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葛明是個好孩子

字數:6758   加入書籤

A+A-


    葛明這個家夥,書信裏經常挖苦本太子,本太子可不是好惹的。
    長孫皇後說到“承亁啊,葛明雖然是臣子,也不能讓人家把好東西全獻出來呀?傷口縫合、爬犁、耕牛、拚音字母、句讀符號,對了還有皮蛋,這麽一算,葛明居然為國家辦了不少大事。”
    李世民轉頭看向長孫皇後,開口說道“皇後,葛明這小子實在聰慧,要不是還年幼,朕早就招入朝中做官了。”
    長孫皇後也點點頭,其實國家大事皇後是不能問的,但是聽聽還是可以的。隻是剛才李世民認為葛明是在推脫,不自主的起了維護的心。
    “承亁,你有沒有看出來葛明所獻秘方有什麽特點沒有?”李世民捋著短須,打算考考李承乾。
    李承乾才知道葛明居然已經做了這麽多事了,這才比自己大一歲而已啊,要說不羨慕才怪呢。這其中到底有什麽特點呢?
    李承乾想了半晌才開口說到“父皇,這些東西都是利國、利民、利軍的大事,兒臣覺得這些東西對滿大唐的人都有好處。”
    “不錯不錯,葛明所獻之物唐人均可獲益,所以父皇才說是大事。但是千裏眼就不同了,這東西指揮作戰的將軍,打探消息的斥候更能用得上,而此物製作方法不宜泄露。”
    葛明要是知道李世民的話,肯定會說本小郎君沒想那麽多,就是家裏水晶不多了,大塊的更是沒剩下多少。想要千裏眼可以,材料錢總要給了吧?再說製作極為複雜,誰出錢多就先給誰做。
    李承乾撓撓頭,想了半天才說到“父皇,兒臣認為可以從工部調一些工匠,還準備一些黃銅、水晶等材料去臨渝。專門弄個作坊製作千裏眼,讓葛明來負責。秘方還是葛明的,也能防止千裏眼泄露出去。”
    “嗯?不錯不錯,承亁有長進了,不過父皇可不想讓葛明成為工匠頭子。再說葛明現在還是應該讀書為主,這可如何處理?”
    “父皇,不如讓葛明的父親臨渝縣令來管理作坊,葛明出出主意就是了,這樣也不耽誤了讀書。”
    “好好,哈哈哈,承亁不錯。不過葛明的父親已經被父皇升為別駕了,管個工部的作坊正合適。魏攀,下內旨,讓工部挑選玉石匠十人,銅匠十人,黃銅水晶大量,在臨渝建立都作院。”
    “命平洲別駕葛庭玉為院長,負責千裏眼製作。”魏攀聽後施禮去忙活了。
    初唐有軍器監的,軍器監是隸屬於工部的。軍器監主要是弩坊署、甲坊署兩個署,就是一個做武器,一個做盔甲的作坊。還有一個東西作坊,簡單明了就是做東西的,旗幟、戎帳、什物等等這些戰爭中經常用到的東西。
    軍器監這個是中央的部門,到了州府就有與之對應的都作院,所以讓葛三爺做院長,專門來生產望遠鏡。
    李世民又想了想,對長孫皇後說到“皇後,隻是葛明應該如何賞賜?朕就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陛下,臣妾可不懂這些。”就算李世民問,長孫皇後對於國事也是不發表自己意見的。剛才破例維護葛明,已經算是做得不對了。
    “皇後,葛明畢竟是個孩子,本就應該皇後來管。”這話說起來也沒錯,長孫皇後乃是國母,本就有教導未成年人的職責,尤其是這些勳貴臣子家的孩子。
    長孫皇後想了想說到“臣妾覺得葛明這孩子懂事又孝順,不如長大些就不去太學讀書了,來宮裏陪著承亁讀書吧。”葛明知道了肯定會瘋,李承乾將來是要造反的。
    李世民笑著說到“這個主意不錯,隻是到時候魏高明變成了李承乾,看看葛明這小子如何應對,哈哈哈哈。”
    李承乾臉都黑了,說到“父皇,母後,看來孩兒還要找個機會坦白才是。”
    長孫皇後聽後捂嘴笑,想象不出到時候是個什麽場景。葛明是個好孩子,所以長孫皇後很原因葛明陪著李承乾讀書。
    正事說完了,也到了用晚膳的時間了。剛才李泰和李麗質在旁邊聽了很長時間,聽到將來葛明要到宮裏讀書。
    李泰覺得這主意不錯,可以當麵跟葛明切磋,因為李泰覺得那些算術問題不是葛明做出來了,一定是葛明找了幫手。
    李麗質就非常開心了,以後要香水自己就可以要,再也不用麻煩大哥了,聽說葛明家裏還有好多好多好吃的。
    一家人用完了晚膳之後,李承乾把葛明的最後一個難題講了出來,幾個人聽後齊齊的沉默了。李麗質東看看西看看,看到父皇、母後都在沉思,大哥、四哥也在拚命想。
    不是李麗質不想答題,主要是題目都沒聽明白,什麽生門、死門,真話、假話,還隻能問其中一個守衛一個問題。隻覺得葛明好厲害,自己都聽不懂題目,難道還不厲害嗎?
