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告學子書

字數:6081   加入書籤

A+A-


    金色的陽光灑在廣場上,將潔白的考卷曬得有些發燙。
    隨著最後一聲鑼響,持續三日的科舉考試終於結束。
    考生們魚貫而出,神情各異。
    有的眉飛色舞,談笑風生,顯然對自己的答卷頗為滿意;
    有的則愁眉緊鎖,默默無語,似乎還在糾結考題的答案。
    “這次策論題真是出乎意料,竟然問的是如何發展大炎的工商業!”
    一個考生搖著手中的折扇,興奮地說道,“我可是早有準備,引經據典,洋洋灑灑寫了三大篇!”
    “唉,別提了,”另一個考生苦著臉,“我光顧著背四書五經了,對工商業一竅不通,這下可完了。”
    廣場上,考生們三五成群,討論著考試內容,也憧憬著未來的仕途。
    有人暢想著金榜題名,光宗耀祖;有人則盤算著即便落榜,也能憑借這次考試的經驗,在地方謀個一官半職。
    與此同時,雁雲宮內,李川負手立於窗前,目光眺望遠方。
    科舉考試是他一手推行的,如今終於落下帷幕,他的心中感慨萬千。
    “陛下,”郭守敬躬身行禮,“科舉考試已經結束,考生們都離去了。”
    李川微微頷首,“朕要寫一封告大炎學子書,你安排人謄抄後,分發給所有考生。”
    郭守敬領命退下,準備筆墨紙硯。
    李川走到案前,提筆蘸墨,思緒如潮水般湧來。
    “莘莘學子,朕今日執筆,非為祝賀,亦非為嘉獎……”
    李川筆走龍蛇,在潔白的紙上寫下遒勁有力的字跡,“科舉及第,並非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大炎的強盛,不在於皇權的穩固,不在於軍隊的強大,而在於爾等,在於每一個大炎的子民……”
    李川筆鋒頓了頓,目光落在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上,繼續寫道:
    “朕希望,爾等能將所學知識,用於實踐,用於建設大炎,造福百姓……”
    他寫得很投入,仿佛將全部心血都傾注在這封告學子書中。
    郭守敬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
    “陛下……”郭守敬剛想開口,卻又不知該如何表達心中的激動。
    郭守敬屏息凝神,不敢打擾李川。
    禦案上,李川的筆尖在紙上遊走,發出沙沙的聲響,如同春蠶咀嚼桑葉,又似細雨敲打窗欞。
    墨香在空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
    郭守敬不自覺地深吸一口氣,隻覺得這墨香中,蘊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力量,讓人心潮澎湃。
    李川寫完最後一個字,長舒一口氣,將筆輕輕放在筆架上。
    郭守敬這才敢上前,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張寫滿字的紙,輕輕吹著上麵的墨跡,生怕弄髒了這珍貴的文字。
    待墨跡幹透,他恭恭敬敬地將告學子書折疊好,揣入懷中,仿佛捧著一件稀世珍寶。
    考場外,學子們或喜或憂,議論紛紛。
    “唉,也不知道這次能不能考上。”
    一個身著青衫的學子歎息道,語氣中帶著一絲焦慮。
    “我倒是覺得,就算考不上,也能回大唐謀個差事。”
    另一個學子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
    “回大唐?”
    先前那學子苦笑一聲,“談何容易啊!大唐世家把控一切回去又能如何?”
    “說的也是……”另一個學子附和道,“聽說大炎的官員俸祿優厚,還能參與國家建設,不像大唐,處處受到掣肘。”
    就在這時,一個學子指著遠處牆上張貼的告示,大聲喊道:
    “快看!那是什麽?”
    眾人紛紛循聲望去,隻見一張巨大的告示貼在牆上,上麵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
    由於距離較遠,眾人看不清上麵寫的是什麽。
    “我去看看!”
    一個身材高大的學子自告奮勇,擠過人群,跑到告示前。
    他仔細辨認著上麵的文字,一字一句地念了出來:“莘莘學子,朕今日執筆……”
    眾人豎起耳朵,仔細聽著。
    那學子聲音洪亮,如同洪鍾大呂,將告學子書的內容清晰地傳達給每一個人。
    人群中,有人聽得熱血沸騰,有人聽得熱淚盈眶,有人聽得沉默不語……
    “這……這是陛下寫給我們的?”一個學子喃喃自語,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
    “是啊!”
    另一個學子激動地握緊拳頭,“陛下如此重視我們,我們一定要好好努力,報效大炎!”
    人群中,兩個學子靜靜地聽著,他們的名字分別是馬周和趙陽……
    雁雲宮外,告示前人頭攢動。
    負責張貼告示的官員特意挑選了嗓門洪亮的年輕學子來誦讀告學子書,好讓更多人聽見。
    這名學子名叫周正,起初聲音還有些顫抖,許是緊張所致。
