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雲端希望與人間煙火
字數:1724 加入書籤
2027年3月4日下午,一條無人機航拍視頻在網絡上掀起驚濤駭浪。畫麵中,星寧私人醫院總部大廈如同一座鋼鐵巨獸直插雲霄,頂端停機坪上20架救援直升機與十餘架私人飛機整齊排列,旋翼在陽光下折射出冷冽的金屬光澤。鏡頭緩緩下移,穿過玻璃幕牆,100平的普通病房內,三室兩廳的格局搭配智能家居係統,開放式廚房的櫥櫃裏擺滿了有機食材,書房的書架上甚至貼心地擺放著《抗癌知識手冊》。
“這哪裏是病房,分明是豪華公寓!”網友“醫療觀察菌”在微博上發出驚歎,配圖中一位癌症患者正坐在270度觀景陽台上,捧著咖啡眺望京城的晚霞,“星寧公益基金承諾,特困患者可免費入住,還能享受‘家庭式’醫療服務!”這條博文迅速登上熱搜,轉發量在兩小時內突破百萬,評論區裏“慕了”“這才是醫療該有的樣子”等留言刷屏。
在甘肅偏遠山區,18歲的白血病患者小雨盯著手機屏幕,淚水打濕了炕頭的被褥。視頻裏,護士正在教一位老人使用病房的智能烹飪係統:“張阿姨,您隻要對著空氣說‘煮小米粥’,機械臂就會自動操作,完全不用擔心油煙。”“閨女,咱也能去這樣的醫院看病嗎?”小雨的母親攥著皺巴巴的存折,聲音發顫。這時,手機突然彈出新消息——星寧公益基金審核通過了小雨的救助申請。
與此同時,星寧總部的新聞發布廳內,沈知意正在回應媒體提問。大屏幕上實時更新著公益基金的數據:已接收申請份,覆蓋全國31個省份;首批500名特困患者的機票、住院手續均已辦妥。“我們要打破‘高端醫療=天價’的固有認知。”她的目光掃過台下記者,“100平的普通病房不是噱頭,而是讓患者在治療時也能感受到家的溫度。”
在醫院128層的空中花園,一場特殊的烹飪課正在進行。患有胃癌的李叔戴著圍裙,在營養師的指導下,用機械臂翻炒著有機時蔬。“以前在其他醫院,吃的都是千篇一律的配餐。”他笑著展示自己的成果,“在這裏,我能給老伴兒露一手了。”不遠處,幾位患者家屬正在露天燒烤區忙碌,烤肉的香氣混著綠植的芬芳,驅散了消毒水的味道。
而在頂樓停機坪,救援直升機的轟鳴聲此起彼伏。20架塗有“星寧急救”字樣的飛行器24小時待命,機身上搭載的5g遠程診療係統,能在飛行途中完成ct掃描與專家會診。“上周,我們用直升機從西藏接回一名高原肺水腫患者。”急救中心主任指著儀表盤,“從接到求助到患者落地治療,全程僅用3小時。”
網絡上,關於星寧“空中醫療走廊”的討論熱度持續攀升。有網友製作了對比圖:傳統救護車在擁堵的城市道路中寸步難行,而星寧的直升機卻能如離弦之箭穿越樓宇;某山區醫院因交通不便導致患者延誤治療,反觀星寧的私人飛機已搭載著專家團隊奔赴現場。“這才是真正的醫療資源平等!”熱評第一寫道。
夜幕降臨,大廈頂端的停機坪亮起導航燈,宛如鑲嵌在夜空中的璀璨星座。沈知意站在落地窗前,看著一架救援直升機呼嘯而起,劃破京城的霓虹。手機突然震動,是公益基金負責人發來的消息:“沈總,又有三家慈善機構要求注資。”她回複:“告訴他們,我們需要的不是錢,而是更多人加入這場‘讓醫療有溫度’的行動。”
此時,病房區傳來陣陣歡聲笑語。推開一扇普通病房的門,一家人正圍坐在餐桌前享用晚餐,電視裏播放著患者自編自導的抗癌紀錄片;書房內,一名中學生患者戴著vr設備,在虛擬課堂裏與老師互動;陽台上,兩位老人相視而坐,靜靜欣賞著城市的夜景。這裏沒有冰冷的儀器與壓抑的氛圍,隻有人間最質樸的煙火氣,和生命最頑強的希望。
喜歡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請大家收藏:()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