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晉陽城,劉家祖宅

字數:6440   加入書籤

A+A-


    葛三爺等著朝廷派人來交接,結果交接的人沒來,來了催著進京的天使。這些日子應酬很多,畢竟去京城為官,就在天子腳下,有更多的升遷機會,巴結的人就更多了。
    事情太多,隻能撿著重要的做,也很難做到麵麵俱到,這時候可不敢耽擱太久。
    葛府需要有人照應,留下幾個不願意出遠門的老仆也就是了,有葛家無數故舊照看總不會出什麽大事。葛三爺是升遷,不存在人走茶涼的說法。
    孫思邈自然要跟著去,人家原本就住在距離京城不遠的地方,現在等於回家。再說兒孫也在京城,哪裏有不想念的道理?跟著葛明,聽葛明說些亂七八糟的醫學設想,也算別有樂趣。關鍵要把葛明看好了,高端的顯微鏡還沒給老道弄出來呢。
    小丫有些不開心,因為自己要去京城,而哥哥要留在食為天。葛明到京城自然也要開食為天,讓京城的土財主也吃上幾頓可口的飯食,張春來必須帶著,隻能把王大發留下來做大廚。別看年紀小,這三年勤學苦練也已經算出師了,再說葛明對王大發的要求就是能維持現狀就可以了,等過些年也到長安就是了。
    玉石王要帶上,到了京城專門做老花鏡,賣給那些巨富老大臣。
    榮嬸要帶上,沒有榮嬸的麵食和糕點,飯都要少吃一半。
    最後就是打算跟著葛家去京城養老的老仆,全都要帶上才行。葛明幾乎可以想象,這一路上多惹人眼球,畢竟沒多少人家帶的全是老仆。
    又過了兩天,葛家總算能夠勉強能出發了。
    初夏已經比較熱了,葛家人天不亮就用過了早飯,帶上一路上可能用得上的東西,足有二十輛馬車浩浩蕩蕩出了葛府。
    天還蒙蒙亮,府門外麵居然聚了不少人。有親朋好友,更多的是不認識的人。
    葛三爺騎在馬上,跟大家依依惜別。就跟葛明出莊子一般,這些人跟著葛家車隊出了縣城西門。葛三爺從沒想過,自己做官還能做到有這麽多人相送的成就。
    葛家人心善,不欺負人。葛家小郎君換了好多牛馬回來,才逐漸有了臨渝的繁榮。這麽說吧,很多農戶都欠著葛家牛馬錢。這份恩情,怕是很多年都被人記得。
    太陽初升時,陽光逐漸灑滿了大地,葛三爺迎著陽光跟相送的人再次告別,這才轉身離去,車隊漸行漸遠,這些人才回去。
    古代百姓碰到一個好父母官不容易,要是走了必定會不舍,甚至有送萬民傘的。葛明沒發現有人送父親這個,難道說現在還不流行送這個?
    葛明、丁香、小丫坐在一輛馬車上,小侄女葛佳玉非要聽葛明講故事,也被仆人送到了馬車上。這一路山高路遠的,不知道多久才能到長安。
    如果每天走半個時辰,然後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安營紮寨,弄點燒烤、晚上再來個篝火,不用豔舞,一家人聊聊天就很好,如同出外遊玩一般,那路途是輕鬆愜意的。
    隻要掀開車簾,全是原始沒被破壞的景象就會映入眼簾。這對於古人來說什麽都不是,甚至可以說是窮山惡水,對於後世人來說就完全不一樣了,這是難得享受的一片寧靜。到處山清水秀、鬱鬱蔥蔥,葛明恨不得下車去深山裏看個究竟。
    隻是每天百裏,讓葛明覺得比騎馬還要難受。馬車木頭輪子,一路上吱吱呀呀,還晃晃悠悠,偶爾還出現馬車斷軸的現象。
    葛明覺得飛機好偉大,高鐵好偉大,汽車好偉大,綠皮火車好偉大,三蹦子好偉大,自行車好偉大,就連柏油馬路上跑的大馬車都好偉大,因為人家是膠皮的車軲轆。
    這破路,這破馬車,要了本小郎君的命了。葛明隻好坐會兒馬車騎上一會馬,不然非要顛簸而死或者無聊死不可。小侄女不是睡覺就是讓葛明講故事,任誰都知道,說話多了也累。
