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教我算學,你也配?
字數:7269 加入書籤
神棍李淳風,跟袁天罡一起搞了推背圖。。。。。。
葛明瞬間熄火,這人不知道跟袁老道什麽關係,但是關係肯定不差,哪怕因為袁老道的關係也隻能忍了。葛明打量了李淳風幾眼,一身道袍幹幹淨淨,居然有幾分英俊。
“呃呃呃,小子葛明拜見李。。。。。”葛明不知道是應該叫李道長還是李師。
“叫叔祖就可以了。”
葛明:“嘎。。。。。。”
小小年紀就要占本小郎君便宜,看你樣子不過三十左右而已,居然自稱爺爺輩。。。
“怎麽?老道跟你外祖父忘年之交,叫聲叔祖有何不可?”這人占便宜居然都拉上了本小郎君的外祖父,簡直不能忍了。
“本小郎君跟道祖神交已久,老道應該如何稱呼小子。”什麽道長、李師,就應該稱呼老道。
李淳風不怒反笑,說到:“哈哈哈,果然如同袁師所言,你這小子不吃虧。”
葛明看到李淳風態度變好了,這才說到:“你說的袁師可是袁天罡袁先生?”
“正是。”
果然這兩個神棍是認識的,根據稱呼李淳風應該是袁天罡的弟子一輩的,那最多跟自己平輩而已。
“見過師哥。”先把輩分給你降兩級,咱也是袁天罡的半個弟子,雖然他一直忽悠本小郎君做道士,但總歸算是啟蒙老師。這有點神奇,一個老道給葛明啟蒙儒學。。。。。。
李淳風是唐代極為出名的一個道士,實際曆史上的李淳風成就比袁天罡名氣大多了,這貨精通天文、曆法和算學,可以說當時的算學大家。
不管是天文還是曆法都需要比較高深的算學能力,所以李春風的算學肯定不差。隻是對於算學來說,葛明不服唐代的任何人。別說唐代,宋元明都不服。
李淳風早在貞觀元年就被授將仕郎,入太史局專門研究天文曆法。
李淳風武德二年就被人推薦跟著李世民,做了秦王府的記室參軍,而推薦他的人就是劉文靜,也就是葛明的外祖父。
隻是可惜劉文靜推薦李淳風沒多久,自己就被冤殺了。
李淳風早就知道葛明,比任何人都早,原因就是袁天罡。雖然兩人不是真的師徒,但是同樣精通天文,在道門中袁天罡輩分更高一些,所以李淳風都是以袁師稱呼袁天罡。所以葛明這句見過師哥,確實合情合理。
“葛明,袁師說你算學高深,不過師哥看你年幼,有些不信。”葛明心說還好,差點被你占了便宜。
“說吧,怎麽比?數學分析、線性代數、數列、解析幾何,隨便來。”葛明拍著胸脯。滿屏幕就一顆子彈,還被你撞上了,這不是找虐嗎?說句實話,本小郎君其實除了算學什麽都不怎麽樣。
李淳風瞬間啞火,葛明心中暗暗得意。
“要不微積分,拋物線,三角函數之類的。”
李淳風繼續啞火。
“一元二次方程,不能再簡單了。”
李淳風:。。。。。。
“那就簡單的雞兔同籠,二元一次方程。”
李淳風總算聽懂了四個字,雞兔同籠。
李淳風今年二十八歲,從小對算學感興趣,因為出色的算學能力才做了道士,從此開始學習天文、曆法。
當年不過十七歲的年紀,被劉文靜看重,這才推薦給了李世民,這年紀已經可以說笑傲朝堂了,算是年輕有為的代表。
李世民做了皇帝,隻有二十五歲的李淳風,對員外散騎郎傅仁均所著的《戊寅元曆》提出不少意見,李世民采納了不少,這才進了太史局。
員外散騎郎傅仁均也是個道士,李淳風這種砸自己同行飯碗的事都幹得出來,可說是年輕氣盛。不過年輕人就不能不氣盛,不然不是老頭子了嗎?
