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李承乾的生意經
字數:6657 加入書籤
“承亁,老花鏡送給太上皇吧,你親自去送。”
別看李淵現在看不上李世民,甚至說過我兒子相互殘殺,將來你兒子也相互殘殺的詛咒,李淵痛恨李世民,很大程度都是因為李世民殺了李建成、李元吉,以及兩人的所有兒孫。
李淵對李承乾還不錯,畢竟這是親孫子,隔輩親在皇家同樣適用。
“千裏眼已經被你父皇列為軍國重器,母後還沒想好怎麽處理。對了,葛明是不是給了你們三人千裏眼?”
李承乾三人稱是,長孫皇後囑咐到“一定要保管好,千萬不能遺失了,否則母後饒不了你們。”
李承乾三人又點頭稱是,看到母後心情不大好,李承乾打算現在就把老花鏡給李淵送去。
“母後,孩兒把老花鏡給皇爺爺送過去,讓青雀和麗質陪著母後說話,孩兒去去就回。”長孫皇後點頭,李承乾抱著另外一個老花鏡,帶著幾個太監出了長孫皇後寢宮。
東宮跟皇宮是相連的,不過太子想要入宮需要出大門,然後往西走。現在李世民登基了,李淵霸占著太極宮不搬出去,李世民幹脆開了一道門,也方便進出皇城,因為還有不少官員都在皇城裏麵辦公。
李承乾到了太極殿,讓守門的太監通報,太監小跑著來去,把李承乾請了進去。
李淵做了太上皇,每天什麽事都沒有,隻有幾個當年的老臣偶爾過來請安,現在來的都少了。不過太上皇嘛,物質生活極為豐富。
雖然李世民不來,但是因為愧疚或者其他原因,好東西全都全都給李淵送過來,還動不動就送美女。李淵每天就是吃吃、喝喝、生孩兒,這才半年的功夫,已經四五個美女有孕了。
每天酒色不斷,大唐的創始人已經成了大肚腩,再也沒有當年的意氣風發了。所以李世民送珍寶、送美女的行為,實在是高。
李承乾看到李淵時,有一種皇爺爺變成老爺爺的感覺,或許就是因為少了英雄誌氣。
李淵正在歪躺著喝酒,旁邊不少美女相陪,還有美女跳舞,要多腐敗就多腐敗,當然也真是讓人羨慕。看到李承乾來了,手一揮說道“你們都下去吧。”一大群美女翩翩起身,出了大殿。
“承亁,今天怎麽來看皇爺爺了?”李淵稍稍正了正身子。
李承乾先給李淵施禮,然後笑著說道“皇爺爺,孫兒給皇爺爺送好東西來了。”
“什麽好好東西?快拿過來。”李淵如今了樂趣也就這點了,再說看珍寶,總比生孩子輕鬆很多。
李承乾上前,跪坐在李淵對麵,拿出盒子裏的老花鏡,說到“皇爺爺,這個叫做老花鏡,戴上之後對老人視力有好處。”
“皇爺爺您先把眼睛閉上,等孫兒說睜眼才能睜眼。”
李淵笑著說到“好好好,承亁說睜眼皇爺爺才睜眼。”
李承乾小心翼翼的把眼鏡給李淵帶上,這圓圓的鏡片就是有一種滑稽感。
“皇爺爺,可以睜開眼睛了。”
李淵睜開雙眼,初始眼睛架在鼻子上有些不適,東看看西看看不由得開心起來。
“哈哈哈哈,不錯不錯,這老花鏡果然神奇,以後皇爺爺再也不怕拿錯酒杯了,哈哈哈。”說著還不忘摸摸李承乾的頭。
被摸頭的李承乾在那裏傻笑。
“承亁孝順,可比你父皇好多了。”
李承乾繼續傻笑。
“承亁,要不要皇爺爺賞你點什麽?”
“啊,皇爺爺不用,孫兒不缺什麽東西。”有人送東西,習慣性的要說不,家長全都這麽教育的。
“別以為皇爺爺不知道,關中大旱,皇宮裏在縮減開支,也就皇爺爺這裏沒有縮減。你母後賢惠,你這些日子怕是肉都吃不上了吧?”
