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小李廣改換門庭,智多星包藏禍心
字數:6161 加入書籤
與此同時,山東濟州府。
經過了“呼保義”宋江跑這一趟,濟州的張叔夜終於把“小李廣”花榮 成功的給弄到了濟州為將,連帶著還收獲了“錦毛虎”燕順和“矮腳虎”王英這兩個人。
張叔夜是非常歡喜,因為有了“小李廣”花榮這個能征善戰的將軍來幫他帶兵,再加上張保和他的兩個兒子和“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這兩個人,他就能對水泊梁山有一戰之力了。
張叔夜當夜便擺下酒宴來款待“小李廣”花榮,這次能把“小李廣”花榮弄來,“呼保義”宋江在中間是牽線搭橋,功勞最大,所以張叔夜也是對他刮目相看。
張叔夜心說,這“呼保義”宋江的人脈可真不是蓋的,還真能幫自己招攬到人才來。
就在那“小李廣”花榮前來的兩天,橫海郡滄州那邊又來了一股人到了縣衙,說是來投奔“呼保義”宋江的。
張叔夜一問才知道,這是“呼保義”宋江從橫海郡滄州的柴大官人柴進那裏弄到的一批莊客,足有二百多號人,前來相助的。
而張叔夜對這些人進行清點之後,發現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些無能之輩,散漫非常,但是大多數都會個三拳兩腳,倒是比一般的廂軍士兵要強上一些,張叔夜把他們拆散混編入軍隊,倒是不會產生什麽大的負麵影響。
而這裏麵也有少數有本事的人,張叔夜從中發現兩個可造之材,一個是金鼎,一個是黃鉞,武功都還不錯,能在張保聯手對抗張保,實力上和“錦毛虎”燕順和“矮腳虎”王英都差不多。
金鼎原著裏是河北田虎麾下頭領,在與梁山軍的交戰中投降,結果在征王慶的時候被“赤麵虎”袁朗給打死了。
黃鉞也是一樣,與梁山軍交戰中在昭德府投降,因此加入了梁山軍隊,後參加了征討淮西王慶的戰役,在進攻紀山的戰鬥中和敵將袁朗交手,被他打倒在地後被西軍生擒並處死。
這金鼎與黃鉞生於河北邢台鄉下,兩家田壟相鄰,自幼一同放牛割麥,金鼎天生力氣不小,十歲能扛百斤糧袋;黃鉞身形如燕,攀樹逐兔村中無匹。
二人白日耕作,夜宿村頭破廟,聽村裏麵的老人講些昔日漢朝時那大司馬大將軍衛青和驃騎將軍霍去病遠征漠北的故事,胸中漸燃熱血。
他倆十七歲那年,縣令強征“剿匪捐”,金家老父交不出錢,被衙役鞭打吐血,金鼎怒奪稅吏馬鞭反抽,黃鉞一腳踹翻糧車,高喊:“這朝廷不護百姓,反喝人血,反了也罷!”
鄉民轟然響應,二人率眾抗稅,火燒征糧冊,連夜帶三十青壯遁入太行山。
然而,沒什麽長遠的規劃,光憑著一腔熱血,哪裏能夠成事?
官府懸紅百兩賞銀,二人東躲西藏,跟隨他們的老百姓也都散去了。
這時忽聞滄州柴進“仗義疏財”,遂決議投奔。臨行前,金鼎跪向故鄉叩首:“待他日洗淨冤屈,必堂堂正正歸鄉!”
這兩人去投奔“小旋風”柴進柴大官人莊上,那“小旋風”柴進柴大官人初見二人,見金鼎虎背熊腰、黃鉞目光如炬,大喜道:“真壯士也!”賜錦衣駿馬,命為護院莊客。
初時,二人感念這“小旋風”柴進收留,操練莊丁不遺餘力。
金鼎以石鎖代兵器,教莊客練膂力;黃鉞布竹陣練閃避,莊中武風大振,自得其樂。
然而半年後,二人漸覺蹊蹺,“小旋風”柴進廣宴江湖客,卻對自己手下的許多佃戶死活漠然。
那年大旱,老佃戶劉三跪求減租,“小旋風”柴進皺眉揮袖:“江湖有江湖的規矩,租子豈能說減就減?”
當夜,金鼎在夜間便找到了柴進,那時正是柴進在大宴賓客之時,金鼎卻不留情麵,直接質問柴進:“大官人可知,莊外百姓啃樹皮時,你這廳裏倒是燈紅酒綠,花天酒地,不顧百姓死活,你還算是什麽孟嚐君啊!”
