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南孔和北孔的淵源,老朱發飆
字數:7796 加入書籤
“說吧,他到底叫什麽?”
朱五六整理了一下衣衫,對掩日說道。
而掩日吐出來一個名字,讓朱五六立馬瞪圓了眼睛。
“啟稟主公,那人正是孔克堅。”
這個名字好熟悉。
朱五六撓了撓頭,想從裏麵揪出來答案。
他姓孔。
這個姓氏,在華夏國的曆史上絕對是很尊崇的姓氏。
孔子的後代?
朱五六一下就聯想到了這個。
他上一世是學理工科的,曆史接觸得不多。
換句話說,就算是學曆史的,也未必能對曆史海洋中浩如煙海的名字每一個都了如指掌。
要是有手機在就好了,直接來個百度,什麽都會搜出來。
古代哪有什麽手機?
但朱五六確認,這人既然能在明朝翻雲覆雨,必然是個人物。
“說說孔克堅。”
掩日滔滔不絕地說了出來。
畢竟,他們是搞情報工作的,對天下的人了如指掌。
“孔克堅是孔子的第五十五世孫,在元朝時任國子祭酒。”
孔子的後代?
說起孔子,朱五六不由得肅然起敬。
那可是孔聖人啊。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放到21世紀也是如雷貫耳。
孔氏家族長盛不衰,在華夏國有第一家族的稱號。
儒家學說成為了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
所以古代的帝王對孔氏家族的後裔很是厚待,封官加爵不說,更是把地位推崇。
不過,他的子孫怎麽成了幕後黑手了?
也許是看出了朱五六的疑惑,掩日繼續解答問題。
“這個孔克堅就是現任的北孔的掌門人,隸屬於北孔。”
“在洪武年間,洪武大帝朱元璋曾經召見過孔克堅,但言辭間很是不善。”
掩日的話,讓朱五六挑起了眉毛,頓時八卦心都起來了。
“不可能吧,據我所知,老朱也是尊儒倡道,怎麽可能不尊崇孔克堅?”
而掩日接下來的話,也讓朱五六深感自己的曆史知識匱乏。
“孔克堅作為北孔的當家者,在元朝滅亡,明朝建立的時候持觀望態度。”
“要知道,在明朝末年,元朝皇帝加大尊孔崇儒的力度,對孔子的後人更加優待。”
“孔克堅及其族人,在元朝的時候大量入仕。其人數是元朝漢人家族之最。”
“所以北孔更是認同並且忠於元朝,敵視紅巾軍。自然對朱元璋所建立的大明朝也不看好。”
“曆朝的帝王對孔聖的後裔持有的態度不同。尤其是朱元璋,在洪武元年召見孔克堅和孔希學。”
“朱元璋對兩人的態度,也最終激起了孔克堅對老朱的憤恨。朱元璋。那一句“不委付你勾當”直接惹惱了孔克堅。”
“也就是說,朱元璋並沒有任命孔克堅擔任任何職務。”
原來根兒在這裏。
朱五六恍然大悟。
“那就怪不得孔克堅要讓朱允炆當皇太孫。朱允炆親近文官,日後上台也會將他們孔氏的後人委以高官……”
朱五六豁然開朗。
他就說吧,能在背後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人物,肯定不是尋常人物。
而接下來掩日的一句話,更是讓朱五六驚駭。
“主公,據說,北孔的血統中流淌著蒙元人的血。他們並非中原人。”
好家夥,朱五六直呼好家夥。
這孔子的後代怎麽變成蒙元血統了?
怪不得那麽親近元朝,痛恨明朝。
要是孔聖人知道了,還不得從墓裏麵爬出來,指責這些不孝子孫。
朱五六的靈感突然冒了出來,那就直接把孔子再給複活,痛罵自己的不孝子孫。
都不用他動手了。
不過有一點他很奇怪,南孔和北孔究竟是怎麽形成的?
“南孔的源流還要從兩宋時期說起。靖康年間,金兵南下,擄走了宋徽宗和宋欽宗。”
“河北中原甚至山東都成了胡騎縱橫來去的戰場。此時的孔氏家主衍聖公孔端友也帶著孔氏的聖物孔子夫婦木像往南遷移。”
“而他的弟弟孔端操則負責看守曲阜的家門。後來留在曲阜的孔端操,被女真所創的金朝冊封為新衍聖公。”
“至此,南孔和北孔就形成了兩個獨立的派別。”
不得不說,羅網的成員真是恐怖如斯,這樣的事情都查了出來。
這要放在21世紀,都夠寫一篇論文了。
朱五六也是聽得入神了。
怪就怪這個時代人們娛樂方式太少了。
不像21世紀,一部手機,一個電話卡,就能讓人在深山裏待幾個月。
那問題又來了。
“那這麽說,北孔是由元朝皇帝控製的。孔子的後代都死絕了,後來幹脆和蒙人聯姻。”
“我去,北孔都已經不純種了,我非得把孔子老人家給複活。”
“什麽三教九流的人,都得給老聖人跪下。”
經過掩日一番來龍去脈的解釋,朱五六總算明白了。
掩日簡直比手機搜索還要快,且回答得行雲流水,一點停頓都沒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錯不錯,幹得不錯。”
“好,你下去吧, 看好了那人,回頭我有用。”
掩日說了一聲遵命,但隨即吞吞吐吐似乎有話說。
朱五六看了他一眼,示意他說下去。
“屬下在調查幕後黑手的過程中,曾經遭遇錦衣衛辦案。”
“但大多數情況都是在路上撞見。屬下不確認,錦衣衛是否已經知曉羅網在調查。”
朱五六恍然大悟,怪不得眼皮一直在跳。
原來是錦衣衛知道了這件事,那也就代表著老朱知道。
所以,左眼皮跳是有緣故的。
朱五六能想象到,錦衣衛首領毛驤去向老朱匯報時垂頭喪氣的樣子。
他們永遠追不上羅網的速度。
這一點兒,朱五六很自信。
但同時,也會惹惱老朱。
係統的任務,他也沒法拒絕,這就沒辦法了。
眼看著掩日退下消失在了慢慢昏暗下來的夜色中。
朱五六眼中的神色,也慢慢堅定了起來。
“就算他老朱發現又怎麽樣?大不了來個一拍兩散。”
“直接跟常家和藍玉家抱成團,再複活兵團,老子就天下無敵了。”
“還怕什麽鬧掰嗎?”
