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立洞府

字數:5351   加入書籤

A+A-


    千年前,通天攜徒遊曆至東海得遇,清風,三雲,準備助之化形收之為徒。而烏雲卻辭別通天,準備歸北地洞府。
    待通天準許後,其坐東海傳送陣而歸。
    此刻烏雲攜徒站立海礁之上,望著北海。北海浩大而洶湧,望著一望無盡的冰川,浩瀚無垠,其心境隨之升華變得寬廣。
    想著北海大能的結局,撐天玄龜,北冥鯤鵬,玄龜老祖,還有北海的精靈一族,唏噓不已。隨即收斂心神,帶著浮雲子往洞府而去。
    又是千年,越過萬水,終於回到出生之地。進入海底歸墟大陣中,望著一切依舊,烏雲感慨不已,當真是修行無歲月,世上已千年。
    烏雲望著血玉珊瑚,長高長粗了不少。其凝聚的中品靈脈隱隱有晉升之象;而血玉珊瑚之上的陰陽二氣,相互糾纏,本源也愈發深厚。烏雲大喜,卻暫不做其他。
    隨而望之從周山帶回的白玉,已生出靈識,隻不過修為低下,真仙境界,離化形尚早。
    烏雲見此,打發浮雲子在洞府中隨意遊曆,而自身在血玉珊瑚旁小憩起來。
    至洪荒已來,烏雲思及此後大劫,一直神情緊繃,今得證大羅而歸孕養之地,烏雲終於放開心弦,沉沉睡去。
    ......
    百年轉瞬,烏雲醒來,見身旁浮雲子打坐修煉,點頭不已,如此佳徒,夫複何求。
    起身打量洞天,此處空間狹小且在海底,雖然靈氣濃厚也有靈脈,但終究不美。於是烏雲準備尋得幾處島嶼靈地,重新擴大洞府。
    未打擾浮雲子,留下一道神識玉簡,從大陣中外出去尋找合適島嶼。烏雲遊曆洪荒多年得知,靈山大川,皆鎮壓地氣靈脈,隨意移動山川必生靈塗炭,因果業力橫生。
    於是烏雲也不刻意去尋找名山大川,就在北地尋尋覓覓起來。
    此間北地,大都冰山覆蓋。北地寒冷,生靈稀少,除冰雪精靈一族大勢力外,隻有零零散散一些小族,雪豹,雪狼,雪熊,雪鳶等,大都不成氣候,未聚勢凝運。
    這日,烏雲從空間現身,借水遁到一荒島,見此島荒蕪,無靈氣靈植衍生,岩石畢露,貧瘠不已,不過此島嶼卻占地極大,烏雲滿意不已。無靈氣生靈靈植,移動此島便不會橫生因果業力。
    於是祭出趕山鞭對此島施法起來。趕山鞭,36層寶禁的上品先天靈寶,是烏雲及浮雲子在東大陸講道,修補地脈後天道所賜。此鞭對移山趕嶽最是容易,且不傷地脈。
    隻見烏雲施展上清秘錄中的法天象地,變化一亙古巨人,手拿趕山鞭。打出道道法訣讓趕山鞭化為巨鞭,似太古巨蟒般威風凜凜。
    此鞭在巨人手中揮之如臂,隻見一聲“去”。便對著荒島纏繞起來。
    隨後隻聽巨人一聲巨喝“起”
    此島在不可思議的一聲“轟”中,淩空起來,而後海水倒灌,瞬間填平此處空缺。隻見一巨人使水遁在空間中穿梭,身後跟著一巨嶽向遠處而去......
    在巨人移走此島,造成海水倒灌,空間波動極大,北海深處龍宮及萬裏之遙的北溟天池大能,察覺此處異常。
    易算天機知,上清通天門人行此事,在北地立洞府。思及三清威名,更是紫霄門徒,烏雲也是北海土生土長之人,遂不願結下因果,前來阻止。
    於是烏雲就順利的把此荒島移往了出生之地,百年方歸。
    烏雲所化巨人虛空而立,至伴生大陣之外,將此荒島放至大陣北方。
    如此這般來來回回三次,共用趕山鞭移回四座島嶼,依次放入大陣東西南方位。隻見四座島嶼深入北海之底,圍繞著鎮海歸流大陣籠罩的空間,各自露出一截。
    而後烏雲收回法天象地變化神通,至大陣中休息百年,叫醒浮雲子,把此空間內的靈物,除血玉珊瑚及纏繞的陰陽二氣外,盡數收入了鼇珠空間中。而血玉珊瑚暫不能動,乃鎮海歸流大陣壓陣之物,動之海水倒灌,空間不保,會被洶湧的海水夷為平地。
    烏雲謂浮雲子道“徒兒,此番重建洞府,此後作為道統傳承之地,你且在此稍帶觀看師尊作為。”
    烏雲又飛身而去。不過又眨眼而回,其身後烏雲用趕山鞭尋得一尊稍小的山脈,瞬息方至。
    立於鎮海歸流大陣上空,打出法訣,讓大陣打開些許縫隙,而後以芥子之術小心翼翼的放下這座小型山脈,讓這處空間和山脈合一。
    不多時,山脈空間合一,山川成形後衍生壯大,成為百丈之峰。峰下歸海鎮流大陣依舊,穩固著這一片空間,鎮壓著海水。
    隨即烏雲收回法天象地神通,和浮雲子共同落於此峰上。
    烏雲帶著浮雲子到四島一峰查看一番,點頭不已。此四島一峰占地極大,近百萬裏之遙。
    不過荒蕪至極,靈氣微弱。若布置一番作為道統宗門傳承之地綽綽有餘。
