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武大郎離鄉尋親弟,李家道朱貴賣藥酒
字數:7049 加入書籤
武大郎說到心中傷心處,在父母靈位前好好哭了一遭,待到心情平緩下來,用衣袖拭了眼淚,回問曹正道,“我那兄弟娶的是什麽人家的女子?”
“哦,是家姓林的富戶,夫妻倆都是好人,有個年方二八的小女。”
曹正回答道。
武大郎聞言,盤算起來,“這娶親,三媒六聘自然少不了,我兄弟又是買房,又是置地,恐怕手頭沒有餘錢,這些我這個做哥哥的必然要幫他多多擔待……”
武大郎想幫武鬆分擔一下彩禮錢,而且武大郎也想著,親家那邊雖然不是什麽深宅大院,殿閣樓台,也算是個地方富戶,人家的女兒也算是個小家碧玉。
自己當大哥的初次上門,怎麽也得給弟妹和親家帶點東西,不能空手去啊……
但是,他以他目前的經濟狀況,這一點估計夠嗆辦得到……
武大郎思索良久,開口道,“這樣,曹老弟先在家中住兩日,我去辦妥一件事情,隨後置辦了禮品,便同去!”
曹正一聽,這哪兒行啊,李寒笑可是規定了日期,火急火燎的讓他們趕緊回去,可不能耽擱。
“武大哥,人家那邊女方催著婚期,耽擱不得,是何等要事啊?”
曹正問道。
武大郎歎了口氣,“原本之前本縣張大戶家有個丫頭要嫁人,那張大戶便想將那丫頭許配給我做妻子,還倒賠嫁妝,原本此事還沒有談妥,今番一想,莫不便先應承下來,拿了頭聘,去給我兄弟置辦禮物和聘禮……”
原來,武大郎是想以答應和潘金蓮的婚事,獲取張大戶家的聘禮為目的,獲得錢財,好給武鬆辦彩禮。
曹正一聽,這可萬萬不行啊,李寒笑臨行前特地交代過,如果武大郎有人給他說親,要想盡一切辦法給攪黃了。
雖然不知道李寒笑為什麽要這麽幹,但這是李寒笑下的死命令,說實話,曹正不敢造次,隻能照著辦。
:
於是乎,曹正開始了勸說,“哎呀,武大哥,這倒是你多想了!我知道,你是擔心武鬆兄弟出不去彩禮不是?”
武大郎聞言,點了點頭,肯定了曹正道說法。
“這就大可不必了,這武鬆兄弟做了步兵都頭,有俸祿銀子不說,他自己還開了一家拳館收徒,如今徒弟幾十人,光是這花紅酒禮的孝敬,早就一兩年吃用不盡了,你瞧,這是武鬆兄弟叫我給你帶來當盤纏的兩錠大銀不是!”
這邊曹正一邊說,一邊為了讓武大郎相信,在包袱裏掏出來倆五十兩的銀元寶,把這一百兩銀子就放在了桌上,讓武大郎去看。
“啊?我兄弟還能開宗立派了?當年送他去少林寺習武,本是想讓他學些本事,免得到處被人欺負,沒想到還有今日啊……”
武大郎抓起那兩錠銀子,在一起敲了敲,碰了碰,又仔細借著油燈看了看成色,有點小市民的樣子。
也難怪,武大郎這輩子都沒見過一百兩銀子!
對於曹正說武鬆開武館收徒弟的事情,他是深信不疑。
因為他知道武鬆的武藝,當年送武鬆去少林寺學藝,武大郎可是給少林寺的和尚劈柴燒火,打了三年雜工的,他聽過寺廟裏麵的老和尚說武鬆是難得一見的練武奇才。
“我這兄弟在家時三天兩頭吃醉了酒惹事,沒成想這出去之後,倒是出息了,這聘禮就是他出得起,我這把歲數,也該娶個婆娘,我做大哥的未曾婚娶,反而是我家兄弟先婚娶,於禮不合啊!”
雖然錢財這方麵武大郎不擔心了,不用惦記張大戶家那點彩禮了,但是武大郎單身問題還沒有解決,再加上他見過潘金蓮一麵,確實覺得不錯……
曹正聞言,又立刻開始勸說起來,“武大哥,聽我一言,我看這個女子……不是良配啊……”
“咦?此話怎講?”
武大郎疑問道。
“你看,這女子是個丫頭,與那張大戶非親非故,為什麽張大戶他倒賠嫁妝把她嫁出去?”
