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望穿百年

字數:3442   加入書籤

A+A-


    大明陸海大軍數十萬,以泰山壓頂之勢輕易光複京師,亦以最酷烈手段徹底碾碎了建奴全族,根除了華夏隱憂。
    漢人王朝、煌煌大明,在無數仁人誌士不畏犧牲的拚搏下,再次以不可阻擋之勢歸來,也必將更加強大和穩固。
    不世功業在手,無論文臣還是武將,心中都充滿熱切的等待著皇太子於北京登基稱帝,其後必然是眾人萬分期待的論功行賞。
    曆經多年鏖戰的陸海軍將士們,自然而然的產生了“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的鬆懈感,一門心思等著榮華富貴和安享太平。
    不少將領和戰士們,甚至開始公開談論著,是在北京安家置業,還是去南方享受,盤算著能夠得到怎樣的功賞和利益。
    更有甚者,他們在京師四處考察,尋找心儀的宅邸,更有各色媒婆活躍起來,給他們尋摸年輕貌美的女子,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文臣武將們的心思變化,以及因而產生的各種行為,很快便被殷齊山和付剛強兩人稟報給朱慈炯,令他憂心不已。
    論功行賞是必然的,給功勳卓著的將士們以榮華富貴亦是理所當然,但這種鬆懈的心態,絕不應該放任。
    朱慈炯心中非常清楚,當今的世界早已不同,西方列強正野心勃勃的分割世界,大明北方和南方的兩個強敵也在崛起。
    曆史再次來到緊要關口,百年之大變局迫在眉睫,大明必須要奮力逆流而上,方能在弱肉強食的世界立足,漢人才能真正擺脫可能的百年屈辱。
    朱慈炯深深思索之後,覺得當下須立即解決兩大問題,其一必須讓文武眾臣認清這個殘酷和危機四伏的世界,必須保持高度的危機感。
    其二則是統一思想,確定大明未來一些年的發展戰略,尤其是明確王朝的主要威脅和敵人,並加以應對。
    王朝初年,必是軍力最為強盛,戰心戰意最為高昂,開拓精神最為強烈之時,絕對不能安享太平,放任隱患成長。
    國力和軍力亦不可能無限,必須將最強悍的力量,用來根除可能對華夏傷害最大最深的敵人身上,令它們永不敢滋生異心。
    那麽,未來一些年,該弄死誰呢?朱慈炯摸著下巴,盯著麵前的巨大輿圖,陷入了沉思之中。
    ......
    十數日之後,朱慈炯在“徹底打掃幹淨”的皇宮武英殿中,召集了文武重臣共議國朝的大政。
    文臣以總理大臣張煌言為首,宋應星、張履祥、呂勇、陳永華、李時茂、付剛強等人緊隨其後,濟濟一堂。
    武將則由李定國、鄭成功和楊三水三人領銜,沐天波、薑光軍、兀爾特、王輔臣、明安達禮、甘輝、萬禮、金俊等將領及政委們悉數出席,陣容豪華。
    無論文臣還是武將,盡皆一副輕鬆愉快的模樣,都以為是皇太子殿下召集眾人,應當是議論如何論功行賞了。
    朱慈炯觀察眾臣的臉色,愈發覺得有必要召集這次議事大會,無論如何要澆下一盆冰水,坦誠深入的交流一次:
    “諸公呐,孤王近日夙興夜寐輾轉難眠,一個疑問始終縈繞於心頭,苦思良久不得結果,今日便請諸公解惑。”
    “時至今日,咱們漢人的江山、大明的統治,當真能穩如泰山了嗎?我們當真可以馬放南山、刀槍入庫了嗎?”
    朱慈炯有些清冷的聲音,令群臣眾將高漲的熱情驟然冷卻,情知今日必有大事發生,便屏息凝神靜待下文。
    人群之中,殷齊山、胡徽、楊三水等人神情不變,他們是打探或得知一些內情的人,暫時保持住了高貴的冷靜。
    朱慈炯拋出一個問題之後,並不需要群臣眾將回答,略略打量眾人的臉色變幻後,便徑自高聲喝道:
    “萬祺,把輿圖打開吧,請諸公先好好看看!”
    隨著他的聲音,眾人方才驚覺在大殿側麵,張萬祺已經領著一隊禁衛,豎起了一麵巨大的輿圖,正在將覆蓋在上帷幔打開。
    群臣眾將抬眼望去,卻見是一幅大明早些年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留世雖然極其稀少,但對於在場眾人來說卻並不稀奇。
    隨著眾人細細打量坤輿圖,他們心中突然悚然而驚,那巨大無比的輿圖上乍看是大明疆域和世外各國,細看卻大有不同。
    輿圖之上竟被做出了無數的標注,那些標注都是血淋淋的,或是繪製了無數分布於華夏各地的累累屍骨,或是將華夏疆域分割出去。
    原本以為是建奴的罪孽,可細細打量可思索卻明顯不是,眾人中便有人憶起皇太子的“神奇”來,神色便愈發鄭重。
    朱慈炯此時已醞釀完畢,情緒已經沉浸到那段百年恥辱中,滿懷的仇恨和怒火便熾烈起來,語氣中的殺意竟比對待建奴更加濃烈:
    “太祖顯靈庇佑孤王與大明之事,在場諸位或多或少都有所耳聞,今日孤王明確告訴你們,確有其事。”
    “若不如此,孤王不過中人之姿罷了,如何能夠在漢人江山已失、大明江山已亡的狀況下逆轉大勢,再度中興大明。”
    “孤王和諸公一般,近些時日心中壓力盡去,心情亦是萬分喜悅的,覺得可以享一享太平、富貴了。”
    “昨夜太祖卻再度降臨,領著孤王望穿其後數百年之華夏,所見所聞實在觸目驚心,令人痛徹心扉。”
    “泱泱中華,竟被八家東西方蠻夷之國欺淩百年,造成了史無前例的百年屈辱,割地數千裏、賠款數億兩、百姓死傷數千萬。”
    “其中有兩國尤其野蠻和凶殘,一則是北疆羅刹國,其酋長金發碧眼,如餓狼窺羊。彼等先竊據西伯利亞荒原,待中原疲弱之時,竟於黑龍江畔築城掠地,奪走華夏三成多的土地,更殺害華夏邊民數十萬,掠奪物資無數。”
    “不僅如此,他們更心懷狼子野心,一心要推行黃俄羅斯計劃,妄圖把華夏長城以北所有的土地皆據為己有,甚至試圖狼視中原。”
    “孤王告訴你們,羅刹國的蠻夷們,已經跨越了蠻荒的冰原,開始逐漸侵蝕華夏故土了,過不了幾年,北海將不複歸華夏所有了。”
    “也就是說,名垂千古的大詩人李白的故鄉啊,將要落於蠻夷之手了。”
    喜歡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請大家收藏:()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