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傳統才是教育精髓

字數:6079   加入書籤

A+A-


    葛家的老宅子雖然很破,但是很大,左右廂房比較多。上課的地方就安排在其中一間廂房,沒有黑板不要緊,把門板卸了下來,塗黑之後做黑板使用。也沒有粉筆,但是有白土子,這東西就是石灰岩的一種,據說形成在白堊紀,所以學名白堊,本來就是做粉筆的原料,缺點就是不經用。
    哪怕是後世的農村也很容易找到白土子,這東西是婦人做衣服裁剪時畫圖用的,如果粉碎之後加點石膏之類的東西,那就是後世的粉筆了。
    葛明現在黑板上寫了abcd幾個字母,然後轉頭對下麵的娃子說到:“識字識字,就是認識字,看到字知道怎麽讀,聽到音知道怎麽寫。”
    “這幾個符號叫做字母,所有的字的讀音都是幾個音組成的,每個字母代表一個音,把各種不同的音組合起來,就能組合出所有字的讀音。”
    “比如說戴健的戴,這個戴就是d、ai幾個音組合起來的。”
    。。。。。。
    葛明在上麵講了半天關於字母的重要性,但是孩子們一個個昏昏欲睡,哪怕是以後能夠管理作坊這麽大的誘惑,此時也抵擋不住困意。
    葛明不由得懷疑起來,不是說古人對知識更加渴望嗎?不是說古人更加認為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嗎?為何這幫娃子一個個小雞吃米一般點頭?
    總不能是本小郎君講課不夠生動吧?難道真的是本小郎君說的不夠生動?!
    葛明重新掃了眾人一圈,發現隻有袁老道聽得津津有味。葛明此時就知道了,確實不夠生動。因為如果非常生動,孩子們會喜歡。如果學術性比較強,袁老道這種人才比較喜歡。
    葛明再看了看丁香,也是昏昏欲睡,不過跟其他的孩子不同,這是自己的老弟子,跟小猴子和張春來很早就掌握了拚音,對於已經掌握熟練的知識,再聽的話的確沒有必要。葛明看著丁香眼前一亮,於是有了一個想法。
    “丁香,你來講講試試。”
    丁香站起來不可置信的指指自己鼻子。“小郎君,您說讓奴婢講課?”
    葛明回答道:“不錯,你跟著本小郎君學的最久,你來講,一是看看你學的如何,二來嘛順便給你一個任務,今天這些必須讓他們學會讀十個字母。”
    丁香滿臉不自信,但是又無可奈何,隻好戰戰兢兢站起來走到了前麵。
    葛明好心的提醒道:“丁香,你忘記拿棍子了。”
    丁香轉身回去拿起了棍子,再次走上了不像講台的講台,有武器在手,人也好像變得自信了不少。
    丁香先是把擀麵杖在地上戳戳,發出來咚咚的響聲,然後才說到:“你們這幫小娃子,小郎君費盡心思教你們讀書,一個個聽得昏昏欲睡,白白浪費了小郎君的一片苦心。現在本丫鬟來教你們,今天要是學不會,棍子伺候。”
    這幾句話一出口,眾娃子明顯清醒了不少。丁香見狀也很滿意,這才開始授課。
    “跟著我念,阿,啵,呲,嘚。”每讀一個,就用棍子指著其中一個,擀麵杖居然成了小教鞭,葛明看的甚是滿意。
    教什麽樣的人,應該用對應的手段,對付這些孩子好像確實不能說什麽大道理,還是丁香的的手段比較奏效。不過十個字母而已,這幫孩子很快就全部會讀了。問題是按照順序讀就沒問題,拿出來一個問問怎麽讀就有些傻眼。
    足足花了將近半個時辰,也不知道這些孩子到底掌握了沒有,或許跟字母這玩意過於抽象有關,要不就是這幫孩子的智商有問題。相比後世課堂時間長了很多,也該打算放孩子們出去放個水,透個風了。
    於是教導主任袁老道就出場了,往門口一站。袁老道指著其中一個字母問,這個孩子要是讀的出來才能放出去。
    果然還是不少孩子沒掌握,這讓葛明不禁有些擔心。雖然不記得自己小時候學拚音用了多少時間,但是這些孩子年紀都在十歲左右,比自己當年大很多,應該掌握的更快才對。再說一天就十個字母,難道難度太大了?
