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格物致知

字數:4516   加入書籤

A+A-


    在被戰火蹂躪的高麗大地上,焦土間的殘垣斷壁仍在冒著青煙。
    白起騎著通體如墨的戰馬,在高麗的大地上巡視著。
    他腰間佩劍泛著冷光,所經之處,幸存的百姓蜷縮在瓦礫堆後,渾濁的眼睛裏滿是恐懼與絕望。
    “將軍,這裏屍橫遍野,需不需要......”
    副將握緊刀柄,目光掃過街角堆積的屍體。
    白起勒住馬韁,馬蹄在焦黑的土地上踏出深坑。
    “傳令下去,開倉放糧,救治傷患。違令者,斬!”
    他的聲音像冰錐般刺入寒風,驚得副將手中馬鞭一顫。
    “將軍,這些高麗人是戰敗之民......”
    副將話未說完,便被白起冰冷的眼神截斷。
    “他們現在是大周的子民。”
    白起俯身撿起半塊破碎的陶碗,碗上還繪著高麗特有的雲紋。
    “長平之戰後,我見過太多因仇恨滋生的叛亂。若想長治久安,就不能一味殺戮。”
    他將陶碗拋向空中,短劍劃出半道弧光,碗片應聲而碎,驚得遠處孩童發出啼哭。
    這個消息如春風般吹遍高麗。
    三日後,當百姓們顫顫巍巍地走向糧倉時,卻看見鐵甲軍正有序分發摻著野菜的粟米。
    一位老嫗捧著粗陶碗,渾濁的淚水滴入粥中。
    “殺神... 原來也有慈悲。”
    ......
    與此同時,大周皇宮的勤政殿內,朱五六目光掃過階下群臣。
    龍椅前的長案上,攤開著繪製粗糙的蒸汽機關草圖,那是從高麗廢墟中偶然獲得的殘卷。
    “諸位愛卿。”
    朱五六叩擊扶手,聲音在空曠的殿內回蕩。
    “如何將我大周的工業提升至新境?高麗一戰雖勝,但我軍火器、艦船仍有不足。”
    諸葛亮搖著羽扇踏出班列。
    “陛下,臣以為當從基礎著手。可在各州府設立‘工學館’,招募寒門子弟研習算術、機械之術,為日後儲備人才。” 他指向案上圖紙。
    “此圖雖殘缺,卻暗藏蒸汽驅動之理,若能深入研究......”
    劉伯溫撚須補充。
    “孔明所言極是。此外,可效仿古製,設立‘將作監’,統籌各地工坊,改良冶鐵、紡織之術。臣曾翻閱典籍,得知前朝已有水力舂米之法,稍加改進,或可用於工坊生產。”
    呂布突然上前,方天畫戟重重杵地。
    “依末將看,不如直接打造更大的兵器!造百架霹靂車,配上火藥,管他什麽城池都能轟成齏粉!”
    項羽冷哼一聲,握住劍柄的手青筋暴起。
    “匹夫之見!若沒有精良甲胄、耐用兵器,再多器械也是徒勞!”
    正在眾人爭論間,始皇帝嬴政卻說道。
    “朕當年築長城、修馳道,靠的是舉國之力。陛下不妨效仿,征調天下能工巧匠,集中一處鑽研。”
    他抬手虛點,空中竟浮現出一幅長城建造的沙盤。
    “統一標準,分工協作,效率自會提升。”
    李世民也隨之現身,玄色長袍無風自動。
    “朕以為,還需重視民生。工業雖強,若無穩定糧產、繁榮商路,終究是無根之木。可興修水利,開通運河,讓貨物與人才暢通無阻。”
    朱五六聽得雙目發亮,突然大笑。
    “好!好!既有諸位高見,朕便再添一把火!”
    他猛地起身,龍袍掃過案幾。
    “ 複活徐壽、華蘅芳、李善蘭!”
    殿內頓時響起竊竊私語,不出所料的話,陛下又要複活神人了。
    滿朝的大臣們一個個神情激動,期待地看向來朱五六。但是,這三個人的名字對於他們來說,無比陌生。
    劉伯溫拱手問道。
    “陛下,此三人......”
    朱五六眼中閃爍著狂熱,為他們介紹了起來。
    “徐壽,精通化學、機械,曾造出我華夏第一艘蒸汽船‘黃鵠號’,他能將西方‘格致之學’融會貫通,製炸藥、煉精鋼,無所不能。”
    “華蘅芳,算術大家,他著的《數術圖說》,推演精密,若有他主持工學館,必能培養出大批善算之士。”
    “至於李善蘭,其《方圓闡幽》《垛積比類》,將數學之妙發揮到極致。有此三人相助,何愁工業不興?”
    眾人麵麵相覷,朱五六說的這話讓大家雲裏霧裏一般。
    什麽數學,蒸汽機,格致之學,就跟聽天書一樣。但是總覺得很厲害的樣子。
    簡直讓人歎為觀止。
    就在眾人詫異的時候,大殿外響起腳步聲。
    緊接著,徐壽、華蘅芳、李善蘭緩緩走了進來。
    “這是何處?”
    徐壽扶了扶眼鏡,目光警惕地掃過四周。
    朱五六大步上前:“這裏是大周!朕要你們施展所學,讓我朝的工業,超越古今!”
    徐壽雙眼滿是不可置信,反複打量著殿內古樸的梁柱與身著甲胄的武將,聲音發顫。
    “這建築風格... 這服飾製式... 莫不是清之前?可蒸汽機關圖又從何而來?”
    華蘅芳的算盤珠子在掌心無意識撥動,發出細碎聲響。
    李善蘭則撫摸著腰間褪色的玉佩,喉結上下滾動。
    朱五六見狀,抬手示意身邊祭司呈上記載三人功績的古籍殘卷。
    泛黃的紙頁上,“黃鵠號”“《垛積比類》” 等字跡赫然在目。
    徐壽顫抖著接過書卷,當看到自己親手繪製的蒸汽船草圖時,膝蓋一軟險些跌倒。
    “這... 這是我未竟的手稿!陛下究竟是如何...”
    “朕有通天徹地之能,亦知三位乃扭轉乾坤的國之棟梁。”
    朱五六的聲音混著青銅麵具的共鳴,在大殿中回蕩。
    “如今大周內憂外患,唯有以你們的‘格致之學’開創新局。”
    三人對視片刻,突然齊齊跪倒在地。李善蘭額頭重重磕在青磚上。
    “若能將畢生所學用於強國,縱使魂飛魄散亦在所不惜!”
    華蘅芳解下算籌恭敬呈上。
    “臣願以算術為刃,為陛下鍛造堅不可摧的工業根基!”
    徐壽更是將眼鏡摘下擦拭淚水。
    “蒸汽之術、化學之道,臣定傾囊相授!”
    殿內氣氛瞬間凝固。
    李世民的玄色長袍無風自動,他望著三位科學家腰間露出的懷表零件,瞳孔劇烈收縮 —— 那是他從未見過的精密機械構造。
    喜歡大明:朱重八的六歲小皇叔請大家收藏:()大明:朱重八的六歲小皇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