    這一路足足走了十多天,葛明覺得自己記得的童話故事基本講完了,現在隻好瞎編。可是還有大概一半的路途,葛明為了逃避講故事,不得不又騎上了粉絲。
    這一路上還算太平,葛三爺頂盔摜甲,手拿方天畫戟,再加上長得威武醜陋,倒是沒什麽毛賊草寇敢出來劫道。
    關鍵是這幾年收成不錯,農戶手裏有了糧,拿著棍子出來打劫的事也就變少了很多。畢竟隻要有口飯吃,任誰都不願意做這種殺頭的買賣。
    長途跋涉,葛明覺得自己年輕力壯,但是現在要多疲憊有多疲憊,沒想到這些老仆精神狀態都比葛明還要好。
    經過葛明對家裏的了解,別看這些都是老仆,很多當年都是跟著父親出生入死過的,身手雖然不如祿伯,但都不是一般人。
    當葛家車隊路過晉陽城外時,母親、舅舅有些坐不住了。母親下了馬車,跟舅舅朝著晉陽方向看,其實連城牆都看不到。
    晉陽大致是今天的太原,不過又不是很準確。眼前得晉陽後來被宋太宗泄憤給毀了,後來又在不遠的地方重建,重建的才是後世的太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晉陽是劉氏和劉樹義從小長大的地方,當年葛明的外祖父就是晉陽的縣令。劉氏大業年間就嫁到了河北,已經二十多年沒回過晉陽。劉樹義大業末年跟著劉文靜去了長安,算起來也十多年沒回過晉陽了。
    路過家門不去看看,能做到的隻有大禹,任誰都還是想回去看看。宅子估計早就沒有了,親人更是沒有,可還是想回去看看。
    就如同畢業之後離開的讀書的城市,多年之後再有機會回去時,還是想去學校看看,雖然早已物是人非,這種心情葛明自然是懂得。
    葛三爺別看長得醜,滿臉胡子大大咧咧的樣子,其實心細著呢。
    “夫人,樹義,可是想回晉陽看看?”
    “夫君,妾身在臨渝從來不想晉陽,可是路過了晉陽確實想去看看。就是不知道家裏的老宅子還在不在,那時候大姐、大哥還有妾身和樹義,每天都在宅子裏跑來跑去。”
    “宅子裏有很高的一顆棗樹,每年到了棗子紅了的時候,大哥、樹義爬上樹摘棗子,妾身跟大姐在樹下拿著笸籮撿。”
    “娘親看到就會把大哥和樹義揍一頓,喊著要吃棗子讓下人去摘。可是每年到了棗子紅的時候,他們兩個都還是喜歡上樹摘,不管手上紮了多少刺,多少年都改不了。”說到這裏劉氏掉了眼淚,劉樹義眼睛也紅了。
    怪不到本小郎君院子裏有個棗樹,難道是為了讓本小郎君爬樹摘棗子,然後被母親大人責罰?或許是母親想把自己的童年最難忘的記憶,讓本小郎君再過一遍?
    不過老宅的是棗樹,葛府的是黑棗呀。
    可惜,本小郎君每年都是用棍子桶棗子。就爬過一次樹,居然被雷劈了。母親啊母親,孩兒讓你失望了。
    不過葛明抓住了劉氏話中的重點,什麽?本小郎君還有個大姨、大舅,人哪裏去了?
    葛三爺心中也難受,上次來晉陽還是迎親的時候,之後的經曆如同隔世一般。天下大亂,河北慘遭荼毒,沒想到第一次見到嶽父大人,居然就是最後一次。
    “夫人,樹義,帶上幾名老仆去城裏看看吧。”
    “夫君,可是妾身怕耽誤了行程。”
    “不礙事,陛下雖然催的急,但並沒有定下具體的時間。再說過了家門不讓去看看,也顯得不合情理了,陛下是個寬宏大量的人。”
    一聽可以進城看看,葛明自然愛按耐不住了。
    “父親大人,孩兒打算護著母親和舅舅去一趟,萬一遇上壞人孩兒也能幫得上忙。”
    葛三爺看弱智一樣看著葛明,看的葛明心中發毛。
    “明兒,不怕你不愛聽,咱家做飯的廚娘你都打不過。”
    “父親大人,孩兒雖然不精通武藝,可是也沒您說的那麽差吧?您把榮嬸喊過來,看看葛三刀厲害不厲害?”
