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美髯公敗陣傷馬,入雲龍觀星論道
字數:6901 加入書籤
“雷橫兄弟,我來也!”
朱仝見雷橫正在和劉唐纏鬥,催馬上前就要相助。
李寒笑深知這“美髯公”朱仝可是梁山泊八驃騎先鋒使之一,武藝高強,劉唐對付一個“插翅虎”雷橫能贏得了,再加上個朱仝可是打不過了。
於是,李寒笑催動北海颯露紫,半路上截住了那“美髯公”朱仝。
“何方強人!看刀!”
朱仝見半路殺出了個李寒笑,揮舞樸刀便直奔李寒笑脖頸,李寒笑則是一三尖兩刃刀攔住了樸刀,轉眼就和朱仝打了起來。
要說朱仝為什麽會來找雷橫,其實他那邊也出現了情況。
朱仝原本帶著二十個官差在東邊尋找賊人,結果卻遇上了一個身背鬆文古定劍,手持鱉殼扇的道士。
按說大半夜遇見個道士,這也沒什麽,但是那個道士在那裏見到了朱仝,就說他是什麽“天滿星”,還說他要早日清醒,還得反了朝廷,方能全“什麽天罡地煞造化之數”。
朱仝原本不想搭理他,但是這道士一個勁的說一些勸說自己要背反朝廷的話,讓朱仝不禁懷疑這個老道是不是個妖道,便要讓手下官差去抓他問問。
結果,那老道果然有些靈異的本事,手揮鱉殼扇,居然掛出來數道狂風,把二十個士兵全都卷進水裏去了。
本來那道士還想再施法術,卻好像發現了什麽,口稱什麽“有玉虛上氣在彼”,便丟了朱仝,直接走了。
朱仝自知這等妖人,他沒有本領對付,救出士兵,叫他們回去換衣服後,朱仝便想去先尋雷橫商議一下,結果正趕上劉唐和雷橫酣戰。
“倉啷啷!”
朱仝與李寒笑交手,暗自讚歎此人三尖刀厲害,李寒笑與朱仝動刀,也心說朱仝果然名不虛傳,三尖刀對樸刀,一來一往,一上一下,這一來一往,有如雙龍戲珠;一上一下,卻似二虎競食,三尖刀隻望頂門飛;雙手帶不離心坎朔,兩個人,都不服輸,隻是好手中間逞好手,紅心裏麵奪紅心。
這邊李寒笑與朱仝打了二十回合,那邊劉唐與雷橫已經步戰鬥了三十回合左右,雙方已經鬥到了分際之時,那劉唐放了個破綻,拖刀向後便退,此時那“插翅虎”雷橫已經是打得不管不顧,見劉唐下盤出了漏洞,隻把那口樸刀向劉唐雙腳處亂剪。
卻不知,這正是那劉唐的計策,雷橫把樸刀往劉唐腳下朔來,劉唐一個小跳,雙腳正踩在了刀麵上,將雷橫那口樸刀牢牢踩住。
雷橫吃了一驚,要去掣出樸刀,卻怎動的了?遲疑片刻,那劉唐早就飛腳踢去,正中那雷橫下顎,踢的這“插翅虎”口鼻噴血,仰麵朝天。
劉唐是還嫌不過癮,連環腿上去“劈劈啪啪”給了雷橫五六腳,直把雷橫踢翻在地,半晌爬不起來,才算解了氣。
“兄弟!”
朱仝那邊見雷橫戰敗,恐雷橫性命危急,手中樸刀加上了力氣,這刀刃似要掄動得脫手而出一般。
“兄弟,解氣了就速走!我自能脫身!分頭回去!”
李寒笑喊了一聲,劉唐會意,一下躍上馬匹便走。
李寒笑那邊三尖刀一轉,“刷啦啦”使出一招“毒龍鑽山”,三個刀尖電鑽一般轉動“叮叮叮”磕開了朱仝手中樸刀,直往朱仝胸腹間搗去。
朱仝吃了一驚,沒見識過世間還有如此刀法,橫起刀柄去阻攔,“當啷”一下,叫李寒笑三尖刀刺在刀柄上,李寒笑用力一推,那三個刀尖便如鋼叉、大鏟一般,頂住朱仝刀柄,把朱仝硬生生捅下了馬背。
“著!”
