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護身符

字數:3907   加入書籤

A+A-


    烈武三年仲秋,馬六甲港中戰艦林立大軍雲集,施琅的帥旗已在 “定遠號” 桅杆頂端獵獵作響。
    這位大明海軍將軍手扶船舷,目光掃過港內交錯的各國軍旗,荷蘭的三色旗在風中翻卷如血,英國米字旗傲慢地舒展,暹羅白象旗與南越金翅鳥旗、北越四色旗簇擁在側。
    各國艦隊和軍隊如同被血腥味吸引的群狼,隻待他一聲令下,便要毫不留情的撲向蘇門答臘與爪哇。
    “施帥,萬將軍的陸軍、,暹羅戰象軍和各國海陸大軍,已整裝待發,請下令!” 副將陳豹神情激昂,高聲請命。
    施琅的手指在船舷上敲出急促的節奏,旋即沉聲開口:“傳令各軍,凡遇華人村落,一概護送至明軍大營。”
    “若有傷害華夏遺民者,不論何國軍隊,大明軍隊將當場絞殺。” 他的聲音低沉肅殺。陳豹慨然領命,他知道,將軍口中的這句話,正是各處漢人的護身符......
    亞齊蘇丹國的都城哥打拉惹籠罩在濕熱的晨霧中,三萬亞齊守軍在城牆上排列如蟻,藤甲與竹盾在陽光下泛著青灰色的光。
    在城外一兩裏處,亦有萬餘亞齊士兵嚴陣以待,各級頭目大聲吼叫著軍令和宗教口號,等待著和“侵略者”廝殺。
    萬義的明軍大營裏,牛皮戰鼓突然轟鳴,暹羅戰象軍團率先發動衝鋒,三百頭戰象踏碎麵前的一切阻礙。
    象背上的暹羅弓弩手,拋射的箭矢如暴雨般傾瀉在亞齊軍陣中,龐大如山的戰象也瘋狂地甩動長鼻衝撞,踩碎了躲避不及的亞齊兵。
    在他們身後,大隊的暹羅步兵亂糟糟的便衝殺上去,甚至有士兵高呼著“阿彌陀佛”,同時將長槍捅進大喊“安拉”的敵軍腹中。
    暹羅軍團的身後,南越國和北越國的聯軍士兵們目露鄙夷之色,深深為自身“小中華”的身份自豪,士氣飽滿的投入了戰鬥。
    他們陣容齊整,先用大明出產的火炮對著敵軍後陣猛轟,旋即大隊人馬跟在暹羅軍團身後,組成一個個戰鬥小隊,利用火銃射殺對方。
    一旦遭遇成群反抗的敵兵,他們又會甩出一顆顆手榴彈,炸的亞齊土人們抱頭鼠竄。
    半個時辰多之後,配合愈發愈發默契的暹羅和南北越軍隊,在大明軍隊未參戰的情況下,擊潰了亞齊城外萬餘人的軍陣。
    當亞齊人狼狽逃入城中,試圖依仗他們眼中堅固城牆負隅頑抗之際,他們便驚異的發現,暹羅人和越人竟紛紛後退。
    他們擺出防禦陣型,以防亞齊人出城反擊後,將領和士兵們紛紛往後張望,仿佛在等待主角的登場。
    他們眼中的主角,是萬義麾下大明南洋郡的火炮部隊,不過兩刻之後,百餘門火炮便在萬軍期待中部署完畢。
    “夷平土人的城!”萬義親自來到炮兵陣地,“也給暹羅和南北越的友軍們,好好開開眼。”他如是說著,狠狠地揮了揮手。
    這一日,整整三千餘枚開發炮彈,在亞齊國孱弱的都城炸響,埋葬了土人拒城以守的奢望,也給“友軍”留下了終生難忘印象或噩夢。
    “十日不封刀!不得傷害任何漢人和能說漢語之人!”萬義強忍著內心的激動,“淡然”下達了軍令。
    暹羅大軍和南北越大軍士氣爆棚,當即嗷嗷吼叫著衝入了城中,片刻之後,城內慘叫聲響起,又片刻後,各處便煙火升騰起來。
    一支支明軍也隨之入城,他們隻負責監督“友軍”,確保萬一有華夏遺民在,不會受到殺害......
    與此同時,爪哇北岸的萬丹港正在上演鋼鐵與血肉的狂歡,大明、英國艦與荷蘭艦隊,輕鬆點殺了星星點點的木頭小船。
