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蜀地碑

字數:3423   加入書籤

A+A-


    齊後鼻翼抽搐,說了個“你……!!!”,卻又不知如何繼續。
    “我要打開這石門,解水神之困,完全喚醒相柳神識!”李恭把胸一挺,似笑非笑道。
    長明僧人搖頭道 “解了水神的困直接問不就行了嗎,何必要完全複活那大妖呢?”
    李恭嗬嗬一笑, “我可不傻,司水之神可不一定搭理我!但隻要他能出來,相柳的餘魂就能歸位!”
    “就算你打開了,也放不出他!”
    “是因為九鼎嗎?”
    “這……你已經知道了!?從相柳神識裏得到的就是這……”
    “羲皇鑄九鼎封九黎,除六鼎封六族外,其餘三鼎每鼎隻封一人,而這司水之神便是其一!”李恭說罷便是把手一揮,高聲下令道“卸!”
    不進不退,不躲不閃,四個貼身護衛忽地騰起,上衣紛紛撕裂飛散如屑,露出了滿布青筋的遍體銅皮,當然,“人手一份”,四塊李恭身上那種鱗片分別嵌於四人心髒處,放出幽幽赤光,映得四張扭曲的臉看起來詭異間又是充滿邪惡!
    “你休想!!!”齊後咬牙切齒,一聲厲鳴,突然滿麵綻放出點點細小血印,“別說你過不過得了我這一關,就算你打開了石門也無法破壞天下最牢固的容器!”
    說話間,“不家”兄弟已是兩兩抵達左右石門上下,四人八臂,深深插入石門縫隙!
    “母後這是急著要駕鶴西去了嗎?”李恭目閃寒芒,看著齊後麵上的,手上的紅色越來越深,深到沁出滴滴血珠,“既然如此,不如兒臣再告訴你一個……哦不……兩個秘密!”
    “要說就說,我可不稀罕你的秘密!”
    李恭大笑,“我天朝萬萬臣民,能人異士不計其數,可知道這秘密的人恐怕屈指可數,母後真的不想知道嗎?!”
    石與石的摩擦之聲忽尖銳忽沉悶,不家兄弟的靈力不斷提升,力道勻速加強,石門在嗚咽,整個空間都在顫抖!
    “廢話少說!”,啪地一聲,玉簪折斷,齊後的長發掙脫束縛,竟然飄然豎起!
    李恭輕蔑地將目光從齊後身上轉移,負手麵朝搖搖欲墜的石門,“第一個秘密對於母後來說,也不是秘密——您也知道,這九鼎之一,從來都沒有真正完全困住這司水之神……”
    齊後悶哼一聲,“要是完全困住了,他又怎會在千年前以大洪水沒我天朝百姓……”
    “是啊是啊……上古大神的神識靈力就是不同凡響,隻是身體出不來而已……”李恭冷笑道,“但這第二個秘密,母後恐怕就不知道了……”
    齊後不語,玄衣獵獵作響,繼續提靈。而那催情瑤草恰恰點上了長明死穴,他是連一絲反抗的縫隙都找不到尋不著,隻得眼睜睜地看著師妹“引火自焚”。
    “羲皇的九鼎,為什麽無法完全將他鎮住……您知道嗎?!”
    確實,這,齊後不知!
    垮啦啦啦……咚咚咚……啪啪啪啪啪啪……!巨大的萬鈞石門竟然在四兄弟的搬拽下鬆動了起來,大大小小的黑岩從十丈高的天頂墜落,勢漸如雨。而那來時的通道也忽地轟然坍塌。
    “快了快了……”李恭欣喜著說出了秘密,“司水之神共工,原是羲皇在這世上的左膀右臂……而某一日,他卻完完全全地背叛了羲皇,被封入了九鼎之一……那一日,便是九黎與黃帝的最後一戰!”
    “看來你的確知道得不少!”
    “水神共工與那九黎,或者說九族之首,蚩尤,情同手足!而羲皇,在最後選擇了黃帝……先是引九天玄女助戰黃帝,再以紫靈黏合九州奇石鑄九鼎,這才將原本勝券在握了的九黎硬生生地釘在了九州大地上!但,羲皇都不知道的是,無法完全封住共工!使得共工能夠每過千年便以靈力催動神識,借屍還魂,一次又一次地重回這九州大地走上一遭!”
    齊後血流滿麵,冷笑一聲道 “這下子我想要知道答案了……”
    李恭也不回首,同樣冷哼一聲,“入了蜀地,奇遇,告訴了我這個秘密這司水之神的體內,擁有另一位與羲皇比肩的上古大神之靈!”
    “女媧!!!???”齊後與長明異口同聲,齊後甚至差點前功盡棄。不錯,能與羲皇比肩的上古大神,除了女媧還能有誰呢?!
    “女媧……沒錯!”李恭笑得詭異,“但在蜀地,早已消失了的巴族可不這麽稱呼這位大神!”
    “那……”
    李恭轉身,望著血與汗將衣衫浸濕的齊後,歎了口氣,道“時間不多了,我把我在蜀地巴山下見到的,那家夥所馱之碑上的碑文說出來也無妨……你們,聽好了,就算是臨別之禮吧!”
    長明雙手合十,“請講!”
    李恭昂首闊步, “碑一‘巫’者,諸字之宗也。其形構象事,述巫族始祖於鴻蒙之世,傾目北一族之力,禦鸚鵡螺與直腔螺,率目東、目西、目南、目北、目中五部之民,啟玄蕈,辟碧道,先裂坤輿,複穿溟海,終抵溟海之淵,共渡滄海侵伐之厄。‘巫’,乃四族既入溟海之淵所創,賜予北族,自茲以降,北族易號曰‘巫族’,其長尊稱‘巫祖’,自此,再無北族。”
    巨石砸落,李恭穩如泰山,“碑二洎千萬載,昔填溟淵巨口之玄蕈崩壞,洪濤灌入淵底,致“天闕”。巫祖禦雙螺而上,聚五族曆代酋長顱骨,煉為五色,盡塞其闕,世稱“補天”。功既成,巫族更以一人破頂獨上填闕之形,造‘咼’字,獻於巫祖,以銘其補天之功。又因五族之中唯巫族族長世代為女,巫族漸尊稱巫祖為媧。”
    齊後長明麵麵相覷,深以為然!
    “碑三又曆千祀,有隱形虛無之敵自下而發,凝萬物為刃,幾屠五族殆盡。巫祖力戰,元氣大損,自忖壽元將盡,乃密囑繼者,未告諸族,率親信破穹淵之頂,複歸陸界。巫祖卜地而居,獨運神力,驅策雙螺,造浩瀚水域,名曰“子海”,複以半軀祀神蛇,俾守此土。又依神蛇之形,名其地曰“巴”。”
    齊後與長明似懂非懂,卻又聚精會神。
    “最後一文,碑四……”李恭高聲道,“未幾,虛無之惡來侵,巴地重創。巫祖遂令萬民皆覆瞑目之具,以啟能視虛無惡民之第三靈眸,並以此眸及難以豢養之巴蛇為圖騰,號其土曰‘蜀’”!
    喜歡昆侖之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昆侖之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