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一個理由
字數:3911 加入書籤
漢水的霧氣在暮色中凝成血色,江陵城頭的白狼旗被火箭燒穿,蔡瑁的艨艟艦殘骸卡在龜山礁石間,焦黑的龍骨上還掛著半截《荊州水師布防圖》。
劉表倚在朱雀樓殘破的欄杆上,指尖摩挲著蒯越今晨遞上的密報。
帛書邊角浸透冷汗,將"江夏失守"四字暈成猙獰的淚痕。他望著對岸東吳樓船林立的桅杆,忽然劇烈咳嗽,帕子上的血漬竟泛著詭異的青灰色。
"製衡之道…嗬…"他慘笑著攥緊玉玨,螭紋棱角刺入掌心,
"終究是作繭自縛。"
三日前,孫策的霸王槍挑飛襄陽水寨的閘門時,劉表清晰感受到體內某種維係多年的氣機開始崩解。
四十年來,他靠著在蔡氏、蒯氏與黃祖之間斡旋,將荊襄九郡擰成鐵桶,最後的覺醒更是以一己之力容納荊州九郡,早就知道這平衡之術的反噬,是抽髓蝕骨般的痛楚,但是知道也改變不了什麽了。
"主公!西陵急報!"
渾身浴血的文聘撞開閣門,鐵甲縫隙間插著的箭矢隨著動作顫動。
他懷中護著的少年滿臉煙灰,手中緊攥的半塊虎符讓劉表瞳孔驟縮,自己這個長子,到底還是回來了。
"東吳…東吳有鳳東來!"文聘單膝跪地,肩甲裂痕中滲出黑血,
"周瑜的艦船能預判我軍火矢軌跡,黃祖將軍的樓船…全沉了!"
劉表接過虎符,冰涼的觸感讓他想起鹿鳴台上展昭的諫言。當年那青衣少年指著《荊襄水脈圖》笑歎:"使君以人心為棋,可曾想過棋子亦會噬主?"
江風忽烈,將對岸戰鼓聲卷上雲霄。
孫策的朱雀艦破浪而來,艦首新鑄的辟水獸雙目赤紅如血。
周瑜的白袍在硝煙中獵獵飛揚,手中令旗揮落的刹那,東吳戰船竟以詭異的蛇形陣散開,恰好避開從襄陽城頭傾瀉的猛火油。
"擂鼓!"劉表猛然起身,腰間"漢室宗親"玉牌撞得欄杆叮當作響。
城頭霹靂車拋出的巨石在空中劃出弧線,卻在距周瑜旗艦三丈處突然炸裂。
碎石灰霧中,一道青鸞虛影自周瑜眉心衝天而起,雙翼掀起的罡風竟將漫天箭雨倒卷回城!
"文士觀想…配合兵形勢?"蒯良的驚呼淹沒在爆炸聲中。
這位荊襄第一謀士的鶴氅被氣浪撕成碎片,手中星盤"哢嗒"裂成兩半,周瑜成為了如今世界上唯一一個同時擁有頂級統帥的軍魂和文士悟道後的特殊能力的人。
江麵忽起迷霧,東吳輕舟如鬼魅穿梭。
周瑜閉目立於艦首,指尖在虛空勾畫,每一筆都帶起金鐵交鳴之聲。當他猛然睜眼時,瞳孔中流轉的不再是黑白分明,而是赤金與靛藍交融的旋渦。
"破!"
隨著清喝,江底突然騰起百道水龍卷。被文聘拚死護送回城的劉琦突然抱頭慘叫,他腕間浮現出與周瑜眼中同色的紋路。
三日前黃祖水師覆滅時,周瑜的"滄海觀想"已在他神魂種下烙印。
"都督…成了。"
呂蒙的刀鋒還滴著血,望向周瑜的目光卻熾熱如信徒。
昨夜子時,他親眼見證周瑜在艦艙揮劍斬斷琴弦,七根冰弦落地時凝成北鬥陣圖。
那一刻,江風化作兵戈殺伐之音,連江水都隨琴韻改道。
孫策的狂笑自雲端壓下,他腳踏浪尖如履平地,霸王槍尖凝聚著十萬吳越子弟的嘶吼。
當槍鋒指向襄陽城樓時,所有東吳士卒眼底都燃起血色烈焰,孫堅遺留的"霸血"天賦,正通過血脈共鳴席卷長江,成了孫策的霸王君主氣。
"劉景升!"孫策聲如驚雷,"且看是你荊襄的龜殼硬,還是我江東兒郎的骨頭硬!"
城頭守軍突然成片跪倒,他們的影子在"霸血"威壓下扭曲成跪拜的姿勢。
文聘怒吼著揮刀斬向自己左臂,用劇痛掙脫精神桎梏:"主公快走!這是兵陰陽與君主天賦的融合!"
劉表卻笑了。
他抖開染血的廣袖,露出腕間纏繞的九條線,每條都係著荊襄世家的命脈。
若是兩年前,如今的孫策周瑜可以一日占據荊州,但是如今的劉表,病虎也是虎
"轟——"
朱雀樓轟然坍塌,露出下方深達十丈的青銅巨鼎。鼎身銘文亮起幽藍光芒,那是劉表的漢家血做的"九宮鎮國",用在荊州已經是他的極限,說到底,他的道,太淺了。
周瑜的瞳孔驟然收縮。他看見鼎中沸騰的不是銅汁,而是無數荊襄百姓的魂魄。
這些被製衡之道磨滅的野心與怨恨,此刻化作黑龍撲向東吳水師。
"好個劉景升!"周瑜揮劍割破掌心,血珠在空中凝成《孫子兵法》殘篇,
"以蒼生為祭,你也配談漢室宗親?"
青鸞虛影長唳著撞向黑龍,兵聖殘篇化作金戈鐵馬融入吳軍。
呂蒙突然福至心靈,刀鋒所指之處,士卒們竟能踏著江水列陣,仿佛整條長江都成了東吳的演武場。
孫策的霸王槍在此刻刺到極致。
槍尖觸及青銅巨鼎的刹那,襄陽城地脈傳來哀鳴,八百座世家宗祠同時崩塌,而劉表的白發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蔓延。
"禮物…該送到了。"劉表嘔出大口黑血,指尖輕輕勾動。
"告訴劉玄德…"劉表的氣息逐漸微弱,瞳孔卻亮得駭人,
"荊襄的罪,孤背了…但這孩子…"手指撫摸著劉琦的臉。
九條黑龍在此刻崩散,化作漫天血雨。
周瑜的青鸞虛影長嘯著穿透劉表胸膛,而孫策的槍鋒終於挑飛青銅巨鼎。當鼎身落入長江時,江底浮起無數刻著的玉牒,每一枚都係著荊襄世家的百年榮辱。
五更時分,襄陽城頭的"劉"字大旗緩緩降下。
周瑜的白袍浸透血水,手中卻攥著半卷未燃盡的《製衡論》。
當他試圖推演劉表最後的布局時,竹簡突然迸發金光,在他眉心烙下鳳凰紋印 。
至此,兵家至謀與陰陽術數在他神魂中徹底交融。
而在北上的官道,喬裝成流民的劉琦正撫摸懷中玉玨。玨上血紋組成八個篆字:"父罪子償,荊襄當新"。
長江的波濤吞沒了最後一聲更鼓,荊州的故事,終成霸業青史間一滴墨痕。
喜歡神話三國:劉備謀主,火燒洛陽請大家收藏:()神話三國:劉備謀主,火燒洛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