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雙雄並耀:科技矩陣重塑娛樂產業格局

字數:1841   加入書籤

A+A-


    2026年5月15日,杭城星寧影視總部的量子數據中心閃爍著幽藍光芒,機械臂組成的矩陣正在處理海量合作協議。沈知意站在全息投影前,看著星寧旗下三家子公司與星光娛樂公司的合作數據如瀑布般傾瀉——簽約藝人數量突破3000人,其中85的演員在加入後實現片酬三倍增長,衍生項目的收益更是呈現指數級爆發。
    造星神話:科技賦能下的財富裂變
    “周冬雨的《賽博牡丹亭》片酬已達2.8億,加上元宇宙版權分紅,總收入突破8億!”汴京影業副總裁馮小剛的全息投影突然出現在會議室,他興奮地展示著數據麵板,“這還隻是開始,我們為她定製的ai虛擬形象,即將接入全球五大元宇宙平台。”機械臂適時投射出虛擬形象設計圖——古典戲曲扮相與賽博朋克元素完美融合,科技感十足的水袖在量子粒子特效中翻飛。
    星光娛樂公司的簽約大廳同樣熱鬧非凡。智能選角係統前,新人演員小李戴著腦機接口設備進行試鏡,ai實時分析他的微表情、台詞功底和形體數據,不到三分鍾便生成完整的角色匹配報告。“恭喜您,已獲得《量子長安2》的男三號角色。”機械臂遞上的簽約合同顯示,基礎片酬3000萬,若劇集爆火還有高達200的浮動獎金。
    傳統突圍:科技改造的降本增效革命
    麵對傳統影業的困局,星寧推出“鳳凰計劃”——為合作公司提供高端科技設備租賃、技術培訓和ai劇本診斷服務。華誼兄弟的片場裏,曾經堆滿道具的倉庫已被改造成量子特效艙,機械臂自動搭建的虛擬場景能模擬宇宙星空到海底世界的任何環境。“以前拍科幻片,光特效製作就要耗掉60的預算,”華誼導演感慨道,“現在用量子渲染係統,成本直接砍掉一半,拍攝周期從半年壓縮到45天。”
    更具顛覆性的是“雲端協作”模式。博納影業的製片人在紐約通過全息投影參與北京片場的拍攝,機械臂實時執行他的調度指令;編劇團隊分散在全球各地,卻能通過ai劇本係統實時協同創作。“科技讓影視製作徹底打破了時空限製。”沈知意在行業峰會上展示數據,“采用星寧技術的傳統公司,平均製作效率提升300,利潤率增長5倍。”
    生態共贏:娛樂圈的新秩序構建
    星寧與星光娛樂的合作,催生出全新的娛樂生態。在元宇宙板塊,雙方聯合打造的“星河影都”已吸引1.2億用戶,觀眾可以購買虛擬門票觀看明星全息演唱會,甚至參與劇情互動;在衍生經濟領域,機械臂工廠24小時運轉,3d打印著《汴京驚鴻》的納米手辦,單日銷量突破100萬件。
    某財經媒體的分析報告引發熱議:“星寧影視與星光娛樂的組合,不僅是兩家公司的成功,更是科技對娛樂產業的全麵重塑。它們掌握著從內容生產、技術研發到商業變現的全鏈條,形成了難以撼動的競爭壁壘。”更令業界震驚的是,兩家公司聯合發布的“星光量子指數”,已成為衡量影視行業發展的重要風向標。
    時代之光:科技浪潮中的永恒閃耀
    夜幕降臨,杭城與京城的地標建築同時亮起星寧與星光的ogo,量子燈光在雲層中勾勒出巨大的膠片圖案。沈知意站在總部頂層,看著手機裏不斷刷新的行業動態:又有17家國際影視公司申請加入合作體係,新研發的“腦機拍攝2.0係統”即將投入使用。她對著全息通訊器笑道:“這束光,會照亮整個娛樂產業的未來。”
    在科技與資本的雙重驅動下,星寧影視與星光娛樂正以勢不可擋的姿態,重新定義娛樂圈的規則。從演員的財富增長到傳統影業的涅盤重生,從內容生產的效率革命到商業生態的無限拓展,它們用實踐證明:唯有擁抱科技,才能在時代的浪潮中,成為永不褪色的耀眼明珠。
    喜歡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請大家收藏:()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