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多爾袞新計策

字數:4431   加入書籤

A+A-


    其實朱由檢早就有這個想法。
    隻不過身為皇帝,他不能自己說,起碼不能出自他這個皇帝之口,不然會讓天下人心寒。
    一個皇帝,無法照顧好子民,這是何等的恥辱。
    朱由檢裝作很為難道:“既然大伴也覺得將難民分流出去是對的,朕自然不能讓百姓寒心,去擬製,讓百姓沿著周家走過的路去奴兒幹都司。”
    王承恩有點懵,一下子忘記剛剛自己說過什麽。
    怎麽一下子事情算到了他身上?
    這麽大的事,如此多難民,一旦出現問題豈不是他王承恩背鍋?
    不過身為忠心的太監,王承恩不得不背上這口鍋。
    王承恩幹脆道:“陛下,內臣以為隻是將難民分流出去還不夠,既然周家需要難民,那麽理應支付給朝廷糧食。”
    直接把鍋背到底,反正他一宦官也不怕得罪周家。
    朱由檢內心大喜道:“如此甚好,你快去擬製,然後讓百姓借路草原去周家。”
    王承恩又問道:“陛下,若建奴不給百姓放行怎麽辦?”
    畢竟放流民去周家,就繞不開大清耳目,一旦建奴對難民舉起屠刀,他王承恩恐怕將成為千古罪人。
    這一點朱由檢倒是沒考慮到,不過他很快找到解決辦法。
    “既然周家缺人口,自然難民的安全由周家負責,你派人去提前告知周世顯。”
    皇帝有了旨意,王承恩也不想多說什麽。
    在聖旨下達的次日。
    圍繞在保定附近,從南方而來接近五百萬難民開始大遷移。
    也因為這場聲勢浩大的遷移,迫使清兵突襲閃擊大明京師計劃被迫擱置。
    盛京。
    多爾袞不敢相信看著線報。
    “五百萬難民要來我大清!”
    五百萬,就算是拿大炮轟,一時半會也殺不完。
    多鐸道:“準確說是去周家,照這麽下去大清恐怕要改名換姓。”
    多爾袞怒問道:“周家究竟有多少糧食能養得起這麽多人?”
    多鐸道:“現在關鍵是我們不能動手,一旦動了這些人我大清將會被天下人指責。”
    正值寒冬。
    五百萬人口遷移,能走到周家不被凍死餓死的恐怕少之又少。
    所以周家一定會派兵出去,同時沿路設置粥棚。
    多爾袞一拳打在牆上道:“再這樣下去,我們真的要被周家與大明包圍,可笑的是我大清皇帝年幼,根本不懂得此時局麵艱難。”
    若要換個皇帝,哪怕換個年齡大一點的都不會輕易被周世顯蠱惑。
    多爾袞感覺選個小皇帝是搬石頭砸自己腳。
    並且現在想換幾乎不可能。
    多鐸忽然有個想法道:“若我們能趕走大明皇帝,哪怕隻是趕出山東地界,以山東加上大同一帶,我大清也可向南遷移不用受周家鳥氣。”
    多爾袞問:“如何趕走大明皇帝?”
    現在情況等難民全來到周家,恐怕得一段時間,而再過幾個月,或是臨近開春,將會錯失閃擊大明計劃。
    所以多爾袞很急。
    多鐸道:“你先別急,現在大明內部混亂,南京又在打仗平逆假朝廷,正是絕佳的機會。”
    “隻需要幫南京朱由崧一把,迫使大明將更多兵力投入南方戰事,咱們就可以等到春天從容不迫開戰。”
    “到時候大明京師守衛力量薄弱,勝算將會大大提升。”
    多爾袞道:“不錯,妙極了,我們可以通過海陸,將火炮送往南京,給大明添點麻煩,再派出兵力假裝襲擾大同,使大明皇帝對局勢誤判。”
    兩個方向幹擾大明。
    派兵出去,京城就會守衛空虛。
    不派兵,戰事吃緊,也能極大程度拖住大明,使大明春天時沒有足夠兵力回援。
    多鐸道:“還需要再加一些籌碼,否則大明不會放下戒心。”
    多爾袞知道多鐸的意思。
    要想讓人放心,就隻能先結盟。
    “我會讓陛下擬製,與大明暫時停戰結盟,這樣大明皇帝朱由檢就會懷疑咱們是假結盟,從而把目光放在大同方向。”
    “而咱們的兵力假裝要襲擾大同,迫使大明分兵。”
    大清謀劃已經到了關鍵一步。
    而此時早已洞穿陰謀的周世顯,則忙著差人迎接大批難民。
    “真不敢相信,陛下真的把難民遷移過來。”
    “還是公主的麵子大。”
    朱媺娖羞怒道:“本公主若在父皇麵前還沒有麵子,也全怪你周世顯。”
    哪有這樣誇人的。
    朱媺娖感覺自己嫁給周世顯後忽然變得精明許多。
    “我父皇信裏說了,讓咱們保護好難民,別半路凍死餓死,或者是被建奴攔截。”
    周世顯笑了笑,把一個剝好的熱乎土豆撒上鹽交給朱媺娖。
    “放心吧,清朝廷那邊我已經派人去說,沿路也設置好足夠的周棚,現在正搭建帳篷以及其他避寒措施。”
    朱媺娖吃著土豆問:“奴兒幹都司真的有你說的那樣富有嗎?”
    周世顯道:“有過之無不及,這地方除了冷以外,最起碼能養活上億人。”
    朱媺娖是怎麽也沒想到,建奴地盤在周家眼裏居然如此富有。
    她一邊吃著土豆,一邊喘出熱氣,身邊侍女伺候著,感覺就差一件貂皮。
    周世顯又道:“你也看過地圖,大明可以種糧食的地方都在東邊,也就是平原地帶,越往西土地越高,糧食產量變低。”
    “而我們腳下的土地,正是一片十分適合種糧的黑土地平原,隻是冬長夏短,種植周期短,不能像中原一帶播種兩茬糧食。”
    “不過咱們這產量很高。”
    全大明,看著很大,實際上能夠大麵積種糧的地方並不多。
    而奴兒幹都司地區與遼東,也就是東北,糧食總產量最高能達到全國五分之一。
    即便沒有五分之一,再少上一半,哪怕隻有十分之一。
    也是極為重要的產糧地區。
    朱媺娖問:“冬天何時能過去?”
    周世顯算了算日期道:“年後三兩個月,等春天時候,咱們還要繼續蓋房子。”
    朱媺娖又問:“那些新鮮蔬菜是從哪裏買來的?”
    周世顯神秘笑問:“你不會以為我會派人去南方運回來的吧?”
    朱媺娖疑惑:“難道不是嗎?”
    周世顯回答:“咱們周家沒能力從南方運回新鮮蔬菜,不過有一種東西叫溫室大棚,可以在冬日種出蔬菜。”
    喜歡投誠大清失敗,轉身工業化請大家收藏:()投誠大清失敗,轉身工業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