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倆東林黨要投靠周家
字數:4543 加入書籤
下人又回到戲台。
“少爺,那黃宗羲說他有南明假朝廷重要情報。”
周世顯有些不耐煩道:“不見。”
多麽重要情報也要等陪著公主看完戲再說。
另外周世顯實在不想與東林黨有太多牽扯,因為他可不想被這群人寫入小本本中,成為曆史談資。
然而朱媺娖扭過頭道:“你不去見會不會不太好,人家畢竟登門拜訪,總不能如此怠慢。”
周世顯為難道:“我的夫人,那黃宗羲可是東林黨人,我可不想把東林黨留在咱們地盤上搞事情。”
朱媺娖揮手叫停戲台。
“你不去,這天下文人不知凡幾,關門也堵不住他們的嘴,還不如見一見,我陪你一起去!”
朱媺娖的話,周世顯不得不聽。
周世顯歎氣道:“去告訴那黃宗羲,說他走運了,公主允許他覲見。”
下人又折返回大清門。
不多時,黃宗羲幾人出現在戲台旁。
黃宗羲是見過周世顯,所以表現得比較不卑不亢,甚至在周家混熟後有些隨意。
而其他三人則神色緊張。
這可是公主。
不光是大明第二位長公主,還是遼東與奴兒幹都司封地主人,並且背後站著的是賣大炮的周家,連建奴都不敢開戰的周家。
黃宗羲行禮道:“草民見過公主。”
錢謙益則頭也不敢抬道:“草民錢謙益拜見公主。”
劉總周謹慎道:“草民劉總周也拜見公主”
柳如是則膽大一些,仔細打量一眼,發現這位公主錦衣玉食麵色紅潤,無論美貌還是氣度都頗有資本。
“民女柳如是拜見公主。”
朱媺娖道:“免禮,你們有事和他說吧。”
拜見完公主,周世顯發現幾人根本不理他。
畢竟公主頭銜比他周世顯大,不免有些尷尬。
周世顯輕咳一聲問:“我記得你二人曾經在朝廷為官,為何跑來我周家公主封地?”
往事重提,倆人頗為尷尬。
先說錢謙益,出身於書香門第,萬曆三十四年鄉試第三名。
四年後高中鼎甲,授翰林編修。
崇禎元年應召入京任禮部右侍郎。
後來因為怕尚書溫體仁與侍郎周延儒名聲蓋過自己,就阻擾倆人推舉閣臣,得罪了人。
結果被溫體仁誣告入獄,又買通了太監曹化淳才被放出來,也因此沒了官職。
劉總周則好一些?
萬曆年中進士,天啟年間在當禮部主事時參與黨爭,因為彈劾魏忠賢被罷官。
後來崇禎年間擔任過順天府尹,最高做到官職左都禦史,天天給皇帝朱由檢推銷慎獨學說,兩次因為與朝廷意見不合稱病告老還鄉,最後好死不死寫小論文。
《微臣身切時艱敢因去國之轍恭申慰悃兼附芻蕘之獻疏》
小論文大體內容就是說皇帝聽信讒言,任用匪徒之輩當官識人不明,用人不當。
把朱由檢氣的大罵,說劉總周顛倒黑白,為人自私仇視朝廷。
就給貶為平民了。
倆人是一個比一個讓皇帝不好做。
可以說,明末皇帝不好當,換別的朝代攤上東林黨與閹黨兩夥人,不被氣死都算好的。
也就朱由檢的哥哥,木匠皇帝朱由校脾氣好,通過不理朝政的方法多活了幾年。
錢謙益有些不好意思道:“南明亡了,我等想為公主鞍前馬後。”
劉總周則說的更誠懇一些:“我等不想謀逆,又怕皇上下罪,希望公主能念在我等為大明效力過,給條生路。”
二人都非常有自知之明。
南明亡了,假朝廷哪是朱由檢的對手,不說亡的比較徹底,反正是沒人敢再豎起反旗。
而現在他們隻有兩條路,一條戴罪立功,自己募集軍隊去打反賊,若打贏了可以讓皇帝赦免死罪,輸了小命不保。
關鍵是他們沒糧餉,也招募不到兵卒。
別人振臂一呼說自己是正統,他們倆東林黨算什麽?不被百姓扔菜葉子算好的。
剩下一條出路,就是投奔周家。
周家這種超然皇權之外存在,正適合他們這種情況避難。
周世顯笑了笑問道:“你們兩個東林黨難民也敢向周家尋求庇護,難道不清楚我周世顯不養閑人嗎?”
周家可不是誰都能效忠的,起碼也得有張投名狀。
倆人互相對視一眼。
劉總周道:“我有一門學問,名為慎獨,可幫助周家穩固封地統治。”
所謂慎獨,就是修養道德,從心上修身,謹慎獨處,在沒人時候也要注意德行,對自我有一定約束。
古人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劉總周的慎獨學,大概意思是人先得把自己做好,才能去治國。
這種極為緩慢的方法根本不適合大明。
曾經朱由檢也因為慎獨這種沒療效的東西而發愁,最後並沒有理會慎獨學說。
周世顯道:“你的慎獨我聽過,可巧了,我周家向來鶴立獨行,從不約束自我,我勸你還是務實一些為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句話惹怒劉總周。
什麽叫不務實?
君子自然先修身才能德行天下,難道說修身約束自己也算不務實?
可以侮辱他的人品,畢竟南明亡了,他做了錯誤選擇,但是不能侮辱他的學術。
劉總周瞬間仰起頭道:“我觀周少爺年齡不大吧,還不知道慎獨學的好處,雖然你聽過,但卻不了解其中妙用。”
周世顯冷哼道:“哼,若有妙用,你為何要逃難,而不是扶持福王穩坐應天府?”
劉總周頓時啞口無言,臉憋得通紅。
從結果上講,慎獨學確實治不了急病,他一時間根本無法反駁。
見狀,錢謙益道:“周少主為何如此針對我二人?”
周世顯根本不給麵子道:“你一個二臣,毫無建樹也敢說我針對你!”
啊!
錢謙益大怒:“你你竟敢說我是二臣!”
錢謙益確實在後來被大清寫入貳臣傳中。
甚至乾隆都點評過,一個二臣,寫的文章再好也沒光,意思是侍奉兩位皇帝,哪有什麽臉寫文章。
周世顯則道:“你若不是二臣,為何逃難到我周家,你倆瞧瞧人家黃宗羲,思想覺悟比你們高多了。”
一旁黃宗羲被誇的飄飄然。
換任何文人都喜歡被誇。
然而黃宗羲還在洋洋得意時,一下子想起來自己是幹嘛來的,他是來舉薦人才地,怎麽能一言不發。
喜歡投誠大清失敗,轉身工業化請大家收藏:()投誠大清失敗,轉身工業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