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宋金利益博弈
字數:3867 加入書籤
第一次圍攻時,宋軍剛與遼軍交鋒,便因指揮混亂而陷入被動。將領們各懷心思,號令不一,導致士兵們無所適從。
戰場上,士兵們猶如無頭蒼蠅般四處亂撞,毫無章法可言。
麵對遼軍的反擊,宋軍頓時陣腳大亂,紛紛潰逃,丟盔棄甲,狼狽不堪。
一時間,戰場上屍橫遍野,宋軍損失慘重,留下了一地的屍體和丟棄的兵器,一片淒慘景象。
士兵們的臉上充滿了恐懼與絕望,他們在混亂中四處奔逃,完全失去了戰鬥的意誌,仿佛一群驚弓之鳥。
第二次圍攻,童貫本想一雪前恥,挽回北宋的顏麵,重振宋軍的士氣。
然而,他不聽種師道的勸告,盲目自信,貿然進攻。
結果,宋軍再次中了遼軍的埋伏,陷入了重重包圍之中。
宋軍在混亂中四處逃竄,士兵們驚恐萬分,死傷無數。
童貫和種師道望著狼狽逃竄的宋軍,滿臉無奈與沮喪,心中充滿了苦澀與不甘。
他們深知,僅憑北宋自身的力量,已無法攻克燕京。
無奈之下,北宋隻好厚著臉皮向金請求協助攻打燕京。
北宋的這一請求,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宋金之間激起了層層漣漪,將宋金之間的關係推向了一個更為複雜微妙的境地,一場新的利益博弈,在宋金之間悄然拉開了帷幕。
北宋擔心金朝會趁機提出苛刻的條件,損害自身利益,因此在請求援助的同時,內心充滿了忐忑與不安;而金朝則在思考如何利用這次合作,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為最終實現天下一統的目標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雙方都在暗自思忖,這場看似無奈的合作,究竟將何去何從,又會對各自的未來產生怎樣深遠且難以預料的影響。
在這個風雲變幻的曆史舞台上,宋金兩國的命運,如同交織在一起的絲線,即將在未來的歲月裏,書寫出一段波瀾壯闊的篇章。
北宋朝廷內部為此展開了激烈的爭論。一些大臣認為向金求援無異於與虎謀皮,金朝野心勃勃,一旦借助其力量攻克燕京,必然會提出諸多苛刻條件,北宋將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麵。
他們擔憂金朝會趁機蠶食北宋領土,威脅北宋的國家安全。
然而,另一部分大臣則認為,當下北宋軍隊實力不濟,若不借助金朝之力,燕京難以收複,而燕京地理位置重要,關乎北宋的邊防安全與國家尊嚴。
他們期望通過與金朝合作,先收複燕京,再從長計議應對金朝的策略。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使得北宋朝廷陷入了兩難的困境。
宋徽宗在朝堂之上聽著大臣們的激烈爭論,眉頭緊鎖,內心糾結萬分。
他深知這一決策關乎北宋的興衰存亡,必須謹慎對待。
一方麵,他渴望收複燕京,完成祖宗未竟之業,提升自己的威望;另一方麵,他又擔心與金朝合作會引狼入室,給北宋帶來更大的災難。
在權衡利弊之後,宋徽宗最終還是決定向金朝求援,但同時也下令加強邊防防禦,以防金朝有不軌之舉。
金朝得知北宋的請求後,朝堂之上也展開了一番討論。
宗翰等主戰派認為,這是削弱北宋、擴大金朝勢力範圍的絕佳機會,應趁機提出苛刻條件,讓北宋在經濟和軍事上對金朝產生依賴。
他們主張在協助北宋攻打燕京後,要求北宋割讓部分邊境領土,並增加歲幣數量。
而一些主張與北宋保持和平關係的大臣則認為,不應過度逼迫北宋,以免引起北宋的反抗,導致雙方關係破裂,影響金朝的穩定發展。
他們建議在合理範圍內提出條件,以維持宋金之間的表麵和平,同時集中精力鞏固對遼朝舊地的統治。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聽取了雙方的意見後,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北宋雖軍事軟弱,但畢竟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大國,若處理不當,可能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然而,金朝的崛起需要更多的資源和領土,這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
經過深思熟慮,阿骨打決定利用北宋的請求,提出一些既能滿足金朝利益,又不至於徹底激怒北宋的條件。
他要求北宋支付巨額的軍費,作為協助攻打燕京的報酬,並在戰後將燕京周邊的一些戰略要地交由金朝管理,以保障金朝的邊境安全。
同時,阿骨打還要求北宋在外交上對金朝表示尊重,承認金朝在北方的霸主地位。
北宋使者在聽到金朝提出的條件後,麵露難色。
他們深知這些條件對北宋來說十分苛刻,但又擔心拒絕金朝會導致燕京無法收複,還可能引發金朝的軍事報複。
使者們無奈之下,隻好帶著金朝的條件返回北宋,向宋徽宗如實匯報。
宋徽宗得知金朝的條件後,再次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接受這些條件,北宋將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和領土損失;拒絕這些條件,北宋又無法依靠自身力量收複燕京,且可能麵臨金朝的軍事威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宋徽宗猶豫不決,隻好召集大臣們再次商議對策。大臣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北宋朝廷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在這風雲變幻的局勢下,宋金兩國的關係變得愈發緊張而微妙。
雙方都在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權衡利弊,這場利益博弈的結果,將深刻影響著兩國未來的命運走向,也將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隨著時間的推移,北宋最終還是迫於形勢,無奈地接受了金朝提出的部分條件。
宋徽宗雖然心有不甘,但為了收複燕京,也隻能忍痛割愛。金朝得到北宋的答複後,開始準備與北宋聯合攻打燕京。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雙方之間的猜忌與不信任也在不斷加深。
北宋擔心金朝在攻打燕京的過程中會趁機擴大勢力,對北宋不利;而金朝則懷疑北宋是否會遵守承諾,支付軍費並交割戰略要地。這種相互猜忌的情緒,如同隱藏在合作背後的暗流,隨時可能引發新的衝突。
在聯合攻打燕京的軍事行動中,金軍與宋軍的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金軍憑借著強大的戰鬥力和豐富的戰鬥經驗,在戰場上勢如破竹,連連取勝。
而宋軍則依然表現不佳,士兵們士氣低落,戰鬥力薄弱,在與遼軍的交戰中屢屢受挫。盡管有金軍的協助,宋軍在戰場上的表現仍然難以令人滿意。
童貫和種師道麵對宋軍的糟糕表現,心急如焚,但卻又無計可施。他們深知,北宋軍隊的積弊已久,並非一時之間能夠解決。
喜歡完顏阿骨打傳請大家收藏:()完顏阿骨打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