    劉氏一聽爺倆鬥嘴,心情居然好了一些。
    “夫君,讓明兒去吧,這裏距離縣城不遠,出不了什麽事。要是老宅還在,明兒進去磕個頭也是好的。”
    葛三爺這才答應下來,讓葛明不要亂跑,老老實實跟著母親和舅舅幾人,葛明一聽趕緊答應下來。
    分了一輛馬車出來,母親上了馬車。葛明和劉樹藝騎上馬在前麵開路,後麵跟著四名老仆,慢悠悠的往城裏走去。
    晉陽可是大城,因為原本就是大城,現在還是李家的龍興之地,自然不是一般小城比得上的。眾人拿出路引,輕鬆進了城門。這東西葛明也是從臨渝出發的時候才知道有這東西,比如葛明的路引上就寫著姓名,年齡,長相,最重要的還有身份,寫明了父親是臨渝縣男。
    所以輕鬆入城,跟這個也有關係。讓葛明認為比較滿意的是長相這裏,寫著英俊瀟灑四個字。這讓葛明非常得意,萬一弄丟了路引,長得醜的都冒充不了。
    路引是當地政府發出來了,葛家的就是自己給自己寫的,所以葛明的這裏才大膽的實事求是的寫了英俊瀟灑四個字,跟葛明求了葛三爺半天一點關係也沒有。
    不過最初長相一欄中,寫的是麵白無須四個字。
    劉樹義憑著記憶帶路,很快就找到了當年的老宅。這條街非常偏僻,居然一個人都沒有,路邊全是破敗的房子。
    老宅確實還在,隻是已經破破爛爛不成樣子了。當年劉文靜是被殺,不是被抄家,所以宅子再破都是有主人的。
    對於晉陽人來說,不管是李淵還是裴寂,還有劉文靜,都是晉陽人的驕傲。這裏出了一個皇帝,兩個宰相,或許跟這也有關係,老宅沒被人搶占了。
    房子如果沒人住,壞的就非常快,也不知道這是個什麽道理。
    葛明扶著劉氏下了馬車,劉氏看到眼前的破爛景象心中更加難受了幾分。如果外祖父至今為官,這裏就算放幾個老仆看著,官府都會派人每天打掃。
    “姐姐,要進去看看嗎?”
    劉氏點點頭。
    劉樹義上前推開大門,吱呀呀的聲音大門慢慢被推開,還掉了劉樹義一身塵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劉樹義在前,葛明跟在身後,四個老仆護住了劉氏,一行人往裏麵走去。宅子不小,跟臨渝的葛家宅子差不多。隻是一眼望去除了雜草就是倒掉的破房子,裏麵比外麵更加破舊,簡直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就這劉氏還要堅持往前走,劉樹義、葛明拿著刀在前麵開路,房玄齡贈送的刀鋼口確實不錯,用來修剪雜草再合適不過了。
    總算到了內宅附近,居然真的有一棵高大的棗樹,不但沒有枯死,在雜草之中依然繁茂。劉樹義和劉氏看到之後都很高興,抬頭看著棗樹已經結出了綠綠的小果,雖然還很小很小。
    劉樹義在內宅前麵修剪了一小塊地出來,劉氏對葛明說到“明兒,這是你外祖父和外祖母以前住的房子,跟為娘磕幾個頭。”
    三人跪下,恭恭敬敬的磕了幾個頭,然後把棗樹下的雜草修剪了一番,這才離開劉家的宅子,打算出城跟葛三爺匯合。
    隻是剛出了宅子沒多遠,就上來十多個小痞子,年紀都不大,約莫二十郎當歲,站在葛明幾人之前,為首的一個大聲喊道“你們幾個外鄉人,到晉陽來做什麽?”
    劉樹義用晉陽話說到“滾開,關你們屁事。”
    小痞子一聽居然是本地口音,愣了一下繼續說到“本地的也不行,看你們老的老小的小,今天打算借點錢花花。要是沒錢,把馬和馬車留下。”
    小痞子指了指葛明說到“尤其是個帥氣的小子,你的馬必須留下。這是一匹好馬,讓你一個小白臉騎了浪費了。”
    葛明一看別人這人是個痞子,居然還挺識貨。知道本小郎君帥氣,要是說點好聽的說不定馬就送你了,隻是小白臉這個說法不行。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釣魚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