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和氏璧

字數:7307   加入書籤

A+A-


    凜冽的北風裹挾著雪花,拍打在雁雲城斑駁的城牆上,發出嗚咽般的聲響。
    城內,點點火光在風雪中搖曳,仿佛隨時都會被吞噬。
    李川站在城樓上,眺望著遠方漆黑的夜幕,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
    他伸手接住一片雪花,雪花在他掌心迅速融化,如同他此刻翻湧的思緒。
    “王爺,一切準備就緒,隻待子時一到,便可兵發雁雲城!”
    楊都尉的聲音在風雪中顯得有些模糊。
    李川收回目光,轉頭看向楊都尉,微微頷首,“好!傳令下去,讓將士們養精蓄銳,此戰,隻許勝,不許敗!”
    “末將領命!”楊都尉抱拳,轉身離去。
    李川再次將目光投向遠方,口中喃喃自語。
    “稱帝……嗬,這天下,可不是那麽容易就能得到的。”
    他想起先前在醫館中慷慨激昂的誓言,心中不禁升起一絲苦笑。
    稱帝,談何容易?
    如今的大唐,雖然國力強盛,但終究缺少一樣東西——傳國玉璽。
    想那秦始皇一統六國,命丞相李斯以和氏璧雕刻玉璽,上刻“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方成正統。
    而如今,這象征著皇權正統的傳國玉璽,卻不知流落何處。
    他想起天策上將府中,那方由天策上將親自雕刻的“玉璽”。
    說是玉璽,也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真正的傳國玉璽,又豈是隨隨便便就能替代的?
    他聽說,天策上將每每深夜獨酌,都會拿出那方“玉璽”細細摩挲,眼中滿是落寞與不甘。
    李川深吸一口氣,冰冷的空氣讓他頭腦更加清醒。
    他知道,想要真正掌控天下,就必須得到傳國玉璽。
    如今已是貞觀四年,那真正的傳國玉璽還在突厥人手裏,隻有兩年後,才會真正回歸大唐,現在他……
    “王爺,”一個低沉的聲音打斷了李川的思緒。
    李川轉頭,隻見一個黑衣人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他身後,“一位神秘老人有請。”
    李川跟隨黑衣人穿過蜿蜒的巷道,來到一處隱蔽的宅院。
    推開厚重的木門,一股暖意撲麵而來,驅散了身上的寒氣。
    屋內,炭火燒得正旺,發出劈啪的聲響。
    一個須發皆白的老人背對著他站在窗前,身形挺拔如鬆。
    “王爺深夜造訪,老朽有失禮數未曾遠迎,還請見諒!”
    老人並未回頭,語氣平靜無波。
    李川上前幾步,拱手道:“老先生,今日前來,是有要事相商。”
    老人緩緩轉過身,目光銳利地落在李川身上:
    “哦?王爺請講。”
    “老先生可知,如今大唐雖國力強盛,卻缺少一樣東西——傳國玉璽。”
    李川開門見山,語氣堅定。
    “如今這象征著皇權正統的傳國玉璽,卻在突厥人手中,我漢人如何能稱正統?”
    李川的聲音帶著一絲激動,“唯有取得傳國玉璽,方能名正言順,震懾四方!”
    老人走到桌前,拿起酒壺為自己斟了一杯酒,一飲而盡,然後才緩緩說道:
    “王爺的意思是……”
    “如今我欲稱帝,但沒有玉璽加冕,如何能服眾?如何能令天下臣服?”
    李川目光灼灼地盯著老人,“唯有取回玉璽!”
    老人放下酒杯,眼中閃過一絲精光,“王爺可知,取回玉璽,談何容易?”
    “我知道,此事不易,但為了大唐,為了天下蒼生,我還是願意一試!”
    李川語氣激昂,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登上皇位的那一刻。
    老人沉默良久,屋內隻有炭火燃燒的劈啪聲,氣氛凝重得讓人幾乎喘不過氣。
    終於,他抬起頭,目光如炬,“王爺,可知這玉璽,如今在何處?”
    李川深吸一口氣,一字一句地說道:
    “突厥頡利可汗手中。”
    老人眺望著遠方漆黑的夜幕,良久,才緩緩開口道:
    “王爺,此事,容我三思。”
    李川心中一沉他上前一步,沉聲道: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若再遲疑,恐生變故!”
    老人猛地轉過身,目光如刀鋒般落在李川身上。
    “王爺,你可知,此事一旦敗露,你我皆是萬劫不複!”
    李川毫不畏懼地迎上老人的目光,“這江山我又為何不可一坐?”
    老人深深地看了李川一眼,”
    “老先生……”李川還想再勸,卻被老人打斷。
    “王爺請回吧。”老人語氣不容置疑。
    李川知道,再說下去也無益,隻得拱手告辭。
    他轉身離去,走到門口時,突然聽到老人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王爺,”老人的聲音低沉而堅定。
    “明日午時,城外十裏坡,不見不散。”
    次日午時,城外十裏坡,寒風呼嘯,卷起漫天飛雪。
    李川身著玄色錦袍,負手立於坡頂,眺望著遠方連綿起伏的山巒。
    凜冽的寒風吹拂著他的衣袍,獵獵作響,卻絲毫不能撼動他挺拔的身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爺,”楊都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那人還未至,是否……”
