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多爾袞想要大炮技術

字數:4958   加入書籤

A+A-


    多爾袞也不相信消息會外泄。
    可如今情況十分詭異。
    許久後,多爾袞又取出另外一封信,是周世顯寫給他的。
    至於內容則很簡單。
    周世顯想讓大清放開人口管製。
    也就是說周家與大清之間,人口來往不需要給批路引。
    路引是百姓去往任何地方都需要的東西。
    就相當於通行證。
    無論大明還是大清,對路引管理相對都很嚴格,準確說是防止百姓擅自離開屬地,便於朝廷管理計算人口稅收。
    多爾袞怒道:“大明皇帝跑了,周家還想同化我大清人口!”
    隻能說周家像開了bug一樣,對大清正在進行降維打擊。
    才幾個月時間,連盛京一些人都忍不住去鬆花江一帶跟著周家求生存。
    主要還是周家的待遇好。
    特別是煤炭與鐵爐子。
    多鐸道:“凡是去了周家的人,在辦下房契後都能免費得到一個小鐵爐子,這玩意十分廢鐵料,並且燃燒煤炭不怕中毒。”
    多爾袞道:“我知道,周家搞得那玩意我大清絕不可能造出來送百姓,鐵料隻能用在大炮上,再說我們也沒有那麽多煤炭。”
    說到這裏多爾袞沉默下來。
    因為周家的煤炭都是在奴兒幹都司幾個地方挖的,而這幾處地方原本都屬於大清,直到簽署了租地協議,大清朝廷才知道周家已經開挖煤炭。
    開始多爾袞不認為這種東西有什麽用。
    因為煤炭燃燒有毒。
    後來才知道周家搞出來可以避免中毒的小鐵爐子。
    一下子煤炭價格水漲船高,可大清朝廷則根本找不到煤炭。
    多鐸道:“區區煤炭而已,若我們能入主中原,自然也不需要燒煤炭,隻是若我們趁機占領大明京師,恐怕周世顯會加速同化我大清子民。”
    等到時候大清恐怕要姓周。
    多爾袞深知其中凶險。
    現在機會就擺在眼前卻不敢動。
    多爾袞問:“難道沒有其他辦法嗎?”
    多鐸冷靜判斷道:“我猜大明皇帝離開京師恐怕另有隱情,聽線報說大明朝廷用來賑災糧食又被南方各地貪汙。”
    多爾袞眼睛亮起來道:“你是說,大明皇帝南遷是為了增加對南方各地三司的控製?”
    多鐸點了點頭。
    大明的地方製度就是三司。
    分別為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與都指揮使司。
    掌管地方行政、司法與軍事。
    有句話叫山高皇帝遠。
    猴子當大王。
    現在朱由檢拉近了與三司之間距離,將會極大將權利集中。
    這麽做有好處也有壞處。
    不過意大明現在情況來講利大於弊。
    多鐸道:“大明皇權政令上下不通暢,一是因為地盤大,往往一條政令下達到實施需要數月,第二即便政令傳達,各地官員是否聽朝廷話還兩說。”
    多爾袞道:“如此看來,大明皇帝走了一步好棋,算得上斷尾求生,趕在春耕前整頓地方,明年將恢複稅收。”
    二人彼此互相對視。
    眼神中充滿一種渴望。
    多鐸道:“此事可行,但不能便宜周世顯。”
    多爾袞心中升起一條毒計道:“不如我們也遷移,將人口遷去大明京師坐穩了這天下中樞,一個人口也不給周家留。”
    遷移到京師,也就意味著有了長城這一道天塹。
    雖然防不住火炮,卻也能將百姓與周家隔離。
    多鐸道:“此計甚是巧妙,不光如此,我們還應當用盛京去騙一次周家,最好讓周家出銀子把遼東也租下,如此一來土地還是我們的,又能源源不斷從周家身上獲取好處。”
    多爾袞略微遲疑道:“隻怕把遼東租出去周家不會歸還,到時候咱們再往回索要將會難上加難。”
    出賣土地這種事,哪怕是租的,也絕不可能。
    沒有任何皇權願意冒這種風險。
    大清也沒窮到需要外租土地生活。
    所以喪權辱國的租地行為多爾袞十分抵觸,並且之前租給周家土地已經讓朝廷十分不滿。
    雖然是無奈之舉,但能不做盡量不做,除非走投無路。
    多鐸提醒道:“若我們用租地換取周家的火炮生產技術如何?隻需要一年半載,咱們就可奪回盛京,將周家徹底覆滅。”
    換取周家火炮生產技術確實是個好主意,隻要得到了這種技術,多爾袞相信用不上一年半載就能宰了周世顯。
    可周家傻嗎?
    願意將這種左右天下格局的東西交出來?
    多爾袞道:“恐怕周家未必肯出賣火炮技術。”
    多鐸冷哼道:“哼,周家如此無賴,難道我們就不會無賴一次嗎?反正暫時沒有大明這個後顧之憂,周家要麽同意,要麽與我大清開戰。”
    說白了就是借口租地強迫周家出讓大炮工藝。
    多鐸一不做二不休道:“反正線報說山海關守軍已經開始撤離,若周家不同意,我們直接堵死周家與南方通商路線,倒要看看周家明年買不到糧食吃什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堵死通商路線堪稱毒計中的毒計。
    北方寒冷,往年大清都是用牛羊換取糧食,雖然在遼東部分地區也種糧食,但產量極低,不買糧根本不足以自給自足。
    多爾袞眼前一亮道:“沒錯,咱們這缺糧,本王也不信周家還能變出糧食來,到時候咱們占了京師堵死草原行商路線,看他周世顯怎麽辦!”
    多鐸笑道:“說不準到時候換成他周世顯來求咱們。”
    已經到了這個份上。
    多爾袞信心暴增。
    “真是天助我大清!”
    基本計劃已經板上釘釘。
    鬆花江。
    此時已經在江麵凍結出快半米厚的冰層。
    宛若一條冰龍,在上麵鑿除一個窟窿,就會有魚為了氧氣聚集在冰窟窿附近。
    幾隊兵馬將冰麵封鎖。
    周世顯與朱媺娖則在火堆處取暖。
    不多時大壯喊道:“少爺,有魚從冰窟窿裏跳出來了!”
    純野生江魚。
    周世顯不由得感慨,曾經有多少無良商販,明明是人工養殖,非要打廣告說是野生江魚。
    隻能感謝大自然饋贈。
    朱媺娖道:“未曾想你還懂得漁獵之術。”
    周世顯則很謙虛回答:“我哪懂得漁獵,都是魚自己跳出來的。”
    朱媺娖笑道:“竟胡說,明明是你新教的大壯打魚,又說自己不會。”
    此時大壯正拿著個棒子蹲在冰窟窿邊上。
    看見魚冒出來上去就是一棒子。
    周世顯辯解:“我可沒教他用棒子打魚。”
    正所謂棒打麅子,瓢挽魚,應當用水瓢往外撈魚才對。
    沒想到大壯不會抓魚,那魚在手中滑來滑去,這貨幹脆找來根棒子。
    朱媺娖道:“你幹脆說是魚自己願意下鍋多有理。”
    周世顯:“魚哪有那麽傻。”
    喜歡投誠大清失敗,轉身工業化請大家收藏:()投誠大清失敗,轉身工業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