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李寒笑東返梁山,王畫工路遇劫匪
字數:6295 加入書籤
在突破了西軍的防線之後,李寒笑率領少華山一眾人馬迅速向河東路的方向進發,隻有離開了永興軍路,進入河東路,他們的追兵實力才會大減,畢竟永興軍路和秦鳳路是西軍的老地盤,而河東路相比之下可是要亂的多了。
像是之前田虎他們的人已經在河東路鬧起來了,河東路的官軍實力也不過硬,隻要李寒笑他們進入河東路,就是遇到官軍也不會存在打不過的情況。
而在上路之後,“九紋龍”史進也是滿懷歉意的找到了李寒笑,向李寒笑道歉,他認為如果不是自己的事情,也不會連累李寒笑等眾人前來搭救他自己,身陷險地。
而李寒笑聽了之後,反而哈哈大笑道 “史進兄弟,這也都是上天的緣分,上天就讓你們是我李寒笑的兄弟,讓我們齊聚梁山,所以我才來救你們,如今不也是都全身而退了嗎,無需掛懷!”
“九紋龍”史進聞言,對李寒笑胸懷也是萬分佩服,至於少華山其他三個寨主,“神機軍師”朱武是個聰明人,他雖然與李寒笑相識的時間較短,但李寒笑到了少華山上就給他們露了一手,排兵布陣,各種陷阱,打得他王舜臣哭爹喊娘,足見實力。
“神機軍師”朱武自問是做不到的,也證實了李寒笑此人絕對是個奇才,值得跟隨,而且越是這樣的人,其實越會尊敬自己這樣的軍師幕僚類型的人物,“神機軍師”朱武非常清楚,自己要是跟著李寒笑,今後將會大有所為。
至於這位“神機軍師”朱武,李寒笑也清楚,此人有本事,但是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大,要多調教,最好別讓他幹軍師,讓他去幹後勤或者處理行政事務更好。
為什麽呢,因為李寒笑熟讀水滸,他清楚的知道,真正的“神機軍師”朱武實力可能沒有後世那些人吹得那麽離譜。
比如說,在招安之前,朱武的戰績不多,就三次而已。
第一次是苦肉計,因為“跳澗虎”陳達因為要去借糧,途徑史家莊時與“九紋龍”史進交手,結果被活捉。
“神機軍師”朱武沒辦法,用了個苦肉計,他和“白花蛇”楊春綁了自己,請“九紋龍”史進把他們仨人一起送到官府。
史進感三人義氣深重,放了陳達,並與三人結交,還因此毀了史家莊,他自己也逃亡江湖。從計謀上來說,朱武是成功的,不過連累了史進,史進在江湖流落後,最終還是選擇落草少華山,但這計策也算不得高明。
第二次是華州之戰,史進落草少華山後,曾救助一位畫匠王義,得知王義的女兒被華州賀太守搶去後,史進孤身去行刺,可惜沒成功反被捉住。
原著說朱武“毫無計策”,也沒有任何行動,後來魯智深為救史進,也去行刺,依然被活捉,最後,還是宋江、吳用等人賺金鈴吊掛,才攻破華州,救了史進和魯智深。
這就耐人尋味,你一個以智謀著稱的“神機軍師”遇上事了束手無策,你哪怕出兩個餿主意也行啊,直接沒主意了!
第三次是芒碭山之戰,梁山要破芒碭山的樊瑞、李袞和項充,當時少華山的史進、朱武、陳達和楊春已經歸順梁山,史進自告奮勇帶著朱武等人去攻打芒碭山。
然而,在“混世魔王”樊瑞沒用法術的情況下,“九紋龍”史進被打敗且差點受傷,“跳澗虎”陳達中飛刀,而“神機軍師”朱武毫無表現,根本沒有任何計策。
最後,還是“入雲龍”公孫勝破了芒碭山,要說樊瑞要是用了法術,那敗了也情有可原,問題是“混世魔王”樊瑞根本沒有用法術,他“神機軍師”朱武還是沒有一個計策也不能取勝!
