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搞笑的老祖宗,孔子之謎【再努力憋一章大概晚上八點發】
字數:7762 加入書籤
整個王庭內寂靜得很,隻見從帳篷外走進來一個身材十分高大的男子。
他頭戴通天冠,身穿玄衣纁裳,身高約八尺有餘,昂首闊步走進大帳內。
這一刻全場寂靜如斯。
趙高和李斯見到始皇帝嬴政,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陛下,微臣見過陛下。”
趙高和李斯能重新見到嬴政,也是激動的不得了。
尤其是趙高,急於澄清曆史加給自己的罪名。
“陛下呀,捏可算是複活了,叫微臣等得好苦。”
始皇帝嬴政掃了一眼兩人,卻沒有說話,而是看向了朱五六。
屬實沒想到啊。
複活自己的主公,竟然是一個幾歲的孩童。
看樣子也就五六歲,唇紅齒白,臉蛋稚嫩得很。
但既然對方複活了自己,他得俯首稱臣。
“陛下,額來遲嘞。”
這話把在場的人都給逗樂了。
妥妥的陝西話呀。
可不是咋滴。
嬴政可是秦朝的,秦朝都城又在陝西,說陝西話沒毛病。
隻是這一口秦腔,再搭配著始皇帝本身的衣著,怎麽看怎麽搞笑。
始皇帝嬴政在人們心目中的高大形象,突然秒變成了鄰家的大哥大爺。
就好像是一位大哥大叔拉著你的手在微微拉家常一樣。
但聽得在場的人一臉茫然。
眾人都來自不同的時代,語言根本交流不通。
始皇帝嬴政統一六國之後,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文字,唯獨沒有統一語言。
俗話說。
十裏不同音,百裏不同俗。
何況六個國家,各有各的語言。
其他朝代的人更是聽不懂。
複活唐朝還有三國時期的人比如諸葛亮曹操,李元霸李世民。
他們說的話勉強還能聽懂。
但始皇帝嬴政的話,帶著濃重的口音。
大致意思其實大家都了解。
尤其是朱五六,笑得直不起腰來。
“嬴政,你這陝北腔可真正宗啊。”
“隻可惜呀,有些咱聽不懂,你還是用雅言吧。”
古代沒有普通話。
但那個時候人們溝通並不存在語言障礙。
因為早就發明出了雅音。
這是一種在中古漢語時期流行於中原地帶,尤其是洛陽附近的一種全國通用語言。
據21世紀至今已有2800年曆史。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也就是現在的洛陽】洛邑地方的方言迅速傳到了全國各地。
這就是早期雅言的基礎。
到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成為各諸侯之間互通語言。
孔子孔聖人有三千名弟子,這些弟子來自於不同的諸侯國。
為了讓所有弟子都能聽懂,孔子講課時用的就是雅音。
始皇帝嬴政滿臉尷尬。
“額……夜兒個黑咧,額還在飄蕩,醒來就到了這裏。額……跟捏們諞傳……”
也許是靈魂在地府沉睡了太久。
始皇帝嬴政已經不記得雅言怎麽說了。
李斯趕緊給他們翻譯。
“啟稟陛下,嬴政說的是昨天晚上,他還靈魂還在飄蕩。醒來就出現在這裏。”
“他跟咱們聊天…諞傳……就是說話聊天的意思。”
朱五六簡直要笑瘋了。
有意思,簡直太他喵的有意思了。
始皇帝嬴政在大家的印象中,霸氣無比,帝王的氣勢能高達八丈八。
原以為是一個身高馬大的冷血漢子,結果卻是一個操著滿口秦腔的皇帝。
真讓人忍俊不禁。
“說正事,說正事,嬴政,咱們想問你呀,你死的時候把王位傳給誰了?”
朱五六的話,讓大家止住了笑意,全部看向了秦始皇。
說實話。
這貨在不說話的時候,王霸之氣逼人,還真是一副威嚴的皇帝樣。
就是一說話,滿嘴的秦腔和打扮氣質很不符。
“ 額……傳給的是胡亥,怎麽?胡亥沒有繼承王位?”
這下大夥都驚呆了。
原來朱五六說的是真的,曆史記載是錯的。
胡亥沒有謀朝篡位,也沒有殺死自己的兄弟姐妹。
一切都是司馬遷自己胡編亂造。
所以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啊。書是人寫的,裏麵的觀點多少帶著書寫著個人的偏見。
趙高和李斯頓時把胸脯昂起來。
“看吧。額就說,額是被冤枉滴。都是秦二世胡亥自己造的孽。”
趙高如釋重負的長舒了一口氣,李斯眉頭也舒展開了。
剛才被冤枉,兩個人真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
被冤枉的滋味可真難受啊。
現在好了。
始皇帝嬴政的出現,解開了曆史最大的謎題。
李世民眉頭卻越皺越深了。
但還是不死心。
聯想到始皇帝一世英名,結果,秦朝過二世就亡了。
“始皇帝可知自己傳皇位於胡亥,沒多久大秦就滅亡了。”
他的大唐好歹也往後傳了好多世,這都是從朱五六口中得知的。
“什麽?額滴神呀,額的大秦二世就亡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胡亥這個小碎娃,遭的什麽孽喲?”
