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十歲開始養生

字數:6716   加入書籤

A+A-


    通常來說,越是熟悉的人,見麵時越不會說“我想死你了”,更多的是鬥嘴和挖苦,古今皆是如此。兩個老道一個邋遢,一個神仙一般,也不知道如何成為至交好友的。
    交談的差不多,袁老道就打算拉著孫思邈進府。孫思邈沒忘記旁邊還站著一個小噴壺,忙從褡褳裏掏了五十個銅錢出來,小噴壺自然千恩萬謝,趕著馬車離開了葛府。
    袁老道拉著孫思邈進入葛府,到了自己小跨院時,跟旁邊的下人說到:“告訴葛明,老道來個貴客,讓他趕緊再弄三碗冰沙來。”下人一聽趕緊去跑去通知葛明。
    兩個老道一個道童,這才進入了袁老道的小跨院。等進了袁老道的房間之後,孫思邈不禁打量了一圈。雖然孫思邈見多識廣,去過的豪門大戶不在少數,但是袁老道房間的擺設幾乎都是他沒見過的。
    袁老道趕緊招呼孫思邈坐下,坐上椅子之後非常舒服,腿腳不疼、腰不酸痛,這比跪坐實在舒服太多。
    葛明此時正在自己的房間內小口小口的品嚐著冰沙,吃的慢不是因為裝斯文,而是吃冰太快會頭疼。旁邊的丁香、小丫和小猴子也都在一勺一勺的慢慢品嚐,一邊吃還一邊發出讚美之聲。
    正在這時候,下人來通報,說袁老道有貴客來訪,讓送三碗冰沙過去。
    袁老道是個貪吃的性子,葛明還是比較了解的。開始以為袁老道想要多吃幾碗,也不怕頭疼,等問過下人之後才知道確實來了客人,一個更老的老道,還有一個小道童。
    葛明心裏嘀咕,看來認識一個老道,以後會認識很多老道,這就是所謂的圈子。
    趕緊再弄上三碗冰沙,澆上桃汁和麥芽糖水,也沒讓下人端,葛明帶著丁香、小丫和小猴子,三個就把冰沙端了過去。
    葛明到了袁老道的房間,看到袁老道和一個仙風道骨的老道對坐,老道旁邊還站著一個小道童。老老道和小老道滿身灰塵,看樣子是走遠路來的。
    葛明先見過了袁老道,然後把三碗冰沙擺在了桌子之上。袁老道對孫思邈說道:“師兄,這是葛家的小郎君,臨渝縣令之子,叫做葛明,算是小弟的半個徒弟。”
    說完又對葛明說到:“小子,這是老道的好友,孫思邈,從長安而來,還不快見禮。”
    孫思邈?葛明腦袋被擊穿了一般,沒想到這個仙風道骨的老道就是孫思邈。就算是學數學的人,也應該知道古代的幾大神醫呀。
    孫思邈,曆史記載天資聰明,七歲時就認識千字有餘,等孫思邈到了二十歲的時候,就能侃侃而談老子、莊子,西魏大臣獨孤信稱其為“聖童”。
    後世有句話是這麽說的,你自己覺得自己牛不行,要別人覺得你牛,那麽你可能有點牛。如果牛人都覺得你牛,那你才是真的牛。獨孤信是什麽人?西魏八位柱國大將軍之一,關隴集團的核心成員,其中還有李淵的爺爺,李密的爺爺。
    這還不算什麽,他三個女兒才叫厲害。一個嫁給了北周明帝宇文毓,一個嫁給了楊堅,一個嫁給了李淵他爹,三個全是皇後。獨孤信都說牛的人,怎麽可能不牛?
    這麽牛的人沒有去當官,而是把一生都奉獻給了醫學一道,還著有《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到了老年時還主持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藥典《唐新本草》,在醫學上有無數個第一,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值得尊敬的人。
    葛明此時有些恍惚,這可是來到大唐之後見到的第一個牛人,而且是牛人中的牛人。要不是袁老道在旁邊提醒,葛明估計會一會恍惚下去。聽到袁老道的喊聲,葛明才算清醒下來,趕緊給孫思邈行了一個晚輩禮。
    “小子葛明,見過孫道長。”
    葛明話不多,其實內心無比波瀾,隻是不知道應該說點什麽而已。趕緊把桌子上的冰沙端起來,說道:“孫道長,天氣炎熱,請用點小子做的冰沙。”說完雙手捧著端給孫思邈。
    孫思邈也確實渴了,再加上天氣十分炎熱,也就沒有推脫,一口冰沙下肚,用長安話來說真是“美滴很”。在古代的勳貴、大戶人家都有冬天藏冰的習慣,所以夏天吃到冰孫思邈並不感覺意外。
    隻是旁邊的袁老道有些不樂意,葛明這小子對自己禮數上不缺,隻是從沒這麽恭敬過,從來沒有雙手端著碗送的。當然了,對待神醫和神棍,葛明的態度上怎麽可能一樣?