    然後烏雲回到中央之峰金頂,從鼇珠中取出初次遊曆洪荒,尋得的天材地寶,木之萬載空青,庚金神石,戍土之精,水之白蓮等,而後又取出從天南不死火山尋離火珠時,收的離火神石,開始練五行之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原來烏雲準備內以鎮海歸流大陣籠罩四島,外以五行鎮壓空間,布置五行大陣讓四島一峰形成五行,讓之五行孕生,五行循環靈氣自生生生不息。
    如此靈氣既得血玉珊瑚解決,五行又合其大道,真乃妙想耶。
    又擔心中品血玉珊瑚壓陣的鎮海歸流大陣,不夠籠罩百萬裏。
    烏雲易算天機,知洪荒巫妖初戰時有上品靈根寂滅,於百年前取出東大陸,講道梳理地脈的一層功德,加持血玉珊瑚,讓其成為上品靈根,如此方成。
    此番功德用之靈根,加之讓鼇珠晉升上品。雖然兩者隔上品均一線之隔,然依舊讓烏雲講道,梳理的地脈幾近功德耗盡,隻於薄薄一層懸掛腦後,讓功德之輪已不成形。
    烏雲大痛,而後告誡自身。雖功德難尋,然如之奈何,形勢如此,隻待日後再尋其機緣。
    隻見烏雲以天地為烘爐,幻化出靈鼎,而後放出掌握的離火。對著身前的靈材精粹煉製起來。
    庚金神石打入靈鼎,加之其餘金行靈材,打出金之符文,不多時隻見一模模糊糊的神塔成形。烏雲又召喚出金之神珠,打出一道金行本源加入其中煉製,百年神塔即出。
    散去神通,召來寶塔煉化。本為下品後天靈寶,加入庚金神珠先天本源一縷,成為中品的後天神塔,烏雲滿意不已。
    歇息片刻,又如法炮製,耗時千年,練得火行神塔,土行神塔,水行神塔,木行神塔,皆加入五行本源,五行符文,乃中品的後天靈寶,五塔可合一,合一既為塔高九層的上品後天靈寶五行塔。
    於是烏雲迫不及待的飛向天空,觀察靈機方位,接引地脈,而後以五行神塔鎮之。
    然後又從鼇珠中取出先天中品火之交梨,先天下品木之仙杏,先天下品的金蘋果,先天下品的武夷山土行金錢草,結合上品的水行血玉珊瑚及五行神塔布下先天五行大陣。
    其中土行靈根烏雲手上暫缺,以生出靈識的金錢草代替。雖然五行不均衡,但五行大陣終究是成了。
    五行大陣既成,無形光罩自生,籠罩著方圓百萬裏。烏雲又至中央土行之地,取出得自周山白玉的伴生靈井打入地脈,讓其慢慢的聚氣,而後又緩緩的打出法力控製著鎮海歸流大陣變大,從水下籠罩著四島。
    如此內有歸流大陣,外有五行大陣,如陰陽纏繞。歸海鎮流大陣內已液化的靈氣,慢慢的遍布四島。而五行靈根也開始吸收靈機轉化各自對應的靈氣。
    烏雲見五行開始循環,而後從鼇珠中取出諸般靈植交於浮雲子,開始種於諸島。如此這般百年方完成,後烏雲於高空,取出葵水珠,以法力讓葵水之精遍撒諸島才作罷。
    至諸島各行神塔,提名對應的五行神塔之名。並把四島借五行而取名,庚金島,離火島,葵水島,乙木島,戍土島。又想到北冥及寒,雖五行既成,四季分明,然太陽之光不足,於是取出首陽山得來的陽合之精首山之銅與各地脈,讓地脈孕養壯大。
    後歸戍土島金頂後,把此峰提名“問道峰。”取出剩餘靈材,煉製一後天法寶殿宇。
    隻見此殿一層層秦磚漢瓦,紫柱金梁,立雙台於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茂苑城如畫,閶門瓦欲流。
    殿前月台兩角,東立日晷,西設嘉量。殿內“徹上明造”繪以彩飾。內陳寶座、屏風;兩側有熏爐、香亭、燭台一堂。
    殿頂滿鋪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正中相輪火焰珠頂,寶頂周圍有八條鐵鏈各與力士相連。
    白玉鋪造的地麵閃耀著溫潤的光芒,遠方似有嫋嫋霧氣籠罩著不真切的宮殿,檀香木雕刻而成的飛簷上鳳凰展翅欲飛,青瓦雕刻而成的浮窗玉石堆砌的牆板,當真是遺世獨立,神仙殿宇。
    大殿既成,烏雲又以法力提寫“五行殿。”
    至金頂殿外,又取出漢白玉的條石,煉製一方廣場,自廣場金頂而下又以條石鋪陳的羊腸小道,其小道旁裝飾各種靈植,如此方成。
    烏雲和浮雲子耗時多年,今日洞天方成,大喜。隨即又煉製一界碑,把此洞天提寫五行天,並覆以上清玉符氣息,將之放於洞天入口,如此烏雲無憂矣。
    做完諸事,烏雲回到五行殿,在五行殿後方納一地為靈植園。
    取出火樹銀花,武夷山大紅袍植於其中,以戍土之精,葵水之精助之,然後取出周山白玉打入問道峰地脈中,和金錢草共同孕育,又把武夷山得來的玉簫放入金之島嶼地脈,借地脈孕生,地脈又可借先天靈寶孕生的天道之機完善自身,相輔相成......
    待諸事安定,烏雲和浮雲子才在五行殿閉關調息起來。
    喜歡洪荒截教烏雲仙請大家收藏:()洪荒截教烏雲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