這番話直接是震驚的滿座嘩然。
當時眾莊客就要打兩人,是黃鉞更持雙刀架住欲動手的門客,冷笑那“小旋風”柴進:“原來‘仗義疏財’,隻仗給會耍刀槍的!”
柴進鐵青著臉拂袖離席。
次日,二人從護院貶為馬夫,飯食從八菜一湯變成糙米鹹菜。
二人心中雖然不服,但也沒處可去,隻能忍耐。
又是一年中秋夜宴,柴進與江湖客們分食烤鹿過節,金鼎卻見柴進莊上一個老佃戶偷偷撿宴席剩骨,說要煮湯給孫子活命,卻被莊客打了一巴掌。
於是,金鼎和黃鉞紅著眼劈手奪過整條鹿腿塞給老人,打了那打人的莊客一頓,又轉身對醉醺醺的柴進厲喝:“你這‘小旋風’,旋的是百姓的血肉!”
自此之後,這兩人在“小旋風”柴進莊上的地位就是人嫌狗不待見了,這次“小旋風”柴進是有意識的想把這兩個人給趕走,而他們也是在“小旋風”柴進的莊上受盡了冷眼,所以自己也願意來。
而除此之外,“呼保義”宋江還把自己的弟弟“鐵扇子”宋清也給帶到了那張叔夜麵前,這“鐵扇子”宋清是宋江親弟弟,沒什麽真本事,原著裏在梁山上掌管排設筵席之事,梁山受招安後,宋清跟隨大軍南征北戰,參與了征遼、征田虎、征王慶、征方臘全部四次戰爭,期間有時在宋江部下擔任“偏將”,但更主要的職責仍然是在慶功等場合排設筵席,根本不用上戰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在宋江去世後,獲得承襲其名爵的權力,但宋清婉拒,隻願回家務農,宋徽宗很感動,憐其孝道,賜錢十萬貫,田三千畝,以贍其家。後得一子宋安平,應過科舉,官至秘書學士,堪稱人生贏家。
但宋江給他弟弟求官,張叔夜還是給了麵子,提拔“鐵扇子”宋清當了個主簿,沒辦法,誰讓宋江這次有功呢?
除此之外,那個“智多星”吳用也想辦法弄來了兩個人才。
這兩個人才,一文一武,文的是濟州府官府內原本就在這裏十多年的一個老吏,人稱“剜心王”的陰險狡詐之徒,王瑾。
原著裏就是在高俅來打水泊梁山的時候,駐軍於濟州府,就是這個叫王瑾的老吏,就給高俅出了個主意。
王瑾的建議是這樣的,把詔書裏“除宋江、盧俊義等大小人眾,所犯過惡,並與赦免”這句話分作兩句來讀,將“除宋江”讀作一句,再將“盧俊義等大小人眾,所犯過惡,並與赦免”讀作另一句。等把梁山好漢全都賺到了濟州城裏,就先殺了宋江,然後再將其他眾人拆散開去,這樣就可輕鬆滅了梁山泊。
王瑾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要借招安之機,用詐術來引誘宋江他們下山聽詔,然後一舉剿滅了梁山泊。
高俅聽了王瑾的建議,大喜過望,當即就讓王瑾坐了一次直升機,提拔他當了帥府長史。
當然了,他這種陰謀在“智多星”吳用眼裏根本不可能有用,最後沒有奏效。
但是,不可否認,在陰謀詭計這方麵,這位“剜心王”王瑾的段位雖然稍遜色於“智多星”吳用,但其本領也不低。
“智多星”吳用自從看到了“呼保義”宋江越發受到了張叔夜重用後,他也在想,若是單單隻靠著他自己一個人的力量,似乎確實難以和“呼保義”宋江分庭抗禮。
既然他“智多星”吳用想要在張叔夜的手下讓自己成為不可取帶的第一勢力,那他也必須要把自己的團隊給組建起來,畢竟,單絲不成線,獨木難成林。
所以,他就盯上了這個“剜心王”王瑾了,把他推薦給張叔夜,出謀劃策,辦點公務也可以,最重要的就是他們兩個都是屬於陰謀詭計類型,“臭魚找爛蝦”,“王八看綠豆——對眼兒了”。
另一個則也是一個流落江湖的梁山好漢,七十二地煞星之中的“病大蟲”薛永。