    葛明悄悄問袁老道:“袁先生,您說莊子上的孩子是不是都有點傻?怎麽才十個字母而已,這都記不住?”
    袁老道滿頭黑線的說到:“你以為這東西簡單?你以為都像你一樣聰慧?這些破玩意一個個好像都差不多,比認字還要難。”
    一個個的很像?看多了確實不覺得,第一看字母應該還真可能是這種感覺。後世講究什麽教孩子要在遊戲中教,這樣學習起來才比較快,好像說的是幼兒園的理念吧?這種理念說不定是給幼兒園打馬虎的,因為幼兒園除了玩什麽都學不到。
    葛明突然靈機一動,貌似有個字母歌,還有拚音和英文之分,要不教他們唱歌,這應該學起很快吧?先學歌,然後再一個個的認,這樣說不定還能加快進度一些。
    等到放風時間結束,葛明又有站到了前麵,開口說到:“你們這幫人,一個個全是傻乎乎的。看來普通的法子很難教會你們,所以本小郎君換個方法,現在教你們唱字母歌。本小郎君唱一句,你們跟著唱一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於是在一首字母歌就飄出了葛家老宅,要說學唱歌好像就容易了很多,連袁老道也跟著唱,而且唱的津津有味,搖頭晃腦。本來葛明還覺得唱這種歌還有羞恥,現在一點不好意思都沒有了,學問,這是大學問。
    等到下課之前,葛明布置了今天的任務,把歌多唱幾遍,明天要檢查。
    “你們回去之後準備寫字的東西,一個可以放細沙的東西,回去跟父母說下需要在細沙上寫字。”
    等到葛明宣布放學,這群娃子蜂擁著衝出院子,真是一點留戀都沒有。不過這也難怪,都是莊子上的“野孩子”,能夠老老實實坐一個時辰就不簡單了,等以後慢慢習慣了就好了。
    等到孩子都走之後,葛明對袁道長說到:“‘袁先生,明天娃子們不會缺席吧?好像就教了一首歌而已。”
    袁老道一聽哈哈大笑,說到:“小子,確實厲害。居然能把字母變成一首歌,朗朗上口,方便記憶,老道唱了幾遍就記住了。”
    袁老道想了下又說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你那句讀書以後能管作坊,以後天天吃上肉,怕是功勞不小,明天不但不會有人缺席,可能人數還會增加。”
    葛明聽完嘿嘿一笑,說到:“難道說讀書之後為國為民不成?那方向太大了,還是先過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正理。”
    袁老道:。。。。。。
    戴健回去之後,看到他娘王氏就哭了,哭著說還沒上課就挨揍了,王氏忙問他到底怎麽回事,還說小郎君心善,不會無緣無故的打人。
    戴健吸著鼻涕說到:“小郎郎郎君嫌棄我流鼻涕,嗚嗚嗚,還讓丁丁丁香揍我。”
    王氏一聽滿臉無奈,說到:“娘早就跟你說過,把鼻涕擤擤,我看著都惡心,更不要說小郎君這樣的貴人了。”
    “跟娘說說今天都學了什麽?”這才是王氏最好奇的地方。
    “就就就學了一首歌歌。”
    “不是學識字嗎?怎麽學唱歌了?”
