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浪潮中的新入局者
字數:2039 加入書籤
2009年9月19日,杭城的秋雨淅淅瀝瀝地敲打著星寧集團的玻璃幕牆。沈知意坐在80層辦公室裏,指尖輕輕摩挲著最新款星達手機的金屬邊框,電腦屏幕上一則新聞標題格外醒目——《步步高宣布進軍智能手機行業,昔日音樂手機巨頭開啟轉型之路》。
“沈總,步步高的轉型動作不小。”沈寧推門而入,手中拿著一遝資料,“他們已經在深圳組建了百人研發團隊,還試圖收購一家芯片設計公司。但業內普遍認為,在星寧、蘋果、三星三足鼎立的格局下,他們的突圍難度極大。”沈知意調出步步高曆年財報,曾經憑借“音樂手機”紅遍大江南北的品牌,如今在智能手機浪潮中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通知市場部,密切關注步步高的動態。”沈知意站起身,望向窗外煙雨朦朧的城市,“任何新入局者都值得尊重,尤其是曾經創造過輝煌的企業。”她頓了頓,目光轉向牆上的星寧發展曆程圖,“記得2003年嗎?那時候我們也隻是湘城災區裏的一個小團隊。”
此時,位於東莞的步步高總部,董事長段永平正在召開緊急會議。會議室裏,工程師們展示著首款智能手機的原型機,機身設計簡潔,但性能參數與市場主流機型仍有差距。“我們的優勢在於線下渠道和品牌口碑,”一位高管說道,“但芯片和係統是短板,自主研發成本太高,找海外廠商合作又處處受製。”
會議陷入僵局時,秘書突然遞來一封郵件。段永平打開後,瞳孔微微收縮——是星寧集團發來的合作邀約。沈知意的親筆信中寫道:“行業不應隻有競爭,更需要共榮。星寧願意開放部分芯片技術授權,並提供智能生產線的合作方案。”
三天後,段永平飛抵杭城。在星寧集團的會客廳裏,沈知意親自為他斟上西湖龍井:“段總,智能手機行業的門檻越來越高,單打獨鬥隻會消耗彼此的力量。”她調出星寧的產業鏈布局圖,“我們的六納米芯片產能充足,7499遊戲平台的生態也需要更多終端支持。”
段永平沉思片刻:“沈總開出的條件很誘人,但我不得不問,星寧的目的是什麽?”沈知意微笑著指向窗外的星寧矽穀新區:“打造一個共贏的產業生態圈。步步高的線下渠道覆蓋全國縣城,這正是星寧需要的;而我們的技術,能讓步步高的手機迅速提升競爭力。”
經過整整兩天的談判,雙方達成合作協議:星寧向步步高授權部分芯片技術,並提供智能生產線的技術支持;作為交換,步步高開放全國2000家門店,設立星達與步步高的聯合體驗區。消息傳出,業界一片嘩然。有評論稱:“這是大象與獅子的共舞,或將重塑手機行業格局。”
合作落地後,步步高的首款智能手機“破曉1號”在星寧鄭州廠區投產。沈舒帶領的團隊為其定製了專屬的遊戲優化係統,沈寧的金融團隊則推出分期付款方案。發布會當天,段永平握著搭載星寧芯片的手機,感慨道:“這次轉型,讓我看到了中國企業攜手共進的力量。”
然而,合作並非一帆風順。部分步步高的老員工對“外來技術”心存抵觸,生產線的磨合也出現問題。沈知意親自前往東莞,帶著星寧的工程師團隊駐場調試。她在員工大會上說:“我們不是來取代誰,而是要一起創造新的可能。就像交響樂,每個音符都重要,合在一起才能奏響華章。”
三個月後,“破曉1號”正式上市。憑借優秀的音質傳承、流暢的遊戲體驗,以及極具競爭力的價格,手機首銷日便售出10萬台。更令人驚喜的是,星達手機通過步步高的渠道,迅速滲透到三四線城市,銷量環比增長35。
這場合作的成功,讓沈知意看到了新的方向。她在集團會議上宣布:“啟動‘星火聯盟’計劃,開放星寧的技術與產能,與更多有潛力的企業合作。”她望向參會的高管們,目光堅定,“當中國企業不再內耗,而是抱團出海,世界終將看到我們的力量。”
2009年的這個秋天,步步高的轉型故事成為商業教科書的經典案例。而星寧集團,也通過這次合作,進一步鞏固了其在手機產業鏈中的核心地位。沈知意站在星寧園區的觀景台上,看著往來運輸的貨車與忙碌的工程師,她知道,這隻是開始——在科技浪潮的推動下,中國企業的協同創新,將書寫更多震撼世界的傳奇。
喜歡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請大家收藏:()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