“這於理不合,再者說了,我來時可聽縣裏有人說,這張大戶要勾搭家中一個丫鬟,那女子不肯,告到了夫人那裏,那張大戶惱羞成怒,便要報複她,莫不就是此人吧?”
“這外人說的,是不是實情不知道,總之此女肯定是一個不安分的女子,名聲也不好聽啊,武大哥,所謂醜妻近地家中寶,這過日子還得是勤於持家的女子合適,這等在大戶人家做丫頭的女子,心思活泛,都不是什麽安定人,要麽一味勾搭老爺、少爺,妄圖收房做小,要麽一味勾引漢子啊!”
“再者說了,現在武鬆兄弟不是沒錢,有兄弟之前,又有錢,什麽樣的女子找不到?到時候過去了,叫武鬆兄弟尋個良善的好女子給哥哥做妻子,不強似這個?”
曹正說的這些話,武大郎多多少少也在縣裏之前聽到過一些風言風語,也自己心裏想過。
但是武大郎之前是覺得,自己這個條件,能找到願意跟自己的媳婦就不錯了,人家女子模樣不差,而且還倒貼嫁妝,對於他是上上之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是曹正這麽一說,武大郎也不那麽堅持了,畢竟有錢討媳婦不難,沒準還真能找到一個更好的。
“也是,聽了兄弟這麽說,我也曉得了這個道理,今晚便在此暫且一住,我且先收拾一下,明天早上啟程如何?”
曹正還沒來得及回答,就聽得屋外一陣叫罵之聲傳來。
“武大,你給我滾出來,那小子,是好漢的不要躲!”
二人一聽這聲音甚是私熟,原來是剛剛在騾馬市場被那曹正踢翻的“花小龍”孟大郎帶人報複來了!
“哎呀!他們打上門來了!”
武大郎本是個膽小怕事的人,一聽見聲音,登時六神無主。
“大哥不怕,小弟去料理了他們!”
曹正冷笑一聲,拿起倚在門板上的樸刀,走了出去。
“兄弟且小心!”
武大郎本想跟出去看看,可又是害怕,隻得在門口張望起來。
曹正挺樸刀上街,但見那“花小龍”孟大郎站在街上不住的叫罵,旁邊還站著五六個來幫忙的潑皮無賴。
見曹正拿著刀出來,這幾個欺軟怕硬的流氓都後退了兩步。
“怎的又是你!”
那孟大郎又見了曹正,之前他吃了曹正的打,有些怕他。
“哪個不怕死的上來,爺爺仔細剝了你們!”
曹正這一邊說,一邊抖了一下樸刀,勁力傳到了刀尖上,刀刃便頓時寒光一閃,攝人心魄。
此時,這個“操刀鬼”似乎馬上要從宰豬宰羊變成宰人了……
雙方就這麽對峙了一會兒,那些潑皮無賴始終是沒有膽子上前拚命,畢竟那可是真刀子,挨上一下,那可是真要死人的。
“好!你厲害!等著!你有不在地時候吧?我們天天來!”
最後,那“花小龍”孟大郎丟下了一句狠話,幹脆直接帶人走了。
“哼!”
曹正沒有去追趕,這樣的潑皮無賴,還不如張三、李四這些人,沒有必要和他們一般見識。
而且,他們也在一定程度上幫了曹正一把,既然他們以後想經常來“問候”武大郎,武大郎在清河縣這日子可是過不下去了,他隻能去找武鬆了!
“哎呀,這些潑皮……此地是不能留了,兄弟,明天就上路吧!”
武大郎在裏麵聽了他們這麽說,心裏頭也發怵,讓這些潑皮盯上,那可是沒個好,要麽往你家門上潑大糞,要麽爬高堵住你家的煙囪,殺人放火他們倒是不敢,惡心人的辦法他們可多的是!
正應了那句俗話,“癩蛤蟆趴在腳麵上,不咬人,惡心人”。
“好,就依了大哥,明天一早啟程!”
這邊曹正終於說服了武大郎一起走,總算是晚上能睡一個安生覺了!
次日一早,武大郎收拾好了細軟,鎖了屋子,二人便上路去濟州府了,一路上有曹正保護,倒是也沒出什麽事情,一行二人,走了五六日,到了濟州府。
“操刀鬼”曹正是一直把武大郎往李家道口處領。
“大哥,如今已經到了濟州府,前方有家酒肆,天色向晚,不如吃點東西再走?”