    李麗質雙手托著下巴,左看看右看看,想知道到底誰才能把葛明的難題解答出來。
    起碼過了一炷香釣時間,長孫皇後最先開口道“陛下,這道難題其實跟國王的那個難題有些類似,隻是可能性更多,同樣答案就在題目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李世民點頭,說道“朕想到來一個方法。”然後對旁邊的太監說道“取筆墨紙硯來。”
    服侍的太監取來筆墨紙硯,李世民跪在在矮幾旁,其他人也都湊了過來。
    李世民那拿起毛筆在紙上寫寫畫畫,別看李世民算是軍伍出身,但是寫來一手好字。這也難怪,李家本就是貴族,李世民從小就受到過良好的教育。
    李世民一邊寫寫畫畫,一邊說到“這道題的難點就在於隻能問其中一個守衛一個問題,所以問題本身需要能夠分辨出哪個守衛說真話,哪個守衛說假話。”
    李承乾說到“父皇,要是知道哪個守衛說真話,或者說假話,隻需要再問一個問題就能找到生門,不過這就是兩個問題來。”
    “所以說這個問題不但要能區分說誰真話,還應該包含生門、死門。”
    “一起看看,一共有四種可能。第一個守衛說真話,後麵是生門;第一個守衛說真話,後麵是死門。第一個守衛說假話,後麵是生門;第一個守衛說假話,後麵是死門。”
    “至於第二個守衛,跟第一個守衛釣可能性完全一樣,所以問第一個守衛還是第二個守衛並沒有任何區別。”
    長孫皇後不住釣點頭,李承乾和李泰好像也聽懂了,李麗質更是迷迷糊糊的。其實這種問題後世叫做邏輯推理,跟腦筋急轉彎是完全不同的。
    “問題中需要包含生門、死門,再根據守衛的回答來判斷真偽。承亁,你試著問一個問題。”
    李承乾得到了李世民釣啟發,不過也想了良久才說到“兒臣隨便問一個守衛,身後是不是死門。”
    李世民說到“這個守衛要麽說是,要麽說不是。承亁,這時候你怎麽選?”
    李承乾說到“兒臣不知道這個守衛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如果守衛說的是真話,並且回答是,身後就是死門。如果守衛說假話,並且回答是,身後就是生門。當然還有回答不是的兩種情況,兒臣無法判斷到底哪個才是生門。”
    李承乾苦惱釣撓撓頭,李世民笑著說到“承亁,不要氣餒,這已經排除來一種可能,就是不能問是不是死門。青雀,你來換個問題試試。”
    李泰也想了良久,既然不能問死門,那麽問生門試試,於是說到“父皇,孩兒問其中一個守衛身後是不是生門。”
    李泰接著說到“父皇,可是這樣問同樣有四種可能性,孩兒還是無法判斷其中哪一扇門才是生門。”
    長孫皇後眼睛閃光,說到“青雀,你再好好想想。”
    李泰揉著腦袋,包包頭都要被揉散來。
    想了良久說到“如果說真話的守衛站在生門前,他會說是。如果說假話的站在生門前,他會說不是。如果說真話得站在死門前,他會說不是。如果說假話得站在死死門前,他會說是。孩兒還是無法判斷哪個才是生門。”
    李世民笑著說到“承亁,青雀,如果隨便問一個守衛,講假話的守的是不是死門?他們會如何回答?”