可以說,上梁山之前,朱武兩次沒有表現,一次玩苦肉計,勉強算成功。
活捉高俅之時,朱武曾建議宋江找宿太尉幫忙完成招安大業,不過,“智多星”吳用也看出了高俅忘恩負義,不會幫梁山招安之事,雙方差距沒有拉開。
招安之後,朱武表現較多,有失手的時候,也有比較出色的時候。
比如,攻打遼國時之戰,朱武先後識破兀顏延壽的太乙三才陣、河洛四象陣、循環八卦陣和八陣圖,後來他還認出了兀顏統軍布置的太乙混天象陣。但是朱武隻是看破陣法,並沒有破解陣法。
另外,朱武還曾打破六花陣,計取昱嶺關,但是昱嶺關看似獲勝,實則敗筆,因為沒提前打探軍情,結果直接送了六個人頭,分別是史進、石秀、陳達、楊春、李忠、薛永,把少華山其他三個頭領全搭進去了,這就是他朱武定的計策。
除了這三次朱武的表現可圈可點外,其他時候朱武並沒有很厲害,比如征遼時朱武布下了著名的“野驢鯤鵬陣”,把自己人坑哭了。
朱武布置的“鯤化為鵬陣”,按他所言這個陣法能變化,威力很大,然而實際上這個陣法根本沒有發揮任何作用,此戰的結果是,朱武陣法被破,主帥“玉麒麟”盧俊義也與大軍失去聯係,且先後兩次遇險,一次是單挑耶律四將,一次是遇到千人隊的遼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若非“玉麒麟”盧俊義神威勇武,能一個人一挑四還能反殺一個,還能一個人追著一千個人開無雙割草,他這個主帥恐怕已經死了兩次了。
後世很多人以其識破太乙混天陣而將其實力不斷拔高,說他碾壓“智多星”吳用,而忽略了他的“野驢鯤鵬陣”同樣是他在陣法上的敗筆,認為朱武比吳用強百倍。
另外,獨鬆關之戰時,周通戰死、李忠受傷,董平左臂受傷;歙州之戰前,朱武預料到敵人會劫寨,提前做了布置,不過被高侍郎識破。
所以,李寒笑明白,此人可用,但是此人言過其實,南征北戰期間,朱武或者他和盧俊義攻克的城池,隻有西京、晉寧、汾陽、宣州、湖州、德清縣、獨鬆關七處,總結來看就會發現,朱武隻是在識陣方麵強,但是沒有破陣能力,自己布置陣法也很一般。
他有過精彩的表現但很少,表現一般甚至很差的時候較多,隻能算是一般的軍師。
而實話實說,你別管“智多星”吳用的計謀是不是絕戶計,陰險不陰險,但他計謀的成功率、效率遠超“神機軍師”朱武,吳用還真要高他朱武一個檔次。
隻不過吳用計謀陰險,重複率高,被很多人所不齒罷了。
李寒笑認為,“神機軍師”朱武就適合帶在身邊當個參謀出謀劃策,要不去幹文職,不適合陣前當軍師指揮作戰,他這種人見多識廣,主意也很多,但是實際操作不行,可以讓他動腦子,不能讓他實操,還是不沾軍事的謀士類型工作可能比較適合他。
至於“白花蛇”楊春,跟著李寒笑來回跑了一路,對李寒笑了解頗深,還經曆了太行山二郎顯聖真君與九尾狐狸的大戰,知道了李寒笑乃是仙人子弟,自然是死心塌地的效忠了。
至於“跳澗虎”陳達,三人裏麵就是他最沒腦子,頭腦簡單,四肢發達,隻是佩服厲害的人,李寒笑展現的實力讓他折服,之前他和“九紋龍”史進打過,敗在了“九紋龍”史進的三尖兩刃刀之下。
可同樣是三尖兩刃刀,李寒笑手裏這把的威力可就比“九紋龍”史進的威力更強,他自然服氣。
而“九紋龍”史進則是悄悄的問李寒笑道,“寨主哥哥,小弟尚有一件事情想要詢問哥哥,哥哥和我用的那都是一種兵器,但是哥哥的刀法為什麽我見所未見,不同於尋常三尖兩刃刀啊!”