因為出色的算學能力,順便兼職教教太子李承乾算學,不過這也是從今年才開始的。沒成想葛明說了這麽多,自己基本全都聽不懂。
於是李淳風順便出了幾道雞鴨同籠的題目,葛明手指動了動就解答出來了。
等到葛明出題,李淳風就傻眼了,不過簡單的一元二次方程而已。。。
李淳風原以為袁天罡說大話,沒成想袁師這次居然沒騙自己,瞬間感覺尷尬萬分。
“師哥,要不要小弟教你?”葛明開始落井下石。
“哼。”李淳風哼了一下,沒說要不要葛明教,看樣子是真想學。這也滿足對某些學科癡迷的人的特點,你就算挖苦他,他還是願意學。
葛明接著說到:“不過小弟有個條件,告訴我袁先生在哪裏?”
李淳風假模假式的數了數手指頭,好像在計算一般。
“今年你就能見到,要是我算的不錯的話應該正在蜀地。”
葛明點點頭,記得袁天罡說三年之內長安見,想來就是今年。不過葛明也沒想到自己會在貞觀三年入京,按照自己原本的打算成年之後才會入京,可見袁老道算得居然有點準。
袁老道算是葛明的第一個朋友,也是第一個師傅,既然李淳風說在蜀地,那人應該好好的,葛明也就放心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淳風等著葛明教自己所謂的一元二次方程,隻是看葛明半天沒動靜。
“師弟,你到底教不教?”李淳風有些沉不住氣。
“師哥,別著急,等你上完課小弟再教你。”葛明嘿嘿笑。
李淳風覺得葛明在打自己的臉,奈何毫無辦法。葛明的外祖父是李淳風的恩人,都沒等到報恩劉文靜就去世了。葛明這個家夥還跟袁師關係密切,現在既然認識了就打不得罵不得了,好在剛才抽了幾巴掌,以後怕是就難咯。
正在兩人說話時,李承乾到了,兩人先給太子殿下施禮。要是沒有其他的官員在,葛明應該不會施禮,不過有外人在就算了,怎麽也要給李承乾一些麵子才是。
“李師傅,不用本宮介紹,看你們閑聊應該已經認識了吧?”李承乾問完,兩人都點點頭。
“李師傅,葛明算學極為高深,你們以後可以切磋切磋。”
葛明心想:切磋個蛋,要水平差不多才能叫切磋,不然就是虐待。
李淳風:已經切磋過了,這貨說的我全都不懂,所以假裝要學看看是不是真的高深,還是騙人。
李淳風說到:“太子殿下說的是,有機會臣一定跟葛侍讀好好切磋切磋。”
李承乾和葛明坐好,這才開始聽李淳風講課。
不到一刻鍾時間,葛明睡著了,居然還打起了呼嚕。
數學課本來就讓人容易犯困,尤其是講的內容過於淺顯,講來講去不過孫子算經,九章算術而已。葛明前些年早就看過了,隨便翻了翻就把書不知道丟到哪裏去了。
這呼嚕聲音一起,李淳風更是尷尬,怎麽說自己也是京城有名的算學名家,居然被這個一個娃子如此對待,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李承乾對算學興趣不大,聽到葛明的呼嚕聲自己也覺得雙眼睜不開,如同小雞吃米一般點著頭。
要是以往的話李淳風也就忍了,因為隻有太子一人,難道還能把太子叫醒回答問題?現在好了,有個侍讀可以旁敲側擊太子殿下。
葛明說起來是侍讀,其實就是箭靶子和避雷針的角色,通過敲打葛明達到提醒太子殿下的目的。不過李淳風自認為比較難的雞鴨同籠問題被葛明輕鬆解答,怕是一般的難題根本就難不住葛明。
李淳風不知道是抽風還是吃錯了藥,居然大喊一聲問出了這樣的問題。
“葛明,醒醒。你既然精通算學,那你說說大地有多厚。”
葛明睡得香甜,聽到有人讓自己回答問題,都沒站起來,含含糊糊說到:“一萬三千裏。”說完吧嗒吧嗒嘴巴,打算繼續睡。
“大地到月亮有多遠?”
