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前戲正戲

字數:3531   加入書籤

A+A-


    公元一六六六年三月,老天一如既往的將春天撒播向安南南北,哦,現在叫南越國和北越國了。
    歸心似箭的大明將士們,在歸期一延再延之後,幾乎人人都念叨著三月之後又三月之際,終於要踏上歸鄉之路。
    他們是被南越和北越國反複央求而留下,花了數月幫助其訓練孱弱的軍隊,又為其配備了明軍淘汰下來火銃、火炮,使其戰力大增。
    大明自然不是傻子,均不會做賠本的買賣,各類火器比之明軍至少都差一代甚至兩代,以免被其反噬。
    且自古至今,當一國尤其是小國,武器裝備都依賴大國之時,也就是將其國家命運,交到了大國之手。
    還有一點亦十分重要,軍火買賣同樣是自古至今,利潤豐厚的令人發狂的買賣,大明豈可放過?!
    種種算計,在今日都不重要,將士們心中最重要之事,卻是趕緊回到那魂牽夢繞的故鄉,他們想家了,想得要死!
    順化港的潮水裹挾著金銀的銅臭氣,以及無數奇珍異寶和各色物資的珠光寶氣,把三百艘巨大的改良福船吃水線壓到極限。
    海軍將士們痛並快樂著,如此的運輸行程,他們近一年來已經往返了數次,疲憊至極又刺激萬分。
    碼頭之上,明軍將士們正和民夫將最後一批吳哥窟金佛吊裝進底艙,純金打造的佛陀指尖在陽光下泛著冷光。
    抬眼遠望,港口外還有無數牛馬大車排隊等待,上麵的無數珍寶、物資,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化作滋養大明騰飛的養料。
    "大帥,阮國主求見。" 親兵的通報驚起桅杆上的信天翁。這位南越國主身著大明所賜的四爪蟒袍,氣質尊貴無比。
    "國主這是要獻寶?" 楊三水的目光掃過他懷中抱著的明黃錦盒,目光中滿是玩味之色。
    阮福海掀開錦盒,露出了其中的幾件物事:第一件便是南越國全國輿圖,各處險要關隘、城池人口和金銀銅鐵礦山,盡皆曆曆在目。
    第二件物事,卻是《大越史記全書》,天朝上國的儒生們在南孔聖人的率領下將為南越國厘清曆史,此書便交由天朝留存為佳。
    第三件物事,卻是一張頗大的明黃紙頁,其上密密麻麻的記錄了南越國給大明的“貢獻”,亦是豐厚無比。
    第四件物事,也是一張紙頁,其上卻是南越國王族子弟、官員家傑出弟子的名單,也有兩百二十餘人,他們將去接受天朝的教導熏陶。
    “阮國主,你很好,是個極有智慧之人,阮氏一族在南越國的統治,必將隨著大明一起千秋萬載!”,楊三水衷心讚許。
    “小王承大人吉言,借大明天威照拂,亦自覺能夠為大明守護南越,世世代代,永不背叛。”
    楊三水和阮福海笑談之際,在港口的另一側,最後一批五千餘安南戰俘正被鐵鏈串成長蛇,在明軍押解下,心如死灰的登船。
    這些都是堅定的安南獨立主義者,他們懷抱著最熾烈的愛國情懷,誓死反抗著南越國和大明軍隊的鎮壓。
    他們最終失敗了,領導者和各級將領都被斬殺一空,他們被南越國定為叛逆者,由明軍帶去大明作為寶貴的“勞動力”。
    某個年輕戰俘突然扯斷綁索,奮然縱身躍入海中,旋即被船舷射出帶倒鉤的漁網,將他如活魚般拖回甲板,最終被當場槍決。
    "第十七個,倒也是個漢子。"軍法官在名冊上勾畫,在其姓名上劃上一道刺目的紅色,並再度高喝“加強看押,不軌者殺無赦。”......
    與此同時,升龍城外的碼頭上,李定國正監督著最後一批三十萬石稻米裝上福船,這些稻米用浸過桐油的黃麻袋裝著,袋口印著 "皇明禦廩" 的朱紅印記。
    "晉王,孔先生求見。" 賀九儀的通報打斷了李定國的沉思。這位南孔家主的牛車停在碼頭邊,車轅上懸掛的青銅鐸鈴上的日月紋分外耀眼。
    "鄭氏願將三百儒生送往南京國子監。" 孔衍楨的聲音如晨鍾暮鼓,驚得江麵上的魚鷹紛紛展翅。
    李定國望著牛車後跟著的安南學子 — 他們的青布長衫下擺已被紅河泥水汙染,懷中卻緊抱著《論語》新刻本。
    當看到為首的少年腰間掛著的玉圭上刻著 "克己複禮" 時,李定國忽然想起自己初入雲南時,也曾見過這樣的儒生。
    他笑了,發自內心的喜悅從心底湧出,自此到將來的很多很多年,北越國將被死死捆綁在大明戰車上,穩若磐石。
    當運輸艦隊啟碇時,順化與升龍的百姓同時湧上街頭,敲鑼打鼓的歡送天朝上國的艦隊,基本算是發自真心。
    他們仰望著高大如山的大明戰艦,以及那遮天蔽日的運輸船隊,其上不僅裝載著朝貢,更有安南的未來:
    王室的繼承人、文武官員和各家族的傑出子弟、數百名優秀的儒生和童生,將在大明學習最為燦爛的上國文化和知識。
    一陣陣低沉悠遠的號角之後,南北方的兩支龐大艦隊,緩緩駛離了港口,乘風破浪的駛向大明。
    當船隊駛過占婆故都時,船上傳來琅琅書聲 —— 三百名安南儒生正跪誦《聖諭廣訓》,聲音驚起海鳥掠過明軍艦隊的桅杆。
    兩月之後,船隊陸續抵達天津衛時,戶部的官員們正在清點從安南運回的財富。他的算盤珠子劈啪作響,記錄著:
    黃金二十萬兩、白銀三百萬兩、象牙三千根、紅寶石五千斤、藍寶石三千斤、珍珠三百箱、翡翠五百箱、金佛......
    戶部的官員們效率很高,分類清點和登記造冊的速度如行雲流水般流暢,不多時便能完成數船物資的點驗。
    可令他們持續狂喜和“絕望”的是,和此前數次一樣,偌大的天津衛海港內外,蝟集的望不到邊的巨大福船,等待他們的點驗。
    這些“幸福的煩惱”,倒是與大明將士們沒有關係了,他們正緩緩往京師北京城而去,去享受浩大的歡迎儀式和無上的榮光。
    李定國、楊三水、葉玄著、賀九儀、鄭成功、甘輝、萬禮等海陸軍首腦們,一路之上卻是不斷商議和密謀著。
    他們的話語之中,都反複著提著相同的事,頻繁的說著一些關鍵的詞語:前戲結束,正戲該當開始了。
    喜歡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請大家收藏:()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