過陣子就會失去彈性。隔天練的話,正好給肌肉修複時間。”
    他指著窗邊做開合跳的姑娘,那姑娘動作幅度很大,馬尾辮甩得像鍾擺)
    老周:“你說的開合跳、高抬腿這些,屬於徒手有氧,能練到核心和爆發力。但得講究搭配——跑步練的是下肢耐力,啞鈴練的是上肢力量,隔天穿插著來,就像給莊稼輪耕,土地才不會板結。”
    我:“那具體怎麽安排?比如周一跑3公裏,周二啞鈴加徒手,這樣循環?”
    老周從旁邊拎過個小黑板,用粉筆寫著什麽,粉筆灰落在他黑色護腕上)
    老周:“給你畫個表。周一跑步時注意用鼻吸嘴呼,步頻控製在每分鍾160步,別像前兩天似的,一上來就猛衝,心率都快飆到180了。”
    我:“你怎麽知道我心率?”
    老周:“你那運動手表在更衣室充電時,我掃了一眼。33歲的最大心率是187,你跑到170就該減速了,不然心髒跟打鼓似的,長期下來可不是好事。”
    他在黑板上畫了個小人,跑步姿勢是前傾的,手臂前後擺)
    老周:“周二練啞鈴,先做10分鍾開合跳熱身,膝蓋別超過腳尖。啞鈴選能做12個力竭的重量,臥推時肩胛骨收緊,就像後背夾著張紙。”
    我:“我總覺得啞鈴練完胳膊酸,是不是動作錯了?”
    老周突然站到我身後,大手握住我胳膊往上抬)
    老周:“你看,你一發力就聳肩,斜方肌代償了。正確的應該是大臂貼緊身體,小臂垂直地麵,就像把啞鈴往腰側‘卷’,不是‘舉’。”
    他手心的繭子蹭到我皮膚,有點糙但很穩)
    我:“那周三呢?又跑步?”
    老周:“周三可以換成遊泳或者橢圓機,低衝擊運動。你不是說周末帶孩子去泳池嗎?順便自己遊個1000米,比硬跑3公裏友好多了。”
    我摸了摸膝蓋,想起去年冬天膝蓋貼膏藥的日子)
    我:“可我就想跑步,覺得出汗才夠勁兒。”
    老周:“勁兒不是靠蠻力出的。你看那些格鬥選手,天天練的是技術和體能分配,不是瞎打。33歲健身,拚的是智慧不是傻力氣。”
    他從飲水機接了杯溫水遞給我,杯壁上凝著水珠)
    老周:“你試試這樣:每周一、四跑步,周二、五練啞鈴加徒手,周三、六隨便動一動,散步或者跟你家孩子踢毽子,周日徹底歇著。”
    我:“歇著不會胖嗎?我這肚子剛下去點。”
    老周突然笑了,眼角的紋更深了)
    老周:“你上周稱體重減了2斤,不是因為天天跑,是因為你媳婦給你做了一周的清蒸魚。肌肉修複需要休息,就像莊稼夜裏長,人在睡覺的時候才分泌生長激素。”
    窗外的陽光斜斜切進來,照在他胸前的汗滴上,亮晶晶的)
    我:“那飲食上要注意啥?總不能頓頓清蒸魚吧?”
    老周:“蛋白質每天每公斤體重1.2克,你70公斤,每天吃84克。一個雞蛋7克,一盒牛奶8克,自己算著來。別喝那什麽功能飲料,含糖量比可樂還高,跑完步喝杯淡鹽水就行。”
    他指著我手裏的運動水杯,杯身上印著“能量”兩個字)
    老周:“還有啊,你那杯子裏泡的枸杞挺好,但別放太多,上火。33歲不是煉丹,正常吃飯比啥都強。”
    我:“那我試試隔天練。對了,昨天看視頻學波比跳,做了10個就喘得不行,是不是太弱了?”
    老周突然做了個標準的波比跳,從站立到俯臥撐再跳起來,動作流暢得像彈簧)
    老周:“你這歲數,波比跳先分解做。先練跪姿俯臥撐,再練原地縱跳,兩周後再連起來。就像蓋房子,先打地基再砌牆,別急著蓋樓頂。”
    他抹了把汗,胸肌隨著呼吸起伏)
    我:“周哥,你33歲的時候也這麽練?”
    老周:“我33歲那年差點廢了。為了備賽,天天練6小時,結果跟腱斷了。躺了三個月才明白,健身是一輩子的事,不是急行軍。”
    他指著牆上的日曆,紅筆圈著“45”這個數字)
    老周:“我現在45了,每周還能跑三次10公裏,靠的就是當年學會的‘歇’。你看那些天天曬跑量的,有幾個能堅持十年?”
    我低頭看自己的跑鞋,鞋跟處已經磨出了小坑)
    我:“那我從明天開始改計劃。對了,啞鈴練完要不要按摩?”
    老周:“買個筋膜槍,兩百塊錢的就行。練完打打肱二頭肌和三角肌,就像給緊繃的琴弦鬆鬆勁兒。”
    他收拾起粉筆,黑板上的計劃被陽光曬得發白)
    老周:“記住啊,33歲的身體就像老相機,得輕拿輕放,才能拍出好照片。別學那些二十歲的小夥子瞎折騰,他們摔得起,你摔一下試試?”
    我笑著點頭,突然覺得膝蓋沒那麽沉了。遠處的跑步機還在轉,但好像沒那麽吸引人了)
    我:“謝了周哥,今晚回去就把跑步計劃改了。”
    老周:“改完發我看看。對了,明天帶雙幹淨襪子,你那襪子昨天放更衣室,味兒快把蚊子熏暈了。”
    他笑著走開,杠鈴碰撞的聲音又響起來,這次聽著,倒像是在給什麽東西打氣。我摸出手機,刪了明天的跑步鬧鍾,改成了“啞鈴+開合跳”,突然覺得,這樣好像更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