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周大俠初會李寒笑,梁山泊獻寶瀝泉槍
字數:6709 加入書籤
"張顯,去給客人上茶。"
周侗從那個大筐上抬起腳來,骨節發出竹節爆裂般的輕響,而三個孩子也瞬間跳下筐來,失去了老周侗的試壓,他們要是再站在筐上,隻怕是要踩翻筐子倒地了。
李寒笑與周侗四目相對,周侗雖老,但眼神還是黑白分明的,未見得一點點的黃褐色老年斑,而且還是極其銳利的。
眼前的老者目光掃過李寒笑身後背著的布包形狀,突然並指如劍直取李寒笑咽喉。
“幹了!”
李寒笑立刻就明白了,這周侗看出來自己身後背的是長槍了,沒準真把自己當成仇家了。
李寒笑旋身錯步,把布包裏的槍杆往前一架,"當"地架住攻勢。
兩相交擊竟震得簷下晾曬的草藥簌簌墜落,在張顯端著茶盤出來時,正見師父的二指堪堪停在來客喉前三寸。
"好一招青龍探爪。"
李寒笑說道。
周侗收手撚須,"這一招是刀法的路子,偏教你使出來用在了長槍上,看來你本功是刀法。"
周侗隻上手一招,便已經探明了李寒笑的武藝,不愧是武林前輩,真是厲害。
“老前輩,我此來沒有惡意,是你的兩個徒弟托我前來送些孝敬!”
李寒笑立刻停手說道。
“噢?你是從哪裏來的……”
周侗一聽李寒笑認識自己的徒弟,其實心裏麵已經猜出來了應該是和“豹子頭”林衝相關,但是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測,還是得問一下。
畢竟,老隱士周侗一輩子就收過那幾個正牌徒弟,大徒弟“玉麒麟”盧俊義他已經十來年沒有見過了,雖然爺倆都是在大名府地麵上待著,但是“玉麒麟”盧俊義是絲毫不知道自老恩師的存在,周侗也沒去見過他。
至於這二徒弟史文恭,就更不可能了,他們要是見麵,非死一個不可。
原來這史文恭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被周侗給逐出師門了,兩人恩斷義絕,而且還有不解怨仇。
想當初,周侗跟隨王韶征伐西夏之時,史文恭就是軍中的軍官,因見了周侗本領厲害,起了拜師學藝的心思,就天天在周侗身邊說好話,殷勤相待,百般討得周侗歡喜,哄騙的周侗收了他做徒弟,並且將一身武藝傾囊相授。
但是,年輕時代周侗得罪過蔡京,蔡京想要陷害周侗,但是苦於沒辦法下手,就找上了史文恭。
在麵對蔡京陷害之時,身位為徒弟的史文恭卻失去了英雄的氣概,成為了兩邊倒的牆頭草。
他不僅為了升官發財,與蔡京沆瀣一氣,把打敗仗的責任推給了師傅周侗,而且瞬間投靠了權貴蔡京,又與蔡京設下毒計,間接導致了周侗兒子周雲清的陣亡,也直接引起周侗丟掉了天朝第一武師的職位。
這位叛徒徒弟可謂是把周侗給害苦了,從此周侗遭到了雙重打擊後,經曆了喪子之痛的周侗心灰意冷地辭官流浪在江湖上,也把史文恭逐出師門,從此不共戴天。
而那史文恭投靠了蔡京之後也沒得到好下場,按說他征伐西夏過程中也立了不少功勞,但是蔡京看得清楚,一個隨隨便便就背叛了自己師父的人,這樣的人怎麽能夠重用呢?
於是乎,蔡京直接就沒有兌現當初提拔史文恭的諾言,反而是找了個由頭把他開除了軍隊,史文恭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這還不算,史文恭還被“玉麒麟”盧俊義追殺了好幾年,盧俊義為師父報仇,到處找尋史文恭,彼時史文恭不是“玉麒麟”盧俊義的對手,是在江湖上東躲西藏,猶如喪家之犬,最後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居然逃到了遼國地界。
等到了再次獻身,就已經是做了曾頭市的教頭了,而曾頭市原本是金國人曾長官曾弄自己建立的組織 屬於外國僑民,宋朝約束不了,史文恭在曾頭市反而是找到了一個保護傘。
也可以想象,這史文恭流亡北國之後應該是想辦法和金國搭上線了,並且得到了他們的保護……
這也是盧俊義後來在曾頭市不給史文恭留下任何餘地的原因,此時史文恭焉能和周侗聯係?