    “小小小郎君說,學學學了這首歌,以以以後識字就就就快,還還還說什麽要是識字了以後可以管作坊。”
    王氏一聽高興了起來,拎著戴健去洗鼻涕,一邊走一邊說到:“以後給老娘好好學,學不好每天揍一頓。”
    類似的情況不但發生在戴健家,其他家也都基本差不多。對於讀書的渴望在莊戶身上顯示的淋漓盡致,他們是真正相信讀書可以改變命運的人。如果有能力早就從家裏孩子裏挑出一個機靈的去讀書了,期盼著孩子能夠有出息,將來說不定還能改換門庭。沒人願意臉朝黃土背朝天,從土裏刨食。
    情況到了第二天果然有了根本的改變,沒人缺席,來的還挺早。不過人數沒有增加,看來袁老道想錯了。原因很簡單,這已經是莊子裏年紀合適的全部孩子了,而且莊戶心裏也虛,畢竟沒花錢就上學,也不好意思再加人進來。
    再次上課的時候雖然葛明講的依舊非常枯燥,但是孩子們都能跪坐著好好聽,正是喜歡跑鬧的年紀,真是為難這些娃子了,看來是在家裏父母揪著耳朵威脅了很久的結果。
    葛明這堂課又講了十個字母,然後把昨天的也溫習了一遍。今天娃子們都帶了沙盤,反正什麽造型的都有,有的是木盤、木盆、大碗,裏麵裝滿了細沙,一根小棍子就算是筆了,在細沙上寫寫畫畫。
    別看跟後世比異常簡陋,但是效果非常好,因為沒有那個孩子不喜歡玩沙子的。還真有更加上心的父母,用木片、木板做成了一個正方形的托盤,這個作為沙盤就非常專業了。
    據說古代的教學非常簡單,背書,背不會就打,打多了就會了。跟孩子講道理?孩子是不懂什麽大道理的,其實可以設身處地的想一想,你當年讀幼兒園的時候,家長跟你講道理你聽得進去嗎?真的不如挨揍讓人印象深刻。
    所以葛明不打算什麽素質教育,還是按照古代優秀傳統的這套來。於是先背誦,其實昨天那首歌大家都會唱了,所以背誦是沒問題了。同樣的問題依然存在,背誦的很順,拿出來幾個字母就不太認識了。
    這都沒關係,有班長丁香在,所以都是小事情。說個字母需要馬上寫在沙盤上,寫不出來就是一棍子。還有八個女娃,丁香也不好意思下手,好在學的都比這些男娃更快。難道說女娃身體和智商的發育都比男娃更早,或者是女娃更用心,更細心的關係。
    這個時代對於老師是十分尊敬的,不存在後世師生、老師和家長之間不友好的關係。尤其是後世的幼兒園,本來就學不到什麽東西,凡是做作業都是在為難家長。如果家長有意見,那麽幼兒園老師就會說:“家庭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家長一定要配合。”結果孩子還是什麽都不會,家長已經琴棋書畫做手工,樣樣精通了。
    不要說體罰學生,在古代學生被打的起不來床,家長還要上門感謝,請老師以後不要客氣,要是不聽話就往死裏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古代沒有後世先進的教育理念,但是有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些文學史上的璀璨明珠。還有房玄齡、杜如晦、魏征等一代名臣。
    後世首都某個頂級大學,分享出過該校校友中的院士名單,本來是想要顯擺一番。但是被細心的網友發現,這些院士都是老前輩,這所名校最近三四十年畢業的沒出過一個院士。這非常有意思,教育理念越是先進,反而越是難出人才,那足以說明先進的東西未必是最合適的,還是要看人。
    連續四、五天,每天下午一個時辰,阿啵呲嘚此起彼伏,路過的莊戶也不知道裏麵到底在教個什麽東西,但是越是聽不懂越是感覺是高級學問,導致路過葛家時都自覺的輕輕走路,平常熟人之間的大聲說話打招呼都沒有了,生怕影響到裏麵念書的孩子。
    總算把拚音全部教完了,葛明也覺得有些填鴨了,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隻有強度大一些,才能分辨出這些孩子裏到底有沒有智商超群,或者比他人更加勤奮的,這都是極為良好的品質。
    這天下課之前,葛明對這些孩子說到:“回去好好背誦好好練習,明天下午考試,前三名有獎勵,後三名打屁股。”
    今天放學就不是一窩蜂的往外跑了,因為葛明說了要考試,考試啊?誰不怕?
    等娃子們走後,葛明去看了看放在壇子裏發酵的紅曲米,顏色暗紅純正,看來是做成功了,醬油總算可以開始釀造了。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