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悟與醒
字數:2861 加入書籤
開悟是打開我們先天本有的智慧和能力,這種人人都具備的先天性智慧和能力,中國人稱為道,儒家稱為仁,佛家稱為佛性,無論是孔孟之道,佛陀之道,老莊之道,還是瑜伽之道,其終極目的隻有一個,如何引導我們進入開悟的狀態,打開了我們就悟到了。
孔子在周易文言傳裏說,夫大仁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天且弗為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這就是開悟的狀態。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真正開悟的人從不談開悟,相反那些整天為了尋求某種特殊能量而去修行或者開悟的人,他們追求永生,想要斷輪回,其實都是執念。
這種人永遠也不能真正開悟,因此很多人的開悟是一層一層,就如剝蔥的過程,一瞬間以為自己大徹大悟了,接下來又會遇到新的挑戰。
如來佛祖說以色,拜我三生,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開悟的人從不解釋,因為他們知道,一旦開口解釋或者描繪,就著了相。
凡是能被說出的真理,已經離開了真相,此即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也是佛家的凡有所見,皆是虛妄。
開悟的人,明白真相是不可知的,而真理亦不可說。在凡夫的世界裏,很多都是恒常不變的,但在開悟的人看來,一切都為無常的。
他們的一切,不可說,不能說,不必說,他們活在所有的說法之外。
開悟前,是我在活著;開悟後,是我看著。
開悟前,是當局者迷;開悟後,是旁觀者清。開悟前,是為成功而拚命;開悟後,是無事以取天下。
開悟前,是以局部看局部,以現象看現象;開悟後,是以整體看局部,以本質看現象。
開悟前,我在矛盾中生活;開悟後,我在圓滿中存在。
開悟的人是真實而圓滿裏的人,圓滿不是沒有缺點,圓滿是優點與缺點,對與錯,善與惡是與非的統一體。
在豪華的宮殿,也有衛生間和垃圾。再美麗的女人,也有口痰和屎尿。
汙泥能生出蓮花孔,擾好泥土,圓滿的本身就是這樣。
開悟的人沒有牢騷,沒有抱怨,沒有妄想,沒有執念,他的心是平靜的,在平靜中做自己應該做的事,這就是智慧,也是佛性,也是順天行道,道法自然。
自然而然開悟的人,往往心如止水,無論是在生活安逸,順風順水的時候,還是在挑戰不斷困難,接連而至的時候。
這個事情都是一樣的,淡定開悟的人是一種勇敢,他們不再懼怕失去和困難,因為當他們全心投入的時候,一切都已經在無形中具備了。
開悟的人,有一種灑脫,因為他們擁有穿越世事的表象而窺見其本質的能力,直達本質之後,一切表象都如夢幻泡影。
開悟的人足一種解脫,從沉迷中解脫,從生死中解脫,從一切紛亂的幻想中解脫,不生不滅。
開悟的人有一種慈悲,他們的愛是一種大愛,是對宇宙蒼生的愛,他們有一種能力,是一種融化萬物的能力,他們和萬物和諧與共,不增不減。
開悟的人,有一種自律,因為他們懂得自律。
自由開悟的人有一種恬靜,他們外表溫和,相貌慈美,可以把我們感化。
開悟的人有一種創造力,他們可以從無到有;開悟的人有一種自信,因為他找到了生命的根。
自信不是給別人看的自信,更不需要被證明開悟,就好像在玩遊戲時,突然發現自己根本不是遊戲裏麵的主角,而是玩遊戲的那個人。
開悟就是點燃自己生命的人,這生命是光,可自照,亦可照人。
對待任何關係的唯一標誌是,我真心待你,但不止止於你必須同等回應,當你學會活在緣分的流動中,而非困在關係的執念裏,便是內在覺醒的開始。
信任的人背叛,是生活讓你看清人心,是生命指引你學會自我圓滿的覺醒,你會明白,每個決然轉身的人,都曾在失望的寒風中獨自徘徊良久,每段戛然而止的關係,都是攢夠了無力感後的必然選擇。
人生本就如此,誓言可能是告別。生命中很多事早已暗藏因果,留得住的無需刻意維係的,留不住的不必強留。
到一定年紀要懂得進而不爭,珍惜來者,坦然放下,世界上最好的方法是放過自己,當一段關係走向終結,不必追問為什麽是我?那不是偶然,而是因果的自然呈現。所有痛苦都是確切的邂逅。
若你還在外求答案,說明尚未痛到徹骨,若你仍存在受害者思維裏自我消耗,隻會陷入更深的困境。
向內探尋才是治愈的起點,是一個根源,世界階段性新的模樣,勇敢接受生命挑戰自我。
人時常擔心的不是所有人都能陪你走到終點,對生命中放不下的人或事,就如一顆慈悲心,放下意外的枷鎖,看透坦誠,沉默……
看透事情中的貪嗔癡,懂得真正的愛是引領成長的高倍能量,便不再懼怕任何人的離開,因為你是自己的幸福源泉,情結終會翻篇,而你終將成為自己的光。
喜歡古玩江湖情請大家收藏:()古玩江湖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