唯一有可能的就是三徒弟“豹子頭”林衝了,至於其他的,什麽武鬆、“病尉遲”孫立、“鐵棒”欒廷玉這些,都不算是入室弟子,連掛名徒弟都算不上。
周侗也早就在江湖上聽說過“豹子頭”林衝獲罪,在滄州火燒草料場,還殺了人的事情,雖然具體內容不知道,但是他老爺子還是很擔心自己這個徒弟的。
“自水泊梁山前來,實不相瞞,在下便是水泊梁山之主,李寒笑,今日是受兩位兄弟之托,一位是林衝,一位是武鬆,給老前輩捎來兩件東西!”
李寒笑這邊一邊說,一邊打開了背上的包裹,而在院子裏麵的三個孩子一聽得李寒笑自報家門,那眼珠子瞬間放亮,便似是那後世的粉絲見明星的感覺一樣,瞬間圍攏了過來。
“你就是李寨主!”
三個孩子,李寒笑很好辨認,一個穿紅,一個穿白,一個穿綠,明顯分別就是王貴、湯懷和張顯嗎,隻不過嶽飛似乎不在其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三個孩子似乎對李寒笑非常熱情,而周侗則是向他們掃了一眼,這三個孩子瞬間就是滿臉的驚恐,隨即就是該幹什麽就幹什麽了,張顯立刻奉茶給李寒笑,王貴和湯懷一個去練拳,一個去舉石鎖。
“老前輩馭徒有方啊!這件是林教頭送給老前輩補身子的,本來他也要親自前來,奈何他在山寨上有事,還要照顧家小,不能前來!”
李寒笑拿出一個小錦匣子,裏頭是一塊兒黃緞子布包裹的人參,這是“豹子頭”林衝特地淘換來的貨真價實的百年人參,為什麽貨真價實呢,因為是“神醫”安道全把過關的,一百一十五年,一點不差。
周侗接過人參,卻沒有去看,而是臉色冷峻的問道,“林衝上了梁山做匪?”
李寒笑點了點頭,“他得罪了高太尉父子,發配滄州,那賊人父子還不依不饒,火燒草料場,要燒死林教頭,幸得他福大命大,得以逃脫,上了水泊梁山,也是都沒有辦法的事情……後來還是我綁了高衙內給他殺了報仇,又救了他家人出來。……”
周侗歎息起來,頗為擔心的說道,“我這徒兒生性願意忍讓他人,忍無可忍時方知反抗,卻是苦了他了……這人參給我老頭子何用,不如留給他妻子補養身體,否則他林家必然無後……”
“咦?老前輩怎麽知道林娘子……”
李寒笑有些驚訝,因為林衝和林娘子兩口子確實是沒孩子,李寒笑了解到這林娘子身體有問題,不孕不育,所以到現在一兒半女都沒有,自從“神醫”安道全上山之後,林衝兩口子沒少往他安道全的醫廬跑,調養身體……
“我如何不知 這兩人的姻緣還是我當年促成的,隻是那張家的女兒因為體質,不孕不育,當時我還勸說林衝,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奈何他們幹柴烈火,分不開了……”
李寒笑一聽周侗這麽一說,對“豹子頭”林衝肅然起敬,感情是他林衝知道林娘子不孕不育的情況下,還是毅然的娶了林娘子,這在古代可是太難得了,畢竟古代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林衝又沒有納妾,這是甘願無後啊……
這個就是愛情啊!
“你說你綁了高衙內給林衝報仇 還救了他家眷?”
周侗看著李寒笑,向他確認起來。
“不錯,我李寒笑自詡還是個講義氣的人,這事沒有虛假。”
李寒笑笑道。
“難怪他願意跟隨你!我道如今江湖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沒想到還有你這等講義氣的後生,難得,難得!”
