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星辰為幕,共築未來之城

字數:1984   加入書籤

A+A-


    2027年8月20日,京城五環內的環保大廈在朝陽的映照下熠熠生輝。大廈通體由自清潔光伏玻璃構成,頂部的垂直生態係統隨風輕擺,宛如一座懸浮於城市天際線的綠色堡壘。沈知意站在130層星寧地產總部的落地窗前,俯瞰著腳下川流不息的智能交通網絡,手中的量子平板正實時跳動著振奮人心的數據——星寧地產子公司的股票市值一夜之間暴漲四千億,曲線圖如火箭般直衝天際。
    “堂哥,這些資源交給你,我放心。”沈知意將量子密鑰推到市委書記沈明遠麵前,全息投影中,星寧地產的全球布局圖徐徐展開,“用科技智能建造,打造未來十年的全新城市圖景。”
    沈明遠接過密鑰,目光落在投影中的“空中花園小區”模型上。這是星寧最新研發的立體生態建築群,每棟樓都配備了智能移動平台,住戶可根據需求調整樓層綠化布局,甚至能將自家陽台變成漂浮的空中農場。“知意,你這是要把城市建成垂直的生態森林啊。”他感歎道。
    兩人的討論很快轉向更宏大的計劃——太空建造。沈知意調出星寧與中國航天合作的絕密項目:“我們正在研發可折疊式太空艙模塊,利用3d打印技術,能在月球和火星表麵快速搭建人類定居點。”她的手指劃過虛擬屏幕,展示著太空基地的設計圖,“這些模塊采用自循環生態係統,不僅能提供居住空間,還能實現能源自給和食物生產。”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非洲撒哈拉沙漠邊緣,星寧團隊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綠洲計劃”。沈知意通過衛星連線,查看項目進度:“首批一萬套低價智能公寓即將竣工,每套配備太陽能板、雨水收集係統和無土栽培設備。”畫麵中,當地居民興奮地圍觀著機械臂自動搭建房屋,智能翻譯器實時將施工說明轉化為當地語言。
    “這些房子不僅能解決居住問題,更能帶動經濟發展。”沈知意對沈明遠解釋道,“居民可以通過出售多餘的電力和種植的農作物獲得收入,形成可持續的經濟循環。”她調出經濟模型,數據顯示,預計三年內,該地區的人均收入將增長300。
    與此同時,星寧地產的海外事業部正與聯合國人居署展開深度合作。在東南亞海嘯災區,星寧的快速建造技術發揮了巨大作用。72小時內,一座容納十萬人的智能臨時城市拔地而起,模塊化房屋可根據需求自由組合,智能醫療艙和淨水係統保障著居民的基本生活。
    “沈總,歐洲那邊傳來消息,”助理匆匆走進會議室,“歐盟希望引進我們的太空建造技術,用於改造國際空間站,並在近地軌道建設商業太空城。”沈知意點頭,眼中閃爍著光芒:“告訴他們,星寧願意提供技術支持,但有一個條件——必須向發展中國家開放太空資源。”
    夜幕降臨,環保大廈的燈光次第亮起,與城市的霓虹交相輝映。沈知意來到大廈頂層的空中花園,這裏種植著來自全球的珍稀植物,智能灌溉係統根據植物需求自動調節水量。她在這裏約見了幾位特殊的客人——來自貧困地區的基層官員。
    “沈女士,我們做夢都沒想到,能住上這麽好的房子。”一位非洲官員激動地說,“在我們那裏,很多人一輩子都在為溫飽發愁,更別說擁有自己的家。”沈知意微笑著展示手機上的社區共享平台:“你們看,這個平台能將每個家庭的剩餘物資和勞動力進行共享,形成一個互助的經濟網絡。”
    臨別時,沈知意送給每位客人一枚量子徽章:“這不僅是通行證,更是希望的象征。通過它,你們可以接入星寧的全球資源網絡,獲取技術支持和發展機會。”
    回到辦公室,沈知意收到了來自火星探測車的最新數據。星寧研發的火星土壤改良劑效果顯著,已經具備種植基礎農作物的條件。她在日記本上寫道:“科技的意義,不僅在於創造財富,更在於讓人類的生存邊界不斷拓展,讓每個生命都能享有尊嚴與希望。”
    此時,環保大廈外的城市夜空,無人機群正在進行太空建造技術的模擬演練,它們排列成“星寧未來”的字樣,在夜空中閃爍。沈知意知道,這僅僅是開始,在科技與人文的交織下,星寧將繼續書寫更多關於未來的傳奇。
    喜歡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請大家收藏:()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