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抓到謠言
字數:4630 加入書籤
錢謙益勸解道:“劉兄不必自責,那周世顯所做之事太大,咱們還是先想一想該怎麽辦才好。”
倆人算是已經入了周家陣營。
孰輕孰重還是分得清。
如今也隻能想辦法盡量幫助周家和流民渡過這一劫。
主要還是倆人對周家實力沒有具體概念。
因為他倆是從南邊逃過來,並沒有在軍力上深刻了解過周家,隻知道周家賣很多大炮。
可他倆不清楚,李自成、多爾袞、朱由檢,這些個掌權者可是對周家日夜研究。
劉宗周思索著道:“打仗咱們怕是幫不上什麽,不過我有個想法,大清肯定不會這麽傻乎乎直接開戰。”
柳如是問:“你是說大清會使陰謀詭計?”
劉宗周搖了搖頭道:“不一定,不過若是此時有人煽動百姓,恐怕會對戰事造成幹擾。”
畢竟周家什麽人都敢收,像他們倆這樣的都來者不拒。
保不齊會有什麽樣的人混在百姓中。
錢謙益道:“若想煽動百姓,最好的辦法就是造謠,真若如劉兄所說,咱們興許能派上用場。”
劉宗周一拍大腿道:“沒錯,咱們必須盡早做準備,別前邊打仗後邊先亂了,若是周家戰敗咱們暫時可沒有其他去處。”
正當三人謀劃之時。
街邊有一鬼鬼祟祟之人,將一些紙張偷偷塞給過路人。
這樣的行為完全忽視三人,就好像仨人不存在一樣。
嘿。
劉宗周這小暴脾氣,瞬間忍耐不了一點。
“站住,幹什麽的!”
那人瞬間將紙張揣進衣袖,然後扭頭滿臉怒容道:“老家夥,你亂管什麽!”
劉宗周雖然不懂得打架,但他懂得噴人。
他連皇帝都敢罵,又怎麽會怕一年輕小夥。
劉宗周頓時怒道:“你把東西拿出來,信不信我馬上喊衛兵。”
那人頓時慌了。
雖然害怕,卻並沒有把東西拿出來,指著劉宗周罵道:“滾開,再多管閑事信不信揍你!”
嘿。
忍不了一點。
劉宗周大喝一聲道:“抓探子!你個吃裏扒外東西!”
一句先聲奪人,再罵一句找回臉麵。
可光喊卻沒有動手。
畢竟是文人,打起來真就不如普通人。
隻是這麽一喊,周邊瞬間圍上來幾十號人。
百姓們此時得到了權利,同樣還吃飽了肚子,自然不會放過破壞自己美好生活的人。
一壯漢上前一把拎起小夥問:“說,你是個什麽探子?”
小夥狡辯道:“胡說八道,是這幾個人栽贓陷害我!”
所謂空口無憑,自然屬於沒有證據。
柳如是隨是女子,卻有一顆熱心,大聲道:“他袖子裏有東西。”
人們上前將小夥藏起的紙張搶出。
有的人識字多,有的人識字少,雖然每個人每天都在努力去學寫字,可一群人依然湊不出一個能看懂的。
見狀錢謙益上前拿起一張讀道:“周世顯不奉皇權自立建國,冒天下大罪謀逆造反,實屬反賊,如有人能夠提供周家罪責,賞銀千兩。”
嘶。
寥寥幾句話,讓周圍百姓無不震怒。
“嗐,打死你個狗東西!”
壯漢一拳給小夥子打出隻黑眼圈。
這哪裏是汙蔑周世顯,分明是斷他們這群百姓財路。
不等有人去報官。
不遠處剛剛拿過傳單紙張的人正帶著衛兵找過來。
不多時這人就被扣押帶走。
才轉身功夫,劉宗周與錢謙益倆人就抓了一鬧事的間諜。
衛兵臨走前還不忘道:“我見過你們,修水壩的劉宗周對吧,你們抓了間諜記得拿著工分牌去領賞。”
等人散開。
劉宗周仰著脖子道:“沒想到還有這種好處。”
劉宗周所說的好處並不是拿著工分牌去領賞,而是他修了水壩之後已經小有名氣。
文人自然愛出名。
錢謙益反倒有些不高興,因為他沒去挖水渠修河堤,而是被外派被當做使臣跑了一趟朝鮮。
錢謙益道:“隻抓一個恐怕不能起作用,這人背後鐵定還有人。”
劉宗周心情大好笑道:“那咱們就在街上多找找,沒準多抓幾個連冬天鐵爐子錢都有了。”
仨人打定了主意,就在街上閑逛起來。
階級鬥爭往往無所不用其極。
正如那句話所說,地主對農民的剝削與壓迫,才是農民造反起義的原因,也正因為有這種反抗精神,這種工農對階級的反抗鬥爭,才是曆史發展的真正動力。
所以不能大意。
抓到間諜的消息很快傳入周世顯耳中。
此時周世顯正忙的暈頭轉向。
主要是缺人手。
從糧食後勤,到社會治安,還有出兵一係列調動。
正休息一小會喝了杯茶,下人就把消息給送來。
周世顯滿臉不可置信問:“你是說,劉宗周與錢謙益當街抓到一散播謠言想引起恐慌的探子?”
下人點頭道:“千真萬確,他倆抓到人後,百姓開始自發尋找這種煽動恐慌的人,已經打死了好幾個。”
嘶。
周世顯倒吸一口涼氣,急忙道:“馬上傳令下去,貼出公告不允許打死人,同時對那些胡亂動手的人延後處理。”
打人肯定是不對的,下死手更不行,本來就人少,街頭那些混子也是人。
不過倒是給周世顯提了個醒。
鬥爭不光有正麵戰場,看不見的地方依然存在。
就比如在百姓中去煽動暴亂,給他周世顯頭上扣反賊帽子,或是做出更加激進行為也說不定。
不過這些東西若不經曆一次,百姓是不會後知後覺的。
建立龍國,那必然得經曆許多坎坷。
與儒家服務帝王的愚民方法不同,周世顯覺得隻有百姓思想覺醒才能讓社會進步,所以曆朝曆代君主帝王都禁止百姓讀書。
也不應當說禁止,而是從製度上就無法讓百姓有讀書機會。
更遠一些朝代,是因為書籍過於昂貴,隻有權貴子弟才能獲得知識。
而隨著紙張價格變便宜,百姓也有了機會,但少之又少,依然還是被富人階級壟斷。
正因為如此,門閥世家才特別注重出身,也隻有出身好的人才能科舉,才能當官。
現在周世顯所做的事卻逆反了這一封建規則。
後果會得罪誰?可想而知。
喜歡投誠大清失敗,轉身工業化請大家收藏:()投誠大清失敗,轉身工業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