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島上的變化2

字數:4245   加入書籤

A+A-


    另一邊,黃有金則開始安排人卸貨。他站在碼頭邊,大聲指揮著,聲音洪亮有力:
    “大家動作麻利點,先把機械弄下船,然後再接著卸水泥。
    待會卸水泥的時候,就要開料做混凝土砂漿,之前用石頭壘好牆壁的庫房就等著這個呢。”
    工人們在他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忙碌著,碼頭上一片繁忙景象。
    “李廠長,梁主管,這個位置不錯啊,在這裏建造船廠,條件比安州振華還好。”
    看過場地後,幾個技術工程師經過交流後一致得出結論。他們一邊觀察,一邊比劃,對這裏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讚不絕口。
    “是啊,當初第一次上島,我們就覺得在這裏建造船廠是最合適的。”
    李泉回應道,這就是當初王銘洋和他確定的地方。
    這裏背山麵海,港灣寬闊,是天然的造船良港。填海造陸的工程,故意把這邊給留下來沒動。
    有了巨人號貨輪運來的一萬噸柴油打底,加上幾十台工程機械,黃有金豪氣大發,跟身邊的幾個老員工說道:
    “賀強,老萬,今晚安排人加班,所有的發電機組都打開,我們這回運來的柴油足足的,管夠。
    早點把庫房弄好,將船上的物資卸下來。
    還有,冷庫那裏,朱力你親自盯著,這可關係到我們往後能不能吃上新鮮食物的問題。”
    他一邊說著,一邊比劃著,看來也挺興奮。
    “行,我一會就去通知電工班的人,先把周圍的探照燈都裝上,拉好線路。”
    賀強連忙應道,轉身就去安排工作。
    “今晚有三個任務。一是給庫房的牆壁抹上水泥漿料,二是澆築好庫房用的樓麵預製板,今晚澆築,三天後應該可以上頂,三是用混凝土澆築預留給火力發電廠的那塊地坪。
    發電廠建起來,解決了電力問題,島上後麵的很多事情就好辦了。” 黃有金繼續說道。
    “嗯”,分到任務的人回應黃有金一聲,就下去安排了。
    夜幕很快降臨,工地上的探照燈隨即亮了起來。
    那強烈的燈光將半個夏洛特達島照得亮如白晝。
    幾公裏外的瓦特瓦邁、特納和海盧克島的人看見這邊的亮光,再次被震撼到了。
    他們站在自己的島上,望著這邊的燈光,眼中充滿了向往和羨慕。
    經過一個晚上的奮戰,黃有金布置下去的工作目標全部完成。
    第二天白天,除了前一天晚深夜幹活的輪休人員,其他的都被拉去建房子。
    有了足夠的水泥鋼筋和型鋼之後,黃有金可以讓人按照預先設計好的圖紙,建造夏島的第一批鋼混結構民用住房了,這將是島上第一個真正的住宅區。
    接下的日子,由於夏島的各個建設項目日夜施工,給本土的民眾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崗位。
    對這些可以讓族人增加收入的機會,貝利亞和其他三位族長覺得是多多益善,恨不得把自己部族裏的人全部安排過來。
    沒看見自從王首領帶著人來之後,這裏所有的部落民眾都能吃飽穿暖了嗎?
    那些來夏島幹活的人,甚至每人還給發了一雙勞保鞋,結束了他們幾百年來一直光著腳走路幹活的曆史。
    感受著腳底下傳來的舒適感,貝利亞幾人走路都輕快了幾分。
    這些日子,他們充分認識到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跟著王首領混,自己和部落子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昨晚,李長老和黃長老還跟自己四人商量了,讓他們不再砍伐島上的樹木當柴火,說是什麽為了環保。
    以後,夏島上會給他們提供可以燃燒而且耐燒的蜂窩煤。
    雖然這不是免費提供的,需要各族的人提供勞務或是其他物資來交換,但這也是給四個部落的人解決了一個大難題。
    當初的夏島,不就是被大家砍完樹木而造成淡水資源枯竭嗎?
    雖然不知道李長老說的蜂窩煤是什麽東西,但肯定是好貨,你別不信,自從王首領他們來到這裏,帶來的東西哪樣不是好貨?
    貝利亞幾人心中想著事情,腳步卻一點都不慢。
    他們很快就走到自己停靠在夏島碼頭的獨木舟旁,招呼跟隨自己的族人,快速劃動船隻往自己的部落趕。
    島上又要招人了,自己得趕緊,要不然會被其他部落的人把工作的好機會搶走。
    連軸轉的不停施工,夏島變化很快,一天一個樣,新的建築物不時地出現。
    黃有金選擇建造鋼混結構的住房,除了是因為島上沒有磚頭,最主要的這種房子抗震抗風,還有一個就是它的建造速度快。
    平整好地麵,鋪上一層三四十公分厚的混凝土,固定好主要的槽鋼,就可以搭建了,後期做好防火和隔音就行。
    為了加工這些鋼構件,巨人號還運了七八台數控機床過來,都可以組成一個機加工車間了。
    這些車床都是王銘洋吩咐黃柏山從安州港振華船廠拆運的,是經過韋方和柳先行等人改造過的智能車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之所以讓黃柏山直接從振華船廠拆這幾台機床,是為了趕時間。
    振華船廠被拆遷走的機床,王銘洋已經通知韋方給他們補了,隻是需要一些時間,畢竟這些設備,都是集團內部定製的,沒有量產。
    六天後,另一艘貨輪也順利抵達夏島,跟巨人號一樣,運來的除了物資,還有一百多人。
    又一批生力軍加入,夏島顯得更加熱鬧了。
    隨著建設工作的鋪開,整個夏島變成了一個大工地。
    王銘洋和李泉等人的私人別墅和夏島實驗室也正式開始修建。
    經過阿古麗這段時間的培訓,有不少土著人已經可以用華語和華國來的人進行一些簡單的溝通,大家在協同幹活的時候,也變得更加的順暢和默契了。
    對這些通過語言考核的部落民眾,王銘洋也實現自己的承諾,給他們相應的漲了酬勞。
    這讓其他人羨慕不已,又吸引了一大幫人前來報名參加阿華語學習班。
    即使白天幹活有點累,但在美好生活的吸引下,這些上進的部落民眾都堅持了下來。
    每天晚上,在簡易的教室裏,就著燈光,土著工人們認真地跟著阿古麗學習華語,從簡單的字詞到日常用語,他們努力地模仿著發音,一筆一劃地學習寫字。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由阿古麗自己找來參加學習班的那些女人,她們的華語學習成績一直在班裏名列前茅,看來,她們很快就可以出擔任級華語教學任務。
    在利益的驅動下,教室裏充滿了濃厚的學習氛圍,每個人都懷揣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為了能更好地融入夏島的建設,為了能讓自己和家人過上更好的日子。
    而在工地現場,各種機械的轟鳴聲交織在一起,工人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新的建築在他們的手中逐漸成型。
    夏島,正以日新月異的速度,向未來大步邁進。
    喜歡悄悄地我在海裏采礦請大家收藏:()悄悄地我在海裏采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