“八十萬裏。”
李淳風笑了,自己還是第一次遇上一個理直氣壯胡說八道的人。
李承乾此時也不打盹了,這兩個問題著實讓人不會發困。大地多厚,月亮多高,無數人童年怕是都想過這個問題,李承乾自然也不例外。
葛明聽出來這是譏笑,抬起頭揉揉眼睛,說到:“怎麽?不相信?那你說大地多厚,大地到月亮距離多遠?”
李淳風說道:“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為何否定我的答案?”
“我沒否定。”
“我聽出來你是在譏笑,世間萬物都可以用算學來計算。”
李淳風笑著說到:“願聞其詳。”
“你認為大地是什麽樣子的?”葛明覺得李淳風精通算學和天文以及曆法,在觀察天文和計算的時候應該能夠意識到腳下的大地可能跟天上的星星一樣,其實都是球。
李淳風沉默良久,說到:“上古之人認為天圓地方,戰國時期魏國人測定星象方位,還推測日食、月食可能跟相互掩蓋有關,東漢時張恒認為渾天如雞子。”
“我曾經認為我們的大地跟天上的星星一樣是個很大的球,隻是我們要是真的在一個球上的話為何不會掉入虛空?”
“葛明,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或許大地就是平底,或許真的是個大球。”
葛明一聽眼前一亮,小李果然是算學和天文學的佼佼者,居然敢有這樣的猜想。
“大地就是一個大球,有很多方法測量出這個大球的直徑和周長。”
葛明此話一出口,李淳風和李承乾都瞪大了眼睛。
李淳風問到:“你可有證據大地是個球?又如何測量?”
葛明說到:“你可曾去過海邊?”
李淳風搖搖頭,李淳風是京城周邊人士,十多歲就跟著李世民混,後來做了官,至今都沒離開過京城範圍,沒去過海邊也就正常了。
“你要是去過海邊的話你的疑問應該早就沒有了,在海邊遠望漁船時,你總是先看到船帆然後才看到漁船。”
李淳風想了想說到:“那也無法證明大地就是個大球。”葛明的結論過於驚世駭俗了一些,李淳風這樣的天文學家都暫時無法消化。
葛明說到:“你可知道在每年的同一天,在不同地方觀看星象,高度會完全不同,而且相差非常大。試想一下,你如果平地上遠望天上的星星,在不同的地方高度應該幾乎沒有多大變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隻有大地是個球形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所以大地一定是個大球。”
“也隻有大地是一個大球,才能解釋為何有日食、月食的出現。也隻有大地是個大球,才能解釋為何有晝夜、季節之分,為何北方冷、南方熱。”
看著李淳風和李承乾都陷入了沉思,葛明又問道:“是太陽繞著大地轉,還是大地繞著太陽轉?”
李淳風、李承乾:。。。。。。
李承乾先清醒過來,說到:“葛明,你沒有證據證明你所說的東西。”
葛明一聽也泄了氣,也意識到剛才可能顯擺過頭了。
這時候李淳風也清醒過來了,說到:“太子殿下,或許葛明能夠證明大地是個大球。”
葛明感覺老李人還不錯,這是學術之爭,沒有什麽私仇,這會居然幫著自己說話。
李淳風說到:“太子殿下,袁師這些年遊曆海內,一直在記錄不同地方觀看星象的高度,估計今年就會回到長安。”
袁老道這些年居然在搞這個?葛明覺得自己有責任,因為以前跟與那老道說過一些內容,而且袁老道也早就發現星星在不同地方觀察高度不同,沒想到這些年居然在做搞這些?
李淳風幽怨的看著葛明,心想還不是你害的,不然袁師怎麽可能到處亂跑,到處看星星呢。
葛明撓撓頭,說到:“其實不用看星星,隻要看影子都能測出來大地到底多大。”葛明心中叫苦,是我害了袁老道啊,這幾年不知道怎麽瞎折騰呢。
李淳風更加幽怨了。。。。。。合著這些年袁師瞎跑了。
葛明總是怕自己說的東西過於驚世駭俗,會被人當成怪物或者異類,所以對很多東西都隻是說說表麵。
這裏麵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很多東西沒有辦法證實,既然沒有辦法證實在別人看來就是胡說八道,對自己誠實可靠小郎君的形象就會有影響。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