    可隨著他讀下去,聲音逐漸變得堅定,字字鏗鏘,仿佛帶著一股莫名的力量,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馬周站在人群中,聽得如癡如醉。
    他本是寒門子弟,飽受世態炎涼,對前途不抱希望。
    如今聽到李川這番肺腑之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仿佛在茫茫大海中看到了一座燈塔,指引著他前進的方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下意識地攥緊了拳頭,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卻絲毫感覺不到疼痛。
    一旁的趙陽也聽得熱血沸騰。
    李川的告學子書,如同醍醐灌頂,讓他豁然開朗。
    他終於明白,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享樂,而在於奉獻,在於為國家,為百姓做出貢獻。
    周正的聲音越來越高亢,讀到最後,已是聲淚俱下:
    “朕希望,爾等能將所學知識,用於實踐,用於建設大炎,造福百姓!朕期盼著,與爾等共同見證,大炎的崛起!大炎的輝煌!”
    話音落下,人群中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許多學子眼中閃爍著淚光,激動地高喊著:“大炎萬歲!陛下萬歲!”
    馬周和趙陽也跟著振臂高呼,聲音嘶啞,卻充滿了力量。
    “我決定了,我要留在大炎!”一個學子大聲喊道。
    “我也是!”
    “我們都留在大炎!”
    越來越多的學子響應,聲音匯聚成一股洪流,響徹雲霄。
    雁雲宮內,李川聽到宮外的歡呼聲,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他轉身對郭守敬說道:“看來,朕的告學子書,效果不錯。”
    郭守敬激動地拱手道:“陛下聖明!如今大炎學院人數爆滿,臣建議,重新開辟學院,擴大招生規模。”
    李川點點頭:“準奏!另外,朕打算將教育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階段,分別對應不同的學齡和學習內容。”
    郭守敬眼前一亮:“陛下此舉,必將使大炎的教育事業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就在兩人商議大炎教育大計時,一個太監匆匆走進殿內,跪下稟報道:“陛下,有要事稟報……”
    太監的聲音微微顫抖:“大炎各地傳來消息,土豆……土豆豐收了!”
    李川先是一愣,隨即一股巨大的喜悅湧上心頭。
    他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到窗前,深吸一口氣,仿佛要將這普天同慶的喜悅全部吸入肺腑。
    窗外,晴空萬裏,陽光燦爛,正如他此刻的心情。
    “豐收了!真的豐收了!”李川喃喃自語,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
    他仿佛看到,大炎的百姓們正歡欣鼓舞地收獲著土豆,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他知道,這小小的土豆,將徹底改變大炎百姓的命運,讓他們遠離饑餓,走向富足。
    郭守敬也激動得難以自持,他顫聲道:“陛下,此乃天佑大炎啊!”
    消息如同燎原的野火,迅速傳遍了大炎的每一個角落。
    田間地頭,百姓們奔走相告,歡呼雀躍。
    他們小心翼翼地將一顆顆飽滿的土豆從泥土中挖出來,捧在手中,仿佛捧著珍貴的寶貝。
    “今年冬天,再也不用挨餓了!”一個老農激動地老淚縱橫,他緊緊地握著手中的土豆,仿佛握著生的希望。
    “是啊!感謝陛下!感謝上天!”
    另一個農婦也跟著抹眼淚,她仿佛看到,自己的孩子們正圍坐在熱氣騰騰的餐桌旁,享用著香噴噴的土豆,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長安,太極宮。
    李世民看著手中的告大炎學子書,臉色陰沉得可怕。
    他將手中的紙揉成一團,狠狠地摔在地上,怒吼道:“好大的膽子!”
    房玄齡站在一旁,大氣也不敢出。
    他小心翼翼地撿起地上的紙團,展開來,仔細地閱讀著上麵的文字。
    良久,他才緩緩說道:“陛下,此人文采斐然,情真意切,恐怕能勝過十萬兵啊!”
    杜如晦也走了過來,看了一眼告學子書,眉頭緊鎖。
    他知道,李川的這篇文章,將會對大唐的讀書人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那些寒門子弟,他們渴望建功立業,渴望改變自己的命運。
    “甚至有些世家子弟……恐怕也會心動啊……”杜如晦低聲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擔憂。
    喜歡大唐:渭水之盟後我決定自立為王請大家收藏:()大唐:渭水之盟後我決定自立為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