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不知不覺間,竟然也成了這樣的人……
字數:4185 加入書籤
《大唐周刊》的第一天發售,可謂是愁雲慘淡。
五百多本的銷量,讓國子監無數大儒和學生笑掉了大牙。
當然,也隻有真正讀過《大唐周刊》的人才知道,這種慘淡的銷量,隻是一時的而已。
孔家!
祠堂的廂房裏,孔誌玄笑得春光燦爛,簡直像娶了新媳婦一般。
“賞,重重有賞!”
前來報信的家丁也樂開了花,彎腰塌背的伸出雙手,打算等著領大少爺的賞賜。
孔誌玄卻一瞪眼,道:“蠢貨,本少爺還被關著呢,渾身上下就剩這身衣服了,先記著,等本少爺出去之後,定會重賞於你!”
家丁的臉頓時垮了下來。
因為孔誌玄煽動學生,跑到登科樓門口罵大街的事情,被房夫人給捅了出來,致使孔家的顏麵受損,老爺勃然大怒,將大少爺關了禁閉。
鬼知道等大少爺出來之後,還能不能記得這件事。
以大少爺的性子,別說記得這件事了,等出去之後,恐怕連自己這個人都得忘了。
吃了個啞巴虧的家丁張了張嘴,終究還沒說出別的來,懨懨得走了。
廂房裏隻剩下孔誌玄一個人。
他跟前的桌子上,倒是擺放了不少的書籍。
除了一大堆史書之外,還有一本嶄新出爐的《大唐周刊》。
雖說《大唐周刊》銷量堪憂,讓孔誌玄心中很爽,但他還是十分好奇,柳葉的腦子究竟出了什麽毛病,為了一本書,竟然打算跟整個國子監對著幹!
“本少爺倒要瞧瞧,他一介商賈,能寫出什麽好東西來!”
孔誌玄翻開《大唐周刊》看了起來。
看完李綱的文章後,臉色變得有些古怪。
“李文紀上次就幫了柳葉一把,這回又幫他,似乎也不足為奇,以那老頭子的身份,不可能總給柳葉寫文章吧...”
他嘟囔了幾聲,繼續看下去。
可接下來,他越看越心驚,越看臉色越陰沉!
他爹孔穎達好歹是當世最有名的大儒之一,而且孔家執士林牛耳上千年,孔誌玄的腦子或許不算太靈光,脾氣也很臭,甚至於品行也有些不端。
但學問上,並不比任何同齡人差!
至少,他擁有著和大多數有識之士一樣的眼光!
他一看,就看了半個多時辰。
“這...這本書若是傳揚開來,國子監必敗無疑,怪不得柳葉曾說,這本書就不是給讀書人看的,而是給普通百姓看的!”
孔誌玄的額頭上流下一滴冷汗。
他猛地站起來,顧不得自己還被關著,直接闖了出去!
一路來到孔穎達的書房,甚至連基本的禮儀都忘了。
“父親,孩兒有要事說!”
孔穎達正在讀書,見兒子突然來了,臉色一沉。
“誰讓你擅自離開祠堂的?!”
孔誌玄直接將那本《大唐周刊》放在桌案上。
“父親,孩兒真的有很要緊的事情!”
“您看過這本《大唐周刊》嗎?”
孔穎達瞥了一眼《大唐周刊》,眼中閃過一抹輕蔑之色。
“老夫聽聞,這本書隻有兩點可取之處,一是虞世南的題字,二是李文紀的文章,可惜虞世南的字是拓印上去的,李文紀的文章,寫的隻是《說文解字》這種粗淺學問,老夫看他作甚?”
意思很明顯,他不屑於看!
換做旁人,還會對虞世南和李綱十分追捧,哪怕看在這兩個人的麵子上,也有讀一讀的心思。
可孔穎達在文壇之中的地位,本就不比那兩人低多少,更沒必要去追捧。
孔誌玄的表情裏似乎帶著些許的恐慌。
“父親,孩兒勸您還是讀一讀吧,這本書裏暗藏玄機,咱們都以為,真正唬人的是世南先生和文紀先生的手筆,可其他的文章,才是柳葉的殺手鐧!”
“就如裏邊的商情專欄,刊登了上百條商業信息,種植專欄則是專門教導農戶耕田種地,最厲害的,還要數民間投稿專欄,孩兒竟然在上邊看到了鄂國公的文章!”
孔穎達聞言一愣,隨即哈哈大笑。
“尉遲恭?他能寫出什麽好文章來?先讓他把字認全了吧!”
孔誌玄見父親不當回事,急得直跺腳!
在學問和心機上,他的確遠遠不如孔穎達,但年輕人自然也有年輕人的優勢,那就是知道變通,而且跟得上潮流。
不像孔穎達這個歲數的人,性子古板,心思更古板。
“父親,您隻要仔細讀過,就能發現這本書的價值!”
孔穎達臉上的笑容斂盡,眉頭再度皺起。
“就算這本書有價值又能如何?如今早已不是你與柳葉之間的私人恩怨,而是他和整個國子監之間的爭辯!”
孔誌玄深吸口氣,道:“孩兒以為,應當以國子監的名義,將這本《大唐周刊》全盤接收過來,如此利器,絕不能掌握在柳葉的手裏!”
孔穎達的眉頭皺得更深了,他很了解這個兒子,雖然性情輕佻,還有點睚眥必報的毛病,但還是有些能力的。
否則他也不會扛著旁人非議的風險,將兒子保舉為國子司業。
“老夫要好生想一想,你且下去吧!”
孔誌玄走後,孔穎達拿起那本《大唐周刊》,簡單翻了翻。
在此之前,他實在是一點看的興趣都沒有。
說白了,他堂堂聖人後裔,當世大儒,看不起柳葉那種半吊子書生編纂出來的書籍。
翻著翻著,孔穎達忽然渾身一顫!
就像孔誌玄所說的,隻有讀過這本書之後,才能發現其中蘊藏的巨大價值!
“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老夫年輕之時,也總覺得上年紀的人太過古板,可不知不覺間,竟然也成了這樣的人...”
“這般輕視敵手的心態,以後萬萬不能再有,幸好玄兒警醒,耐著性子看了看這本書,否則,整個國子監都會斯文掃地!”
孔穎達喃喃的說道。
他閉上眼睛,仔細思索了片刻,忽然取出一份空白的奏折,提筆寫了起來!
“臣孔穎達啟,如今《大唐周刊》一書刊發於長安城,其內各專欄於民有益,民間投稿之舉可謂開創文章先河,長此以往,可代表民意,然柳葉此子並非監生出身,亦無官職,臣以為,《大唐周刊》應附於朝廷麾下,由國子監統領監辦,為表柳葉之功,朝廷可予以相應錢財補償...臣叩請聖裁!”
喜歡大唐:棄文從商,我要當財神請大家收藏:()大唐:棄文從商,我要當財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