    葛明自然看出來了,雙手捧起另外一碗,恭恭敬敬的端給袁老道,說到:“袁先生,請再用一碗冰沙。”葛明此時覺悟了,因為他突然想到人以群分,物以類聚,袁老道有孫思邈這樣的牛人朋友,那麽這個袁老道肯定也不簡單,隻是不知道孫思邈此行到底為何。
    想到這裏又端起另外一碗送給了站著的小道童若雲,葛明想著這小道童將來說不定也不簡單。若雲急忙感謝,雙手接過碗來,隻覺得一股涼意從手掌傳過來,拿起小勺子學著孫思邈的樣子吃了一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桃子的香甜,加上涼涼的碎冰,好像每個毛孔都舒展開來。不由自主的哈出一口熱氣,一天趕路的辛苦被一掃而光。
    等用過了冰沙之後,孫思邈又提起了此行的來意。
    袁老道哈哈大笑到:“師兄,此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孫思邈掃過葛明等三個孩子,隻見葛明胖乎乎的甚是可愛,眼中透露出來聰慧。再看看小猴子,瘦瘦的一個孩子,木木呆呆,還有十多歲的丁香,還有更小的一個小女娃。孫思邈不解的轉頭看向袁老道,讓袁老道給個解釋,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袁老道看出來孫思邈不太相信,於是說到:“就是葛明這小子,他弄的傷口縫合術確實有起死回生的效果。前些日子葛家莊子一個莊戶受了傷,眼看著活不成了,這小子拿著縫衣針隨便縫了縫,那個莊戶居然救活了。”
    孫思邈聽後感覺非常詫異,縫衣針縫傷口,真是聞所未聞,轉過頭來看著葛明。此時的葛明還在神遊天外,正在琢磨著孫思邈可是個神醫,這要是留在家裏,以後有個病再也不用發愁了。
    自從穿越之後這日子真是爛透了,葛明不過十歲而已,居然學著後世老頭老太太的養生手段,就是怕生病。
    這年頭缺醫少藥的,有個神醫那日子就愜意多了。別說是在這個年代,就算是醫學昌盛的後世,有個醫生朋友也有很多好處不是。葛明心裏想著,一定要把孫思邈留在家裏。
    保鏢有袁老道,保健有孫老道,這才像日子嘛。
    袁老道看著葛明麵帶微笑,又恍恍惚惚,提醒道:“小子快醒醒,今日為何老是恍恍惚惚,莫非病了不成?趕緊讓我孫師兄給你號號脈。”
    葛明此時趕緊回答道:“小子沒病,隻是被孫道長的風度傾倒。小子就在想,同樣是道家,為何一個邋裏邋遢,一個仙風道骨,兩人居然還是好友,小子實在想不通啊。”
    孫思邈聽葛明說完感覺非常有趣,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袁道長聽後眼睛瞪得溜圓,說道:“你小子懂個什麽,我跟師兄是交心的。”
    此時孫思邈對著葛明說道:“葛明小哥,傷口縫合之術你是如何想到的?”
    葛明此時總算明了了,原來孫思邈是為了此事而來,難怪當時給張二黑縫合傷口之後,袁老道東問西問,還說請個高手過來。這就對上了,原來請來的是孫思邈。孫思邈沉迷於醫學,難怪會不遠千裏來到河北。
    傷口縫合之術的確可以救人,而且能夠救很多人,尤其是在戰場之上。如果能夠通過孫思邈傳出去,葛明覺得這也算是給大唐人民做了一件好事。拔一毛利天下的事,葛明打算先幹這麽一回。
    聽孫思邈問道了傷口縫合之術,就回答道:“孫道長,不瞞您說,小子是完全不懂醫術的,不過萬事都有原理。小子小時候淘氣,手指割破了幾天就能愈合,說明咱們自己就有把傷口長在一起的能力。”
    “如果傷口過大很容易崩裂,導致傷口不能愈合,小子看過母親做衣服,所以就想到了把傷口縫上,這樣傷口就能長在一起了。”
    孫思邈對於葛明的這個說法,感覺好像很合理,但是又完全不合理。
    “葛明小哥,天氣炎熱傷口容易紅腫流膿,導致人高燒不退,傷口雖然能夠縫合,但是如何讓傷口不紅腫呢?”
