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彈劾與離京
字數:6740 加入書籤
嘉佑十年,四月二十一日朝會。
汴京皇宮紫辰殿內,鎏金銅鶴香爐中升騰著嫋嫋青煙,將殿內明黃的帷幔熏得朦朧。
文武百官按品階肅立兩側,目光卻若有似無地瞟向站在班列前排的樞密副使徐子建。
昨夜徐家嫡女失蹤的消息,傳遍了整個汴京。
很快就有消息傳出來,徐晴兒在金明池的時候曾經被曹皇後傳召過。
曹皇後想讓自家侄女高濤濤做齊王妃,而又在此時齊王和徐家的三姑娘傳出了緋聞。
由此徐家和曹家以及高家,便產生了利益衝突。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徐家三姑娘的失蹤與曹高兩家脫不了幹係。
說這徐家嫡女被擄走,眾人是不相信的。
徐晴兒被曹家和高家逼得的離京,這是諸位大臣們腦補出來的結果。
徐子建麵色沉靜,紫色官袍在燭火下泛著暗紋,仿佛對即將到來的風波早有預料。
不出他所料,很快就有人站出來發難了。
“陛下!” 左側文臣隊列中,知諫院呂悔突然出列,腰間玉帶撞得環佩輕響。
他梗著脖頸,聲音洪亮如鍾“臣彈劾樞密副使徐子建,於今科殿試擔任副考官期間,私與內侍交談,泄露殿試排名,形同徇私舞弊!”
此言一出,殿內寂靜得落針可聞。
呂悔是曹皇後母家的門生,這樁彈劾的矛頭指向何方,眾人心中透亮。
徐子建緩緩抬眼,目光掠過呂悔,又似無意般掃過禦座旁垂簾後的陰影,隨即躬身一揖,聲音平靜無波“臣……認罪。”
這幹脆的態度讓不少人愕然。
呂悔更是一怔,原以為會有一番唇槍舌劍,卻不想對方直接認了?
“臣確有失言之罪,” 徐子建頓了頓,指尖微微攥緊笏板。
“不該在閱卷結束後,與內侍省內官玩笑閑談,提及殿試排名。此乃臣疏於檢點,甘受陛下責罰。”
右側隊列中,徐子建的姐夫,右諫議大夫蘇轍突然跨前一步,朝禦座拱手道。
“呂諫官所言,不過是‘戲言’二字。
若憑幾句玩笑話便定舞弊之罪,恐寒了朝臣之心。敢問呂諫官,可有實證?”
呂悔臉色一沉,正要辯駁,卻聽皇帝輕咳一聲“傳證人上殿。”
殿外內侍高聲傳喝,三個身著綠袍的官員依次走入。
為首的徐坤搓了搓手,眼神躲閃地瞥了眼徐子建,咬著牙朗聲道“臣秘書丞徐坤,十日前在翰林院外,親耳聽見徐副使與內官張永議論,說盛長柏當為探花也。此非舞弊,何以論之?”
他身旁的竇卞連忙附和,聲音卻有些發顫“臣竇卞亦在場,徐大人所言,確與殿試排名相關!”
此時,邕王黨與兗王黨的官員們見狀,立刻抓住機會出列。
“陛下,徐子建身為副考官,私議殿試名次,無論是否成實,其心可誅!”
“不嚴懲不足以儆效尤!”
吵嚷聲此起彼伏,矛頭全指向徐子建。
輪到第三人章惇時,他卻隻是躬身,並不言語。
皇帝追問“章校書郎,你也在場,可有話說?”
章惇抬眸,看了看徐子建,又看了看臉色鐵青的呂悔,沉聲道“陛下,徐副使當日確與內官交談,所言是關於市井酒樓關於殿試排名的博戲。
並未評點文章風格,更無‘舞弊’之實。所謂‘議論排名’,不過是同僚間的閑聊罷了。”
“章惇!你……” 徐坤急得跺腳,卻被章惇一個冷眼逼了回去。
嘉佑帝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一直沉默的徐子建身上“徐子建,你還有何話可說?”
徐子建上前一步,忽然苦笑一聲,搖了搖頭。
“陛下,臣無話可辯。
但臣敢問——今科探花郎盛長柏,其策論汪洋恣肆,經義剖析入微,可是憑真才實學考中的?”
皇帝頷首“自然。”
“臣身為副考官,閱卷時每一張殿試考卷,都是糊名謄寫過的。
也不知道臣有何本事,能夠通過被糊名謄寫過的考卷,認出考卷的考生。
臣不該因為一時疲憊,竟對張內官戲言‘盛長柏祖上出過探花,有祖宗保佑,應當比別人更容易考中探花’。”
徐子建說到此處,語氣帶著幾分自嘲,“臣不該以‘祖宗保佑’調侃士子才學,此乃失言,甘願受罰。”
這番話一出,殿內先是一靜,隨即響起一陣壓抑的笑聲。
連禦座上的皇帝也忍不住勾了勾嘴角。
誰都知道盛長柏外祖父是先帝時期的探花郎。
徐子建這“祖宗保佑”的戲言,雖失了當考官的體統,卻實在算不得“舞弊”。
徐坤等人搬出來的“證據”,頓時成了笑話。
“夠了!”
申時行與歐陽修同時出列,前者撫著胡須,麵色肅然“陛下,殿試乃國之大典,考官清譽關乎朝廷顏麵。今日之事,必當徹查,還所有考官一個清白!”
