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午馬:別攔我,我要砍死長孫無忌

字數:6532   加入書籤

A+A-


    皇城廣場上,陽光刺眼,卻遠不及長孫無忌那張笑裏藏刀的臉,更讓裴寂感到刺骨的寒意。
    “長孫大人說笑了,老夫身子骨還硬朗得很,無需太醫。”
    裴寂強壓下心頭怒火,幹澀地說道。
    他感覺胸口憋悶,仿佛有一塊巨石壓著,喘不過氣來。
    長孫無忌笑容更甚,眼角的皺紋都擠到了一起,聲音也拔高了幾分,引得周圍官員紛紛側目:
    “裴公乃國之棟梁,可要保重身體才是。若是累壞了身子,陛下可是會心疼的。”
    他這番話,看似關心,實則句句誅心。
    裴寂聽得胸中血氣翻湧,隻覺一股腥甜湧上喉頭。
    他死死咬住牙關,才沒讓自己當場失態。
    人群中,一個上了年紀的官員,本就對眼前的景象感到焦慮,又聽到長孫無忌這陰陽怪氣的話,頓時氣血攻心,兩眼一翻,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哎呦,不好了,快來人啊!”
    人群頓時亂作一團,驚呼聲、叫喊聲此起彼伏。
    長孫無忌卻仿佛沒事人一樣,依舊笑眯眯地看著裴寂,仿佛在欣賞一出好戲。
    裴寂再也無法忍受,他猛地一甩衣袖,怒聲道:
    “老夫還有要事在身,恕不奉陪!”
    說完,便頭也不回地朝著皇宮方向走去,背影顯得有些佝僂和狼狽。
    長孫無忌看著裴寂離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仰天大笑起來,聲音中充滿了嘲諷和不屑。
    暗處,一個身穿黑色勁裝的男子,隱藏在陰影之中,銳利的目光死死盯著長孫無忌,太陽穴突突直跳,胸膛劇烈起伏,顯然已是怒火中燒。
    “午馬,冷靜!”
    一個低沉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一隻手緊緊地按住了他的肩膀,“現在還不是時候。”
    午馬緊緊握住拳頭,指甲深深地嵌入肉裏,他咬牙切齒地說道:
    “此人如此囂張,簡直目中無人!若非他從中作梗,殿下怎會被逼為質,遠離朝廷!”
    按住他肩膀的男子,歎了口氣,低聲道:
    “別忘了我們的任務,大局為重,切莫衝動。”
    酉雞的聲音不大,卻像一柄重錘,狠狠敲擊在午馬的心頭。
    他胸膛劇烈起伏,仿佛一頭被激怒的困獸,喘息聲粗重而壓抑。
    “你可知自己在說什麽?”
    午馬的聲音嘶啞,帶著一絲難以置信,“殿下乃是堂堂正正的大唐皇子!現在殿下雖在邊外建立新朝,可殿下明明有機會繼承正統的!”
    酉雞的眼神平靜而深邃,仿佛能洞穿世間一切虛妄。
    “大唐?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
    他抬手指了指那些在陽光下議論紛紛的官員,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
    “這些人,終將是大炎的子民。殿下胸懷大誌,豈能拘泥於一隅之地?”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殿下韜光養晦,隱忍至今,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夠率領鐵騎,踏破這長安城!殺盡這些世家狗!”
    午馬聞言,身軀猛地一震,他死死盯著長孫無忌那張得意洋洋的臉,最終還是緩緩鬆開了緊握的拳頭。
    指甲在掌心留下了深深的血痕,仿佛在無聲地控訴著他的不甘。
    “記住,午馬,大局為重。”
    酉雞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中帶著一絲警告,“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壞了殿下的大計。”
    午馬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再次睜開時,眼中已經恢複了平靜。
    他點了點頭,沉聲道:“我明白了。”
    與此同時,國子監內,虞世南滿麵紅光,腳步飛快地穿梭在古樸的建築之間。
    他手中緊緊攥著一本用布帛包裹的書籍,仿佛捧著一件稀世珍寶。
    “穎達兄!穎達兄!”
    虞世南的聲音洪亮,帶著一絲難以抑製的興奮,在寂靜的國子監內回蕩。
    孔穎達正襟危坐於書案前,一絲不苟地批閱著學生的課業。
    聽到虞世南的聲音,他眉頭微微一皺,放下手中的筆,抬頭看向來人。
    “世南兄,何事如此慌張?”
    虞世南衝到孔穎達麵前,顧不得行禮,一把將手中的書籍放在書案上,語氣激動地說道:
    “穎達兄,出大事了!天大的消息!”
    孔穎達看著他這副失態的模樣,“哦?何事能讓你如此激動?”
    虞世南神秘一笑,緩緩打開包裹書籍的布帛,露出了裏麵的真容——一本普普通通的《詩經》。
    “此書有何特別之處?”孔穎達拿起《詩經》,隨意翻閱了幾頁,並未發現任何異常。
    虞世南見狀,連忙指著書頁上的幾處細微之處,壓低聲音,神秘兮兮地說道:
    “穎達兄,你仔細看看這些……這些小點點!”