“雖然惹惱了我,直接把朱元璋他老爹老媽複活,朱家的祖宗全部都複活。”
“看他朱元璋還敢不敢放個屁?”
一個小叔沒有震懾力,爹娘他大哥,朱家的老祖宗還沒震懾力嗎?
朱五六穩定了一下精神,暗自下定了決心。
但朱五六也知道,無論怎樣他和朱元璋很可能要正麵對立。
現在手中有了六個複活名額,直接把諸葛亮複活,來個舌戰群儒。
隨後再把魏征複活,直接把老朱噴死。
戰鬥力強的文官比比皆是。
就算是被朱元璋十分尊崇的劉伯溫,朱五六都能把他複活。
要知道,他複活後可隻認朱五六這一個主人。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
兩人的智慧都非比尋常。
相比於諸葛亮圓潤的處世態度,劉伯溫則是能剛。
把他複活了,能幹到朱元璋懷疑人生。
……
另外一邊。
坤寧宮內。
馬皇後終於蘇醒了過來,這讓在一旁守護的五個兒子還有皇帝朱元璋喜極而泣。
“妹子,妹子啊,你可終於醒來了。”
朱元璋一個大男人竟然哭了起來。
馬皇後虛弱地睜開眼,身上還裹著厚厚的布。
在古代是沒有紗布的,用開水燙過的粗布就算是很奢侈的了。
“重八,哭啥哭?咱這不是沒事嗎?”
朱棣還有朱標都紅了眼圈,情感豐富的朱橚都20歲了,還依偎在馬皇後的身邊。
“母後,母後你終於醒過來了。”
人醒過來了,朱元璋懸著的一顆心這才放下了。
“老大,你去給你娘煮點粥,做軟和點。”
朱標卻笑著說道。
“這事自然不用父皇操心,允炆已經煮好了,這孩子一直嚷嚷著過來看母後。”
“他說他做了母後最喜歡吃的菜,真難為這孩子了,才五歲一個人。”
朱元璋挑了挑眉。
“允炆這孩子太孝順了,唉,就是他娘,算了,不說了。”
兩人正說著,朱允炆帶著宮女,宮女又帶著食盒走了進來。
朱允炆滿臉擔憂,進屋來先去問候皇奶奶。
“皇奶奶,你沒事兒吧?孫兒都擔心死你了。”
馬皇後摸著他的頭說沒事。
“皇奶奶,這是我給你做的菜和點心。你嚐嚐。”
宮女還沒打開食盒,就被朱棣給打斷了。
“父皇忘了嗎?神醫說了,娘現在還不能吃飯。”
“對對對,不能吃不能吃。”
老朱也忙著說道。
朱允炆臉上露出失望的神情。
馬皇後醒來了,也讓朱標和朱元璋有心思探討原來的話題了。
“父皇,那若是真是羅網所為,真是小皇叔插足錦衣衛辦案,父皇該做何打算?”
朱標是在探知,朱元璋對於朱五六的態度。
若是還一味尊崇,大罵他,那朱標就不再提這事兒。
若是朱元璋勢必要和朱五六理論一番,他不介意跟父皇站到同一個戰壕裏。
手心手背雖然都是肉。
但還是爹最親啊。
麵對這個問題,朱元璋顯得頗為為難。
要知道,古代以孝道最大。
你要不孝順,連官都做不了,史官都會寫下你的事跡,讓你遺臭萬年。
但朱元璋是誰呀?
有名的草根皇帝。
朱五六都插手錦衣衛的事兒了,下一步是不是就該造反了?
不及早滅掉這個苗頭,早晚養虎為患。
想到這裏,朱元璋咬了咬牙。
“要真是你小皇叔所為,那咱就得說道說道了。”
說道是個客氣的說法。
但朱元璋的臉上露出駭人的氣勢,讓人不寒而栗。
【今天的兩章6000字搞定,家裏有急事兒,所以今天欠送爆更送花大佬一更,明天補上,明天四更一萬二字,開啟爆更模式,書測拿獎金,嘿嘿】
喜歡大明:朱重八的六歲小皇叔請大家收藏:()大明:朱重八的六歲小皇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