“九紋龍”史進雖說是在他師父王進的教導下會十八般武藝,但是經常拿來做武器的還是這三尖兩刃刀。
而三尖兩刃刀這種兵器不是民間綠林裏麵常見的兵器,而是軍隊裏的標準兵器,所以刀法就那麽幾套。
“九紋龍”史進自然是都掌握了那幾套刀法的,但是,李寒笑的刀法明顯不在其列之內,而且其威力簡直爆表。
“這個……”
沒等李寒笑回答,“花和尚”魯智深就笑道,“史大郎,寨主的刀法你是學不了了,你別惦記了,寨主絕不可能教給你。”
“九紋龍”史進聞聽,不由得尷尬的摸了摸頭,開口道,“那寨主的恩師是誰,我能不能去拜他老人家一下,學一學刀法?”
“九紋龍”史進這話一說出來,“花和尚”魯智深捧腹大笑,打趣道,“那就更不可能了,你別想了!”
“九紋龍”史進叫弄得是昏頭漲腦,不知所謂,旁邊“青麵獸”楊誌就正好給他們少華山的四個頭領都普及了一下李寒笑的師承來曆。
“這是真的嗎?”
聽完了之後,這“九紋龍”史進,“神機軍師”朱武,“跳澗虎”陳達都麵麵相覷,有些不信,這怎麽聽著像是說書唱戲啊!
而作為親曆者的“白花蛇”楊春此時開口作證起來,“當時是真的啊,幾位哥哥,那時候我也在現場啊,你們不信楊製使,還能不信我嗎?”
“白花蛇”楊春的開口 確實叫那三人都相信了,“九紋龍”史進在馬背上立刻雙手合十,在那裏念念有詞了起來。
“清源妙道真君,不知您還缺不缺弟子,小的史家村史進,自此以後每天都給清源妙道真君您老人家上香,您看人家也收我做個徒弟吧……”
“嘿!大郎,你小子這就要改換門庭了,你師父王進倘若知道,大嘴巴抽你!”
“花和尚”魯智深又開始了日常的“插科打諢”風格,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其實這也還好,剛剛經曆了少華山大戰,又是一路逃跑,李寒笑倒是也不想弟兄們的神經都緊繃著,神經過敏沒好處,還得是有張有馳。
就在此時,帶著十幾個探馬在前麵探路的“金毛犬”段景住快馬奔了回來。
“寨主,前麵有件事情,有一對兒父女一夥匪徒給攔住了,要殺人劫色!”
“對方有多少人?”
李寒笑問了起來,“金毛犬”段景住回答說對方人數不多,也就七八個人,他們已經查看明白了,在那些人的後麵並沒有預備隊。
李寒笑不由得問道,“那你們幹嘛不直接救人,還來問什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金毛犬”段景住卻把手一拱道,“這不是寨主您老人家的命令,盡量不讓我們節外生枝,低調前行嗎?”
“行了,在廢話他們一會兒都得逞了,幾個蟊賊罷了,我去料理了他們!”
那“九紋龍”史進一邊說,一邊抓起手中的三尖兩刃刀來,此時山裏天氣悶熱,又是夏天,他把上衣脫掉了,正是赤膊,胸膛上所紋著的那九條青龍可是張牙舞爪的,像極了現在的史進。
“兄弟去吧!”
得到了李寒笑的肯定,“九紋龍”史進催動了胯下的火塊赤戰馬 ,便和“金毛犬”段景住飛奔而去。
要說這“九紋龍”史進,還是頗有俠義胸懷的,要不是被坑上了少華山,也會是一個年輕有的一代少俠。
不對,現在隻要他行善積德,起碼也算是個少俠,或者是說……俠盜?
“九紋龍”史進趕上前去,正趕上那父女二人已經被那幾個匪徒給按住,即將施暴。
史進大吼一聲,“啊呔!你們這些禽獸!給我受死吧!”
而這兩父女是誰呢?其實也不是外人,父親叫王義,女兒叫王嬌枝,和史進在原著裏麵很有淵源。
在原著裏,這個畫匠王義是北京大名府人氏,因許下西嶽華山金天聖帝廟內裝畫影壁,前去還願。
因為帶一個女兒,名喚玉嬌枝同行,玉嬌枝被華州賀太守看上,要娶為妾,王義不從。太守將他女兒強奪了去為妾,又把王義刺配遠惡軍州。後來史進將王義救走,引出梁山好漢大鬧華州,後來救出來了史進一打聽,這姑娘投井了。
喜歡水滸:灌口李二郎傳請大家收藏:()水滸:灌口李二郎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