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禮佛

字數:4347   加入書籤

A+A-


    戰事如火如荼。
    盛京城外,一隊馬車停靠在尚未建成的寺廟前。
    周世顯帶著朱媺娖下了馬車,望著尚在建設中的寺廟,不由得心生些許感慨。
    走入寺廟。
    院子裏幾名和尚,還有一位方丈早早等候在院落中。
    而方丈身後便是佛像大殿。
    方丈上前頌了一聲佛號道:“老衲有失遠迎,公主與駙馬駕到贖寺廟中正在建設,其他人無法都來歡迎。”
    周世顯道:“無妨,快快帶我們入殿內拜佛。”
    身為九年漏網小魚,周世顯是不信這些的,但朱媺娖信,他自然要陪著。
    幾人一邊向內走。
    方丈一邊講著故事。
    “老衲帶著徒弟們從南方來,聽聞北地尚好,百姓衣食無憂,此乃大善之地,就動了興建寺廟的想法。”
    “曾經雲遊時,見過吃人的,也見過吃土的,到了此地方知普通人也能頓頓有肉食。”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比起那唐朝最風光時候也不遑多讓。”
    周世顯笑了笑道:“非也,唐朝時富有,商賈與百姓都有獲利,唐朝之亡也不在貧瘠,我向來重視佛法中的禪學,但也僅此而已。”
    方丈麵無表情問:“駙馬也懂得禪學?”
    周世顯再次笑著道:“略懂,隻是看破了禪學中的現世因果罷了,一小童,自幼喜歡讀書,三十未能考取功名,五十易無所作為,八十歲名滿天下,讀書是因,名滿天下是果。”
    故事非常淺顯易懂。
    卻讓方丈頓時高看了一眼。
    方丈道:“既然駙馬爺知道此番因果,為何還要廢皇權君主製而立國?”
    周世顯饒有興趣瞥了一眼方丈,此時一尊佛像已經出現在眼前。
    “正如那大禹治水,禹皇是百姓選出來的,而非從某個人處繼承而來,大禹又將皇位禪讓給了其他人,足可見皇帝也非天生。”
    如此一說,老和尚有些不樂意。
    若皇權非天生,那麽他們這群信徒又該信誰?
    方丈道:“駙馬爺學識果然與眾不同,但若皇帝不是天生,那麽為何世間都以皇權為尊,若無皇權,天下豈不是大亂。”
    周世顯轉過身道:“我周家亂了嗎?大清曾經也沒有皇帝,他們從遊牧人變為一個國家,難道不正是說明皇帝也不過是百姓代理人嗎?”
    在如此紮實邏輯中,方丈發現自己竟無法反駁,眼神閃過一絲躲閃不再言語。
    來到佛像前。
    朱媺娖緩緩拜倒在地,然後默默許著冤枉。
    許久後,上了香火,添了供果,又捐了銀錢。
    周世顯問:“你許了什麽願望?”
    朱媺娖甜甜一笑道:“不告訴你。”
    望著眼前甜美可人,周世顯忍不住拉住朱媺娖的手道:“若有願望我幫你實現。”
    朱媺娖啐了一口道:“確實隻有你能幫我實現,隻是現在我希望世間能少一些戰事,百姓能夠安生。”
    周世顯大概猜出朱媺娖的心思。
    倆人成婚已有些時日,但卻沒有子嗣。
    並不是不生,而是歲數太小。
    周世顯認為怎麽也得二十多歲,再過兩年穩妥一些,並且現在時局正處於變革艱難時候,隻要穩住了這場戰事之後,就能迎來較長安穩時期。
    周世顯道:“你的願望會實現的。”
    朱媺娖踮起腳尖甜甜一吻道:“我有些想我父皇了。”
    對於朱由檢這位皇帝嶽丈,周世顯還是很謹慎,因為倆人之間基本已經算得上站在對立麵成為死敵。
    不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周世顯又不認為大明能翻盤活過來,即便給了大炮,給了糧食,給了工分製與很多東西。
    但大明的社會結構擺在那裏,早晚會崩塌。
    三百年定律,目前還沒人能夠逃脫,除非世間沒有皇帝,走向更加科學的社會製度。
    禮過了佛在寺廟中閑逛起來。
    朱媺娖問:“今後咱們怎麽辦?”
    周世顯反問:“什麽怎麽辦?”
    朱媺娖道:“就是與我父皇的關係,他可能不會願意再見到咱們。”
    自古無情帝王家。
    皇帝為了壟斷權力,向全天下吸取好處,手段幾乎無所不用其極。
    如果有人懷疑皇帝行為不正當,那麽一句為了天下蒼生,能堵住天下所有人的嘴,其中儒家思想當屬翹首。
    雖然儒家思想是非常優秀的思想,但不能否認儒家思想建立之初也是為了服務於帝王。
    這讓周世顯想到前世的好萊塢,好萊塢電影也是一種愚民思想手段,甚至還有可樂漢堡也一樣,用最廉價的食物去滿足百姓最基本欲望需求,讓百姓安於平庸。
    周世顯對著朱媺娖道:“再等一等,等過兩年穩定下來,我與你一起去探望你父皇。”
    得到這樣一個承諾,朱媺娖有些喜出望外。
    可轉而她又有些擔憂問:“若我父皇生氣怎麽辦?我們如果去探望他,也可能會回不來。”
    見朱媺娖滿心歡喜又很膽小樣子,周世顯忍不住笑出聲。
    “哈哈,沒關係。”
    “相信那時候你父皇也不敢攔著咱們。”
    畢竟那時候周家的武器和經濟,恐怕不用動手都能壓得大明自己解體。
    朱媺娖問:“那到時候你可不要再惹他生氣。”
    瞧這話說的,周世顯自認為是個討喜的人,又怎麽會惹到朱由檢這位皇帝嶽丈生氣?
    應當說,朱由檢生的氣並不是因為周世顯,而是在生大明滿朝文武不爭氣。
    這就是皇帝。
    全天下人供養著一個最沒用的人。
    所以朱由檢才會下罪己詔。
    周世顯道:“你父皇算得上一位有望中興的皇帝,卻也不是位明君,他心有遠誌,卻沒有改變的手段與能力,可惜了。”
    朱媺娖好奇問:“可我父皇平定了黨爭,難道這不算能力嗎?”
    周世顯笑道:“自然算的,可你父皇依舊不是個合格的皇帝,甚至不如他哥哥,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此時朱媺娖有些不高興問:“為何你這樣評價我父皇?”
    對於此事,周世顯也挺不好意思,因為在明末清初這個時候,兩個朝代間無論怎樣選都是錯的,也沒有任何稱得上正確的事情。
    周世顯小聲道:“因為你父皇的帝王之術,不如他哥哥朱由校。”
    提起帝王之術,朱媺娖略有好奇問:“帝王之術究竟是什麽?”
    喜歡投誠大清失敗,轉身工業化請大家收藏:()投誠大清失敗,轉身工業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