李寒笑的目的就是把朱仝打下馬,於是用了這等精妙刀法,隨即三尖刀一揚,一刀抹了朱仝戰馬脖子,隨即北海颯露紫撒開腿來飛跑,眨眼間就沒了蹤影。
李寒笑還不忘了留下句話給雷橫,“做人,持心守正,若敢再殺良冒功,天不收你,我收!”
朱仝雖然發怒,兩條腿卻追不上四個蹄子,他的馬被李寒笑砍死,就是讓他追趕不上的!
朱仝隻得去扶起了雷橫,攙扶他回縣衙去治傷,此為後話。
卻說那邊李寒笑和劉唐卻是分開跑的,劉唐先回山寨,李寒笑在後麵,路上並沒有遇到劉唐。
在經過一片林子的時候,李寒笑突然發現這霧蒙蒙的林子裏麵似乎閃爍起來了一股金光,由遠及近,似乎在向自己靠近。
李寒笑瞬間警覺起來,當初他差點死在二郎真君叛逃草頭神手中的經曆現在他還曆曆在目,萬一這真是一個邪物,自己可又有生命危險了!
“我說何處有玉虛上氣,原來就在這裏,道友,你我都是玉虛宮的門下,貧道公孫一清有禮了。”
李寒笑當時就想著,公孫一清……這不就是“入雲龍”公孫勝嗎?
“原來是公孫道長到了,失敬失敬!”
李寒笑翻身下馬,向公孫勝行禮道。
“道友不必客氣,吾師羅真人也是闡教玉虛門人,我們師承一派。”
公孫勝說道。
“慚愧慚愧,在下並不是正經的修道之人,而是承蒙灌江口二郎顯聖真君傳過我武藝,也算是真君座下一小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寒笑自報家門,公孫勝笑道,“那就更錯不了了,真君乃是玉虛門下三代弟子,你是他的門下,自然是一家人,不對,要是論起輩分,怕是吾師也要叫閣下一聲前輩啊!”
李寒笑聞言立刻揮手阻止,“古人詩酒平交,不論王侯輩分,我輩也是如此,莫要做這些俗套,一清先生來此何幹?專一尋李某嗎?”
“不錯。”
公孫勝一揮鱉殼扇,指著李寒笑說,“你身上,不僅有玉虛上氣,還有破局之力。”
“什麽?”
李寒笑懵了,聽不明白這公孫勝說的是什麽意思。
“尋常人命裏會有定數,是為天數,而你沒有,所以這天下的局麵,就可以由你來破。”
公孫勝這麽一說,李寒笑倒是有點明白了,也許是自己穿越來,本不是這個世界的人,所以人生軌跡並沒有設定好,反而充滿了變數,就像是他離開灌江口之前,二郎神說他身上有“莫名之力”,莫不就是說這個?
“此事牽扯甚廣,我需要慢慢道來,想當初仁宗年間,天下大疫,仁宗派遣太尉洪宗善前往龍虎山見張天師以修設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奏聞上帝,可以禳保民間瘟疫……”
公孫勝還沒說完,李寒笑就接話道,“結果那人放走了伏魔殿內鎮鎖著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單八個魔君?”
公孫勝有些吃驚道,“真君不是沒有傳你法術,你怎知過去未來?哦,是真君告訴你的!”
“是,是……”
李寒笑也隻能說是,畢竟他也不能說自己看過《水滸傳》啊……
“這一百單八魔星在世間本該攪擾一場,最後功德圓滿,回歸天上,可是這期間又要出了一件影響天下的大事!”
按照公孫勝所說的說法,作為長眉大仙轉世下界的宋徽宗給玉皇大帝上貢時,用瘦金體書寫“玉皇大帝”時,在“大”誤點一下,大變成犬。
眾所周知,在《西遊記》鳳仙郡郡守把供桌打翻,給玉皇大帝的祭品被狗吃了,就下令三年不給鳳仙郡下雨。
而宋徽宗的馬虎大意造成的後果更是嚴重,玉皇大帝就安排赤須龍轉世到金國,準備叫金國覆滅宋朝給長眉大仙宋徽宗教訓,滅掉宋氏江山。
“吾師羅真人測算天機,告知我北方赤須龍降世,旺氣極勝,十年間便可南侵以成氣候,而抗衡他的金翅大鵬鳥轉世不久,尚未長成,抵抗不得他,若北方興兵來犯,無可抵擋。”
“金翅大鵬鳥,莫非是……”
李寒笑想起自己看過的《說嶽全傳》似乎猜到了那人是誰……
“這天道就是如此,陰陽平衡,是要有對手的,當年有龐涓便有孫臏,有漢王便有楚霸,有安祿山便有郭汾陽,生生相克,隻是此番這赤須龍的對頭還克不了他,而他若是乘機南侵,一舉滅宋,其造成的後果,不可預料,便是金翅大鵬鳥也阻擋不了他,遺禍何止百年……”
公孫勝說道。
李寒笑知道公孫勝所言何意,因為曆史上靖康之恥導致的後果不亞於五胡亂華,自此中原王朝偏安江南一隅,再無能力恢複故土,直到蒙古滅宋,漢人江山便宣告易主,陷入了極其黑暗的年代。
雖然這隻是神仙的一次不滿所造成的變化,可結局卻是讓天下間的無數百姓受苦受難,生靈塗炭。
而在這期間,那位金翅大鵬鳥年紀太小,待到他能夠獨當一麵時,事情幾乎已經成了定局,無力回天,甚至是麵臨著一個很不好的局麵。
因為曆史上那位金翅大鵬鳥所處的內憂外患的情況,每個人都知道,他本有能力改變,卻飲恨而……
而在這段時間內,隻有一百單八魔星能抗衡那赤須龍,甚至打敗他!