    李承乾想了想說到“父皇這個問題包含了守衛也包含了死門,讓孩兒好好想想。他們的回答要麽是,要麽不是。”
    “如果守衛說是,並且是說真話的,那他身後才是生門。如果守衛說是,並且是說假話的,那他身後就是生門。”
    “如果守衛說不是,並且是說真話的,那他身後就是死門。如果守衛說不是,並且是說假話的,那他身後也是死門。”
    “哎呀,父皇,兒臣知道答案來,哈哈哈哈。”李承乾手舞足蹈。
    李泰此時也明白來,開心的說到“父皇、母後、大哥,如果回答是,這人身後就是生門,如果回答不是另外一個就是生門。”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笑得更是前仰後合,李麗質雖然搞不懂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麽,也跟著開心。
    長孫皇後說道“陛下,還是您最聰慧。”
    李世民捋著短短的胡子哈哈大笑,這種感覺非常奇妙,跟在朝堂上解決一個大問題完全不同。
    李承乾和李泰施禮說到“多謝父皇教導。”
    李世民捋著短須,繼續笑著說到“這個總比行軍打仗簡單些,哈哈哈哈哈。”此類問題其實都差不多,邏輯推理而已。否定的否定是肯定,三重否定還是否定。
    “承亁,把葛明書信中的答案拿出來看看。”
    答案李承乾一直揣在懷裏,始終沒有打開,其實難題解不開的時候心裏癢了很久。李承乾輕輕打開葛明寫有答案的一張紙,把答案都看了一遍,笑著說到“父皇,葛明書信中得答案跟父皇所說一般無二。”
    李泰也拿過書信來看了一眼,笑著說到“父皇,孩兒做的算術題也做對了。”
    “葛明出的這些難題都非常有意思,青雀,算術題是什麽樣的題目?”
    李泰說到“題目好長,就是騎兵追得上追不上步兵的問題。”
    李世民一聽居然有了興趣,李世民是馬上天子,做了太子之後就沒親自領兵了,一聽居然是這種問題,哪裏會沒興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青雀,說的詳細一些。”
    李承乾在旁邊說到“父皇,題目在孩兒身上,不如父皇親自看看也好。”李承乾把題目遞給李世民,李世民接過之後忍著不習慣從左往右讀完。
    “承亁,青雀,這看似是簡單的算學問題,其實在軍隊中經常用到。洛陽城固牆高,如果在敵軍退回城內之前追不上叛軍,那就幹脆不要追。原來還可以用算術來計算,看來軍中的老將也應該學習一點算術才是。”
    “武德三年的時候,父皇帶兵攻打洛陽,那可是父皇一生中最艱苦的一戰。”可能是因為李世民心情好的緣故,給兩個兒子講起來當年得洛陽之戰。不得不說,洛陽之戰剿滅了王世充,從此奠定李唐統一天下的基礎,這也是李世民最得意的一戰。
    李世民口若懸河,兩個兒子聽得入神。長孫皇後抱著李麗質也在旁邊聽著,今天的皇家就好像普通人家一般和諧。
    做題目用的時間就長,李世民講故事時間更長,聽到傳來鍾鼓聲時,都已經到了二更天。也就是後世的晚上九點之後了,李世民這才停止講故事,讓太監宮女把三個孩子各自送回寢宮。這個時代的娃子都沒熬夜的習慣,到點就容易犯困。
    等到三個孩子走後,李世民笑著說到“葛明這個混賬小子,一個難題,讓咱家人差點想破腦殼。”
    長孫皇後伺候著李世民更衣,也笑著說到“陛下可是說讓承亁寫信給葛明,以後多出點這種難題。”
    “哈哈哈哈,雖然朕不知道這種題目有什麽用處,好像對承亁、青雀的智力有好處。”
    長孫皇後笑著點頭,心裏想著最好葛明多來點這種難題,一家人每天都好像今天一般,那該多好啊。
    李承乾次日上完課之後,李泰和李麗質又攜手而至。好哥哥李承乾先給兩個弟妹講西遊記,然後才開始給葛明回信。跟以往差別不大,催稿、要東西,臉是真的大啊。好在長孫皇後給了不少好東西,不然葛明就真的虧大了。
    至於難題一個沒有,反而讓葛明多出些難題,說是一家人很喜歡飯後討論這些難題。
    然後一封書信,一個裝了不少好東西的盒子就出發去了臨渝。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釣魚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