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能把自己的文章發在書上,竟然還能賺錢?這是什麽道理?

字數:4215   加入書籤

A+A-


    天氣進了十月份,等同於進了孟冬,氣候卻沒有想象之中的寒冷。
    地處於長安城務本坊的國子監,乃是三省六部九寺五監之中,唯一不在皇宮外廷的官方機構。
    不過,和皇宮也僅僅是一牆之隔而已。
    清晨,朗朗的讀書聲從各個校舍之中傳來。
    國子監乃是大唐最高學府,光是先生就有不下三百人,其中八成以上都擁有官職在身。
    而學生就更多了,不算從異國他鄉前來求學的‘留學生’,就有不下三千之巨!
    國子監共有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六個學館,其中,國子學的地位最高,在裏邊讀書的學生,身份自然和其他幾個館有著天壤之別。
    馮智戴身為耿國公之子,嶺南未來鐵定的繼承人,哪怕在國子學之中,地位也是拔尖的!
    和同窗們一起讀完了一整篇的晉代駢文,馮智戴隻覺得頭暈目眩。
    “晉代的駢文也太長了,而且讀起來也雲霧繚繞,根本不明白是什麽意思,還是普通文章通俗易懂,起碼讀起來不費事!”
    馮智戴身旁,坐著一個黑得像炭一樣的小夥子,年紀可能和馮智戴相仿,但體格卻極其壯碩。
    別人需要用雙手捧著的書本,放在他那雙蒲扇大手裏,簡直就像一摞便箋條子。
    馮智戴砸吧砸吧嘴,用書本擋住臉,壓低了嗓音道:“你都讀不懂,何況是我了,學駢文太痛苦,下一節課咱們幹脆翹了,出去玩吧!”
    小夥子名叫尉遲寶林,乃是當朝鄂國公尉遲恭的嫡長子。
    別看一副膀大腰圓的樣子,實際上人家在國子學中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馮智戴在國子監裏的朋友不多,尉遲寶林就算一個。
    尉遲寶林坐的板直,目不斜視的盯著前方正在講學的先生,嘴唇卻以極小的幅度上下開合。
    “去哪玩?下午有德明先生講的《爾雅》,誰敢翹他的課,純粹是找死,咱們必須在午時之前回來。”
    馮智戴從懷裏掏出一張會員卡,道:“我請你吃席麵!”
    尉遲寶林看了一眼,眼珠子差點掉下來。
    “有這般寶貝你怎麽不早說?我早就想去登科樓見識見識了!”
    “我倒是忘記了,馮伯伯跟柳大東家有交情,還特意請柳大東家在長安城裏照顧你!”
    尉遲寶林的語氣十分羨慕。
    即便對於他們父輩而言,去登科樓吃頓飯都要付出不小的人情,對於他們這些官二代來說,去登科樓就更難了。
    在同輩人的小圈子裏,能訂上登科樓的包廂,是件臉上很有光的事情。
    馮智戴嘿嘿一笑,道:“那是自然,就算不拿著會員卡,憑本公子這張臉,去了登科樓也能像回家一樣!”
    兩人一拍即合,下課之後,趕忙招呼關係好的朋友,偷偷溜出去瀟灑。
    他們沒有叫太多人,總共隻有五個而已,其中包括了尉遲寶林的鐵杆兄弟,程咬金之子程處默,牛進達之子牛興唐,以及馮智戴的另一個好朋友,段誌玄的兒子段瓚。
    人太多的話,翹課容易被發現。
    哥兒五個嘻嘻哈哈的走在朱雀大街上,一路朝著平康坊的方向行去。
    都是半大小子,最不喜歡坐馬車,一邊走一邊打打鬧鬧,自得其樂。
    “智戴,你爹跟柳家的生意做得怎麽樣?我爹說了,這回算是讓你爹撿了一個大便宜,但凡是跟柳家做生意的,全都能大賺特賺!”
    段瓚攬著馮智戴的肩膀,語氣中帶著幾分羨慕。
    “也就那個樣子吧,朝廷雖然確定下來要收購茶葉,但聽說銀子一直沒攢夠,之前聽房相說,估計要等到明年開春了。”
    段瓚歎了口氣,道:“也不知我家能做點什麽生意,家裏都快揭不開鍋了...”
    一旁的牛興唐哈哈一笑,道:“段伯伯身份特殊,你家自然做不得生意,不過以後咱們兄弟出門玩耍,用不著你會賬,反正兄弟們虧待不了你就是了!”
    段誌玄在諸多開國老帥之中,功勞是排在前列的,後來也位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他雖然名義上是左驍衛大將軍,實際上卻管著皇帝最看重的一支精銳,玄甲軍!
    玄甲軍不光是李世民起家的班底,還是拱衛長安城的最後一道防線,有這層關係在,段誌玄不得不避嫌,連家族生意都拋棄掉了。
    在將門的老帥們之中,段家的確過得相對艱難一些。
    年少輕狂之時,最是看重兄弟義氣,段瓚哈哈一笑,道:“夠意思!”
    “幾位小少爺留步,勞煩瞧瞧這份傳單!”
    路過一處攤位的時候,小商販塞給他們幾張傳單。
    發傳單這種事情,在長安城裏早就不稀奇了。
    “我看看,這回是柳家的生意,還是薛家又打算害人...”
    馮智戴拿著傳單上下看了看,頓時被吸引住了。
    “《大唐周刊》征稿?”
    “如果通過編委會審閱,作者能得到三十貫的稿酬?”
    “原來《大唐周刊》的內容這麽豐富,光專欄就有十幾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傳單上的內容不少,除了征文啟事之外,更多的篇幅放在介紹《大唐周刊》的內容上。
    “民教專刊、商情專欄、種植專欄......”
    每個專欄下,還有一些簡短的介紹。
    哥兒五個麵麵相覷,都停下腳步,仔細看了起來。
    大街上和他們相同的人著實不少,人們都被《大唐周刊》的傳單給吸引了。
    “《大唐周刊》竟然還能投稿!這可是聞所未聞之事!”
    “看內容,一本《大唐周刊》至少有七八十頁,竟然隻賣兩百文!”
    “這也太便宜了,我昨日在書局買了一本《論語》,都花了三貫!”
    “《大唐周刊》這價格定的也太低了,這麽玩下去,出書的人怕是要賠死!”
    “你瞧瞧,這可是竹葉軒的產業,他柳大東家可從來都不幹賠錢的買賣,賺錢的路子多半在別的地方!”
    “別的姑且不說,若是能投中文章,能拿三十貫呢,那些日子艱難的讀書人,肯定會參與到其中。”
    “快看看,投稿的條件是什麽?要是簡單,我也想投一投試試,萬一成了呢!”
    傳單剛開始發,就引來行人們熱烈的議論。
    馮智戴等人又互相看了看,身在國子監讀書的他們,太清楚這年頭出書的難度了。
    尉遲寶林的智商有點不夠用了,拿著一張傳單,迷茫的說道:“能把自己寫的文章發在書上,竟然還能賺錢?這是什麽道理?”
    喜歡大唐:棄文從商,我要當財神請大家收藏:()大唐:棄文從商,我要當財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