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來了興致

字數:4144   加入書籤

A+A-


    溫熱的茶水平複了於秀凝內心的波瀾,眼神重新恢複了冷靜和深邃:“忠義,稍安勿躁,板井雄大既然把山西的情報告訴你,就說明他們還不想和我們翻臉。
    不必過度解讀,自亂陣腳,該怎麽做事還怎樣做,上次那批物資的款項盡快收回,送去憲兵司令部。
    一處行事風格與我們截然不同,他們更像是一把淬毒的匕首,隻擅長暗殺破壞,這種需要長期經營,精細操作的合作,日本人未必看得上他們。
    板井雄大這次,應該是種警告,下麵就要看我們怎麽做了。
    至於山西的情報,這是頭等大事!我親自擬電文,用最高密級發往南京,直呈戴老板。
    至於那個一處的事情,也一並幫戴老板決策吧,事情是他主導的,現在被憲兵司令部發現了尾巴,也得由他老人家出來解決。”
    許忠義心中一凜,重重地點了點頭:“我明白!定當竭盡全力!”
    。。。。。。。。。。。。
    南京,軍統局本部。
    戴笠一身熨帖的深色中山裝,背對著門口,站在巨大的軍事地圖前。
    “齊五,黃俊父子的案子,查得怎麽樣了?”
    站在戴笠身後的毛人鳳麵色一凝,從隨身公文包裏取出一份厚厚的卷宗,雙手呈上:“局座,基本查清了。
    黃俊和其子黃晟,利用職務之便,長期向日本特務機關泄露我方部隊調動,國防部署等絕密情報。
    證據確鑿!這是被抓日諜詳細口供和證據鏈。”
    戴笠接過卷宗,卻沒有立刻翻開,隻是重重地摔在辦公桌上,發出“啪”的一聲悶響。
    眼中燃燒著壓抑的怒火:“蛀蟲!黨國的蛀蟲!就因為這對父子,我們多少將士白白犧牲?!多少戰略計劃付諸東流?!該殺!統統該殺!”
    毛人鳳垂首肅立:“局座息怒,人已經完全監控起來了,如何處置,請局座示下。”
    戴笠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殺意,走到窗前,望著窗外漆黑的夜空,聲音冰冷:“先不要動他們。
    留著他們的狗命,或許還能釣出更大的魚,繼續深挖!看看他們背後還有誰!看看還有多少披著人皮的鬼!”
    “是!卑職明白!”毛人鳳應道。
    突然,辦公室門被推開,徐百川衝了進來。
    “局座,天津站急電,稱獲得重要情報。”
    。。。。。。。。。。。。。。。。。。
    突然跳出的提示,讓周正青微微一愣,但隨即反應過來。
    八千功勳點!
    這比他預想的要多一些。
    隻是一份情報,就獲得這麽多功勳點。
    獨自一人坐在椅子上,周正青陷入思索之中。
    自己或許找到了一個更有效幹預曆史的方式,不需要總是依賴昂貴的係統租賃服務,不需要總是冒著暴露的風險直接行動。
    通過精準的情報輸送,他可以用更小的代價改變更大的局麵。
    當然,這需要極高的技巧,情報的詳細程度,傳遞方式,時機把握都需要精心設計。
    太過詳細的情報會引起懷疑,太過模糊又起不到作用。
    傳遞渠道必須安全可靠,時機必須恰到好處。
    他回想起這次山西情報的傳遞,隻是一次日軍即將發動進攻的預警,就獲得了八千功勳點,那更加細致情報呢!?
    當然,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送出的情報別人要信才行。
    就像這次日軍準備進攻山西的情報,過去幾天時間,係統才給出反饋,可見軍統或者南京政府收到情報後,並沒有立刻相信,而是通過他們自己的手段進行了印證。
    而如果自己送出情報太過細致,可能更會適得其反,讓對方更加不敢相信。
    畢竟,自己這邊可是正宗的日本人。。。
    接著,周正青又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送出情報後,戰場變化是不是會繼續給自己提供功勳點呢?
    這個問題就需要看山西戰場具體會發生什麽樣的變化了。
    也不知道有了自己提前告知的情況下,日軍進攻山西最後會發展成什麽樣。
    會不會和淞滬戰場一樣,就算提前告知南京政府,最後戰局也會向曆史走向靠攏?
    這些都需要時間來印證,而周正青並不缺時間,因為他本就待在安全的後方,上頭也沒人管自己,妥妥土皇帝一個,可以靜看風雲變幻。
    正好可以用這段時間好好謀劃一下怎麽拖延日軍登陸金山衛的任務。
    而現在嘛,先去看看那個板井雄大拉回來的那批珍寶。
    想到這,周正青還真來了興致。
    到底是什麽樣的珍貴文物,能讓軍部這麽大費周章的阻攔石原莞爾送給皇室。。。。。。
    。。。。。。。。
    就在周正青因係統功勳點的分配陷入兩難,思緒暫時從烽火連天的淞滬戰場抽離,轉而聚焦於即將爆發的山西太原會戰之際。
    南京統帥府內,卻已是人聲鼎沸,如臨大敵。
    一切混亂的根源,在於事先的戰略推演,竟與現實走向徹底背離。
    早在淞滬戰事初起之時,統帥部曾有一番精密推算。
    日軍常設師團不過十七個,除去駐防滿洲,朝鮮,台灣的部隊,能投入中國戰場的,最多十個師團。
    華北平津一帶日軍已先後投入三個師團,並持續增兵。
    若淞滬戰事擴大,日方理應從華北調兵支援,如此一來,華北壓力可減,日軍主力也將被引至華東區域。
    可誰也沒有想到,日軍竟直接從本土調派兩個師團馳援上海。
    即便這兩支隊伍因故未能抵滬,關東軍也立刻補上了兩個師團的缺口。
    華北日軍,竟一兵未動。
    更令人心驚的是,九月以來,日軍再度從本土抽調三個師團,強行登陸上海。
    局勢,徹底失控。
    華北日軍建製完整,毫發無傷,淞滬前線壓力卻與日俱增。
    原先的一切戰略設想,被現實狠狠擊碎,日本的戰爭動員能力,遠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南京統帥府原本確實有意擴大淞滬戰事,引敵南來,卻萬萬沒有想到,戰火竟會蔓延到如此地步。
    一場原本預計幾個師規模的對峙,迅速演變成投入數十個師的大決戰。
    想起軍統戴笠早前所呈情報,稱“日軍攻滬是早有預謀”,當時還有人不以為然,以為一戰可震敵膽,迫其回到談判桌。
    如今看來,這一記現實帶來的耳光,打得人臉頰灼燙,心神俱震。
    把日軍趕下海,已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