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父與子,君與臣
字數:6624 加入書籤
李世民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像沉重的鼓點敲在李川的心頭。
“朕知道,讓你去突厥委屈了你。但這是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為了黎民百姓。朕會照顧你在長安的一切,你的府邸,你的封地,朕都會妥善安排,不會讓你在突厥孤立無援。”
李川冷笑一聲,那笑聲帶著一絲譏諷:
“父皇真是好算計,既能用兒臣換取邊境安寧,又能借此機會磨礪兒臣,為太子哥哥鋪平道路,是嗎?”
李世民眉頭微皺,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悅。
“川兒,朕沒有你想的那麽不堪。朕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唐。”
李川放下筷子,眼中燃燒著憤怒的火焰:
“為了大唐?父皇所謂的為了大唐,就是用大唐的皇子去換取一時的苟安?
突厥的狼子野心,難道父皇看不出來嗎?今日送一個皇子,明日他們就會提出更過分的要求。
送他們金銀,他們就會更加貪婪,送他們鐵器,他們就會更加強大,到頭來隻會威脅我大唐!”
李世民的臉色有些難看,他沉聲道:
“朕知道突厥的野心,但此刻,大唐不能承受戰亂。
朕要為天下百姓負責,朕不能讓好不容易恢複生息的百姓,再次陷入戰火之中!”
“所以,父皇就選擇委曲求全?!”
李川猛地站起身,桌子上的碗筷被震得跳動起來,發出清脆的撞擊聲。
“父皇如此懦弱,豈能擔當大唐之主?
先祖們開疆拓土的鐵血,都被父皇丟到哪裏去了?!”
“放肆!”
李世民怒喝一聲,身上的威嚴迸發而出。
“朕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唐,是為了這天下百姓,你懂什麽?!”
李川毫不畏懼地直視著李世民:
“兒臣不懂嗎?兒臣隻是看清了父皇的軟弱!
父皇送出的不僅僅是兒臣,更是大唐的尊嚴!
父皇口口聲聲為了百姓,卻無視外族崛起對我大唐的威脅。
今日的安逸,隻會換來明日的滅頂之災!”
李世民被李川這番話震懾得啞口無言,他看著眼前這個氣勢逼人的兒子,心中五味雜陳。
他長歎一口氣,語氣放緩,試圖緩和父子間的緊張氣氛:
“川兒,朕知道你心中有怨氣。但朕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朕的道理。
你……你好好休息吧,明日,就要啟程了。”
李川沒有回答,隻是冷冷地看著李世民,他忽然笑了,那笑容中帶著一絲無奈和悲涼,還有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複雜情緒。
“父皇,你真的覺得,這是對的嗎?”
李世民看著桌上還冒著熱氣的飯菜,一股難以言喻的疲憊湧上心頭。
他知道李川的話並非毫無道理,可他肩負的責任,讓他不得不做出這樣的選擇。
“盛世?嗬嗬,不過是世族與高位者的盛世罷了。”
李川的聲音在耳邊回蕩,帶著一股看透世事的冷漠,李世民歎息一聲,自嘲一笑。
他喚來宮女,示意撤下飯菜,又讓人端上了一些精致的點心和一碗熱氣騰騰的蓮子羹,那是李川小時候最喜歡的食物。
他希望能夠以此緩和與李川的關係,哪怕隻有一絲。
當李川拿起一塊點心嚐了一口,又放下。
“父皇還是那麽喜歡用過去的東西來衡量現在。”
李川的聲音依舊冷淡,“這些東西,兒臣已經不喜歡了。”
李世民的笑容僵在臉上,他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錯誤,他從未真正了解過自己的這個兒子,那個曾經天真爛漫的孩子,早已被殘酷的現實磨礪成了一個鋒芒畢露的少年。
“父皇,你不用假惺惺地做這些。”
李川毫不留情地揭穿了李世民的心思。
“比起兒臣,父皇還是多花些心思在太子哥哥身上吧,他才是你最需要的人。”
說完,李川便起身,走到大殿一側的書架旁,隨意地拿起一本書,便認真地看了起來,仿佛當李世民是空氣。
李世民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他想發怒,卻又生生忍住。
他看著李川那倔強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最終,他還是壓下了所有的怒火,沉聲道:
“朕會的,朕會好好督促承乾。”
夜色降臨,李世民破例讓李川留宿宮中。
他希望這短暫的相處能夠拉近父子間的距離,但李川卻始終保持著疏離和戒備,兩人間仿佛隔著一層無法逾越的鴻溝。
次日清晨,皇城的正門緩緩開啟,沉重的城門發出了“吱呀吱呀”的響聲,在寂靜的清晨顯得格外刺耳。
城外,早已聚集了無數的百姓,他們翹首以盼,等待著送楚王遠赴突厥的隊伍出現。
日光驅散了晨霧,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肅殺之氣。
朱雀門大開,晨曦灑在廣場白玉鋪就的地麵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百官朝服莊嚴肅立,鴉雀無聲。
五十級台階之上,是大唐皇室,天子威儀,母儀天下。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廣場中央——那即將登上馬車,遠赴突厥的楚王李川身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一襲素白長袍,腰間玉佩隨著步伐輕輕搖晃,發出清脆的聲響,與這肅穆的氛圍格格不入。
他步伐沉穩,不疾不徐地走向那輛樸實無華的馬車,仿佛不是去往苦寒之地,而是赴一場春日宴席。
行至車前,他停下了腳步,緩緩回頭,目光與高台之上的李世民相遇。
李世民看著他,心中五味雜陳。
那張年輕的臉上,看不出絲毫的恐懼與不舍,有的隻是平靜,仿佛一潭深不見底的湖水。
李世民想起昨夜太極宮中父子二人的對話。
“父皇可知突厥為何屢屢犯邊?”李川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
“自然是為了我大唐的疆土和財富。”李世民回答。
李川輕笑一聲,那笑聲中帶著一絲嘲諷。
“突厥缺的,從來不是金銀財寶,而是能人。
父皇送兒臣前往突厥,表麵是求和,實則是想讓兒臣為突厥練兵,壯大他們的實力。”
李世民心中一驚,麵上卻不動聲色,“川兒,你多慮了。”
“是嗎?”