    葛明自然隻能瞎編,因為自己關於醫學懂得本就不多,而且後世的醫學上的一些詞語也比較難解釋。什麽病毒、細菌,在大唐是無法證實的。
    葛明說到:“肯定是有什麽東西侵入傷口導致了紅腫,用東西洗掉就可以了。”
    “老道曾經也用清水幫病患清洗過傷口,但是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加速了紅腫。”
    “小子用的不是清水,而是酒精。”
    “酒精,那是何物?”孫思邈的求知欲太強了。
    酒精能殺菌,葛明也不知道這到底是誰發現的。孫思邈問到這裏,葛明就開始卡殼了。於是隻能瞎編。
    “小子以前看過一本雜書,雜書上就這麽寫的,至於什麽書已經不記得書名了。”還是書上看來的,至於什麽書完全不記得。
    其實葛明這些日子也在想,懂得比別人多,當人問起你怎麽知道時,看書這個借口已經用的太多了,不知道對於老道來說,夢裏跟一個騎青牛的學的,他們會不會更相信一些。
    孫思邈一聽葛明說書上看過的,又說不記得書名,還有些遺憾。
    這時候旁邊的袁老道說到:“師兄,葛明這小子有不少神奇的手段,隻要問他怎麽知道的,基本都是說看書學到的,問他書名又說他隻看內容不看書名,真真的氣煞人也。”
    聽完了袁老道的話,孫思邈還是有些不死心,對葛明說到:“葛明小哥,可否讓老道見識一下傷口縫合之術?”
    葛明很詫異的問道:“孫道長,這要怎麽見識?難道還找個人來上一刀,然後再縫合上?”
    孫思邈說到:“這倒不用,隻需把老道的手臂隔開,試一試便知效果如何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葛明一聽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古有神農嚐百草,今有孫思邈割傷口看療效,不是瘋子就是偉人,當然孫思邈肯定是個偉大的人。
    葛明趕緊說到:“孫道長,這倒不用,等過幾天跟我去趟莊子,莊子上很多傷口需要縫合。”
    孫思邈一聽大喜過望,說到:“那老道就多叨擾幾日了。”
    葛明心裏想著,要是孫思邈知道帶他去莊子上看閹豬,不知道會不會揍自己一頓?走一步看一步吧,葛明可不忍心看著一代神醫拿自己做實驗,去驗證一個事實而已,這完全沒有必要。
    看到天色也不算早了,葛明借口吩咐廚房準備飯食,趕緊帶著小猴子和丁香走了。這要是再問下去,就隻能說的全是謊話了。顯微鏡可以證明微生物,但是放大鏡會造,顯微鏡根本不會。
    等葛明走後,袁老道問孫思邈,說到:“師兄,你觀此子如何?”
    孫老道想了想說到:“聰慧異常,別人家這麽小的孩子說話不會這有條理。有些匪夷所思,但好像又合情合理。”
    袁老道說到:“我跟這小子相處了幾月,此子確實聰慧異常,每天都跟我讀書識字,有過目不忘的本事。這還不算,常有一些稀奇的手段,問他哪裏學到的回答就是書上看來的。”
    “師兄你不知道,這小子以前是個傻子,今年初夏被雷電擊中,之後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他還說被雷擊之後夢到了一個騎牛的老者,醒來後病就好了。”
    袁老道嘮嘮叨叨,把這幾個月關於葛明的事都敘述的一遍。比如座椅板凳梳妝盒,香皂烈酒麥芽糖,作詩做菜等等。最後總結了一句話:“小弟看此子好像什麽都懂一些。”
    說完又補充到:“道兄剛才吃的一碗冰沙,那可不是冬天取冰藏在冰窖中,等到夏天的時候使用,這冰就是他用幾個銅盆造出來的。”
    孫思邈聽到袁老道關於葛明的評價,本來就比較驚奇了,等聽到造冰就更加驚歎了。
    “夏日造冰?”感歎完居然笑了起來,說道:“看來這小子,比你我二人更像是個道士。”
    袁老道聽後也哈哈大笑,說到:“不瞞師兄,小弟多次想要收他為徒,他就是不願意,後來小弟也就斷了這個念頭。此子聰慧又異常善良,生性活潑,不是能夠靜下來研究道學的人。”
    孫思邈說到:“為兄認為此子善良聰慧就足夠了,或者真的是有奇遇也說不定,看來此子將來大有可為呀。”
    兩人多年未見,從葛明聊到各自這些年的經曆,再到長安的風雲變幻,旁邊的若雲已經在打盹了。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