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十世可報

字數:3444   加入書籤

A+A-


    烈武三年,夷曆一六六九年五月底,高掛太空的驕陽肆意拋射熱能,使南洋大地各處悶熱難耐。
    經過數月的鏖戰,各地的硝煙逐漸散盡,明軍與英軍已成功掌控各處關鍵據點,荷、葡、西三國的殘兵敗將皆已投降。
    曾經囂張跋扈的殖民勢力,此刻如霜打的茄子,蔫了下來,心不甘情不願的放下了武器,向從曾經看不起的漢人投降乞活。
    施琅身披戰甲,身姿挺拔地站在高處,目光冷峻地俯瞰著這片飽經滄桑的土地,萬義則神情凝重地立於一旁。
    他們的身旁還有一人默然挺立,竟是大明國家安全部第一人殷齊山,他可是一貫陪同皇帝身邊的,竟不知何故親身出現在此地。
    “兩位將軍,陛下讓我專程帶句話過來!”殷齊山臉上波瀾不驚,聲音冷冽的令人發寒:“血海深仇,十世可報!”
    “末將謹遵陛下旨意!”施琅、萬義兩人鄭重拱手行禮,一抹厲色在眼中閃爍,殺氣隱含其中。
    “便定於六月十四日吧,各處統一動手。” 施琅牙關緊咬,一字一頓地說道,話語中透著不容置疑的狠絕。
    萬義重重地點了點頭,眼神中滿是堅定,冷聲附和道:“嗯,我們抓緊把軍令傳達下去來得及!”
    “雞犬不留,無論老幼!首級鑄京觀警示土人,為期一年!”殷齊山再度冷森森的開口。
    “自甲申以來,這些蠻夷趁著華夏虛弱,在呂宋、舊港、爪哇等地肆意妄為,殺害漢民十數萬!兩位將軍,萬不能忘啊。”
    “血海深仇,豈敢相忘!”兩人咬牙切齒,從嗓子眼裏擠出幾個詞。
    烈武三年,夷曆一六六九年六月十二日,南洋各處的明軍不顧盟友英軍的反對,接管了所有的俘虜營。
    英軍將領意識到大事不妙,但礙於雙方的結盟關係,更礙於明軍海陸勢力遠勝己方,更礙於結盟獲得的巨大利益,最終選擇聽之任之。
    身處呂宋島的英軍主帥約翰.德雷克,也匆匆趕到了施琅和萬義的帥帳,試圖以“人道”之命勸解兩人。
    尚未離去的殷齊山,將國安局在鄭家及南洋漢人協助下,搜集的西班牙、荷蘭作惡的鐵證摔在了他麵前,令他啞口無言。
    在德雷克的真實想法中,自然而然的認為西方各國都是“文明”人,世界各地的土人隻是類人而已,死也就死了。
    他心目中的“土人”,其實是包含了南洋各地漢人,甚至一度包含了華夏本土的漢人,既然落後於西方,挨打豈不是理所當然?
    奈何大明這個老大帝國,竟然奇跡般的死而複生了,幹掉了幾乎完全統治華夏的愚昧韃靼人。
    現在大明帝國是“更文明”的一方,那麽他們拿著刀槍找荷葡西三國算賬,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沒啥可抱怨的。
    “唉,天意弄人啊!要是野蠻愚昧的韃靼人統治華夏,那該多好啊!”約翰.德雷克暗暗惋惜,臉上卻不敢露出任何端倪。
    此外,荷葡西三國的那些人死不死的,德雷克其實是無所謂的,大明因此和三國結下血仇,反而對英國更有利。
    無論如何,六月十四,南洋各地俘虜營中,血腥的屠戮終究是無法避免,隻是這次雙方地位卻發生了逆轉。
    明軍將士們懷著滿腔悲憤,殺氣騰騰的舉著刀槍,圍向了那些曾經耀武揚威的殖民者。
    “殺,報仇!” 一名明軍士兵怒吼著,揮刀砍向一名西班牙軍官,那軍官驚恐地瞪大雙眼,還來不及求饒,便已身首異處。
    “今日便是你們的死期,拿命來償還血債!” 另一名士兵將火槍對準一名荷蘭士兵,毫不猶豫地扣動扳機,隨著一聲槍響,荷蘭士兵應聲倒下。
    當地的漢人,長久以來積壓在心底的仇恨,在這一刻如火山般爆發。他們在明軍的鼓動下,憤怒又瘋狂的加入了報複的隊伍。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這些惡賊,讓我家破人亡,今日血債血償!” 頭發花白的老者,手持菜刀亂砍,涕淚橫流在皺巴巴的老臉上。
    “對!報仇,讓這些畜生去死!” 年輕的小夥子們附和著,手中的鋤頭毫不容情的刨了下去,血肉橫飛。
    西夷的官員、將軍、士兵和男人們,先後被砍殺殆盡,災難隨即便落在了那些老幼婦孺的身上,百姓們卻猶豫了,漢人還是太過善良。
    “為人善良是好事!不過我隻問各位一個問題,他們這幾十年屠戮漢人時,漢家的婦孺是不是躲過了災難。”明軍早有準備,自然有人引導。
    “沒!她們遭受的苦難更慘。”百姓們咬牙切齒的回應,心中隨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將軍說過,如果你們不在意本族、自家婦孺曾經遭受的苦難和血債,那大軍自然會放過她們。”明軍隊官繼續大吼。
    “不,不放,殺!”百姓們怒吼著,想著數十年來的苦難,想著一筆筆的血海深仇,赤紅著眼睛舉起了菜刀、鋤頭,這次再無任何憐憫和猶豫。
    於是明軍便領著各地漢人,一日光景便屠盡了各處戰俘營中的西夷,但這隻是個開始,報複行動隨即擴展到民間。
    其後五六日的時光,僥幸逃入民間的荷蘭和西班牙人,逐漸都被揪了出來,全被無情斬殺。
    明軍還開出了不菲的懸賞,於是南洋各地的土人便聞風而動了,這下可就徹底斷了西夷們的生路,幾乎無一漏網。
    再往後的三五日時光,明軍中的一些“老師傅”親自出手,在呂宋島、爪哇島和舊港各處,壘起了十餘處龐大的“京觀”。
    各地土人們,尤其是曾經對南洋漢人犯下血債的小國,才開始悚然而驚,戰戰兢兢的等待著未知的命運。
    然而,在這場複仇風暴中,原本幾乎嚇死的葡萄牙俘虜,卻驚訝的發現自己置身事外,竟然九死一生了。
    他們私下討論後,隱約的猜到了原因:己方勢力太弱,統治各地時會更依賴聰明又吃苦耐勞的漢人,並未犯下罪孽。
    葡萄牙人僥幸不死的同時,也永遠牢牢記住了漢人的血性和血腥:血海深仇十世可報,一旦報仇滅人滿門。
    喜歡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請大家收藏:()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