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發現礦石

字數:3508   加入書籤

A+A-


    跟孟華商定好醫院的事情,兩人一路往發現疑似礦藏的地方走去。
    此時的夏島,填海造陸工程已經取得很大的成績。防波堤,已經外擴建到第八圈,兩兩之間間隔一百米。
    兩層圈子之間的空隙,被隔開成跟遠洋大輪船那樣的隔水艙,一個格子一個格子,每個格子好幾百平方米,抽幹海水並做好防水措施後,就會平整地基修地下室。
    這是王銘洋和黃有金等人商量後為了拓展島上的建築空間而規劃的,這些地下空間,可以用來做民眾的生活區,也可以用來做工廠的生產車間或者科研基地,等等。
    如今的夏島,就是一個大工地,到處都在搞基建。
    從第一圈到第八圈,就是往外填造了800米,整個夏島,半徑從填海之前的兩千米變成兩千八百米,增加陸地麵積12平方公裏。
    算下來,夏島的麵積達到24平方公裏多,比最初時增加了將近一倍。
    這樣的填造速度,是極為驚人的。
    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工人幹活時有了機械骨骼這個利器,幾百斤上千斤重的東西,可以輕而易舉的搬起來。
    如今島上工人穿戴的機械骨骼,人手一具,數量已有5000多。
    經過幾個月的數據采集與大模型自動完善,現在的機械骨骼,已經沒有最初時的動作延時,響應速度已經可以讓人在幹活時感覺不到阻滯,如臂使指。
    一路走來,跟在王銘洋身旁的孟華,看見所有的工人穿戴著“機械鎧甲”幹活,感覺如同置身於科幻世界般。
    這一刻,他對老同學剛才邀請他來這個小島擔任醫院“院長”的提議動心了。有了這些高科技,何愁老同學的島嶼不興旺發達?
    這裏的發展前景應該很不錯,除了離家比較遠,不能經常回去。
    不過,年輕人,就是要拚搏一番才對,自己現在的年紀,還不到求安穩的時候。這一刻,孟華下定了決心。
    發現疑似礦產的位置,位於第五圈防水堤和第六圈防水堤之間。
    這裏的地麵,位於海平麵20米以下,海水被抽幹後才顯露出來。
    當時,黃有金照例指揮部落工人在往下挖坑平整地基。開始往下挖時,情況一切正常。但是往下挖了半米後,眼看著就把淤泥層給清幹淨,工人就跑來給黃有金匯報說情況不對。
    再往下挖,遇到的石頭質地非常硬,機械骨骼的手臂用上的力氣明顯要比正常時候大得多,清理上來的石頭,重量也比普通石頭重。
    繼續挖掘的過程中,機械骨骼時不時發出超負荷警報,幹活的工人為避免機械骨骼損壞,停止了工作,連忙往上匯報。
    得知情況後的李泉和黃有金趕到現場查看了一番,心中有所猜測,於是叫了島上煉鋼廠化驗室的工作人員過來。
    化驗室人員經過簡單檢查後,斷定這些被挖出來的石頭含有硫化鐵,這裏可能存在著鐵礦。
    至於有沒有其他的伴生礦,對不起,因為島上設備簡陋和工作人員水平不足,無法判斷。
    “情況怎麽樣?真的是有礦藏嗎?”到了地方,王銘洋第一時間就問王銘澤。
    幾個小時之前,王銘澤和其他人已經帶著一些便攜設備來到這裏。
    島上如果能發現礦藏,對以後的發展,將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經過檢測,這些含鐵的礦石確定是硫鐵礦石。
    根據我查到的資料推斷,這個島嶼的成因是億萬年前的火山噴發,它當初噴發時帶出來的岩漿,經過長期的演化沉積,極有可能形成硫鐵礦層,但真實情況是否如此,我們得做專業的勘探才行。”
    聽了堂哥的話,王銘洋和周圍圍觀的公司核心成員精神一振。
    “太好了,如果是這樣,那我們就可以自己煉鐵了,不用再拆解報廢輪船。拆解報廢輪船,太影響環境了,當初這樣做,也是權宜之計。”
    “島上現在沒有地質學方麵的專家,做不了全麵勘探。”
    “公司會招人過來的。不過我們不能等,先讓工人照著往下和往周邊挖吧,先把礦石挖出來,變成鐵再說。煉鐵後剩下的礦渣,還可以用來做水泥。”
    “當下的情況,也隻能先如此了。待會,我會拿一些樣品回去做更精細的檢測,看看這些礦石的含有哪些伴生礦,是否值得開采。”
    “好的。”
    隨後,黃有金讓手下的工人把島上的挖掘機調了十台過來,換上專用的鑽頭,開始讓他們突突突的開挖,擴大所謂的礦坑。
    很快,十台挖掘機鑽頭向下開鑿,發動機發出陣陣咆哮聲,屁股上的煙囪冒出滾滾黑煙。。。
    王銘洋等人,滿臉希冀地看著“礦坑”由小變大,巴不得這坑越大越深。
    “老板,不行啊。這石頭硬的跟鐵差不多,鑽頭扛不住啊。你看,才半個小時,鑽頭就變形了,得換下來拿回機械加工車間整修。
    照這樣幹下去,島上的幾十個鑽頭撐不了多久,得讓國內的人備點貨過來。”
    王銘洋等人正看得興起,賀強就過來匯報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嗯,我知道了,換上新的用著先吧。”
    “老王,看來這鐵礦石的含鐵量不低,要開采,挖掘機得換更硬更耐磨的鑽頭才行。”李泉對王銘洋說道。
    “如果我們這礦要長期開采,老從國內運鑽頭過來太麻煩了。
    我看還不如趁此機會改造一下冶煉廠,把實驗室裏新研發出來的鈦錳合金搞點出來鍍一層在鑽頭上,這種新型的鈦錳合金硬度絕對夠高,能抗造。”
    “這些冶金技術的東西,我不懂,反正你能弄得出來的就行。”聽了王銘洋的話,李泉撇撇嘴。
    一幫人在礦坑附近看了小半天,才各自離去。特別是這次隨王銘洋第一次來夏島的人,他們還要去其他“采風”呢。這次來這裏,是工作,也是他們的休假旅行。
    晚上,王銘洋在和陳明等人吃飯的時候,王銘澤急匆匆拿著礦石的檢測報告找過來了。
    喜歡悄悄地我在海裏采礦請大家收藏:()悄悄地我在海裏采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