歐陽修更是直接瞪向徐坤“徐秘書丞,若無實證便攀咬同僚,該當何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徐坤臉色煞白,額上滲出冷汗。
他本是受嶽家高家指使出來指證,卻不想被徐子建輕描淡寫地化解,還得罪了兩位宰輔相公,一時急得手足無措。
嘉佑帝眼神一冷,掃過戰戰兢兢的呂悔和徐坤等人,沉聲道“殿試三甲名次,乃朕親自定奪。莫非你們是說,朕與徐公明聯手舞弊?”
此言如雷霆般砸在殿中,呂悔幾人“噗通”一聲跪倒在地“臣等不敢!”
“呂悔,” 嘉佑帝語氣冰冷,“你身為諫官,不思為國舉賢,卻聽信讒言,構陷大臣,著即貶為鄧州通判,五年內不得升遷!”
“謝陛下隆恩……” 呂悔麵如死灰,癱軟在地。
“徐坤、竇卞,” 嘉佑帝目光轉向那兩人,“你們二人無實證而妄言,意圖構陷,貶為熙河路縣尉,即刻離京!”
“熙河路?” 徐坤與竇卞對視一眼,臉色瞬間綠了。
熙河路是西疆邊境要地,更是徐子建的心腹王韶治下。
他們這一去,無異於羊入虎口,哪裏還有好果子吃?
兩人嘴唇哆嗦著,卻不敢辯駁,隻能叩首謝恩,踉蹌著退下。
處置完彈劾之事,殿內氣氛稍緩。
宰相文彥博上前一步,奏道“陛下,七月黃河汛期將至,河北路堤防需加緊修繕,須得派遣得力大臣前往治河。”
嘉佑帝問道“河北路現有空缺否?”
“回陛下,” 文彥博躬身道,“大名府副留守一職,暫無人任職。”
“大名府副留守……” 皇帝沉吟片刻,看向群臣,“眾卿以為,誰可擔此重任?”
按規矩,從三品的大名府副留守,應從各路轉運使中選拔。
正當眾人思索之際,一道聲音突然響起“陛下,微臣願往!”
眾人循聲望去,竟是剛剛被彈劾過的徐子建。
他挺直脊背,目光堅定地望著禦座“臣曾在秦鳳路任職,略知河務,願赴大名府,整治河患。”
此言一出,滿殿皆驚。
樞密副使是從二品,大名府副留守卻是從三品,這近乎是降職外放!
不少人看向徐子建,眼中滿是疑惑——他這是為何?
嘉佑帝眉頭微蹙,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扶手。
他如何不明白徐子建的心思——齊王的儲位之爭已到白熱化,曹家與高家卻為齊王正妃之位而打壓徐家。
徐子建此舉,分明是想離京避禍,不願卷入這潭渾水。
可齊王若少了徐子建這等臂助,局麵恐怕……
“徐愛卿,” 嘉佑帝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挽留,“樞密院事務繁雜,你……”
“陛下,” 徐子建打斷道,語氣懇切,“河患關乎萬千百姓,臣不敢因私廢公。且臣確有治河經驗,此去必不負陛下所托。”
邕王與兗王派係的官員們見狀,立刻明白了徐子建與曹家的嫌隙,連忙出列附和。
“陛下,徐大人主動請纓,實乃社稷之福!”
“河北路確實需要徐大人這等能臣!”
嘉佑帝看著徐子建堅決的眼神,又掃過下方蠢蠢欲動的大臣們,終是歎了口氣
“也罷!
著免去徐子建樞密副使一職,轉任大名府副留守,兩月內赴任。”
此言一出,連徐子建也微微一怔。
他兼職的河北路宣撫副使,掌管河北幾路軍政,權勢頗重,嘉佑帝竟未革去此職?
他抬眼看向禦座,隻見嘉佑帝眼中閃過一絲深意,仿佛在說此去河北,不隻是治河。
徐子建心中一動,躬身叩首“臣徐子建,領旨謝恩!”
徐子建心中感歎,自己想要以退為進的策略,怕是被嘉佑帝看出來了。
因此才沒有撤了他的安撫副使差遣,準備繼續對遼國的戰略。
散朝後。
紫辰殿外,春日的陽光透過雕花窗欞,將徐子建的身影拉得修長。
他衝著東北方向坤寧宮的位置,嘴角露出一抹冷笑。
皇後娘娘,好戲即將開始!
我徐家不奉陪了!
一場朝堂彈劾風波,以曹家的幾個門生被貶以及徐子建的自請外放告終。
在嘉佑帝的眼中,曹家和高家為了自家的私利,打壓徐家。
導致如今,齊王失了臂助,曹家與徐家的盟友關係出現裂痕,邕王與兗王的勢力趁機擴張。
兩家勢必要受到懲罰,朕才是這大周天下的主宰!
這大周的棋局,正隨著徐子建遠去河北的腳步,悄然發生著變化。
這場朝會,素來和曹家親近的大相韓章選擇了冷眼旁觀。
實乃曹皇後的舉動,觸犯了文官們的底線。
你曹家今日能夠為了齊王正妃的位置,逼迫徐家的嫡女消失,樞密副使徐子建自請離京。
明日就能針對韓家、申家、文家、歐陽家等頂級文官家的女眷下手。
接下來文官集團們,將會在嘉佑帝的默許下,針對曹家和高家的進行清算,削弱兩家的勢力。
喜歡重生古代庶子的開掛之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古代庶子的開掛之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