這人非常倒黴,薛永是河南洛陽人氏。
祖父曾是老種經略相公帳前軍官,但因得罪同僚,不得升遷,本來還能在西軍之中混個前程的薛永因此流落江湖,靠使槍棒賣藥度日,江湖人稱“病大蟲”。
他曾收裁縫“通臂猿”侯健為徒,傳授其武藝,後來在原著裏在揭陽鎮與宋江相遇,後來參與了白龍廟小聚義,上了水泊梁山。
要論本事,這位流落江湖的“病大蟲”薛永能夠三拳兩腳就把“小遮攔”穆春給放倒,武藝在地煞星裏麵也算可以的。
但是,他的戰績卻幾乎沒有,兩贏童貫時,薛永在九宮八卦陣中把守中央陣北門,隻有在三敗高俅時,“病大蟲”薛永隨水軍作戰,一槍搠傷潁州汝南節度使梅展的腿股,並與鄭天壽、李忠、曹正一同將其生擒。
梁山受招安後,薛永隨宋江南征北戰,先後參加了征討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的戰爭,他隻是作為普通偏將參戰,並未有突出戰績,最後還在征討方臘時,因為參加昱嶺關之戰,與史進、石秀、陳達、楊春、李忠一同負責巡哨,結果中了守將龐萬春、雷炯、計稷的埋伏,被亂箭射死,死得極其之慘。
他這輩子還真是應了他這個綽號“病大蟲”裏麵的“病”字了,一輩子鬱鬱不得誌。
他現在在江湖上是到處流落,到處打把勢賣藝,悲慘非常。
他流落到了濟州府境內,被“智多星”吳用發現,試探了一下,發現此人武藝還不錯,幹脆就把他舉薦給了濟州知府張叔夜。
張叔夜麾下一下多了這麽多的人才,也是非常高興,把盞敬酒給眾人道,“我張叔夜蒙朝廷看中,在此統領諸位,保濟州平安,剿滅梁山賊寇,日後諸位助我一臂之力,還要同心協力,共保家園,報效朝廷才是!”
張叔夜說罷,宋江也站了起來,“恩相的話,十分合理,恩相,如今花榮兄弟已經到了,聽聞那梁山賊寇下山占了幾處村鎮,莫不如我等率軍前去,先奪回一處村鎮來?”
“呼保義”宋江這般說,其目的就是要讓“小李廣”花榮在眾人麵前露一手,占據濟州府武將最高位置。
畢竟,在之前張叔夜手下還有一個張保,跟隨張叔夜較早,但是“呼保義”宋江也是估計張保本事不會比花榮厲害,所以直接就讓“小李廣”花榮展現一下實力便是。
“呼保義”宋江話音剛落,那“智多星”吳用也開口說道,“宋江哥哥之言,甚為妥當,大人,之前我等在梁山泊賊寇手下吃了敗仗,全是因為良將缺乏,如今有兵有將,正好揚威啊!”
說實話,“智多星”吳用說這話純屬使壞,因為他不希望“小李廣”花榮能夠順利掌握濟州府軍事,這樣對於“呼保義”宋江來說最為有利。
“小李廣”花榮雖然初來乍到,但他若是真的對梁山泊作戰,取得了優異的戰績,那就馬上可以獲得軍心。
若是讓“小李廣”花榮帶著兵馬和眾人訓練一段時間,彼此之間都相互熟悉了,那麽也許對陣梁山,還有些把握。
但是,現在的“小李廣”花榮初來乍到,兵將之間可謂是尚未磨合好,這樣猝然的讓花榮帶著兵馬去打那水泊梁山所占據的村鎮,不會討到什麽便宜的。
隻要他“小李廣”花榮落敗,那麽濟州的兵馬就不會服他,畢竟,現在的宋朝廂軍隻管跟著將軍打仗,隻有帶著他們活著回來,而且能夠建功立業,得到賞賜的將軍他們才會服從。
損兵折將,他們自然不會服氣的,而且“小李廣”花榮又沒有帶著自己的兵馬來,他再厲害又能怎麽樣?
張叔夜點了點頭,他也早想再會一會水泊梁山了,隻是沒有良將,隻能憋著,現在他兩個兒子的傷也好了,又有了這群生力軍,是時候收服失地了!
喜歡水滸:灌口李二郎傳請大家收藏:()水滸:灌口李二郎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