    聯軍部隊隨即登陸,作戰過程枯燥而乏味,先是火炮轟擊,其後便是火銃射擊,再火炮轟,在火銃射,最後步兵清場。
    荷蘭將軍米歇爾?德?魯伊特親自親自領兵,一路不斷地殺害土人,焚燒其村鎮,業務可謂熟練無比。
    當發現為數極少的華人聚居地時,他特意讓翻譯先行喊話:“會說‘大明萬歲’者,舉白旗到海灘集合!”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漁民顫抖著舉起用漢字寫的 “大明子民” 木牌,德?魯伊特點頭示意,派出小隊把他們送去大明軍營。
    他還特意對部下怒吼:“蠢貨們!萬不可傷到漢人一根汗毛,否則老子把你們丟進海裏喂鯊魚!”
    而那些土人,則沒有這麽好命了,待漢民或疑似漢民的人員被送走後,他們便被驅趕進燃燒的木屋。
    英國軍隊在清掃各處時也如法炮製,士兵們用生僻的漢語詞匯試探平民,能答出隻言片語的,緊接作為漢人保護,其餘土人下場不用諱言。
    施琅登上萬丹港的製高點時,夕陽正將海麵染成血色。荷蘭人在四處殺人和洗劫,濃煙遮蔽了半個天空,熏得人眼淚直流。
    英國人業務最為純熟,他們甚至正在拆解萬丹王宮的穹頂,準備將雕花的大理石板運回倫敦,據說能賣出大價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矛盾和對立終究發生了,一群英國士兵正試圖侮辱一名漢語的華人少女時,被大明士兵給下了武器,捆綁了起來。
    施琅得了稟報時,眼中閃過寒芒:“既然為首三人是罪魁禍首,便當街斬首吧,各部隊做好迎戰準備。”
    “砰砰砰,砰砰砰......”一陣亂槍之後,三名紅毛番便命喪異鄉,消息旋即傳遍全城,“友軍”們紛紛感到脊背發涼。
    他們終於明白,大明將軍的拿到軍令,是不可逾越的天規,任何傷害華夏子民的行為,都將招致雷霆報複。
    “這些蠢貨,死不足惜!”德雷克得到屬下的匯報後,“嗯,我要親自去見施琅將軍一麵,萬不可有所誤會。”
    他言畢便匆匆起身,帶著親衛隊往施琅大營處趕去,他們走的很快,真的擔心明軍發起雷霆攻擊。
    施琅見英國人知情識趣,加之和德雷克之間“深厚的友情”,便自然而然的解除了誤會,大家夥可以繼續合作殺人放火了。
    這一戰,軍隊的交戰不過一日不到的光景,其後各國聯軍“繼續作戰”了整整兩月的時光,方才宣稱勝利。
    還是這一戰,亞齊與萬丹的人口銳減七成,所謂的“王室貴胄”幾乎全滅,未他們手上沾染的漢人鮮血,付出了最終的代價。
    而南洋的華人卻在血火中明白了一個道理:華夏母國的強盛,才是他們在亂局中保住性命依仗。
    同樣是這一戰,令南洋各處的國家、勢力,乃至西方各國勢力,都明白一個道理,漢人的報複,哪怕時隔數十年,亦會不依不饒。
    夜幕降臨,南洋各處的天主教堂傳來英國或荷蘭牧師的禱告聲,而華人聚居的各處祠堂裏,老人們正用漢語給孩童講述鄭和的故事。
    隨著他們或是純熟,或是略有生疏的祖宗語言的講述中,在華夏子弟兵的刀槍護佑下,大明的影響力方才逐漸紮根。
    喜歡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請大家收藏:()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