始皇帝嬴政簡直要發瘋了。
自己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天下,到了胡亥這裏就滅亡了。
“克裏馬擦把話說完,額…太著急了。”
克裏馬擦在陝西話中就表示速度快。
“陛下,嬴政的意思是你快說,到底後來發生了什麽事。”
這可是曆史常識。
朱五六當然知道了。
“秦二世的時候,因戍邊誤期按秦律當斬,陳勝吳廣帶大澤鄉發動起義,建立了張楚政權。”
“他們點燃了反秦的浪潮。秦二世期間,賦稅苛捐雜稅繁重,姚毅更是嚴苛。”
“很多百姓被修建鵝房宮驪山陵,法律還有連坐製。”
“百姓們不得不揭竿起義,劉邦趁關中空虛直取鹹陽。秦王子嬰投降了,秦朝就滅亡了。”
聞聽此言。
始皇帝嬴政惱怒異常,臉上充滿了憤怒。
“胡亥豎子,太讓額失望勒!”
趙高和李斯也在勸解著嬴政。
“陛下,事情儼然已過去很多年了,陛下就不必耿耿於懷了。”
“如今捏額同為臣,就好好輔佐陛下吧。”
始皇帝嬴政捶胸頓足。
朱五六看了一下朝堂,一眼就看到了另一個人。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孔聖人。
孔子創立了儒學,對後世的影響巨大。
在世的時候就被尊稱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
後世尊稱其為大成至聖先師,並且沿用至今。
他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旗下弟子最多達3000人,有成就達到賢者的有72位。
他晚年修訂了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之後被整理編撰成了論語。
從而成為整個儒家經典。
與其說孔子是個文官,不如說他是個儒學大家。
隻見他一身儒生打扮,俊逸又瀟灑,完全不像是一位72歲的老人。
“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
這是古代人穿衣的風格。
孔子的衣服不用青紅色的布做衣服的鑲邊,也不用紫紅色的布做便服。
在古代青紅色是祭服的顏色,紅、紫是君王用的貴重色彩,普通人不能隨便使用。
見朱五六注視著自己,孔子對著他微微施了一禮。
“草民孔仲尼拜見陛下。”
朱五六慌忙攙起來了他。
“先生請起。”
這一刻,在場的官員都看到了孔子。
雖然沒見過本人,但後世有關於孔子的畫像甚多。
沒想到孔子本人的長相,跟畫像上有些相似。
但比畫像上更具有書生意氣。
朱五六拉著老先生,給他讓到了上座。
對於這樣一個儒學大家,他適合有這樣的待遇。
孔子很惶恐,不敢往上坐。
“草民亦無官身,恐怕坐上去不合適。”
孔子是春秋時期人,比始皇帝嬴政要早了200多年。
但人家說話,這雅言就很容易讓人聽懂。
“合適,朕說合適就合適。”
“先生隻管上座。”
孔子推辭不過,這才緩慢走到旁邊的椅子,然後緩緩坐下。
不得不說。人家這禮儀可真是滿分,處處體現著優雅。
孔子不僅對穿衣有講究,在飲食上。他也是雅致生活的倡導者和踐行者。
論語的鄉黨篇,有雲。
“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
全篇的意思是7種情況下的食物不能吃。
飯餿了,魚肉放壞了,實物顏色不新鮮,氣味難聞,烹煮不得當,拒絕不得的,切割不對路和沒有合適的調料都不吃。
看看人家講究的很。
孔子日常待人接物也是彬彬有禮,洞悉人情世故。
總而言之。
這就是一個有修養,很講究的文人,嚴格來說應該是文學大家。
不過。
關於孔子,千古以來就有一個謎。
那就是關於孔子的身世之謎。
有人說,是他的母親遊玩時,突然一隻鳳凰入懷。
後來就有了孔子。
也有人說,孔子是爹和娘野合的產物。
但不管是哪種,曆史上都沒有明確記載。
而且,這也相當於一個人的花邊新聞。
見著本人了,朱五六自然想弄清楚這個問題。
但是當著大家的麵,問這個又不太合適。
於是,朱五六趴在孔子的耳邊,悄悄的問道。
“先生,可否告知身世之謎?”
這話說了之後,隻見孔子的臉色都變了。
喜歡大明:朱重八的六歲小皇叔請大家收藏:()大明:朱重八的六歲小皇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