“正好。”
兩人到了李家道口朱貴酒肆,那“旱地忽律”朱貴見了“操刀鬼”曹正進來,就知道是怎麽回事了,便叫後麵夥計依計行事,開始往吃喝裏麵加料。
“店家,安排些酒飯來吃!”
“來了!”
朱貴叫夥計上一壇酒,幾樣菜蔬,武大郎仔細聞了聞那幾樣菜,又看了看,便道,“這是個生手庖廚,做的不好!”
曹正笑了,打趣道,“大哥還沒吃,怎麽知道不好啊?”
“兄弟不知,當年我為了養活我兄弟,曾在本鄉一告老的官員家廚下做工,那人從東京城帶回個禦廚來,我跟他學了不少廚藝!”
武大郎一邊說,一邊用筷子指著一盤醋芹道,“你看,這醋芹本是唐代一種佐酒佐飯的菜肴,它是用普通的芹菜經過發酵之後,調以五味烹製成的湯菜,我聽那老廚子說,這道菜本來不算名貴,但因滋味獨特,唐太宗李世民煞費苦心賜給魏征食用而被載入史冊。”
“而這道菜,發酵時間不夠長,這香味不夠濃鬱,這芹菜本身的清氣還沒有散發出來,當年那老廚子做醋芹,臨上桌時總是以熱油焙燒花椒,再潑在醋芹上,其味道,真是人間絕味!”
武大郎一邊說,一邊夾起來一塊醋芹入口。
聽著武大郎的描述,曹正都有點流口水了,他也是開酒館的出身,但是不過鄉村小店而已,基本上不講究什麽食品質量和菜品創新,吃不死人就行了。
他沒有想到這打字都不識得幾個的武大郎在吃這方麵還有這麽高的造詣。
“還有這道炙羊肉,不用吃,一看就老了!這炙羊肉最為講究,選羊兩肋下腹的肥瘦相間之肉,先得水裏泡上半個時辰,再加蔥薑酒水,泡出血水 去了腥膻氣味,吃著更為鮮嫩,然後再下鍋煮至八分熟,將羊肉上用針紮滿了細孔吸收調味,再刷油,點胡椒去火上炙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最主要的,是煮肉時要放一根鬆木棒進去,且要後放鹽。”
“放鬆木棒?”
曹正有點疑惑,沒聽說過還有煮木頭的!
“這放鬆木棒可以去除膻味。”
鬆木棒是多孔結構,放在鍋裏同羊肉同煮的時候能吸附雜質和氣味,使得燉出來的羊湯比較清新,沒有很重的膻味。
“哎呀呀,與大哥交談,受益良多,受益良多,大哥有這等手藝,幹嘛不去當個庖廚,賣什麽炊餅?”
曹正這邊嘴上一邊奉承恭維,一邊舉起碗來敬酒,武大郎吃了一杯,開口說道,“不是我武大說什麽大話,當初隨那老禦廚,我也學了些手藝,南食北食也得略知一二,隻可惜後來那家主死了,整個清河縣沒人願意去請人雇人做飯,也沒人那麽講究吃,也無用武之地了!”
武大郎也想靠著手藝多掙錢,奈何滿清河縣就沒有第二個好吃的人,他這手藝都沒地方使用,整個縣裏麵,上到知縣,下到老百姓,都是沒吃過見過的,吃個羊湯泡胡餅都算是過年了,實在是沒有市場。
再加上這武大郎自己也沒本錢開店,幹脆就賣點簡簡單單的炊餅得了。
不過,論起這做炊餅,武大郎的炊餅在清河縣當地要是說第二,沒人敢跟他搶第一 正是術業有專攻,他的炊餅也比別人家的做得要好吃的多。
正因如此,那才能靠著做炊餅這個行當把武鬆給拉扯到了這麽大。
按照武大郎的說法,武鬆在很多年裏,主食都是:新鮮出爐的炊餅,隔夜的炊餅炊餅,沒賣完的炊餅,試圖創新做失敗了的炊餅,冷炊餅,熱炊餅,熱水泡炊餅,讓武鬆吃的看見了炊餅都想吐……
“哈哈,大哥當如此叫賣,吃炊餅能夠長個子,你瞧武二郎自小吃炊餅,這八尺身高,天神一般!”
曹正打趣起來。
喜歡水滸:灌口李二郎傳請大家收藏:()水滸:灌口李二郎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