李承乾繼續傻笑,能說什麽呢?子不言父,也不能言母啊。
李淵轉頭對後麵喊了一句“來人,抬兩箱金子來,讓承亁帶著,讓朕孫兒買個羊腿吃吃。”
李承乾懵了,張大了嘴巴說不出話來,兩箱黃金買個羊腿吃吃?
一會功夫四個太監抬著兩箱黃金出來了,李淵笑著說到“承亁,拿走,趕緊回去吧,皇爺爺還要喝酒看舞,以後有好東西記得送過來。”
隨身的太監接過兩箱黃金,抬著走在李承乾身後,一路上累的哼哼唧唧,李承乾就這樣迷迷糊糊回到了長孫皇後寢宮。
進了寢宮,李承乾才清醒過來。
“母後母後,皇爺爺送了孩兒兩箱黃金。”
李泰和李麗質正在給長孫皇後講西遊記,長孫皇後聽到兩箱黃金也坐不住了。看到四個太監抬著兩個箱子滿身大汗,就知道裏麵東西不輕。
長孫皇後詳細問了到底怎麽回事,李承乾詳詳細細的說了一遍,之後長孫皇後不住點頭。然後又喊出了張嬤嬤,囑咐把兩箱黃金全都換成糧食。
李承乾想著居然一點也不給本太子留,哪怕留一塊壓箱底也好啊。
葛明在家的待遇也是如此,父母就看不慣孩子手裏有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不過此事讓李承乾明白一個道理,葛家的東西可以換錢,錢可以買糧食,父皇母後現在就在為糧食發愁。
李承乾試著問到“母後,要是孩兒把千裏眼送給李道宗王叔,您說王叔會不會送點金子給孩兒?”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弟,比李世民小一歲,也是李虎的曾孫。李家最能打仗的就是李世民,其次就是這個李道宗了,乃是皇室的名將。
長孫皇後噗嗤一笑,說到“隻要是將軍沒有不喜歡千裏眼的,所以千裏眼才成了軍國重器,不過你父皇已經安排葛明父親監督做千裏眼了。”
李承乾說到“那不是還沒做出來嗎?整個長安一共才五個,父皇有一個,孩兒三人各有一個。孩兒不是為了禮物,也不是為了黃金什麽的,孩兒就是想讓王叔先用上千裏眼。”
長孫皇後又噗嗤一笑,剛有兩箱金子,任誰心情都會好點,現在看著李承乾無賴臉,更覺得好笑。不過皇家不能出君子,無恥的樣子才適合做儲君。
“承亁,那你明天去試試。順便把老花鏡也給魏征送過去,魏家就不要想著回禮了。”
“孩兒遵命,嘿嘿嘿。”
好一副母慈子孝,真是讓人羨慕。普通的母親隻會教孩子好好學習,不要闖禍,不要惹事。要說真話,不能騙人等等等。
李泰和李麗質聽說大哥明天能出去,兩人羨慕不已。尤其是李泰,以前住秦王府的時候經常能出去,搬到東宮之後一次都沒出去。其實這也難怪,李世民依然覺得朝堂不穩,讓皇子出去實在有些擔心。
李泰就在長孫皇後麵前撒嬌道“母後,青雀想陪著大哥去。”李麗質也見樣學樣,也打算跟著李承乾出去。
一個白白嫩嫩的胖娃娃,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女娃,作為母親的長孫皇後哪裏拒絕的了?關鍵這是親生的啊,所以長孫皇後很幹脆的拒絕了。
“青雀,麗質,如今城外難民不少,京城裏麵也是人心惶惶的,你們兩個年幼,還是不出的好。你大哥都十歲了,算是大孩子了。”兩人聽後不停撇嘴,但是無可奈何。
李承乾聽到自己是大孩子了,不由得挺直了胸膛。
這天晚上長孫皇後把老花鏡的事告訴了李世民,李世民想了想說到“太上皇雖然恨朕,但是大唐總歸是他建立的。”
。。。
李承乾晚上沒睡好,一晚上都夢到黃金。
次日李承乾很早就起床了,胡亂吃了點東西就帶著幾個護衛出了東宮。滿京城的官員都很忙,都在忙著救災。就算不負責救災的人,也要假裝很忙,畢竟李世民這些日子都不得閑。
要是出門晚了,怕是堵不住魏征。
魏家就在長安東邊永興坊,靠近城牆的地方,一直到後世還有這地方呢。老百姓的感情就是這麽淳樸,忠臣孝子人人愛,僅此而已。
其實換個角度說,有什麽樣的皇帝就有什麽樣的大臣。貞觀年間文臣武將輩出,也足以證明李世民是一代英主,擔得起千古一帝。