也需要有一個人,帶領著這些魔星才行!
“吾師羅真人點化我這些,並告知我也是那一百單八魔星之一,叫我順應天時,不要想辦法改變天意。”
按照正常情況,一百單八魔星先攪擾世間一場,再扶保宋氏,隨即便可回歸天界。
但是,他們雖然走了,世間的災難卻沒有結束,與其幫助昏君,不如幫助黎民百姓,幫著金翅大鵬鳥先擋了這赤須龍,這正是公孫勝的想法。
公孫勝仰望星鬥,突然長嘯出一口氣來,“隻是我公孫勝現在不是什麽天閑星,而是實實在在的人,雖是修道之人,卻常懷赤子之心,眼見著百姓同胞生靈塗炭,我豈能不救?”
“隻可惜,我也在定數之中,破不得這一關,我隻想著,若是有人能夠站出來,抵抗這赤須龍的進攻,免去百姓災禍該如何?”
“於是我離了二仙山,告別吾師,悄悄尋找這一百單八魔星,想要集合眾人之力去先推翻那趙家王朝,這樣趙宋覆滅,消除了天罰,天庭也就無的放矢了,至於那赤須龍南下,隻要把他擋住,炎黃的江山便還是炎黃江山啊!”
“我這一路尋訪到了幾個魔星,可是他們並不知曉定數,我一人都聚不起來,思來也是,我們的命數已經有定,憑借我們個人之力,是破不得的,隻能尋一個不在這三界定數之中的人去帶著我等,方可做得此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說罷,公孫勝便注目看著李寒笑,而李寒笑也明白了,他就是公孫勝口中有能力帶著一百單八魔星破局的那個人……
“公孫先生,我代天下黎民百姓謝你!”
李寒笑對公孫勝此刻產生了極其崇高的敬意,因為他作為方外之人,原本可以閑雲野鶴,不必理會這些事情。
但是他還是看不下去,要做,要改變。
“所以,我想看看麵前這個不在定數之內的人,能不能承擔的起這一重任!”
公孫勝向李寒笑投來詢問的眼神。
“這倒是無妨,隻是我想問一下,若是我們當真與天道相悖,那天上的神仙不會繼續再讓其他人來攪亂人間嗎?”
李寒笑怕的是就算是他擋了這一回,他壽命能有多少年?死了之後明天再來個黑須龍,黃須龍什麽的怎麽辦?
“不會,一來,推翻趙宋後,那道君皇帝死後歸天,便是回歸天界,他在人世間的使命便完了,便是在人世間得罪了玉帝,也算了結,而赤須龍下界的任務便是攪鬧宋氏江山,入侵中原,雖然宋氏滅,但是它依舊會南侵,但是若能將他擊退,殺死,他也將回歸天庭。”
公孫勝說的很明白了,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和天庭派來的報複者如果都能被除掉,那麽災禍也就沒了。
“自顓頊絕地天通以來,人神兩界也已相隔,而今無論有何事,人力難為,人便會去求神拜佛,絲毫不想自己該如何化腐朽為神奇,今番一清先生之言,讓我感慨萬千,我此生若是能給世人做一個榜樣,也不枉了!”
李寒笑感歎道。
“什麽榜樣?不枉了什麽?”
公孫勝疑問起來。
喜歡水滸:灌口李二郎傳請大家收藏:()水滸:灌口李二郎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