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跨越國界的生命方舟

字數:1970   加入書籤

A+A-


    2027年3月5日,a國西海岸的晴空下,星寧私人醫院合資企業的落成儀式盛大舉行。潔白如貝的建築外立麵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巨大的電子屏滾動播放著“讓醫療回歸人性”的標語,與不遠處資本集團醫院的冷峻玻璃幕牆形成鮮明對比。沈知意站在紅毯盡頭,看著首批患者乘坐擺渡車駛入院區,輪椅上的癌症老人、抱著幼兒的艾滋病母親,他們眼中閃爍的期待讓她眼眶微熱。
    “沈總,普通病房已全部預約滿員。”院長助理舉著平板匆匆趕來,“更意外的是,1000平的豪華病房剛開放預訂,就被a國政商名流包下了三個月。”沈知意輕笑,指尖劃過腕間的翡翠鐲子——那是大伯爺征戰歸來時帶回的戰利品,此刻溫潤的涼意卻難掩她心中的火熱。
    推開100平普通病房的門,消毒水混合著淡淡的檀香氣息撲麵而來。a國少女露西正坐在智能料理台前,對著空氣說:“我要一份墨西哥卷餅。”機械臂立刻開始旋轉,三秒後,裹著新鮮牛油果的卷餅便滑到她麵前。“這比我家廚房還智能!”露西驚歎著轉向陪護的母親,卻發現對方早已在柔軟的沙發床上沉沉睡去——過去半年,為了給她籌藥費,母親從未睡過一個安穩覺。
    與普通病房的溫馨不同,1000平的豪華套房宛如雲端宮殿。整麵牆的落地窗將太平洋海景盡收眼底,全息投影係統可隨時切換成阿爾卑斯山雪景或江南園林。大理石浴池旁,私人醫生正在為剛做完抗癌治療的石油大亨講解康複方案,而專屬管家已用分子料理機準備好定製營養餐。“每小時30萬美金?”大亨笑著舉起香檳杯,“在這兒多活一天,就夠我賺回十倍。”
    但真正讓沈知意牽掛的,是地下三層的“生命綠洲”公益區。穿過虹膜識別門,600平的中等病房排列整齊,這裏沒有奢華裝飾,卻配備著與頂樓相同的尖端醫療設備。來自非洲的難民兒童阿裏正戴著vr眼鏡接受心理治療,屏幕上,中國的大熊貓正笨拙地翻滾。“醫生說我的艾滋病有救了!”他用生疏的英語比劃著,腕間的紅繩手鏈是病房裏的誌願者阿姨親手編織的。
    然而,平靜之下暗流湧動。當星寧宣布對特困患者啟用公益基金時,a國五大資本集團的代表集體出現在醫院董事會。“沈女士,您這是在破壞市場規則!”醫藥巨頭約翰遜的雪茄在會議桌上敲出刺耳的聲響,“免費治療?難道要讓納稅人養活這些‘無底洞’?”
    沈知意輕點遙控器,大屏幕上彈出一組數據:“過去一年,a國因買不起藥死亡的患者達12萬人,而五大集團的年利潤是這個數字的二十倍。”她的目光掃過眾人,“如果這就是規則,那我偏要打破它。”話音未落,門外突然傳來歡呼聲——三百名患者代表舉著“感謝星寧”的標語牌,將醫院圍得水泄不通。
    當晚,沈知意獨自來到頂樓停機坪。海風掀起她的長發,遠處資本集團的醫院燈火通明,宛如座座冰冷的堡壘。手機震動,是國內網友發來的鼓勵視頻:白發蒼蒼的老中醫在教a國護士熬製中藥,農民工兄弟用蹩腳的英語為患者搬運物資,甚至有小學生寄來手繪的加油卡片。“您看,”助理遞來平板,“公益基金的海外捐款已經突破10億美元,大部分來自普通民眾。”
    黎明破曉時,星寧醫院的智能係統突然響起警報。原來是數百公裏外的小鎮爆發傳染病,沈知意立即啟動應急方案。20架救援直升機騰空而起,機腹下的醫療艙裏,3d打印機正在現場製造特效藥;地麵上,自動駕駛醫療車沿著新鋪設的磁懸浮軌道疾馳,車頂上的太陽能板在朝陽下泛著藍光。
    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中,普通病房的患者主動讓出床位,豪華病房的富豪們也捐贈出私人飛機。當最後一名感染者被成功救治時,a國總統親自發來賀電:“星寧不僅帶來了藥物,更帶來了全新的醫療理念。”而沈知意隻是望向病房區,那裏,露西正教阿裏包中國餃子,墨西哥卷餅的香氣與韭菜餡的味道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夜色再次降臨,星寧醫院的燈光亮起,宛如一座永不熄滅的燈塔。沈知意站在公益病房的觀景台上,看著a國的萬家燈火。遠處,資本集團的醫院依然高傲地矗立,但她知道,真正的勝利,屬於那些重新燃起希望的生命。
    喜歡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請大家收藏:()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