就算不熟悉曆史,秦瓊、尉遲恭、程咬金誰不知道?李靖、李績、薛仁貴,唐代的戰神。還有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等等。
這麽多人才如同井噴一般出現,那是因為有舞台給他們施展。下到後世一個公司,如果業績不行壓迫員工是沒有意義的,老板應該先從自身找問題。
唯一能跟李世民時代的名臣媲美的,怕是之後後世的宋仁宗時代了。包拯、狄青、範仲淹、文彥博,可惜文多武少了些。
李承乾早點出門是對的,剛到了魏家門口,就看到魏征正打算出府。魏征今天穿著破爛,據說這些日子好像都是如此,混到各處查看救災的情況。
魏征現在是尚書左丞,這個官職已經非常高了。尚書左右仆射是負責國家大政,總領綱紀,尚書左丞正是輔佐之人。
現在魏征還兼著諫議大夫,還有禦史的責任。如今國家大事就是救災,其中要是有貪腐,自然要罪加一等,罪加一等還是小事,關鍵是要糧食發到災民的手中。
魏征看到李承乾帶著護衛,身著便裝,趕緊下了台階把李承乾請到了府裏。
李承乾也看出來魏征有急事要出去,於是長話短說,再說魏家也不會給回禮的,聽說魏家很窮。
“魏主簿,這是葛明托本宮帶來的禮物,是個老花鏡,可以緩解年老看不清近物的症狀。”說著把盒子遞給了魏征,魏征接過盒子心裏還在感謝葛明,這孩子真懂事,雖然不知道這東西是做什麽的,但是這份心意就非常難得。
雖然魏征現在身兼數職,但是李承乾還是喜歡叫魏征主簿,這是魏征投靠李世民的第一個官職,東宮主簿。
“不過對外要說皇後賞賜的。”李承乾補充道。
魏征這種官場老油條哪裏不懂這些,趕緊施禮謝過皇後娘娘,然後再謝過太子殿下。葛明拜托的事情已了,李承乾也就告辭出了魏家,畢竟還有王叔李道宗要拜訪,這才是正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李承乾走後,魏征讓下人把禮物放到書房,等到晚上回來再看看,於是帶著幾個同樣穿著破爛的隨從出門了。
等到魏征晚上回到書房寫奏折的時候,才想起葛明送的禮物來,架在鼻子上隻覺得奏折上的字清楚了很多,老眼再也不昏花了。這才不由得感歎道“神器啊神器,葛明這小子,哈哈哈哈。”
話說李承乾從魏征家出來,直奔江夏郡王王府。
李道宗武德五年受封江夏郡王,今年又征拜鴻臚卿,曆左領軍、大理卿,身兼數職。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宗室,並且有赫赫戰功,這也算初唐的名將。
隻要是名將,對千裏眼這種東西打仗神器基本無法拒絕。想要把東西賣給適合的客戶,需要找到客戶的痛點。更高明一些的商務會在痛點上再捅一刀,然後撒點鹽,把項目早點促成。
現在李承乾找對了客戶,而且是有錢的客戶,那麽賣個好價錢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李道宗是宗室,很多朝代對於宗室的態度就是位高權不重,待遇好的離譜,但是不要給國家添亂,因為宗室很多時候都是國家的蛀蟲。
不少開國君主起兵的時候最初都依靠整個家族,不過立國之後分封宗室時,又會覺得親戚實在太多了,對國家來說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李道宗作為名將,智商絕對在線,哪裏有不知道這個道理的?再說自己身為江夏郡王,自認為也是一代名將,雖然身兼數職,但是沒有一個能夠領兵打仗的職務。
鴻臚卿是負責對外關係的,有點類似外交部,大理卿是管刑獄的,讓一個名將管這玩意,明顯專業有些不對口。所以李道宗就好好享受生活,從來不去鴻臚寺,也不去大理寺,事情全都交給下級官員做,自己不給李世民添亂。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釣魚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