李川逼近一步,目光灼灼地盯著李世民。
“父皇可還記得,兒臣曾說過,要讓大唐的鐵騎踏遍這天下每一寸土地?”
李世民心頭一震,這句話他當然記得。
他原以為這隻是少年人的狂妄之語,如今看來,這分明是深藏的野心!
此刻,站在朱雀廣場上的李川,與昨夜太極宮中的他,仿佛判若兩人。
一個是鋒芒畢露的皇子,一個是即將遠行的質子。
李世民看著他麵不改色的臉龐,心中思緒萬千,他究竟在想什麽?
“走吧。”李川的聲音打破了沉默,不再與李世民對視,朝馬車走去。
李川不再與李世民對視,轉身走向馬車。
玄色的靴子踏在白玉地麵上,發出輕微的叩擊聲,一下一下,敲擊在李世民的心上。
他望著李川的背影,心中竟湧起一絲輕鬆,一絲慶幸。
這個兒子,太過優秀,優秀到讓他感到威脅。
送他去突厥,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他暗自思忖:“若川兒是皇後所出,朕定會將這江山交付於他。可惜啊,可惜……”
他轉頭看向長孫皇後,卻見皇後眼眶微紅,神色複雜。
李承乾先前承受不住李川的目光,早已避開。
此刻見李川轉身,才敢回頭,偷偷打量著他的背影。
他心中暗自竊喜,少了一個強勁的對手,太子之位更加穩固了。
他甚至能感覺到自己握緊的拳頭裏,沁出了汗水。
李川登上馬車,車夫躬身請安,語氣中帶著一絲顫抖:
“殿下,起駕了。”
李川微微頷首,撩起車簾,坐了進去。
車夫輕揮馬鞭,馬車緩緩啟動,轆轆的車輪碾壓著白玉地麵,發出沉悶的聲響,仿佛碾壓在眾人心頭。
百官們肅立在廣場兩側,目送楚王離去,許多武將的心中充滿了無盡的哀歎。
楚王所展露的軍事才華比起他父皇也不逞多讓,甚至更強!
馬車行至朱雀門下,車夫輕揮馬鞭,馬車緩緩啟動,轆轆的車輪碾壓著白玉地麵,發出沉悶的聲響,仿佛碾壓在眾人心頭。
李川透過車簾,望見長孫皇後眼眶微紅,李世民麵容複雜,李承乾幸災樂禍的神情,心中不禁感到一絲無力。
突然,馬車前方的一處地方傳來了嘈雜聲,人群開始騷動。
李川眉頭微蹙,掀起車簾,望向外麵,隻見前方不遠處,有人影在人群中穿梭,似乎在尋找什麽。
“出什麽事了?”車夫停下馬車,回頭詢問。
李川沉聲說道:“去前方看看,可能是陷阱。”
言畢,他再度掀開車簾,目光如炬,凝視著前方的混亂。
馬車緩緩停下,車夫跳下車轅,快步走到前方,探頭探腦地詢問著什麽。
李川凝視著前方騷動的人群,心中疑竇更深。
他能感覺到,那股混亂的源頭,正朝他而來。
果然,下一刻,一個身影從人群中猛地衝出。
那身影異常熟悉,紅色衣袂在風中獵獵作響,像一團燃燒的火焰,瞬間點燃了周圍的喧囂。
是杜顏!
她手持長鞭,矯健如同一隻獵豹,幾個縱躍便衝破人群的阻礙,直接攔在了馬車前方。
棗紅色的駿馬嘶鳴一聲,前蹄高高揚起,在陽光下閃爍著金屬的光澤,馬蹄重重踏在青石板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籲——”
杜顏穩穩勒住馬韁,翻身下馬,利落地將韁繩扔給一旁驚慌失措的侍衛。
喜歡大唐:渭水之盟後我決定自立為王請大家收藏:()大唐:渭水之盟後我決定自立為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