    孔穎達順著虞世南手指的方向看去,起初並未在意,隻是一些細小的墨點而已。
    但很快,他便發現了這些墨點的不同之處。
    它們並非隨意點綴,而是分布在句讀之間,將原本連貫的文字分割成一個個清晰的意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是……”
    孔穎達瞪大了眼睛,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他仔細辨認著這些墨點,口中喃喃自語,“句讀之法?標點符號?”
    虞世南得意地點了點頭,胡須都跟著顫動起來:
    “正是!有了這些標點符號,文章義理一目了然,再也不用為斷句而苦惱了!簡直是學問之利器啊!”
    孔穎達如獲至寶,雙手顫抖地捧著這本《詩經》,愛不釋手。
    他反複研讀,越發覺得這些標點符號精妙絕倫,能夠準確地表達文章的語氣和情感。
    “妙!妙!妙!”
    孔穎達連聲讚歎,仿佛發現了新大陸一般,“此法若能推廣開來,必將惠及天下學子,功德無量啊!”
    兩人激動地討論了許久,最終,孔穎達冷靜下來,捋著胡須,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世南兄,此書你從何處得來?這標點符號又是何人所創?”
    虞世南搖了搖頭,麵露難色:“實不相瞞,此書乃是我在東市閑逛時,偶然所得。至於這標點符號的來曆,我就不得而知了。”
    孔穎達沉吟片刻,眼中精光一閃,壓低聲音道:
    “世南兄,你可曾聽聞,大炎也有類似的斷句之法?”
    虞世南聞言,臉色驟變,驚呼道:“穎達兄是說……此書莫非來自大炎?”
    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震驚。
    如果這標點符號真的來自大炎,那其中的意義就非同小可了。
    與此同時,隴西李氏府邸內,氣氛卻異常壓抑。
    李氏家主李博昌焦躁地在書房內踱步,臉色陰沉得可怕。
    他原本以為,憑借李氏在朝中的關係,定能阻止科舉的推行。
    然而,現實卻狠狠地扇了他一記耳光。
    “家主,不好了!”
    一個家衛匆匆跑進書房,氣喘籲籲地說道,“外麵傳來消息,陛下不僅沒有取消科舉,還在大力推廣一種新的書籍!”
    李博昌聞言,怒火中燒,猛地一拍桌子,吼道:“什麽?新的書籍?難道他李世民還想翻天不成?”
    家衛顫顫巍巍地說道:“聽說……聽說這些書籍印刷精美,而且內容通俗易懂,深受百姓喜愛。”
    李博昌冷笑一聲,不屑地說道:“哼,不過是一些嘩眾取寵的東西罷了,還能比得上我們李氏的書籍?”
    家衛猶豫了一下,還是硬著頭皮說道:
    “可是……可是聽說這些書籍上,有一種特殊的符號,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文章。”
    李博昌眉頭一皺,心中隱隱感到一絲不安。
    他揮了揮手,不耐煩地說道:“好了,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家衛走後,李博昌獨自一人在書房內沉默了許久。
    他突然意識到,如果李世民真的推廣這種書籍,那李氏的書鋪生意,恐怕就要大受影響了。
    “不行,我不能坐以待斃!”
    李博昌眼中閃過一絲狠色,他立刻喚來管家,吩咐道:
    “立刻通知下去,讓所有書鋪開門營業,低價出售書籍,務必將損失降到最低!”
    管家領命而去,李博昌卻依然感到心神不寧。
    他總覺得,事情並沒有那麽簡單。
    片刻之後,家衛再次返回書房,手中捧著一本用布帛包裹的書籍。
    “家主,這是小的從市麵上買來的,您看看……”
    家衛小心翼翼地將書籍放在李博昌麵前。
    李博昌拿起書籍,隨意翻閱了幾頁,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
    他發現,這本書籍不僅印刷精美,而且內容通俗易懂,更重要的是,上麵果然有一種特殊的符號,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文章。
    “這……這是什麽東西?”
    李博昌指著書頁上的標點符號,聲音顫抖地問道。
    家衛恭敬地回答道:“聽說這種符號叫做‘標點’,是陛下親自推廣的。”
    李博昌聞言,如遭雷擊,臉色瞬間變得慘白。
    他終於明白,李世民這次是有備而來,他要用這種新的書籍,徹底顛覆傳統的文化格局。
    “我們李氏的書……還有活路嗎?”
    李博昌喃喃自語,聲音中充滿了絕望。
    家衛猶豫了一下,還是鼓起勇氣說道:
    “家主,小的認為,我們李氏的書……恐怕難以與這些新書競爭。”
    他小心翼翼地從懷中掏出一本《孫子兵法》,遞給李博昌,隻見扉頁上赫然寫著:一,曰始;二,曰天時;三,曰地利;四,曰將;五,曰法。
    李博昌看著那幾個用標點隔開的字,雙目血紅,一把抓住了家衛的胳膊,聲音嘶啞地問道:“這……這又是誰寫的?”
    喜歡大唐:渭水之盟後我決定自立為王請大家收藏:()大唐:渭水之盟後我決定自立為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