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漢朝十常侍作亂的典故,可還曆曆在目!
字數:4376 加入書籤
皇宮,紫宸殿。
李世民坐在高高的龍椅之上,往常總站在他身邊的張阿難,已經變成了大寶。
作為正在實習的內務大總管,大寶一直微微側著身子,生怕錯過陛下所說的任何一個細節,導致耽誤了正經事。
可就算他的腦子再靈光,也跟不上李世民的思路,因為李世民正在說的話,他根本就一句聽不懂!
站在階下的,是朝廷上下一致同意,即將派遣他前往西域的喬師望。
這個喬師望可是個了不得的人物,不光是李淵的女婿,還是前隋的一位進士。
前隋的開皇年間就已經成了吏部侍郎,後來在大唐又擔任幽州大都督之職。
這次他前往西域,官職要比張阿難高的多!
可以說,喬師望又升官了,而且已經到了位極人臣的地步。
西域都護府的大都護,比鎮守某一地的大都督整整高了一級!
“西域那邊的情況太過於複雜,當年記載在漢書上的西域三十六國不成氣候,但周邊的那些大國一定要小心一些!”
“總有人向朕諫言,說薛延陀和吐穀渾乃是朝廷的心腹大患,但是朕並不這麽覺得。”
“那兩個國度的資源稟賦存在先天性的劣勢,或許可以強大一時,但是絕對不會長久。”
“你此番前往西域,目光要放在西部和北部!”
“朕一直認為,這兩個地方狼子野心,總是對我大唐的西陲邊境蠢蠢欲動!”
喬師望穿著一身戎裝,衝著李世民拱了拱手。
“微臣謹記陛下囑托!”
“隻不過,隻不過陛下所說的那兩個地方確實有些過於敏感了,臣以為,派遣將士前往那裏鎮守,並非是良策。”
“雙管齊下乃至是多措並舉,才有把握保證當地短時間內不會發生大規模的戰爭!”
李世民點了點頭。
“你到達西域之後先穩定住當地的局麵!”
“兩年,朕可以給你承諾最多兩年,朕自然會給你想辦法,將你要的雙管齊下,乃至多措並舉,全都帶過去!”
喬師望突然之間單膝跪地,神情顯得有些激動。
“微臣多謝陛下!”
李世民揮了揮手,喬師望倒退著離開大殿。
大寶滿腦袋都是問號。
什麽叫雙管齊下?
什麽叫多措並舉?
為什麽就不能明明白白的說出來?難不成是在防著自己嗎?
大寶心裏都有些委屈。
大殿之上,很快就剩下了李世民和大寶兩個人。
李世民掃了大寶一眼,道:“大寶,到進前來!”
大寶趕忙上前,小聲的說道:“陛下...”
李世民喝了一口茶水,道:“你進宮多少年了?”
“回陛下的話,奴婢六歲就進宮了,時至今日,剛好十一年!”
李世民點了點頭。
“也就是說,你武德三年就進宮了,算起來也稱得上是宮裏的老人了。”
“跟著你師傅多少年了?”
大寶心中疑惑,不知道陛下為什麽會這麽問,但還是老老實實的回答道:“奴婢自貞觀元年跟隨師傅,至今也已有五年多了。”
他們這些太監,在外邊以師徒相稱,實際上私底下都認了幹親。
“五六年了,想朕當初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你還是個孩子,如今卻已經長成了大小夥子,歲月不饒人呀...”
大寶心中都開始有些不安了。
雖然他還是個實習大總管,但對李世民已經相當的了解。
這位皇帝,可從來都不是個喜歡向人袒露心跡的性子。
至於感慨什麽歲月不饒人之類的屁話,從未從他嘴裏說出來過。
這是第一次,就已經讓大寶感覺到戰戰兢兢。
他壯著膽子問道:“敢問陛下,是奴婢哪裏做的不好嗎?”
李世民啞然失笑。
“你想太多了!”
“朕是在感慨阿難,想當初他在戰場上救過朕好幾次,自從平定洛陽之後,他就再也沒有離開過朕的身邊,如今他馬上就要前往西域,朕心裏多少有些不舍。”
大寶鬆了一口氣。
“師傅總跟奴婢交代,跟在陛下身邊要小心萬分,尤其是他不在宮裏的日子,更是要如履薄冰,可如今奴婢才知道,陛下其實是一個很好說話的人,能容人所不能忍,連奴婢這麽愚鈍的人,都能伴駕左右...”
李世民哈哈大笑。
“你比你師傅看的透!”
“他在朕身邊的時候總是謹小慎微,恨不得大氣都不敢喘一下,實際上朕確實是一個很好說話的人!”
“這次你師傅前往西域得了個好前程,馬上封侯,也不是什麽夢想,朕許你一個承諾,五年之後便將你外放,大概也是接替你師傅這樣的位置!”
“在這五年內,你也要培養好自己的接班人,將你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訴他,免得誤了宮裏的大事!”
大寶心中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喜的是,像他這樣的閹人竟然也能夠登堂入世,封侯拜相!
而憂的則是,他實在是在宮裏找不出一個合適的接班人。
否則的話,他也應該收幾個幹兒子。
別看他還不到二十歲,但是在宮裏,已經是老資曆了。
甚至有比他年輕的太監,在掌握了一定的權柄之後,都開始收幹兒子。
要是等師傅走了,自己連個說貼心話的都沒有...
“多謝陛下,奴婢感激涕零!”
李世民又是哈哈一笑,道:“你且回去休息吧,天黑之後再過來伺候朕用膳!”
大寶跪在地上,大禮參拜,然後也走出紫宸殿。
長孫皇後從帷幕裏走出來,道:“陛下要啟用太監的話,一定要考慮好這麽做的後果,臣妾不想幹政,但要提醒陛下前車之鑒,後車之師,漢朝十常侍作亂的典故,可還曆曆在目!”
李世民颯然道:“朕也隻是想做一個嚐試罷了,如果可行的話,他們這些太監完全可以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邊軍已經腐爛到了一定的地步,需要強項令才能安穩住當地的局麵。”
“喬師望和張阿難他們帶著朕的寶劍去,一則彈壓,一則安撫,朕對他們相當的有信心。”
“隻不過,吐蕃那邊還放著一大攤子爛事!”
“觀音婢,你有所不知,吐蕃那個名叫祿東讚的家夥,莫名其妙的招惹了柳葉。”
“如今,怕是阿難都已經跑斷腿了!”
喜歡大唐:棄文從商,我要當財神請大家收藏:()大唐:棄文從商,我要當財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