周侗言下之意,也是對李寒笑表示了肯定之意,看來關係有望向熟絡邁進。
“第二件是這武鬆兄弟給前輩的禮物,一壇子虎骨酒,還有這個……嗯……虎鞭……”
相比林衝,武鬆的禮物就顯得拮據了些,畢竟他還想要留著銀子娶媳婦,直接把錢交給了自己的哥哥武大郎保管。
武大郎這個人哪裏都好,就是苦慣了,屬貔貅的,隻進不出,不到非要花銀子的時候,絕對不花錢,所以武鬆隻能泡虎骨酒了,把打死的那隻白虎的虎骨卸了泡酒,把虎鞭陰幹了送來了……
這倒也是是大補的東西,虎骨酒首載於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具有壯筋骨、強腰腎、祛風寒的功能,主治腎虛骨弱,少腹冷痛,行走無力,肩臂疼痛,尤其適於治療風痹寒痛、四肢拘攣以及肝腎虛損、腰腳軟弱無力等症,對於老年人頗有好處。
至於這虎鞭嗎……送給周侗這個歲數的人確實不太合適……
“武鬆……這是……”
畢竟周侗和武鬆見麵次數就那麽幾回,再加上歲數也大了,有些記不得武鬆是誰了。
“少林寺裏您教過他玉環步,鴛鴦腳……”
李寒笑提醒道。
周侗這才恍然大悟,“哦,是那個後生,不對,他怎麽也上了你們水泊梁山了?”
周侗有點驚訝,要說自己的一個徒弟“豹子頭”林衝在梁山上也就罷了,林衝命不好,怎麽這個武鬆也上梁山了?
“唉,此言差矣啊老前輩,我水泊梁山向來招攬英才,這麽多的好漢投奔我們水泊梁山,此乃是人心所向啊!”
李寒笑頗有些給自己臉上貼金的說道。
“噢?哈哈!”
周侗也被李寒笑這番說辭給弄得笑了,“老夫活了這麽大歲數,還是頭一回見到你這等往自己臉上貼金貼得肆無忌憚的後生,這老夫的知交好友裏麵也有不少綠林中人,無外乎是被逼無奈,劫富濟貧,官逼民反罷了,能有什麽人心所向?”
李寒笑連連搖頭,否定其語,“老前輩此言差矣,我們水泊梁山行的是替天行道四個字,隻殺貪官汙吏,土豪劣紳,坑民害民的人,從不與老百姓作對,我們還廣濟窮人呢。”
“什麽?!”
周侗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這還是占山為王的強盜嗎?直接開廣濟寺去得了,這實在是讓他不敢相信!
“師父,是真的,這李寨主劫富濟貧,最是英雄,在東京城破四關取走那美嬌娘李師師,又力取生辰綱不義之財,端的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周侗還沒再去問,旁邊憋了半天的王貴就竹筒倒豆子一般的在那裏說上了李寒笑的“英雄事跡”,那是說得個眉飛色舞,神采奕奕。
這三個小子正是叛逆期的時候,也都在江湖上聽說過李寒笑的詳細事跡,再加上這幾個小子都是充滿了反抗心理的人,《說嶽全傳》原著裏跟著牛皋這家夥曾多次造反上山,所以都把李寒笑給當成偶像了。
“回去!”
周侗喝出這兩個字來,王貴就硬生生的把已經說出口來一半的話硬是給縮回去了,灰溜溜的回去練功了。
雖然他們都是叛逆的小子,但是在周侗麵前,他們犯錯是真的挨打啊……
不過這王貴的話倒是讓周侗對眼前的李寒笑刮目相看,眼前的這小子也不過二十來歲,居然就有如此成就,雖然不是在朝廷麾下幹出一番成績,但是也不簡單啊。
周侗他都活了多大歲數了,他自然明白,這世界上的投身之路,大抵是有兩條路。
第一條路就是“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別管你是習文還是練武,最後你都是要給當時的王朝做事,成為臣子的,不然你就不會有晉升渠道和社會地位。
當然,還有著第二條路,就是站出來反對現有的朝廷,並且竭盡全力自己開創出來一個新朝廷,犯上作亂起家。
這第二條路從古至今可謂是飽受無數人的白眼和詬病,認為其不是正路,但是他們都忘記了一件事情,這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哪個又不是犯上作亂起家的呢……隻不過成王敗寇,他們贏了,所以自有大儒給他們開托粉飾……
李寒笑走的就是這第二條路……
喜歡水滸:灌口李二郎傳請大家收藏:()水滸:灌口李二郎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