    李川抬手打斷了他,“再等等。”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仿佛蘊藏著無窮的力量。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風雪越來越大,天地間一片蒼茫。
    就在楊都尉快要失去耐心的時候,遠處出現了一個黑色的身影,正朝著這邊飛馳而來。
    “來了!”
    片刻之後,黑衣人勒馬停在李川麵前,翻身下馬,單膝跪地,“王爺,那人已在等候。”
    李川微微頷首,翻身上馬,跟隨黑衣人朝著山林深處而去。
    穿過茂密的樹林,來到一處隱蔽的山穀。
    穀底,一間簡陋的木屋孤零零地矗立在那裏,周圍是高聳入雲的峭壁,易守難攻。
    李川下馬,走到木屋前,輕輕叩響了木門。
    “進來。”老人的聲音從屋內傳來。
    李川推門而入,隻見天策上將正坐在桌前,手中拿著一卷地圖,眉頭緊鎖。
    “老先生,”李川拱手道。
    老人放下地圖,抬起頭,目光如炬地盯著李川,“王爺,可想好了?”
    李川深吸一口氣,語氣堅定,“想好了,為了這多姿多彩的江山,我定當一試!”
    老人走到牆邊,伸手按下一個機關,牆壁緩緩打開,露出一條通往地下的密道。
    “王爺,請。”老人做了個請的手勢。
    李川毫不猶豫地走進了密道,老人緊隨其後。
    密道內,光線昏暗,空氣潮濕,彌漫著一股黴味。
    兩人沿著蜿蜒曲折的密道走了許久,終於來到一扇巨大的石門前。
    老人再次按下機關,石門緩緩打開,露出一間寬敞的石室。
    石室中央,擺放著一個巨大的青銅鼎,鼎內燃燒著熊熊烈火,照亮了整個石室。
    “王爺,這就是……”老人指著青銅鼎,語氣凝重。
    李川走到青銅鼎前,目光灼灼地盯著鼎內的火焰,突然,他伸手探入火焰之中,一把抓住一個……
    “這是什麽?”
    李川的手探入熊熊烈火之中,熾熱的溫度炙烤著他的皮膚,但他卻仿佛毫無感覺。
    他一把抓住一個通體黝黑的,雕刻著複雜紋路的木盒。
    木盒入手冰涼,與火焰的灼熱形成鮮明對比,這種冰火兩重天的感覺讓李川心中一凜。
    他緩緩將木盒從火焰中取出,入手沉甸甸的,一股奇異的香味從木盒中散發出來,沁人心脾。
    老人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沉聲道:
    “王爺,你可知這是什麽?”
    李川沒有回答,而是小心翼翼地打開木盒。
    木盒打開的瞬間,一道耀眼的光芒從盒中射出,照亮了整個石室。
    光芒散去,隻見木盒中靜靜地躺著一塊晶瑩剔透的玉石,玉石呈方形,上麵雕刻著九條栩栩如生的龍,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會騰空飛起。
    “這是……和氏璧?”
    李川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
    老人點了點頭,“不錯,正是和氏璧。”
    李川的目光緊緊地盯著和氏璧,眼中閃爍著狂熱的光芒。
    他伸手撫摸著和氏璧光滑的表麵,感受著它傳來的溫潤觸感,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
    “有了和氏璧,我就能……”李川的聲音帶著一絲興奮。
    老人打斷了他的話,“王爺,你想錯了。”
    李川一愣,“老先生,此話怎講?”
    老人走到李川麵前,目光如炬地盯著他。
    “王爺,你可知,這和氏璧,並非真正的傳國玉璽。”
    李川心中一驚,“什麽?這……這怎麽可能?”
    老人歎了口氣,“真正的傳國玉璽,早已不知所蹤。這塊和氏璧,不過是前朝仿製而成,雖然材質相同,但終究不是真品。”
    李川頓時如遭雷擊,他怔怔地望著手中的和氏璧,
    “那……那我們該如何是好?”
    李川的聲音有些顫抖。
    老人拍了拍李川的肩膀,沉聲道:
    “王爺不必灰心,雖然我們沒有真正的傳國玉璽,但我們有這塊和氏璧,也足以號令天下了。”
    李川抬起頭,目光灼灼地盯著老人,“老先生的意思是……”
    老人微微一笑,“王爺,如今我們已經有了和氏璧,隻要再……”
    他湊到李川耳邊,低聲說了幾句話。
    李川聽著老人的話,眼中漸漸亮了起來,他深吸一口氣,沉聲道:
    “好,就按老先生的意思辦!”
    老人點了點頭,“王爺,此事事關重大,切不可泄露半句。”
    “老先生放心,我明白。”李川鄭重地點了點頭。
    “那我們就開始吧。”
    老人走到青銅鼎前,拿起一個火把,點燃了鼎內的柴火。
    熊熊烈火再次燃燒起來,照亮了整個石室。
    李川和老人站在青銅鼎前,目光緊緊地盯著鼎內的火焰,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
    “王爺,你確定要這麽做嗎?”
    老人的聲音低沉而凝重。
    李川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我意已決,絕不後悔!”
    喜歡大唐:渭水之盟後我決定自立為王請大家收藏:()大唐:渭水之盟後我決定自立為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